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看装备]几个适合lx2/3的小相机包横向比较
从左到右:1. case logic qbp3
2. niteize 10号
3. berghaus e case m号
4. deuter camera case m号
5. mountain smith exposure II m号
1. case logic qbp3
这是我使用时间最长的,和lx2是绝配
正面主舱,将lx2镜头朝上正好可以装进去。
反面付舱打开后,可装备电、备卡、读卡器、镜头布
内部空间恰到好处,一点不多,一点也不浪费。
正面有硬壳,内部缓冲也比较厚,保护性很好。
我以前喜欢把相机包挂脖子上,后来觉得脖子酸,于是改挂腰带。
但这个包最大的问题就在挂扣,只有一个按扣固定,很容易松开,完全不能挂腰带使用。
2. niteize 10号
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
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我担心这小巧的体积会装不下lx2。但出乎意料的是内部空间非常非常恰到好处,正好可以装下,比caselogic还要紧凑。
主舱里有个小夹层,可以装备电和备卡。相机需要把镜头朝上放,让夹层利用镜头下方的空间。
挂扣是最大的特色,材质很结实,设计很巧妙。从图上可以看到,如果腰带将要松脱,会被下方凸起出向上推,从而被前方的弯钩挡住。可以说几乎完全没有自动松脱的可能。
挂扣可以360度旋转,并有6个卡位。这样拿相机很方便,而且相机不用的时候,把包横过来不会咯腰。
3. berghaus e case m号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玩意,论坛曾经的神物。硬壳、自动开口、防雨罩都显得卓尔不群。
但它很不好用,首先形状不对,太扁、太长,不适合lx2,倒是挺适合gps或psp。
虽然外面有硬壳,但内部缓冲非常薄,让我对其保护性产生怀疑。挂扣也很不好用,背后看上去很复杂,横竖两个方向都有织带,但都不能打开。另外配了一个很花哨的扣具,可用来夹住腰带或织带,但这个扣具实在太浅了,只能夹比较薄的织带,完全不可能挂在腰带上。
在我心目中,这刀就像buck 110折刀,会因为经典而收藏,但完全没什么用。
4. deuter camera case m号
没有什么花哨功能,背面没有纵向挂扣,因此无法挂腰带,只能挂背包肩带。
目前用来装移动硬盘。里面的夹层,正好装数据线。
值得一提的是,缓冲海绵比较厚,比右边的ms厚。
5. mountain smith exposure II m号
我非常不喜欢正面的付仓,太占地方,设计很sb,虽然是防水面料+防水拉链,但拉链是从下往上拉的,顶部有很大空隙,并且没有挡片,下雨天肯定进水。
主舱中规中矩,海绵缓冲+夹层。
挂扣有两面魔术贴固定,应该会比较稳固,但绝对没有niteize的稳。
[ 本帖最后由 darzui 于 2012-6-24 14:36 编辑 ] 上面的小包看来都不错,手里只有一个,最后那款... 俺也用MS exposureII m码装的LX3,大嘴兄提过的缺点就不重复了,说下这包另外的缺点:
这包正面的袋子实在很恶心!
1、正面的袋子太厚,但是开口又小,装不了大点的东西;
2、正面这袋子东西装多点,主舱内没有相机的话,包体容易翻转(限于把包挂在身上的情况);
3、实在太大了,挂在腰带上还是肩带上都碍事儿,俺现在只能用肩部斜挎;
4、正面的袋子导致无法比较快速的拿取相机。
case logic qbp3这包如果能再大些就好了,这尺寸还是装不下LX3啊。 迪卡龙有个方方正正的小包,没大嘴的几个这么紧凑,便宜,能用。
我用来装LX2的。 我平时用那个4-DEUTER小包M号装LX3,备用电池不好放,得塞。
进山用Osprey Grab挂脖子上,里边可以装其他很多小件,本来以为会磨脖子,实际用来没问题,很方便。 我的berghaus e-case,虽然是L的,但也觉得设计上有问题,如今LX3/LX5的计划已被GF2实现了, e-case也成了收藏。
我的LX3的套套
虽然不是绝配,但是做工和品质还是很优秀的。偶的lx2用的lowepro rezo50
同样放弃了 mountain smith exposure II m回头补图吧 原帖由 gukejian 于 2011-4-11 23:01 发表 http://gearer.info/bbs/images/common/back.gif
虽然不是绝配,但是做工和品质还是很优秀的。
这个很好,我也在用 大嘴,你估计NITEIZE 10挂在强氧摄影包的侧面稳不稳?
我装LX2。 学习了啊,好资料的 上几张照片
我现在正在用的小包
lowepro rezo 20
给我家s90配的
用了差不多两年了,很好
老早之前还买过一个给s60配套
朋友问我lx5用什么包好
我推荐rezo 20,如果装得下的话
试了试,可惜装不下
记得这也是我没买lx5的主要原因之一--个头偏大
当然rezo系列也还有其它尺寸的
[ 本帖最后由 apus 于 2011-5-25 23:30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