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涉及硬度和重量,
松软地面的“抓地力”,和长度以及截面形状有关,三棱摩擦力更大。
还和插入地面的角度有关。
雪地、沙地,可以直接横着埋进去。 有道理! 原帖由 盲目HAPPY分子 于 2006-7-13 22:36 发表
山枫姐姐是在沙地上扎营吧?
又学一招好办法 :)
happy斑竹客气了。只是当时回来后,大家也坐一起讨论过这事,感觉还是地丁长度和摩擦力不夠,并且大家的思想准备也不充分。
“第二天傍晚,我朋友瞎扯着,看到西边渐渐压低的乌云,喊着“让大伙注意,今晚有雨。”过了没多久,我也忘了当时我在干什么,突然就起了狂风,几顶帐篷首当其冲垮了(这一次就垮掉了8顶帐篷,从没有过的事情),我忙着帮别人抢救帐篷,但在大风中啥也干不了,我一手推着朋友的帐篷防止垮掉,一脚钩着我自己的帐篷防止被风掀了,只有先顶着扛着等待风小雨来,(回来几个LOOK的人都说,我当时的姿势很"KU",看到我心里就踏实了,哈哈~~) 。这时才想起了壮壮,喊了两声,风太大吃了两口沙子。还好,一会小东西就像“落汤鸡”一样溜达过来了,可能经过昨天的风雨,今天已经能够冷静,这也算是一中磨练吧”
这段话就是节选自当时的领队(也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户外领队)回来后的游记。 我起营会尽量拉忙所有绳子和钉子, 因为这样的话外观摸样很好看
好期待这种大风的对抗啊
呵呵 "晚上的风也有些冷我坐在碳火旁听着马叔讲故事,看着原处的乌云黑黑的,他说会有雨的,心理有些失落真想看看海边的星空,这些看不成了。说是迟那是快,一阵风就来了!马上用沙子把炭火熄了,赶紧收拾东西,厨房里一堆的东西还没收拾呢,来不及了风来的太快了,吹的人挣不开眼睛连前行都有些困难。很快的身边的颜色就变的一片混沌,分不出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嘴里眼力都是沙子,灰暗的天空疾风骤雨象世界末日一般,这样的情形只在电影中看过,自己从没经历过。老驴们十分照顾我们让我们进了帐篷,四个女生坐在帐篷里一人坐一个角用身体来支撑帐篷,外面声音很乱,风声、雷声、海浪声、女孩的尖叫声、找人找东西救帐篷。。。只能用混乱两个字形容。我们的帐篷又漏雨又进沙子外帐根本没拉上(结构有问题)风正好向内帐窗户的方向吹,从窗户能隐约看到外面的混乱但代价就是进了满眼的沙子,老实的坐在帐篷的一角轻松的很其他人说没关系的一会就没事了,可自己心里也有点担心默默的祈祷风雨快快的停。在那样的风雨里在那样的天地间一顶帐篷是那么的脆弱,人又是何等的渺小。能做的就是祈祷与等待!经过了一阵喧闹外面的风雨停了,我走出帐篷发现外面。。。天啊 !一片狼籍,地上倒了好几顶帐篷,几个老驴的衣服全湿了,有些人跑去了车上,把帐篷埋在了沙子里,也有的再重新搭起帐篷,情况是挺惨烈的。海滩又恢复了平静远处海边旅社里的人们在放着鞭炮和焰火但这都没有夜空里的闪电来的壮观美丽。这就是大自然的美丽所在。"
这是参加那次活动的一位新朋友的游记节选。 原帖由 jameszhou 于 2006-7-13 23:14 发表
我起营会尽量拉忙所有绳子和钉子, 因为这样的话外观摸样很好看
好期待这种大风的对抗啊
呵呵
自那次回来后,总结去海边租帐篷,不再带自己的帐篷了。
心疼啊,心爱的帐篷,杆爆了一节。等了一年才配上。 楼上兄弟用的是啥营呢?
海边真是个理想的测试场所! 沙子上打地丁,不然挖坑埋个物件拴绳子 这是我拿"六方扳手"做的地钉,因为强度较高,所以专用来在天冷时对付冻土地,但毕竟是钢制的,还是重了些,所以只准备一只,作为帐篷门厅用的.价格到是非常便宜```.哈ha 也来说几句!
