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上的改进需要跳出限制。
我个人的意见是,
设计的这个东西是什么用途的,
这个用途是否需要这个帐完全封闭。
不完全封闭的话那么通风问题就好解决了。
国内做设计的话不要老是想着顶级的材料,
那不太现实。
唯有从结构方面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26 00:59 发表
LZ的思考比较成系统,作为DIY相当不错了。
在进行这些思考的时候,还是要想一想它的最终目的,是讨论?还是希望有实现的可能?
不少结构上的讨论,从模型上是很容易解决的,比如气窗和空气对流的问题,但如果 ...
就目的而言,当然是希望能够实现,不管是DIY或者是有人借鉴后作成产品都好,而讨论是完善自己的想法的好的途径,也可以加深理解,纠正错误的观念。
这个帐篷是很接近火箭帐,因为火箭帐本来就是为了轻量化而设计的,但是我觉得它的重量还不够好,所以想找到某些办法来实现减重的目的。
内帐不是必须品,如果想要的话可以有,我画的这个空间是比较小,但是我是根据露营袋的观念来看它的,既然露营袋可以接受,那么这个内帐比露营袋来得舒服,我想可以接受露营袋的人可以接受它吧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26 01:18 发表
下面这个东西我觉得不错,在论坛上也介绍过几次了,看看吧。
呵呵,有点意思,挺象的,但是关键点不同
它也是在接近帐底的地方加了纱网,但是它是顺着外帐的方向,那么水往下流的时候就还是会流到帐里
而我画的那个纱网是和外帐垂直的,而且加了侧墙,这样水就不会流到里面了 原帖由 快乐乌鸦 于 2006-7-26 01:49 发表
有的时候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思维惯性局限,
结构上的改进需要跳出限制。
我个人的意见是,
设计的这个东西是什么用途的,
这个用途是否需要这个帐完全封闭。
不完全封闭的话那么通风问题就好解决了。
国内做设 ...
不封闭的空间感觉很容易被蚊虫和爬行动物骚扰,不放心。至于通风问题,我想还是容易解决的。
另外如果用天幕的话,遇到大雨天,要么用地布,要么用露营袋,这样一来,在布料的使用上并不会少于我前面画的这个东西,而且舒适性和安全性还要更低,所以我觉得这个想法还是很值得探讨和尝试的
[ 本帖最后由 勇敢的心 于 2006-7-26 03:07 编辑 ] 看了明仔说的WAYPOINT帐,的确非常相似,在关键点上是相同的,看来早有人想到了,不过也印证了我这个想法是可行的,so happy!
看来下去可以进入比较细节的方面了:D 原帖由 勇敢的心 于 2006-7-26 03:20 发表
看了明仔说的WAYPOINT帐,的确非常相似,在关键点上是相同的,看来早有人想到了,不过也印证了我这个想法是可行的,so happy!
看来下去可以进入比较细节的方面了:D
WAYPOINT帐 d水都係會順住咁流番入地布.第二就係佢外帳吾夠斜, d水珠未必咁快就流落黎..但如果佢地布同蚊紗的位地布改長小小可能已經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卍卍明仔卍卍 于 2006-7-26 08:05 编辑 ] WAYPOINT帐如果1到2个人用,搞好通风应该还是不错的。它的优点就是轻。冬季用它也很爽。 其实我觉得这几款的效果都差不多。
WAYPOINT是这样的设置,山海兄至今都没卖掉的AIRJET也是这样的设置,包括我发的那款GOLITE。这些帐篷都是单层,最适合的地方是气候干燥的地区,看看上面WAYPOINT广告片的背景,那是干燥的戈壁。
至于是否有一定倾斜角度就不行呢?WAYPOINT垂直的才行呢?我认为这个区别并不大,关键判断在于经验了。
倒汗水是让人很烦,但在南方夏季潮湿的天气里,我用TAKIN也没出现倒汗水会多的从内帐往下哗哗流的程度。 去看看MSR的MISSING LINK,
相信会给你比较大的启发。
不全封闭不是指不要纱网防虫。 原帖由 卍卍明仔卍卍 于 2006-7-26 08:04 发表
WAYPOINT帐 d水都係會順住咁流番入地布.第二就係佢外帳吾夠斜, d水珠未必咁快就流落黎..但如果佢地布同蚊紗的位地布改長小小可能已經可以了
对哦,没看仔细,实际上waypoint的设计和golite的差不多,水还是会沿着纱网流到底部;外帐不够斜水就不容易滑落,而容易滴落
明仔和我的理解比较一致!
