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新出的杖!
BD官 上新放出了三款杖,挺有意思:1、ULTRA DISTANCE(碳素),有100cm、110cm、120cm和130cm四个尺寸可选,应用了最新的Z-Pole technology,折叠收纳的方式就跟帐杆一样,挺新颖挺有意思!
2、DISTANCE FL(铝),有95-110cm、105-125cm和120-140cm三个尺寸可选,应用了Z-Pole technology和BD经典的FlickLockadjustability技术,两者的结合让这个杖显得很特别!
3、DISTANCE(铝),则只应用了Z-Pole 技术,属于简化版。
看来BD在杖上的研究还是满有心得,就是不知道这个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上效果如何!
[ [ =》冠》现》 》 : 》 . 1088》 =_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竖向拉力怎么处理呢?
[ [[ 3 63[/ 6] = 时时Ω Ω =Ω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好处是收合长度短?
感觉强度是个问题
[ [ =㈨冠㈨现㈨ ㈨ : ㈨ . 1088㈨ =_ ㈨㈨ ㈨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有新意···不过感觉不是那么牢靠啊 而且长度固定的?
[ [[ 18502[/ 6] =а冠а现а а : а . 1088а =_ аа а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像冰裂缝探杆 换成铁链子可以当三节棍了。
[ [[ 38073[/ 6] = 时时ˋ ˋ =ˋ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雪崩探杆就是类似这样结构,但作为登山杖怎么锁定?
[ [[ 38227[/ 6] = 时时σ σ =σ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同酱铺,插到泥里再一拔...........变三节棍了...........
BD对这个情况应该有考虑的吧,可惜图片上看不出来。
[ [[ 38950[/ 6] = 时时k k =k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GRIVEL去年就出相同结构的产品了,当时看到第一反应就是终于能把登山杖塞包里上飞机了。。
[ [ = 时时Е Е =Е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GRIVEL去年就出相同结构的产品了,当时看到第一反应就是终于能把登山杖塞包里上飞机了。。
bd trail我就塞过包里坐飞机,不过是托运,这个没看出能短多少
[ [[ 18502[/ 6] =┾冠┾现┾ ┾ : ┾ . 1088┾ =_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雪崩探杆就是类似这样结构,但作为登山杖怎么锁定?
可能跟探杆一样用没弹性的细绳,一头拉紧就锁好了,放开一段就可以拆开收纳了
[ [[ 3 63[/ 6] = 时时﹠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折叠手杖在日韩和欧美玩轻量的人里已经开始盛行,港台也有很多人买,之前听说国内也有厂商打算生产。
一切以轻量、便捷考虑,重量和折叠后体积是关键,高手可以在高强度的活动中应用。 120cm的Ultra distance一对是270g重,还真是轻!
但实际使用中不能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而进行长短的调节,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至于关节锁定的强度,还有待见到实物实际使用后才能作出评论!哪位先吃这个螃蟹???
[ [ =∨冠∨现∨ ∨ : ∨ . 1088∨ =_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10 编辑 [/ ] 日本人玩得早,不过没见到大批量,倒是韩国好几个小牌子近年一直在批量在产,还送精美套子,隐约记得韩国人将其定位在行走辅助;
BD加点了技术含量兴许吃得住更实在的力? 那位高人具体玩过,发个测评上来! 已经把玩。
个人感觉此款手杖定位行走辅助杖,不是徒步杖,也不是登山杖。
比如海边徒步,低强度的小山,这类活动。
三节伸展后,有一个东西会弹出来,卡死下面三节。不用担心变为三节棍。
另外最上面一节可以微调,这样就不用担心,杖长是死的,个子高了不能调节长度。 楼上的,那就是说强度不是很高了 以前用粗的帐篷支柱自己做了一个这样结构的,在一日的活动中试了试
行走辅助没问题,中间绳要求完全没弹性,绳头锁定要卡死,连接部分的配合要求高,不然使用中有点晃动感觉不舒服。
试验过一次后就没再深究了,也没再用过,不知道这种完成品德感觉怎么样 在上山、下山时习惯调节杖的长度,而这个固定长度的不可调,未必方便啊。 下午看了这手杖的资料。
Z-杖,定位是穿越徒步、跑步、耐力运动员。
结构:1条隐藏内绳+收折手杖的一推式按钮+单拉式快速套管搭建(翻译得很拗口)。
快速套管搭建技术源于雪崩探杆技术,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