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Mania 发表于 2010-2-13 20:36

一楼的贴子内容谈了几样东西的。

“第二条层压织物生产线”说的好像是参考了WIGGYS的技术用树脂把面料,保温层,甚至内里料一次过复合在一起。这对大型服装生产线很有用,起码不容易在车缝时3层织物对不齐的情况。这个对一般服装厂面料及保温层经常有不同的组合,要投资这条复合生产线作用是不大的,但对军服厂定型后在3-5年不会大改的情况倒很有用。

同意“多异多重复合化纤长丝织物”说的是仿毛料,要是谁可以在07式秋冬军服拿上手看看就知道了。

里面同时提到了一些麻纤维处理技术。给加入到夏装去???作耐高温织物???

还专门建做了一条涤纶再生纤维生产线处理回收的旧军服。

大学生 发表于 2010-2-13 23:11

原帖由 <i>sonic22</i> 于 2010-2-12 21:19 发表<br />
好几年没领新装备了。。。国内正规军品质量很好吗?真是没觉得。。。 <br />
跟劳防用品店的山寨比,还是可以的

sonic22 发表于 2010-2-14 00:34

原帖由 <i>大学生</i> 于 2010-2-13 23:11 发表<br />
&lt;br /&gt;<br />
跟劳防用品店的山寨比,还是可以的 <br />小铁锹比较NB,其他感觉真一般,不过跟军品使用强度大操的快也有关系。。。

百鬼夜行 发表于 2010-2-14 15:37

国产装备一般,国产士兵比较皮实耐操

溅血封喉 发表于 2010-2-14 18:05

当然,军官和士兵的装备也还是有差别的,不都一样

caiiaccai 发表于 2010-2-14 23:57

在设计睡袋时用“OVERSTUFF” 的原理设计,就可以做出不怕长期压缩的睡袋了。

这是个什么原理啊?请指教。

CookieMania 发表于 2010-2-15 00:39

原帖由 <i>caiiaccai</i> 于 2010-2-14 11:57 PM 发表<br />
在设计睡袋时用“OVERSTUFF” 的原理设计,就可以做出不怕长期压缩的睡袋了。<br />
<br />
这是个什么原理啊?请指教。 <br />

假设你要作一个睡袋,而你手上有的化纤保温层是6CM厚,可能用在-10C的环境下,而你同时知道这化纤保温层在长期受压5年后将会变成4CM厚(这个数据就算做保温棉的厂家提供不了,有规模的研究所都有仪器及相关方程式计算出来),在你知道保温层的最终厚度是4CM后,是用4CM而不是6CM来设计及制做睡袋,在制做完成后这平均4CM厚的睡袋只能用在 0度的环境下,但5年后还是可以在0度的环境下,不会再随时间而变薄的。

如果你按6CM厚度来作睡袋,这睡袋在全新时,是可以用在-10度的环境下,1年后还可能用在-7度的环境,但5年后只能用在0度的环境下。

我在这里借用了羽绒制品超充绒的英文叫法,描述这么一个费材料的做法。高档羽绒制品是可以要求用这样的加充羽绒的,当然买回的制品价格会提高了的。

caiiaccai 发表于 2010-2-15 09:50

谢谢,学习了。

老牛 发表于 2010-2-19 13:33

仔细看了看帖子,内容多半是道听途说,真正使用过军队装备的不多。既然号称Gearer, 说话还是应该有点技术含量,口齿轻薄的给自己积点德,没有那些战士爬冰卧雪,你丫还户外呢。西部地区驻军的生活条件近年来有了极大改善,即便如此,驻藏部队高原病的发生率也是很高。为此,也下了大力气改善包括衣服在内的装备。近年常见四川驻军的军官穿专供西藏部队的衣服,其中有件马甲,其保暖性不比TNF的同类产品差,却要轻薄的多,东西不在身边,有机会上图供鉴赏。
      顺便说一下,中国世界领先的东西的确不多,不过高原医学及防护却是世界第一,有Discovery的青藏铁路作证,说起来也是被逼无奈,大国中中国的地理条件可能是最差的了。

[ 本帖最后由 老牛 于 2010-2-19 13:41 编辑 ]

大山猫 发表于 2010-2-21 18:01

原帖由 <i>老牛</i> 于 2010-2-19 13:33 发表<br />
仔细看了看帖子,内容多半是道听途说,真正使用过军队装备的不多。既然号称Gearer, 说话还是应该有点技术含量,口齿轻薄的给自己积点德,没有那些战士爬冰卧雪,你丫还户外呢。西部地区驻军的生活条件近年来有了 ... <br />
正式列装的单兵供氧机就是身边朋友供应,在他公司见到的那些常年研究高原病的军事医学家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小镇 发表于 2010-2-21 21:47

一个国家的国力,
就看这个,
看来咱们国家-很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号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军用防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