从玩户外以来,地钉的使用也有些心得吧
1、先抛开一些特殊地貌,如雪地、冻土、沙地啊!就一般的土地说吧,圆的铝地钉就ok了!经济又实用。
2、对待一些硬点的,可以考虑带一根特质的钢钉或钛钉加起钉器,打完用铝钉!
什么钛的、什么形状的,其实有差距我感觉也许不是很大。不要迷信钛的材质,他也是有限度的,也会弯的,弯了也会心疼的!呵呵,当然我也从实用各式各样的地钉过来的!
3、有时看地貌,石头也是很好的地钉。
4、沙地上实用塑料或竹子的较好。
[ 本帖最后由 大鲵 于 2006-7-19 10:03 编辑 ] 原帖由 大鲵 于 2006-7-19 10:00 发表
也来说几句!
从玩户外以来,地钉的使用也有些心得吧
1、先抛开一些特殊地貌,如雪地、冻土、沙地啊!就一般的土地说吧,圆的铝地钉就ok了!经济又实用。
2、对待一些硬点的,可以考虑带一根特质的钢钉或钛钉加 ...
确实,如果地面情况并不是非常的复杂,普通的圆钉就不错了,V钉、Y钉使起来手很痛苦,影响速度。 呵呵,兜了一圈,话又说回来了。
想起某医生说中医与西医的一点不同:西医是医病,搞清病源机理,对症施药;中医是把人体当成一个系统,药物是用来调解身体的平衡。如对SARS,西医想的是抗病毒啊搞疫苗,中医则只是把它当成是一种热病,搞几味清热的草药组合一下,平衡了就好。结果地球人都知道。:)
我觉得平衡的观念很有借鉴性。户外由于其环境的复杂性,上什么山带什么钉固然重要,但发挥想象力,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用简单实用的办法解决问题,对gearer来说才是根本。
简简单单,轻松自然。 原帖由 SIMOHAYHA 于 2006-7-18 21:13 发表
这是我拿"六方扳手"做的地钉,因为强度较高,所以专用来在天冷时对付冻土地,但毕竟是钢制的,还是重了些,所以只准备一只,作为帐篷门厅用的.价格到是非常便宜```.哈ha
这个DIY不错啊。
我也曾DIY过属于我的地钉,
用的是女孩子打毛线的针——现在不好找吧。
1根针剪成2段,弯成普通地钉的模样。
实际使用效果还很不错,
而且因为比较细,
所以不比铝钉重。 紧急时,用SNOW PEAK的筷子...... 我的体会是固定帐篷4个角的地钉紧急情况下可以用手上的其它东西代替,
比如树枝等,
因为在帐篷中有压仓物的情况下,
帐篷的4个角的受力并不大。
而固定防风绳的地钉则强度要求比较高。
带个折叠小铁锹,会让你的帐篷更加稳定--当然重量是个问题
带几块砖头也不错。哈哈。沙地上不用打地丁阿,用小塑料袋装沙子埋下,解决。 ここまで標準装備のペグにこだわっているメーカーははっきり言って初めて見た。砂浜でのキャンプが多いため、「砂地で効くペグ」にはこだわってきた。鉄筋を溶接して自作で作ったものに始まり、最近では約45cmのスノーピーク製鉄ペグを使用することが多かった。効きはピカイチだが、重いうえにかさばる。「ブリザード」、「グランドホグ」を知ってしまった今、これらのペグ以外に使う気はしない。これ以外のペグもMSR製は角断面なので曲がりにくく、折れにくい。そして軽い。最高のペグだ。 继续 強風下でも、大面積によりしっかりと保持する。頼りになるペグだ。
http://image.rakuten.co.jp/sirius/cabinet/windtent/img03143162.jpg 原帖由 keigo 于 2006-7-25 16:04 发表
強風下でも、大面積によりしっかりと保持する。頼りになるペグだ。
http://image.rakuten.co.jp/sirius/cabinet/windtent/img03143162.jpg
这款国内好像没有看到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