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外转——下次把它走完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1_xtY8tGlpErJV.jpg怒江之行和梅里外转是连在一起的,将他们分开只是我的人为之作。
照说,怒江部分应该延续到离开察瓦龙,因为从那里我们开始脱离怒江峡谷。但在我个人的意识中,离开秋那桶进入西藏,从闷湿峡谷进入干热地带,我们已经进入了梅里的世界。 乌金白茫
记得某些游记攻略上,有人是直接从贡山走路一直走到察瓦龙的。柏油路也好、崎岖的机耕道也好,都有它自己的风景,值得与否全在于自己。
当初我也一直犹豫是否全程走来,不过干热河谷还是很摧残人的意志的。货车上2个小时,就消耗了徒步1天多的路程。低调的潜伏在货仓,反正2个关卡没什么问题就过去了,不过怒江的路确实艰苦,基本上见不到什么车辆。坐在一堆堆货物上,自己就像个豆浆机,五脏六腑被很彻底的打碎搅拌;如果站起来就要一边紧紧抓住车框,一边随着剧烈的摇摆保持身体的平衡,否则人被直接扔进怒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经过怒江两岸的村庄时,货车嘶喊长鸣,老乡们就出来收货了。
如果是对岸的,估计来到这边也得一个小时,司机把货放在路边就走了,实在是没什么人可拿。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060_P22nhJmYZAb7.jpg
我们在卸货的时候发现,车上原来不止我们两个游客。
一位就是俺们MEGA同学,另一位是个连续多年持续造访怒江的日本人,由一名丙中洛的向导带着。一方面我们看着MEGA同学露在烈日下的胳膊大腿,不住的交流着幸灾乐祸的眼神,简直就是唐僧单闯盘丝洞啊!另一方面,阴谋论的猜测着日本大叔的实际身份......
最终大家在拉康拉分手,此地也叫喇嘛庙,因为下车的地方就是个喇嘛庙,而且从德钦转山的路在此与怒江接上头了。
不用再坐车我实在太高兴了,但喝掉一瓶雪碧后就开始望着毒辣的太阳发愁。
二师兄又要带我找熟人了,一位住在对岸昌西村的退休教师,明天我们要去转一转对岸的乌金白茫。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070_UbHfXY9IyzAv.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075_svTDynAQuawe.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11_GUgPtTSJm2kR.jpg
乌金白茫山体上的轮廓酷似欲言的菩萨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087_XN5hY452UDYD.jpg
铁桥的另一端就是德钦过来的路口,山体上到处是宗教性质的涂鸦,转山的人和当地的喇嘛在上面雕刻了大量的经文和佛像,标志性很强。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18_mJRUUlhJKCvH.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05_8nuFYXEXm0Uo.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11_t13ajE6NgMDa.jpg
循例转喇嘛庙一周,我们去对岸找老师借宿。
昌西桥式新建的,可以走大型车辆,对当地老百姓是好事,不过这样我也就失去了尝试溜索的最后机会。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25_7ibBmK4n1urN.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26_NwdbufgI6XTz.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30_9hi01fi1MmJT.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33_QzXDROwcrQsT.jpg
进入西昌村,花了不少力气才找到老师家。
这个村子,除了我们根本没有游客来过,毕竟没有吸引常规游客的东西,哪怕是徒步者。不过最近村子里倒是一直住着一些楚雄的松茸商人,来此收购松茸药材。
老师家境贫寒,儿子上山采松茸药材,已经很久没有音信了,带着孙子度日。
刚刚在村子里买了一点菌子、松茸,老少俩撕成干以便长期保存食用,也算招待我们了。晚饭是热腾腾的面条,撒上蘸水味道还是相当的好。
老师说起这些年来自己得了怪病,甚至贡山县的医院也去过,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医生也没说清楚到底是个什么病。我和二师兄听了非常疑惑,再三询问下肯定是得了心脏病。
每天早晚至少有一次发作,当晚我们就见识到了。孙子只是扶着爷爷坐在长凳上,倒一杯开水等病症过去。也许老师的情况还未很严重,过一阵就会好,但几乎没有任何药物和治疗手段。其实我们都知道,在这些贫困的地方,患重病的结果往往就是等死。爷爷忧愁而无奈,孙子则平静而同样缺乏生气,在他们的脸上都看不到光彩和希望。
二师兄说,他们对于死亡,是平静的。
伴随着怒江,我实在无法把自己当成一个游客,如今我来到这里,走入常人不到的地方,体验的多是无奈和压抑。因为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我在极其短暂的停留后就会一走了事,这些人的生死无常都将于我无关,我是应该庆幸还是思考,内里自然五味杂陈......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29_Xvw5s2lzYWzS.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39_lM6aAmJ0MXug.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60_tCyQjlEGT12O.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63_Gp1RLPAURyB5.jpg
由于气候炎热,且干燥少雨,爷孙俩的床铺就在屋顶的檐下。我不知道这是否当地人的普遍现象,总之我和二师兄的床铺也就安在了旁边。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40_7KbDzu1GX6MT.jpg
第二天,我们俩早早起床去转乌金白茫,希望能在太阳晒起来前多走一些路。
