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 发表于 2006-9-23 09:21

原帖由 whj1976 于 2006-9-23 03:24 发表
迪卡龙的有些东西还是不错的,就是国人对这个品牌的接受度不够!
他家的几款鞋还是罗马尼亚原产的,用的材料和做工不比有些大牌差,价格也就70 ...

呵呵,decathlon是罗马尼亚的牌子?何来原产一说?
个人的兴取向不同嘛,不要把自己的取向加在别人头上,要不世界怎么能丰富多彩呢,嘿嘿

bluesboyt 发表于 2006-9-23 09:35

是罗马尼亚产的```
呵呵

AirforceOne 发表于 2006-9-23 10:50

迪卡侬原来许多鞋子还是意大利产的呢。

呵呵,长途说的对,每个人的情况和兴趣都不同,我会大量买迪卡侬完全出于我自己情况的考虑。

其实也不妨碍我买别的,比方我的衣物很多都是迪卡侬的,不过受长途影响,我也有几件Patagonia;我有2个迪卡侬的包,也有2个GG的包,我穿迪卡侬的鞋,也穿Salomon,可能马上还会买一双Sportiva;我的camping帐篷用迪卡侬,徒步用SD,如今冬季又想试试迪卡侬……

总之,每件产品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没有彻底的垃圾,也没有特别的神物,喜欢,还承受得了,拿来玩玩就是了,除了使用价值,也要玩玩新鲜,还有心理满足。呵呵。

[ 本帖最后由 AirforceOne 于 2006-9-23 10:55 编辑 ]

zejk 发表于 2006-9-23 11:30

http://www.decathlon.fr/FR/Product_arborescence/mountain/climbing-sports/mountaineering/mountain-tents/product_5579706/index.html

是不是有点儿太矮了呢?

长途 发表于 2006-9-23 11:52

机长现在有点发烧,GG一找就是两个,我现在喜欢年轻的,所以找的是DD,哈哈

bluesboyt 发表于 2006-9-23 15:08

这种内帐吊挂式的结构还真是不错.呵呵

不过他的帐底是怎么处理的?
就是一个单层帐加个内部纱网这么简单?
如果这样的话就没什么必要了,增加重量而已.

AirforceOne 发表于 2006-9-23 16:32

内帐就是个完整的内帐,和普通帐篷无异。只不过,它不是直接挂在杆子上,而是吊在外帐里,外帐再穿在杆子上。重量会有所增加,但不应该太多,本来内帐也要那么多钩子,现在改成“扣子”而已。这两天我上网不方便,拨号,回到城里会上几张照片。高度确实不高,95cm,我坐在里面会顶头,当然,冬季帐/高山帐,内空间上不能要求那么奢侈,毕竟既要保暖还要抗风。

长途,不过我的GG正经只有一个算包,另一个是个11L的小包包,Reactor,真要讲,我还有一个GG的腰包呢。:D 话说回来,我买了件清仓打折的Pata Dimension Softshell,才完全是中了你放得毒,其实我一直没找到它的用处……

更喜欢年轻的DD,这话听着咋这么别扭呢?:D:D:D

bluesboyt 发表于 2006-9-23 17:00

帐底怎么处理的?地布是连在外帐上的还是内帐?

dreamerz 发表于 2006-9-23 17:05

这款帐高度比较矮,而且帐内宽度最多只有1米3,平时用还好,如果去到很冷的地方甚至高海拔,两条充绒量高的睡袋放进去,地方就很窄了。
从进帐篷到钻进睡袋,估计就可能累出高反来。
我有过体会。

bluesboyt 发表于 2006-9-23 17:12

所以两三个人登山最好,2\3人分担一个帐篷,看着很大很重的帐篷其实分到每个人包里就少多了```

AirforceOne 发表于 2006-9-23 17:34

帐底当然是连在内帐上的,内帐和fly是完全独立的,只不过先帮你挂在里面了。

我怎么觉得双人四季帐基本上高度都在1米以下?包括我前面连接的那顶MEC。太挤肯定不方便,不过我前两天刚刚读了加拿大一位老兄遇险的trip report,准备不足,三人原计划在无人山区里走9天,结果天气恶化,其中两人几乎支持不下去,幸好家中朋友看到变天了提前报警,结果第八天被直升机捞了出来。当时他们陷入风雪以后,冷得受不了只好三个人硬挤在一定双人帐里。:D

bluesboyt 发表于 2006-9-23 17:40

105mm是我看到最多的.内帐最高处高度.太矮了确实很难受,
最关键是水气散发的空间不够.

AirforceOne 发表于 2006-9-23 17:58

有得有失吧,否则重量也上去了,这个帐篷3公斤的重量,就算是净重的话对于自立式的四季帐也还算不错了,除非Hilleberg AKTO那样的隧道帐,不过隧道帐高度更不会太高了吧?

快乐乌鸦 发表于 2006-9-23 18:08

隧道帐篷105左右的高度也是很普遍的。
相对来说,
隧道帐更容易营造出大的使用空间

AirforceOne 发表于 2006-9-23 18:15

嗯,可能我当初关心过的几顶帐篷都不高,所以对95cm的高度并没有太在意,起码内空间高度在1米以下的四季帐,这一顶不算是特例。我前面也承认这顶帐篷空间确实不大,只是在重量空间价格结构几方面衡量,对于我一个人用,这顶帐篷是个不错的折衷。

BTW, 前面举例的那顶很受好评的Hilleberg AKTO,高度只有90cm

[ 本帖最后由 AirforceOne 于 2006-9-23 18:21 编辑 ]

快乐乌鸦 发表于 2006-9-23 18:28

AKTO是单人单杆,
而且从侧边开门,
侧重于单人轻便SOLO,
所以90的高度不算窘迫。
而他家的KERON系列,
105-110的内高也是有的。

AirforceOne 发表于 2006-9-23 18:41

所以还是根据用途和需要来“折衷"。

刚看了一下,mec稍大一号的Lightfield双人四季帐也是95cm,可能是我是受了这些产品的影响。:D

http://images.mec.ca/media/Images/Products/Tents/5003220_v1_m56577569830546469.jpg

dreamerz 发表于 2006-9-23 19:01

高度方面,从95CM到105CM都是正常的,当然要注意是帐篷最高高度还是内帐最高高度。

长途 发表于 2006-9-23 19:25

原帖由 AirforceOne 于 2006-9-23 16:32 发表
长途,不过我的GG正经只有一个算包,另一个是个11L的小包包,Reactor,真要讲,我还有一个GG的腰包呢。:D 话说回来,我买了件清仓打折的Pata Dimension Softshell,才完全是中了你放得毒,其实我一直没找到它的用处…… ...

dimension可是pata的经典啊,我的dimension是老款的,怎么会找不到用处呢,好好找找。机长你不是滑雪的吗,还穿gtx的?穿这个多好啊。

jameszhou 发表于 2006-9-23 19:26

如果是内营扣在外营上的话,则和HILLEBER是一样的设计,不晓得这种做法是不是HILLEBERG自家的一个创新,当初小弟就一直迷惑于HILLEBERG是如何做到杆子穿在外营,内外营还既可以连接一体又可以分离;

说到营的高度,就小弟知道的范围,四季/探险营平均高度在90-100CM,HILLEBERG的营高度向来就算不上高,可用于此类环境下的各家营地中,似乎MSR是比较喜欢做到大高度的一家,他家的营轻易就可以上到110CM以上,

[ 本帖最后由 jameszhou 于 2006-9-23 19:28 编辑 ]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大伙来看看这顶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