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应堆与jb新款的钛系列的选择?
呵呵,好久不玩了,各位兄台好。最近迷上攀冰了。慢慢注意力转移到了伙食上。jb出的很早了,本计划入手反应堆,但是看着500g的体重总是觉得不甘心。我现在的套餐带吃饭的家伙才300多g。发现jb出了ti系列。虽然防风性比反应堆差些,可是ti得热效率本身就很高啊。再加上200多g得总量。有点手痒,坛子里有无试用心得?给兄弟点参考。先谢过各位了😄 钛的导热性不高吧。相对于铝的。 应该是钛比铝高很多。呵呵 不久前刚被人指教过,这玩意导热率挺低的。糊锅就是因为不能及时传导热量,造成局部温度过高 咦,我们以前的说法是到热太快来不及传导所致糊锅,郁闷了,咱俩这算是热闹了,有木有人搞材料的,给说说啊。 俺错了,钛的热传导只有铝的1\14。看来只有轻了。 原帖由 skyline 于 2013-1-14 19:56 发表 http://www.gearer.info/bbs/images/common/back.gif俺错了,钛的热传导只有铝的1\14。看来只有轻了。
在寒冷大风、冰雪情况下远没有MSR Reactor靠谱。据说jetboil的自动点火器只要一沾雪就坏了。我的搭档说他见过2个自动点火器都是这么坏掉的。 那就等msr的新款吧,我接受不了比我现在的方案还重的选择啊:funk: 我用的火枫山寨的300T 45g和XK6 190g,自己搭配挡风板90g,如果改装成只护火苗的小挡风板的话应该也在20g以内。那个钛挡风板不是号称不到10g么? 这种方案就很多了,主要是要在效率上做平衡。睡垫就可以做挡风板。 钛的导热系数比铜、铝低,为什么会让人觉得钛锅煮东西快有个重要因素:钛比较硬而且有很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因而钛炊具的壁厚通常比铝制的薄很多(如雪峰0.3mm、铠斯0.4mm,一般的铝锅要厚很多),金属壁薄也就意味着导热快,所以大家才有钛锅烧水会比较快的印象;钛的热传导是不均衡的,热量是穿透性的传导,往锅底和锅壁的传导因为导热系数低的缘故而显得比较少,而铝导热就很均匀;还有一点是钛不结垢,也减少了热阻。
做个示意图给大家看看:
这个是锅底喷了铝涂层的钛锅和纯钛锅的热成像图,区别很明显:
嗯,深究学问还不少呢,总觉着钛得还是热得快,也是感觉和薄厚有关系,上大学那伙,五金店里买的铁皮锅比钛的都快,后来被我一脚给踩到回收站了... 个人比较喜欢jb ti多点,收纳比较方便(不过要用细罐装的气),底盖可以当杯子用,就是外面的隔热材料没jb zip做得好,而且不会随温度变色。reator的话经常还没反应过来就糊底了,当然防风是一流的,solo的话1L的容量感觉还是大了点,不过都没有在冰雪环境用过,一般就用来煮水冲咖啡。 两个我都有 不过jb是老款的。建议反应堆 jb防风性要差很多,效率也要差一些。0.5升水需要5克燃料,反应堆只需要4克 火力实际也不好控制,稍微关小点就灭了。 两个都有,不喜欢JB了
轻了一点,但是
1. 底部的集热环开始脱落。说明不经造啊。
2. 不够反应堆抗风,经常是被吹熄灭了一段时间我才发现。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挡风环境的。
3. 用惯了反应堆,老觉得JB火力相对还是不够猛。
4. 我的JB SUMO 1.7L 感觉重心好高....不踏实.
优点是比反应堆省气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