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装备购买计划,大家一起谈谈吧
2005年的时候,马贼兄曾经发帖讨论了他那一年的预算状况。去年要买的东西去年买了,
但今年要添些什么呢?
我的计划是酱紫滴:
SALOMON的SUPER MOUNTAIN EXPERT单层高山靴,
已经下手,但仍然垂涎 LASPOTIVA的NEPAL。
PETZL SARKEN LL冰抓,已经下手。
BD的ATC XP和PETZL的REVERSO,已经下手。
PETZL的ASCENSION手式上升器,已经下手。
BD的PHENIX和BD的ALPINE BOD安全带,已经下手。
目前还在考虑下手的有:
EDELWEISS 的10.3mm的60M动力绳,
BLUE WATER的太贵鸟,犹豫中。或者有其他更合适的?
10来个快挂,WILD COUNTRY或者KONG或者其他,没想好。
有可能冲动购买的有:
PETZL AZTAR的小镐, 或者BD的RAGE。
自己看完这个表,真是意断情伤啊。
[ Last edited by 快乐乌鸦 on 2006-4-12 at 08:17 PM ] 睡袋. 一个好睡袋,轻,暖和,不掉绒;
双人三季帐篷; 同楼上,一个好的羽绒睡袋,
净水器忍不住就MIOX。 鸟的NOZONE包;
JULBO的Micropores高山镜,留了很久的口水了;
Bibler的 Tripod Bivy ;
Petzl的Myobelt 5 头灯;
grivel的Taa-k-oon小冰;
以上5项估计就Tripod Bivy 和Myobelt 5 可以搞成……其他东西都TNND不好搞,一个卖装备的兄弟都说我喜欢的太偏门了,没法啊,希望元旦前能满足自己的心愿……天灵灵地灵灵…… 三十的爱好不一般啊, MYO5 很不错吗? marmot cwm睡袋
msr的2hubba
一个净水器
canon 17-40/4l镜头(不知这算不算装备) 就看上了Myobelt 5是分离式的,哈哈,山上电池揣兜里可能经用些吧。
hoho,我今年计划比较简单
2kg级别三级帐,暂定SD lighting3kg级别四季帐,未定
一条轻型的防水裤子
Katadyn Mini净水器。
Petzl Zipka plus, Petzl myolite 3
Lasportiva Nepal或其他类似的鞋子。
大件,暂时就这些吧,小件零碎就不说了。 金字塔帐篷:golite (还在海上)
头灯:petzl duo belt 5led (还在天上)
登山杖:由于年轻还在考虑
基本不太会上高海拔 所以bt的先不考虑
至于攀岩 打算好好练练 打算换lasportiva的鞋子 最近貌似在closeout
想买的太多,买的起的不多
首先就是背包,50L左右的A式登山包。在Mammut的Extreme、鸟的Nozone、Dana的Bomb之间、Deuter的Guide 45+5之间举棋不定。
然后就是宿营装备,睡袋啊(Marmot,Golite等等),Bivy啊(BD),Trap啊(BD或者···)
做饭套装:Crux,Trangia系列,Snow Peak,要不JetBoil····?
电子设备:GPS,麦哲伦的那个····,对讲机,暂定71A
攀冰攀岩,今年是没预算了,明年吧
最后最后:
单板靴子已经订了,下个月到手了,Burton的DriverX(唯一一款带V底的单板鞋),
固定器,暂定Flow的Pro系列,或者Drake的Prodium
板子,先弄点二手的,或者国产的板子糟践着
再最后:电狗手狗继续弄着···· 30的5项可能GRIVEL的小镐不好搞,
其他几样好好找找倒是可能找的到的。 MYO BELT 3不是也可以揣怀里撒, 为啥子非要整5呢? 要贵要重少少的;
最头疼的是睡袋, 温标够的重量大, 又希望少掉绒, 要能防水更好,一点都不安逸;
但是很希望 DX尝试下MARMOT的帐篷,尤其是那几顶杆子是直角结构的, 看上去对空间非常有利,而且纱窗分布可以看星星; 有没有人买这个?想看看实物图片。
Black Diamond Avalung 雪崩背心
产地: 美国
颜色: 黑色
重量: 265 g
用途: 登山等运动
特点: 防雪崩背心,有效延长雪下呼吸时间,极大提高雪崩发生后的存活率。 GPS:子午线白金版
三季帐: hubba hubba,或者碰到其他超值的临时变卦也说不定
包:鸟的RT35
衣:marmot的羽绒服,睡袋,P的R3,三层GTX冲锋裤
鞋:塑料双层高山靴,还没精确目标
色:就不说了
结论:色驴总是处于破产边缘 很难想象有人会专门背个这东西,要按这理论,不晓得要背多少救生设施才行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冰鸟 at 2006-4-12 21:32:
marmot cwm睡袋
msr的2hubba
一个净水器
canon 17-40/4l镜头(不知这算不算装备)
我最近也想上17-40L,但是这样的话长焦没着落,单反优势体现不出来,又得上xxb。都上太重了,不上又不如直接用PS机,拿不定主意。:( wuya,不好搞不好搞,偏门东西怕人家敲竹子捏,哈哈
Sureal,A式包就定NOZONE吧,咱们一起搞可能要节省点米米^_^
hyde贴的东西在国外可能用的着吧,咱们国家就甭想着自己被雪埋了有及时赶到的救援队哈…… Originally posted by 三十 at 2006-4-12 22:22:
wuya,不好搞不好搞,偏门东西怕人家敲竹子捏,哈哈
Sureal,A式包就定NOZONE吧,咱们一起搞可能要节省点米米^_^
hyde贴的东西在国外可能用的着吧,咱们国家就甭想着自己被雪埋了有及时赶到的救援队哈……
好啊,不知道能节省多少····
Mammut也有很多救援设备出···
BD不是还有个装置可以附在背包上,雪崩之后提供氧气,处理CO2么 说到救援,想起不少国外牌子袖子上都有个发射器, 到时候被雪埋了, 按一下, 波的一声信号,再吸几口背带上的气, 接着就被刨了出来---- 万岁,获救!!
要是上17-40, 毫无疑问F4三头肯定是逃不掉了, 问题是一上掂着F4的时候心里又俦着F2了,怎么看日本人的色工器材就象一个一个陷坑,进去就出不来; 很多东西属于俺暗恋的,比如800蓬的睡袋,MSR的帐篷。但今年都不会舍得买
现实中非常必要买的包括:GPS和对讲机,但是喜欢的都不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