乌金白茫是个很小的山头,慢慢走几个小时就转下来了,于是我们也是轻装出发。关于这座山的来由就要二师兄解释了,对它我本是无欲无盼,貌似完成任务但又没有被勉强的感觉,这是是否转山必须有的状态呢?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45_Y9ky6uvspEQ1.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76_2HgMGrChsbKa.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47_BZCgZtem4d0K.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185_NqlH3trp3oOT.jpg
太阳还是很快就爬起来了,我在烈日下开了个大,便和二师兄痛苦的上攀。
山上只有低矮的灌木和尘土,每一棵树都成了我们的避难所,势必躲藏其下残喘一番。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57_Mgb6S5YXNC3v.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59_XtvjUidjkiP7.jpg
据说昌西村的百姓每周(还是每月)都会有一天集体转山,我们没有碰上那一天,只在山上见到一位老妇叩拜。
一路上我和二师兄总会想起黄世仁叔叔,看着对岸的公路,我们常说会不会警察叔叔真的开着车追来了,站在路边隔着大江宣布要将我们拘捕。那时,我们俩一定会飞奔下山,冲到他们身边拥抱他们,有如见到亲人般哭喊:“警察叔叔,你们终于来了!赶紧把我们抓走吧,这辈子都只坐车不走路了!”
可惜啊,人影就没见半个......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74_CeV8OUS3lkB4.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76_k74e3ize1Gll.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213_YuwneoThbdED.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80_95CAllDjASCt.jpg
回到昌西村,我们吃饭休息,等到太阳西斜就准备离开了。
老师留我们多住些天,我们则花了很大的功夫才留下了一点点钱,和二师兄随身带的速效救心丸。
今晚我们的宿营地是曲珠。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232_530J91ZL6tbZ.jpg 曲珠-察瓦龙
曲珠距离昌西村不远,在江对面,今天晚上没有人家投奔,自己解决了。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87_MmC6oC2VKqgL.jpg
路上经过了一个什么庙,据说有个女性生殖器模样的石头,看了一下还是有点像,而且我们还闻到了一股恶臭......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95_TccYJZGDNGyn.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93_VLDPzO45EqN5.jpg
我是不知道曲珠这个名字代表了什么,二师兄给我的印象就是:温泉。
由于在转山的路上,泉眼旁也有不少的经文石刻。此真乃温泉,一点都不热,当然比起怒江冰凉的江水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泉眼位于公路下方的江边,旁有一个被废弃的木房子,我当晚就在里面过夜。放下东西我们就泡在“温泉”里做饭、吃饭,除了怒江的嘶吼周围再无其他,相当的安静惬意。
临睡前,我们还在夜空下品着自制的柠檬红茶,发现周围有卡其色的小个蝎子出没,搞的我和二师兄晚上在木屋里稍感紧张!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04_6pialRs0RpTz.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08_UQkEaVJb7nPh.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02_MNVM1dnp2QR1.jpg
晚上睡袋都没掏,穿着衣服拿下羽绒服盖一下就睡了。
为了能少被太阳晒还是要早上路,我们今天的目标就是察瓦龙,预计走4、5个小时即到,确实没多远。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16_unjnAmnAkXxZ.jpg
今天要经过著名的滚石区,之前在书上看别人要经过都是犹豫再三、拼了命似的冲过去,最好在无风的下午。
滚石区前,我们在一户路边人家休息。除了健力宝外,二师兄还兑现承诺给我弄来了仙人掌果。头一次吃这个东西,感觉非常清甜,不过表面的毛刺却要小心处理好,否则让你痛不欲生。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20_RbGA149lCz04.jpg
远远的就看到了滚石区,印象中说好像是菩萨的女儿要用石头来制服对岸的蛇妖......我看着滚石区巨大的坡面,脑子里禁不住想到的就是巴拉格宗的碎石坡。看斜度似乎还是能够爬上去的,从上面应该也是可以下来的,不过我爬它干什么呢......坡面上确实不住的有滚石跌落。
来到坡面前,我和二师兄分开,一人观察滚石情况,一人快速通过。所幸没什么惊险的事情发生。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235_gd5fMhC30nDY.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31_QQZlPRiXVR7Z.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243_6r32Fmr6XnRS.jpg
在艰苦的行走中制定一个目标非常的重要,明确的、既定的目标对坚持很有帮助。不过达到目标后要想再加码,也就变成了非常难的事了。
今天计划是到察瓦龙,我俩在烈日下口歪眼斜,周围见的最多的就是仙人掌。终于在下午3点前到了察瓦龙,感觉好像命不久矣。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35_ohSoWQnO9GKE.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38_B6O1JzyggEjI.jpg
