三个不常用的东西
我只是后备支援人员,这里就不说具体登山情况了。我们在4400的营地呆了差不多两个星期,营地的情况,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时间风力7-8级,瞬间风力达到9级。四分之一无风,其他时间3-5级,帐内温度,最低零下16度,最高32度。没有大雪,只有小雪和严重霜降。充气床的问题,
大的那种普通家用充气床在普通环境下可能很舒服,但是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中并不适用,首先它的隔热效果很不理想,我在夜晚帐内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中尝试了一下(说起来这也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用充气床),睡在充气床上,一躺下去,背部就是一片冰凉,气床里的冷空气不停的在吸取身体的热量。我原想这个现象很快会过去,等到身体的热量把气床“充热”就会好一些。但就像“小火永远烧不开大锅水”一样,气床内部巨大的空气量和无阻碍的空气对流使得整个气床就像个散热器。它与冰冷空气和地面的接触面积远大于和身体的接触面。热量就这样被轻易的带走了,隔热效果还不如几十块钱的泡沫防潮垫。最后我被迫半夜里跑回我原来的帐篷里用我的泡沫防潮垫。
还有一点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是,家用的充气床通常都又大又厚,将这样一个物体放在野营帐篷中使用,也严重的“挤压”了帐内空间。会让人的活动感到非常“憋屈”。因为通常野营帐篷的尺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基本已经定型,尺寸都已经做的尽量小了。
金字塔和A字帐,
毫无疑问,它们的抗风结构都是不错的,尽管在大风中会被吹得噼啪直响,但是它们还是会在你的提心吊胆中立在那里。如非必要,建议不要在大风环境中尝试搭建这样的炊事帐,如果一定要建,金字塔比A字帐好;体积越小越好。
最后,我们还是把它拆了,把厨房转到一个闲置的帐篷里。
油炉,
以前都是短暂的使用油炉,原想在长周期的登山活动中使用油炉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次带的又是以简单可靠闻名的msr whisperlite,但在中国的油品面前一样趴下,我们坐班车到当地山下,只有在当地加油站买了93#汽油,(我们在成都和当地山下先用93#汽油试了两次都没有什么问题),结果到了山上,平均烧一瓶就要全拆了,清理两次预热管和里面的钢丝,在煮熟一高压锅饭的过程中,火力就由大变小了。在经过头几天的折磨后就彻底放弃了。
以后除非自己开车,从大城市带可靠的白汽油,否则不会再尝试油炉了。那样只会使你在整个登山活动中期间都保有一双黑手。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国内大型长周期的登山活动中,大都使用笨重的气罐。
[ 本帖最后由 阿悠9634 于 2009-12-4 18:26 编辑 ] 其他的充气床我没有用过,我一直都是用泡沫垫子,谁来说说具体的使用情况? 也许这个东西的产品说明可以解释下。
Therm-a-Rest NeoAir 充气防潮垫
双层热反射设计,可以反射人体热量,也就是在气仓内有上下2个空气层,使用了反射隔膜材料。
三角形内壁支撑(水床一般都用这样的支撑)
[ 本帖最后由 玛米亚 于 2009-12-4 19:14 编辑 ] 煤气炉+煤气罐是王道 嗯,想象睡在散热器上面的样子,哇哈哈,透心凉
去年在四川时候用过油炉,,,很快就无语凝噎了
所以后来一直都是汽炉了
[ 本帖最后由 soarrow 于 2009-12-4 19:02 编辑 ] 如果充气床加泡沫垫呢?
那是不是会睡的很舒服? 原帖由 <i>淡淡寂寞</i> 于 2009-12-4 19:02 发表<br />
如果充气床加泡沫垫呢?<br />
那是不是会睡的很舒服? <br />
充气床上加泡沫垫?
估计够呛的!
为防止夜间睡觉滑动,还得把这两东西固定好,而且厚度太高,帐内更显狭小。 原帖由 <i>玛米亚</i> 于 2009-12-4 18:31 发表<br />
也许这个东西的产品说明可以解释下。<br />
<br />
Therm-a-Rest NeoAir 充气防潮垫 <br />
双层热反射设计,可以反射人体热量,也就是在气仓内有上下2个空气层,使用了反射隔膜材料。<br />
三角形内壁支撑(水床一般都用这样的支撑) <br />
这个热值不高,明显没有P4好
只是舒适性要好的多
高海拔用实在是累的,吹不动
我有一个,切身体会了 该老老实实睡搓板就老老实实睡搓板 嗯,还是搓板靠谱,,,铝箔的发泡垫子也比这种没有泡棉的气床靠谱 在-22度左右用过p4,不觉得冷,可能也是因为用了1200g 700fill的睡袋+四季帐。
但是这么低的温度下,垫子根本蓬不起来
宝贵的意见
关于油炉,我曾经纳闷为什么在巴、尼、中爬山的西人都不用油炉 (我们这里油炉很盛行,如果三天以上的活动,油炉的热值/重量比和气炉差不多的)。阿悠的解答让我茅塞顿开。同意阿悠关于A棚的批评,炊事帐用便宜的多人帐不错。
家用气垫,和一位资深的alpine 高人聊天,他们2006年去了藏东南,其中有一句评论, “那个联络官,啥都不懂,竟然带了平时家用的气垫到BC, 。。。。。。" 我对油炉一直也持有保留意见,XGK EX多用于周末FB线路
但两个兄弟TUREMAN出道几年一直油炉最高在6000用
乱码川藏线骑行30多天3289始终没事 就用当地的油
[ 本帖最后由 jnccyd 于 2009-12-5 15:20 编辑 ] 难道是传说中的阿悠?
原帖由 <i>jane</i> 于 2009-12-5 02:51 发表<br />
家用气垫,和一位资深的alpine 高人聊天,他们2006年去了藏东南,其中有一句评论, “那个联络官,啥都不懂,竟然带了平时家用的气垫到BC, 。。。。。。"。<br />
<br /> 原帖由 <i>Jesper</i> 于 2009-12-5 12:20 发表<br />
难道是传说中的阿悠?<br />
<br /> <br />
06年我在北京,这次也是我第一次用充气床。我也是没经验啊。 不过话说夏天带充气床还是可以的
那个7月份在二峰大本营,就有一对新人带了迪卡侬的充气床,,,因为气温暖和,所以他们晚上过得很爽快........ 翻出水电的一个老帖子
DIY羽绒充气床的,以前印象颇深
http://www.gearer.net/viewthread.php?tid=3690 汗,楼上危言耸听,,,咔咔 原帖由 <i>f123a</i> 于 2009-12-5 17:29 发表<br />
我用着20元的防潮垫,很好。充气垫在高原很危险很容易爆炸的。 <br />
没有实际的经验或者客观的证据请勿散播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