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是大家想出来的,同时要基于生活经验。这个帖子不论是不是搞笑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能在开拓思维方法上面发挥作用。下面是我摘来的一段话,是不是也可以发展出一个背负系统呢?是不是也许更科学?
头顶重 ...
头加肩的强大力量
www.aphoto.com.cn/forum/2006/03/17/banlin74_1142562906.jpg
[ 本帖最后由 不亦乐乎 于 2006-5-23 19:09 编辑 ]
回复 #21 不亦乐乎 的帖子
还有其它一些有关"背负"的图, 都是在网上找到的.www.waterxy.com/php/book1/upload/0011/492.jpg
www.waterxy.com/php/book1/upload/0011/504.jpg
www.waterxy.com/php/book1/upload/0011/500.jpg
www.waterxy.com/php/book1/upload/0011/509.jpg
www.waterxy.com/php/book1/upload/0011/491.jpg
[ 本帖最后由 不亦乐乎 于 2006-5-23 19:03 编辑 ] 原帖由 kee 于 2006-5-6 10:56 发表
几天前在电视偶然看见有个老外设计的背包,不用肩带,他的设计思路类似桥梁的钢丝吊桥。
是不是已经有这样设计的包出售了呢??
LZ 贴的金门大桥是悬索桥.
http://www.gaopeng.com/bridge/zhunbei/image/ZS0306.JPG
背包能借鉴的可能应该是斜拉桥.
桥梁的类型
http://www.kepu.com.cn/gb/technology/railway/railway_line/200401160030.html
斜拉索形式示意图
http://www.nylxx.cn/zyk/nanshan-10-1/web/bridge/zhunbei/image/ZS0403.jpg
[ 本帖最后由 不亦乐乎 于 2006-5-23 19:51 编辑 ] 一直没敢发言,不过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大桥的受力原理和这个背包的受力原理是根本不同的!两者没有可比性吧。。。这种背包的支点问题很麻烦,目前还看不明白,继续关注中。。。 原帖由 爱水电 于 2006-5-24 02:17 发表
一直没敢发言,不过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大桥的受力原理和这个背包的受力原理是根本不同的!两者没有可比性吧。。。这种背包的支点问题很麻烦,目前还看不明白,继续关注中。。。
同感,我画的那个只是满足了没有肩带一个条件,大桥受力均衡的应用不知该怎样体现出来 难道是这样? 在身体前面的支撑是半硬度的,身体侧面的横拉索使身体前面的受力均匀。
可能身体前面的支撑是比较宽大的,类似蛇肚皮那样的片状结构? 类似铠甲那样的?
图中蓝色盖片中的红圆点是活动点,可以在弯曲身体时跟着身体一起弯
其中红色为较硬的材料,蓝色软些,绿色是拉索
ps:但是这样一画就象斜拉桥了 本人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让过负重重心的铅垂线和脊柱基本重合,让躯干上下方向的肌肉尽可能少的产生平衡力矩。还有,偶不喜欢有对胸廓有横向的束缚,影响呼吸。
桥是不会走滴,人是要动滴,头顶货物是非常棒的解决方案了。
偶觉得要是负重行军的话,应该把密度最大的东西想办法打包在身体前面,比如胸前,腹部,而且一定要有两只拐杖辅助。
如果不是长时间无后方远征,这个问题好像可以忽略。
呵呵。偶从来没有经历像样的过户外活动,上面想法可能幼稚,大家随便拍。
[ 本帖最后由 swanzn 于 2006-5-25 00:20 编辑 ]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种无肩带背负,应该与楼主提的斜拉索桥原理相同,请看图 最后这个正解.当然实际上老外的产品不止只用了一条织带。
但原理上是一样的,即将负重带原来与肩带互动的形式转为与腰带互动。这个方案只是要解决一个小问题,就是我们在背包的时候除了承担向下的重力,还要付出肩部的力量来使背包不至于在各种运动中倾倒。设计者认为这个付出是多余的。
老外的这个设计已经申请了专利并且有成品上市,目前的产品多为40L以下.
实际上并没有省略肩带,只是通过这个改变负重带的方式来使身体不必再付出除了承担背包重量以外的多余力量.背包的使用是灵活的,某些时候,力量放在腰部也并不那么好,需要肩带来均衡.
在大型的背包方面,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因为负重带与腰带互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不能解决左右晃动的问题、造成腰带位移的问题、背包不够贴身的问题等等。
[ 本帖最后由 阿宝丁 于 2006-5-25 17:41 编辑 ] 如果这个老外没有省掉肩带,那可能跟我最近设计的一个背负很象,只是猜想~~~~
阿宝丁你见过这个老外设计的产品吗?
[ 本帖最后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5-25 18:41 编辑 ]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5-25 11:30 发表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种无肩带背负,应该与楼主提的斜拉索桥原理相同,请看图
这个好像不能拉住背包啊,斜拉的带子和腰带前面只有一点连接,背包照样会往后倒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5-25 11:30 发表
这是我以前设计的一种无肩带背负,应该与楼主提的斜拉索桥原理相同,请看图
Mountain Smith Wizard这个包上有两条斜拉的.这是一款比较老的包了.我只有些照片留念,没法再去试背了.当时,真的没有认真地在户外活动中试过. 原帖由 勇敢的心 于 2006-5-25 19:09 发表
这个好像不能拉住背包啊,斜拉的带子和腰带前面只有一点连接,背包照样会往后倒
对于小包来说,这个拉力还是够的,但如果是中、大型背包,这个力量就不够了,所以如果没有肩带,单靠斜拉力是不能很好地解决背包晃动的问题的。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5-25 18:39 发表
如果这个老外没有省掉肩带,那可能跟我最近设计的一个背负很象,只是猜想~~~~
阿宝丁你见过这个老外设计的产品吗?
没有见过实物,不过原来有图片。中央10套原来也放过关于这个设计的专题节目,里面展示了成品。
是一个当时不认识的牌子,没有怎么留意。记得图片只有两款,都是30L左右。 哦,这个老外设计的产品上过中央10套专题?~~~~~~有意思~~~~~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5-26 10:48 发表
哦,这个老外设计的产品上过中央10套专题?~~~~~~有意思~~~~~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貌似有小半年的样子了:) 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老外会上中央10套专题?~~~~难道中央10也关注户外装备设计?呵呵 我也忘记了,大约是讲生活中的小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