狂灌了一堆碳酸饮料且饱餐后,我们躺在房间里享受着床的感觉,在床上睡个下午觉原来这么棒。晚上在外面消磨时间的时候,看到许多的藏民陆续到来,这真是个转山的季节。
干热的天,竟然还下起了雨。 察瓦龙-龙普-堂堆拉卡垭口-拉达-格布
过去的几天,我们基本上时沿着怒江平缓的走着,而今天就要翻垭口了。
察瓦龙海拔只有1910米,而今天要翻的堂堆拉卡垭口海拔3352米,一千多米的落差算不上不下吧。
离开察瓦龙往上走,首先会经过龙普。二师兄没找到村里的小卖部,于是喝着健力宝翻垭口的美梦破灭鸟!不过发现了村里一个漂亮的寺庙,我们在里面折腾了好一会。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41_Zyt63UQsQ9ys.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42_gYIoHj5Ru30S.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47_J7EDPVDfRxwQ.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257_qL3pGrZ8gB6z.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264_H4JOYTQWP59e.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267_GFayAdWVCTmW.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277_9tCXPR60fSzF.jpg
继续往上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转小乌金白茫。
本以为又要转小山一座,结果更简单:小乌金白茫只是另一座庙,这都是转山者的必经之路。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01_oYPQbWFBcrjZ.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290_3pGJvLgLp25n.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52_BfeGy5vTpvtX.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10_r5JCOdh71za6.jpg
今天老天对我们很不错,早上起来一直是多云,我们得以比较凉快的穿过村庄,尽快进入山林。
到达小乌金白茫后,天阳还是出来了,动物们也不得不找地方善待自己。可怜我们是有路要走的。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53_oMYKvB7EUgp8.jpg
龙普这个地方,二师兄一再提到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一个尼姑庵......凸+_+凸......
如果我们昨天坚持走,也可以在这个尼姑庵借宿。院子里有一棵巨大的树,真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真觉得有这么大一棵树,真是有福气。
一个喇嘛和一位老妇邀请我们坐下来喝酥油茶,一边闲谈我也一边游荡拍照。
院子似乎见到的都是公鸡,我靠......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13_LiIdkYAllmKX.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18_T8nbTE9R9bF4.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22_pEoRHSg67lJ4.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27_LMloeWkkTR9n.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32_Wupv0APN6hRD.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38_vNHe9tVfEkDl.jpg
离开尼姑庵我们开始爬山了,二师兄今天状态似乎不太好,累的他口歪眼斜。
说起走路,我们俩区别蛮大,二师兄总说我跟藏民一样。
因为我的风格是匀速、持续性的行走,频率根据深呼吸的节奏来,休息少,话也少。他则是频率高,经常休息,然后一路走一路丫咩爹。
为此我们经常互相诋毁,今天小样不爽了,不得不学我的节奏鸟,喔哈哈哈哈哈......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40_ZoXGiKTGN3ir.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45_tYt6erCJxc70.jpg
回望怒江峡谷,我们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绿色的地方就是龙普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48_NZWciTlYJcl5.jpg
翻垭口的路上,我们又碰到了一些声称转山的藏民,但奇怪的是他们在往反方向走,加上语言沟通不是特别清晰,这点让我们很不解。
莫非还有些教派是反着转的?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52_6Xce6NGIsLHu.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64_2rehkJjgD3Ms.jpg
今天的路程不算辛苦,翻过垭口就是二师兄最喜欢的青冈树林。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格布,前面还且有一段路呢。
穿越一段青冈林后,在山林间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金黄色的村庄——麦子熟了!
眼前的景象对我极大的触动:七月底、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在石土和林木夹杂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一个被麦田覆盖的村庄。那金黄色让人如同发现了宝藏,雀跃、兴奋!
