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只有一个,在使用夹片的时候,因为人为的降低了透光率,眼睛对于外部的光线吸收的不够,而为了吸收更多的光线以反射出一个物体的形状,瞳孔必须放大以吸收光线(猫眼的工作原理),而此时,大量的杂光包括波长在380以下的紫外线灯,都会钻进你的眼睛,这种伤害是一直持续的。究竟会有什么伤害,我不知道,因为我没亲眼见过,但我知道肯定有。因为眼睛的压力变大了。
对这段我是有疑问的
夹片也好染色片也好
合格的产品都是要服从太阳镜标准的
透光率降低-->瞳孔放大也都是一样的
而防UV处理是各国太阳镜标准最起码的一条
回复 23# apus 的帖子
先说UV的标准,UV是指紫外线,这个是没有争议的,但问题是,UV究竟有多少种波段?380?400?我可以说,能防全部紫外线波段的镜片,是不存在的。所以,真正的呵护规格的包装就是标注了UV多少。比如,UV1,UV2染色片,染色的前提是要是树脂镜片,而树脂镜片的GB标准就是要达到透光率95%以上。当然这个95%还可以在提供,通过加减反膜等来提高透光率,但在中国,在眼镜片制造这个行业内,谁能保证每一批次,每一个炉子里生产的镜片都有留底,都有质量检测?只要国家的报批生产批次都OK,就可以了,相关部门不会再来找你麻烦!这个就是产业现状!
我之所以认为夹片不好,是因为我曾经亲自测试过,有散光不说,透光率也差,在色谱仪下,因为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受力不均匀导致色差的不同就像一张癞蛤蟆的皮一样!但我可以说,如果单纯从国标,生产许可上看,这些东西绝对是合格的。就像奶粉,在吃出问题之前,哪个不是有执照的?
所以,我才说夹片最差,染色片好些,偏光树脂片最好。 求 horse5750资深 普及下偏光的知识吧.
根据用偏光镜老是要调整角度的经验,我觉得眼镜用偏光效果不大. RUDY PROJECT 很不错的啊
回复 25# 兔老虎 的帖子
求 horse5750资深 普及下偏光的知识吧.根据用偏光镜老是要调整角度的经验,我觉得眼镜用偏光效果不大.
偏光镜片目前国内大概有两种加工方法,偏光太阳眼镜原理:
1、偏光镜片根据光线的波动性偏振原理和百页窗原理设计制造的,能有效削减强光,消除耀眼的反射光和散射光,让凌乱的光线变成平行的光线,使视物更加清晰柔和、清晰。
2、偏光镜片的偏光角度和弧度经过专业设计加工,使配戴者不会有景物失真和眩晕的感觉。
3、偏光片有7层材料复合而成,符合国家太阳镜片标准、UV400紫外线标准,全方位保护眼睛。
第一层为偏光层,是镜片的核心,提供超过99%的偏光效果,有效吸收眩光。---此种方法是一种方法,是国内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容易生产,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但缺点是偏光膜镀在最外层,直接接触外界,偏光曾容易划伤,脱落。而且因为树脂镜片有一定的厚度,导致偏光效果减弱,这一点,在显示器前旋转镜片看屏幕的变化后,效果就很明显了,用此方法生产的产品在旋转45度后,屏幕没有全黑,而是还有部分图像,这可以理解为偏光效果不完全。
用第二种方法,也是国内很少厂家掌握的方法,把偏光膜做成夹心三明治。就是偏光膜做到镜片的中央夹层。这样,偏光效果就明显了。而且偏光曾不会划伤。
第二、三层为粘接层,能有效抵抗切割、烘烤、烘弯、裁片,经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
第四、五层为紫外线吸收层,能吸收99%以上的UV紫外线。
第六、七层为防冲击层,提供良好的韧性、耐冲击性,有效防止镜片刮伤而延长镜片使用寿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