虽然小时候在北方长大,但自己却从来没看过麦田,今天这块不算大的村庄竟让我有了如此别样的感受!感觉自己真的要陶醉在这阳光下的金黄之中!体内不知分泌一些什么激素,让我竟然有了如同韩国脑残偶像剧般的浪漫体验。确实,我很想走进这片麦田、很想放下背上的行囊,让太阳晒着、在麦田里看着,体验金黄色下的宁静。
这完全是此行中一个完全惊喜的意外,连二师兄也没有想到。
如果不是因为今天已经有了既定的计划,我可能真的就找个人家借宿,不走了。
在山坡上休息时,我拍了很多的照片,最后再三商量我们决定从村子里经过但不再做停留。于是,这个对我来说梦幻般的村子,在梅里外转路上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也许以后,我会在这个季节,为了它再来一次!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71_Rm5DwJRLYBhz.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66_KAxI8chSHtps.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70_78nR64Jl2OHx.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82_RS9qWl44URHr.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83_LRHHBEqN94yj.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85_ASyHi21jTdn7.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88_YWNp4xrscewh.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90_B4NhmCl8sheC.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91_xufwImTXMkE6.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395_mNV65lUJjayI.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18_KN73BAZcNudc.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21_xuS8vrZXt8dy.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74_fcm7CYD8m2pf.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24_Uoi7iBemINOZ.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30_0Ji8byRL8KBl.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31_mxYqdOxcfUTg.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32_qcUQ5S3Aw4yj.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33_UQVql4WTiRCE.jpg
村子不大,穿过它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我则让自己坦然那份不舍。
今天的终点就在这个河谷的前方。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82_RuF3Hd2GJIK6.jpg
持续下降,气温也持续的上升,我们重新回到干热河谷地带。
在又溪流的地方,我们遇到了更多转山的藏民,和他们简单的交流后,一起上路了。
这片河谷与刚才的村庄已经有很大的区别,荒凉和艰苦显得更明显了!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39_aWRTo866rjkQ.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50_flTABY7sRtKz.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86_kEk8JtOc3HXs.jpg
下午5点多到了拉达村,同路的大多数藏民就住下了。
二师兄很有意思,每段路的精神支柱就是在村子里找小卖部,然后来罐健力宝!
受他影响,我乐于接受这个精神寄托。
他说平时都不会喝这些色素,但不知道为什么进山了就很想要......哦,丫咩爹!!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56_AbkEUAa6OOfm.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61_mr99w6PetMab.jpg
最后我们在7点多赶到了格布,由于夏季向来都是转山的季节,所以已经有很多藏民住下了。
这些转山路上的村子,都难有专门的旅社,大家和露宿差不多,但接待这些转山的人,似乎已经形成了习惯。
二师兄提议和转山的藏民搭伙,于是我们买了一把粉丝算是凑了份子,他们煮了一大锅面糊糊的东西,里面还有些菜和肉,很好吃!我觉得在路上和这些当地人一起走,是非常有趣的事,可以体验的东西也更多。
据说卡瓦博格属羊,所以如果碰上羊年,转山的藏民更是蜂拥而至,路上恐怕会交通堵塞。
无论是徒步的,还是马帮什么形式都会有,估计还会有做生意的小贩。
我和二师兄说,下一个羊年不如我们再来,真正转完把另一半也补上。就是不知道那会是否得把娃也带上了。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02_kI662QL9Vb3Z.jpg
晚上我们俩过的不太好......
睡觉,试过被蚊子骚扰,这回尝试到被苍蝇骚扰的滋味。
转山路上住宿条件艰苦,对于习惯宿营的我们来说不算什么,有块地方配上自己带的装备就能睡觉。一个比较痛苦的是虱子,因为藏民的房子和牲畜是混居的,宿营总少不了这些小东西。从怒江开始我就被咬,痒的厉害挠的也厉害,而且每到一个新地方肯定就喂养了一批新的食客,唯一的好处似乎我不会带着它们走。到格布的时候,依然如此但我似乎已经开始习惯了,痒就痒,挠挠就不理它了。如果时间再长点,估计我真的跟藏民一样了。
格布,就尝到了苍蝇的厉害!
格布村里有个小水电机,晚上不关而且因为回路里要有一定的过载,所以小卖部里的灯通宵不关。
本来我们是运气好,在小卖部里讨来一个角落用来睡觉。但灯不关苍蝇也不睡觉,一个个如同轰炸机在你周围盘旋轰鸣,而且直接往脸上落。
躺下不多会,我们俩就被折磨到崩溃,于是起身想对策。
我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把阁楼掏出来,找了几个点吊起来,我就钻进去,彻底解决。
二师兄的方法就比较牛比,用手杖把皮肤风衣撑在自己头顶上,其他部位不用理会,这样苍蝇落也只会落在风衣上。
可以睡觉了! 格布-达古拉牧场-哥杂拉垭口-林中营地
转山的村民早早就上路,我们不慌不忙的爬起来,村里已经没几个人了。
昨天晚上虽然睡着了,但睡眠质量显然不行,我们俩起来后都浑身疲乏,走起路来都是摇摇晃晃,完全没状态。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07_2m32CCQlnTu6.jpg
我们好不容易爬升了一点高度,回望来时的河谷。
下方绿色一片的就是格布,而远处垭口下方的小色块,就是令我难忘的麦田。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71_Sc5Z0LZns91D.jpg
今天的任务比较艰巨,格布海拔2340米,而今天要翻的哥杂拉垭口海拔4300米,我们需要爬升高差2000米。尤其是今天状态极其不佳,这绝对是件痛苦的事!
沉闷的上山路、无聊的林地,唯一要感激的是在我们进入树林后太阳才出来,我们避免了被灼烤。直到下午3点多我们爬到了海拔4100米的达古拉,这里是个松茸牧场,村里人上山采集松茸,便会在这里的牛棚中休息。
我们运气很好,碰上一个满载而归的格布村民。15块一斤最新鲜的松茸,在村子里的收购价就是这么多,同样的价钱老乡当然乐于减轻负重。没有称她大方的给了我们一斤多,我比较贪心本想多买点,二师兄还是个严肃的ULer,把我制止鸟!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81_1M05P1hulbNj.jpg
还有200米就可以翻垭口了,胜利在望!
谁知道这200米的高差路程还是很长,路上另一个让人振奋的是可以采到野草莓吃。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14_xJwMngyswIk9.jpg
该来的总还是会来,哥杂拉垭口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95_dKGEsAgq6ARl.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21_rQDRrSTY0Rrr.jpg
按照最早的计划,本来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山另一侧的来得村。虽然到达垭口前,我们的状态也基本恢复,但时间不够要完成这个目标会比较艰难,于是我们决定在又水源的树林里露营。
二师兄告诉我,从垭口下降45分钟就可以到营地鸟,那里是多么多么的美丽......结果我们走了至少3个45分钟,才来到那个美丽营地的附近......
不过这确实是个让人喜欢的地方,清新的空气富含负离子,安静且没有路人经过。
我们用二师兄自制的TARP和阁楼搭好自己的窝,便开始享受美味的松茸饭,以及这份宁静。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05_BYxSe2bCvNkN.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16_zyPc3Aems3qq.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29_LvCkKXcBfxfL.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20_OYvwZPE4UByz.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12_LDykToUxwsFA.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31_3vdM1kYVgWIM.jpg 林间营地-来得
今天的目的地依然是来得,显然这个路程就比较轻松了,于是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好好享受这个营地。转山路上还是有很多人在此休息,所以扔下的垃圾之多,令我非常不堪忍受。集中了营地周围几乎所有可以发现的垃圾,进行焚烧,这时开始有转山的藏民经过了。
吃过午饭,我们也上路。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44_5kRjGL1CHFOR.jpg
这里正是梅里雪山的另一面。
远望这座威严的山峰,想着在他的另一侧,无数游客聚集在飞来寺等着一度他的尊荣。而我们俩则出没于外人鲜知的山道上,虽然无法看到云雾缭绕中的真面目,但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我也依旧满足。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55_3kgokdopCD9I.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58_PjBV6W3rckHx.jpg
路上发现许多跌落的野杏,我们绝不放过。
有时,真觉得自己跟叫花子一样,真是没的吃啊!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63_aTKb5RuXkS9M.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64_NIs0iMj0mlrU.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44_8Uv3TaCFCIiB.jpg
山坡上盛开的荞麦花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75_uAxPsmwobjBt.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90_WZSxJRITV0og.jpg
路上我们又和一帮来自德钦明永村的藏民同路,他们的打扮和表情,就复杂多了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97_jBOrd7Hvm9w0.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602_qOQAUO8l9b9K.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605_oJuLHvGv7HiP.jpg
来得,这户人家也是转山人常选的落脚点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617_bzt5cR0UjF5A.jpg
在藏区,红牛拥有极好的销量。
价格较高不是问题,藏民很喜欢喝它,即使再偏远的地方都可以买到,覆盖面不亚于可口可乐。
如果是在饭店吃饭,大家甚至可以以红牛代酒,频频举杯。
提神的功能?显得高档?
我还是有点费解......
我们又可以搭伙了,腊肉和松茸配饭,还有松茸汤......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621_j5BEB56yDUwB.jpg 来得-梅求补功牧场-说拉垭口-杜隆塘牧场
我们睡在顶楼的货物间,一面开放如同昌西村老师家一般,明永村的藏民直接就睡在夜空下。
天不亮就要爬起来,我们打算和他们一起走。
本来我就和二师兄在犹豫,是否要去说拉垭口附近的一个冰川看看呢?那里来回需要2天时间,而且我们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不过明永的村民们似乎不希望和我们同行,所以一路上他们行进的很快,到达梅求补功牧场时也不肯休息,既然如此我们就作罢鸟。
从来得出来就是爬升,3090米的起点,梅求补功牧场海拔4200米,清早起来就如此大运动量,我们表现的还算不错。藏民们都是长途跋涉的高手,看起来走的不快,但续航能力极强,有他们在前面拉动,我们的速度也有很大提升。
梅求补功牧场温度下降了很多,我们在牛棚里烤火休息,老乡给我们倒酥油茶。
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可以弯曲身体,然后弹射前进的蛆,真是相当强大!邪恶的二师兄随即发明一项新娱乐,将蛆快速放入堂火里,然后享受其爆炸时带来的快感......
购买了2瓶假雪碧后我们继续向今天的难点挺进——海拔4815米的说拉垭口。没有藏民在前面带动,我们的行进速度慢了很多。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60_1wVVhjh3di6I.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77_9Rkzkm8de3gG.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84_d2nh4zr3O3Ln.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93_kUVNLVw8XKcs.jpg
高原行走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至关重要!
从清晨到中午,虽然我们走的还算不错,但身体并未调整到最佳状态。要问我有什么方法,除了适当的休息、喝水、补充能量,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时间,让身体遵循自己的呼吸和节奏,在行走中逐渐舒展开来。
回想自己在巴拉格宗的状态,简直用神勇形容!
翻垭口那两天几乎不知疲累,体力恢复很快,对水和食物的需求也很少。
翻过说拉垭口我们就离开西藏,重返德钦了。对于当地人这个垭口不过是日常的小路而已,对于我们则是今天悬在头上的一个大目标。就在我开始进入最佳状态之时,二师兄说他饿到走不动了,必须停下来午餐。当时老子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要知道我是走了一个上午才来的状态,但又无法拒绝他的要求,只好坐下来开吃。
他竟然还开炉煮方便面,我就以牛肉干、果仁来补充能量。
果不其然,吃饱上路,二师兄觉得爽多了。我好不容易来的状态又没了......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03_fQmMVNpR2u7I.jpg
我心里一直回旋的,就是如同巴拉格宗那样的垭口,毕竟海拔已经接近5000米了。
结果这条路算是均匀爬升的,等我们来到垭口下面,发现高差已经不足100米,高兴之余甚至有点失望。不敢相信,一个近5000米的垭口这样就过去了。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10_uDSGbNRFmBCJ.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08_mQF4U3prHQ8a.jpg
说拉垭口附近都是红色的山,也许这里富含铁矿吧。
垭口风很大,我们顺利回到云南境内,4250米的杜隆塘牧场时我们今天的营地。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13_Jjbu6NnheF3R.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31_MPSMzJjEvgeB.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665_Ni8GB3eGzY8Y.jpg
但下降过程中,一处水源旁的草地吸引了我们,大量的鲜花和流水中的苔藓,为这个营地提供了上好的景致。这里的风景让我想起了文海,虽然它还远不及文海。
来到这里,我莫名奇妙的感到很累,也许已经完成了梅里外转之行中最难的路程,也许已经想离开荒野回到人群中吧。
我在水源旁的草地上静静的坐下,累得好像已经不能走动。二师兄照例是闲不住,往前走看看有没有人家,在等了很长时间后,伟大的二师兄买回了一大堆的食品,这个营地的生活将会非常腐败!
二师兄睡在他的TARP下,我则独享阁楼,今天大家都有足够的空间。
在高原露营,慢慢我会有点难以入睡,后来发现二师兄也没睡,大家就在天幕下冲杯热奶聊聊天,打发时间。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40_LE8v1IwZIsed.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56_wI2PUf6uOAxM.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674_GC8FPTDHqtpt.jpg
漂亮的营地还是需要阳光来尽显色彩,早晨的阳光总是带来期待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62_lnvOEoL0tdV6.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69_x0yBFGuSSIOx.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78_UeGY8dErD1bC.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693_76U7NdhsyPRr.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699_4HFC7iHygwhO.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712_H9g3boE0o8ZJ.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728_Xg2NhTvJEdOh.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732_InPN8UrHxIXg.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746_EFdedfbZkzqp.jpg 杜隆塘牧场-梅里水-飞来寺
早上又是享受营地的时光,由于今天将要出山,所以早餐连带午饭一起吃了。
营地虽美,但周围依旧留下了大量的垃圾,藏民对这个毫无顾忌。很多腐败和塑料制品就直接泡在水里,如果不是大气和流水的温度较低,估计污染会更严重。
依然是看不下去,我们俩花了大量的时间,将力所能及的垃圾全部打包。因为没有升起篝火,所以决定把垃圾拿到牧场上去焚烧。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108_6DctXfUJNVto.jpg
不用走多久就到了杜隆塘牧场,二师兄的食品都是在这买的。这里人多吵杂,我们的营地设上在面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找了一个牧场里的藏民,给了他10块钱,看着他彻底烧完了这堆垃圾才离开。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750_iwlFho53wdcO.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760_GhPz79PNGntg.jpg
一开始大家精力充沛,行进速度很快,而且在崎岖路段我们在石块间玩起精准跳跃的把戏,又感觉到越野跑的快感了。
不过从4000多米的海拔来到澜沧江边,绝对不是一段轻松、短暂的行程。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120_V0ukzmyZ63cj.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135_OSsWNCJpfqsM.jpg
经过4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梅里水,看见了泥塘般昏黄的澜沧江。将两旁的修路工程演绎的轰轰烈烈。我们在梅里水结束了梅里外转的徒步行程,漫长的等待后终于搭上一辆从西藏开来的班车。经历了塌方、堵车和夜间行驶,9点多钟在飞来寺下了车。
怒江接梅里外转,我们整整用了20天,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做野人。
很希望在这一天能洗澡刷牙,吃顿丰富的饭菜,外加些小资的饮料。但是9年后的飞来寺的确与我下意识中的记忆相差太大!
饭菜和房间都让二师兄非常不满,不过对于我来说走过了梅里独特的线路后,这些不快已经不能影响我太多。
我知道,将来有一天我必定会回来,将梅里外转线走完!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143_ndSihZULzJ7n.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770_cRLpQIY08k44.jpg 装备
防晒着装
在怒江的行程中,我们遭遇了一些雨水和烈日,让我们稍微领教了一下这个流域的环境特点,但并未在我们的行走中带来太多的麻烦。
进入梅里外转后,二师兄一直都说卡瓦格博对我们非常的好,没有让我们晒太多、也几乎没有在路上被淋。
在7月底8月初,我们确实算很幸运的!
但幸运不代表我们可以肆意,MEGA同学不是说了吗:2个小时胳膊就被烤熟鸟!
云南高原的夏季,白天温度适宜,对保暖和防风要求不算太高,这一点就让我们的行走轻松了很多。不过紫外线依然强烈,防晒必不可少。
我此行着装:
-短袖排汗T恤
-长袖混纺衬衣
-快干长裤
-圆边丛林帽
-弹力头巾
这一身好处是搭配随意,穿脱方便,在防晒方面也基本满足需要。
不好的地方,短袖+衬衣走起来还是觉得闷热,而且背包的情况下衬衣还是缺乏弹性,对身体动作有束缚感(这也是我极少穿快干衬衣的原因)。
感觉最好的着装应该是有弹性的、长袖排汗T恤,厚度和夏季短袖T恤相同,这样对手臂的保护就可以满足(穿衬衣只是为了胳膊防晒);配合圆边丛林帽和头巾,基本上也可以满足对脖子的保护,如果缺乏这些装备,带立领的T恤则是更好的选择。
这类衣服各品牌基本都有,但要找到合适自己的还是有点麻烦。我个人就会对款式颜色方面有要求,太浅色容易脏户外很操心,太深色太阳下根本不敢穿,至于款式旧太个人了属于无底洞。
去年也曾开贴讨论过这个问题
http://www.gearer.net/viewthread.php?tid=8322&extra=&highlight=&page=1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DSC03996-1_QNKOKiVgL5He.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87_hWEwZeIyQDEB.jpg
关于睡觉
走了这么多的地方,我们对睡觉的要求并不太高,有地席、垫子、水袋、帐篷、天幕,有个能躺平的地方就可以了。
当然,我还是更喜欢睡床。
在村子和老乡家借宿时,帐篷基本是用不上的。
野外依旧是阁楼和双飞,当然这次二师兄带的是他自制的二氏天幕,够大且变化多端!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737_4pN2jtb7Qyhn.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801_KNDxwZbXdsv3.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40926_VlOANDVYaCNR.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72_qtxYEJGrCjan.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P1050094_S0Acu1w0Uxcl.jpg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686_PbsW4He2frya.jpg
杂项
云层24伴我走过了这20天,怒江部分已经说了很多就不再重复了。
OSPREY的一个防雨罩都要买的老贵,不过用过的话自然让人喜欢,也难过人家要收高价。
颜色、手工这些不说,四周的弹力绳在中间部分还有个按扣可以连接,可以帮助防雨罩包裹的更稳固。
我们在林地里扎营,担心夜晚下雨同时帐篷里又没有多余空间,我就如此摆放在天幕下面。就算你水漫金山我的包也不用担心。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541_PtmGYa7iY8x4.jpg
从04年初入手,陪我第一次走进四川,再经历了巴拉格宗5000米碎石坡的摧残,以及干湿冷热气候的变化,这双经典的TORRE可谓寿终正寝。回想在08年以前的日子里,这双鞋大多时间是放在鞋柜里。毕竟南方高温,非下雨或天冷是很难去穿它的。
今天,它终于作为一个有水准的装备,在真正的野外环境中得到发挥,也算死得其所鸟!
http://chinaul.net/bbs/attachments/IMG_1443_vCEYS7TttKj1.jpg
[ 本帖最后由 dreamerz 于 2010-1-3 22:00 编辑 ] 这里也有麦田,赞 美丽梅里美丽 感觉自己真的要陶醉在这阳光下的金黄之中!体内不知分泌一些什么激素,让我竟然有了如同韩国脑残偶像剧般的浪漫体验。
很牛叉的体验。。。。。。无法想象! 麦田的景象真的很美。记得原来走川藏,一路都是青稞,没见过麦子,难道藏族同胞也开始习惯面食了。。。 20天,带了几个气罐呢?食物主要是沿途村子里买的,是吧? 原帖由 <i>novastorm</i> 于 2010-1-3 15:09 发表<br />
20天,带了几个气罐呢?食物主要是沿途村子里买的,是吧? <br />
村子也有,牛棚也有,林线以下到处是树,那里也不是野火禁火区,气罐只是个备用品而已。
麦子,不是通常的小麦,应该是大麦或者是青稞。
送汝等下车以后,我的座位被一个藏哥占据(装睡),遂上后斗,紧抓铁杆,碰头数次,两小时到察瓦龙后,胳膊已经快烤熟了。
防潮垫落在那车上,只能在察多待一天,跟老板和修路工人好一个聊,那时候就说察瓦龙到察隅很快就会通车,请我吃飞鼠,只吃了一口,怕得病(SARS之鉴)。
说到那日本大叔,我至今也觉得怪怪的,连续几年探访那一带的目的真就是喜欢花所以考察植物分布?!@#不过,就算另有目的也不干我P事儿,算了。
我紧跟藏民,豕突狼奔,终于在“来得村”彻底崩溃,请了个结巴背夫大哥照顾我那25kg的大包,在梅求补公……妈的,下次我也去,深入梅里背后去。
[ 本帖最后由 Mega 于 2010-1-3 15:56 编辑 ] 林子里那几张,很美 图片是一如既往的漂亮。 苯教是西藏的原始自然宗教,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已广为流传;据历史记载,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工布地区就非常盛行,这里是苯教的发源地之一。由于苯日神山的特殊地位,常有远自青海、四川一带的苯教徒前来转山,他们都是以逆时针方向绕山行走,逆时针方向摇转玛尼经筒。上面还有吐蕃第一代赞普降凡处;拉日强脱。相传聂赤赞普自天上降凡之处,及被雅砻人发现之后背去雅砻,当雅砻部落的首领,建起了西藏第一个宫殿;雍布拉康。
上次外转梅里的时候遇到很多反转的信徒,停下来聊天的时候才知道是苯教的 原帖由 <i>小风车</i> 于 2010-1-4 10:53 发表<br />
苯教是西藏的原始自然宗教,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已广为流传;据历史记载,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工布地区就非常盛行,这里是苯教的发源地之一。由于苯日神山的特殊地位,常有远自青海、四 ... <br />
孤陋寡闻了,受教受教! 原帖由 <i>dreamerz</i> 于 2010-1-4 11:04 发表<br />
<br /><br />
<br />
孤陋寡闻了,受教受教! <br />
客气啦。似乎那曲地区的佛教徒也是反转的。上次也遇到一队,都是一个小村子的。没好意思问是否是苯教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