但是你后面那句把地布同纱网结合部的地布改长是否就是指在此处加上侧墙?如我图中所画?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26 09:52 发表
其实我觉得这几款的效果都差不多。
WAYPOINT是这样的设置,山海兄至今都没卖掉的AIRJET也是这样的设置,包括我发的那款GOLITE。这些帐篷都是单层,最适合的地方是气候干燥的地区,看看上面WAYPOINT广告片的背景, ...
实际上是汗水和渗透过来的雨水,也分不那么清楚了,反正是内帐可能结很多水珠,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往下流,如果能流到帐篷外面去,那么就成功了,否则就和原来的单层帐一样了。 原帖由 快乐乌鸦 于 2006-7-26 10:51 发表
去看看MSR的MISSING LINK,
相信会给你比较大的启发。
不全封闭不是指不要纱网防虫。
抱歉没有看出特别的地方,你是指的它的前厅吗?还是指的它的门的上部没有合拢?但是我从图上看它似乎没有对流的地方啊? 到这里我发觉更多朋友似乎都把精力集中在通风上了,我的理解是这个设计的重点是在排水上,如果排水效果好的话,通风相对而讲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因为通风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冷凝水,而如果雨下得太大,太久,那么渗透过来的水珠一定会比冷凝的多,如果这些水排不出去的话,那么这个设计也就意义不大了。
而如果排水良好,那么冷凝水也就不在话下了。改善通风只是增加舒适性而已,况且也不是通风越大越好,风大的时候可能受不了。
下面还是贴一张图,是在帐篷的头尾部分把开片位置提高,来改善通风,图中肉色部分为帐布:
[ 本帖最后由 勇敢的心 于 2006-7-26 15:32 编辑 ] 如果帐篷内的水大部分是雨水长时间渗透过来的,那这样的帐篷真的是没法用了!
即使是普通190T密度,上了涂层的外帐,都极难出现这样的情况,毕竟不是帐底而是有相当倾斜角度的外帐。水压不可能这么大的。
我倒是试过一次,下大雨,一滴豆大的雨点直接打穿布料落在我身上,这是雨滴加上风速而产生的很强的压强,所以才可以透过来。而帐篷是没有损坏的!
所以如果说有渗透的可能,也是瞬时的,而非慢慢渗透。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26 15:24 发表
如果帐篷内的水大部分是雨水长时间渗透过来的,那这样的帐篷真的是没法用了!
即使是普通190T密度,上了涂层的外帐,都极难出现这样的情况,毕竟不是帐底而是有相当倾斜角度的外帐。水压不可能这么大的。
我倒是 ...
这个我倒没有注意,不过不管咋说,总之就是在帐篷内侧有水了,这个是无法避免的吧,那么只要把它排出去,是不是就ok了呢?再加上想点办法防止人去碰到帐壁,从轻量化的角度来说应该相当好用了吧?谢谢! 原帖由 勇敢的心 于 2006-7-26 02:59 发表
呵呵,有点意思,挺象的,但是关键点不同
它也是在接近帐底的地方加了纱网,但是它是顺着外帐的方向,那么水往下流的时候就还是会流到帐里
而我画的那个纱网是和外帐垂直的,而且加了侧墙,这样水就不会 ...
golite这顶帐篷的合理之处在于:
如果天晴,风小,我就提起外帐的边高一点,以求好的通风,这样一来,冷凝水也没了;
如果天晴,风大,我就提起外帐的边少一点,通风仍很好,没冷凝水,风吹着人也不难受;
如果下雨,我就放下外帐的边避雨,下雨天时我不指望靠通风减少冷凝水, 不在乎这点冷凝水了.
从材料上说,它的帐面防水能力应该是很强的,雨天不渗水.
[ 本帖最后由 不亦乐乎 于 2006-7-26 18:20 编辑 ] 原帖由 不亦乐乎 于 2006-7-26 18:11 发表
golite这顶帐篷的合理之处在于:
如果天晴,风小,我就提起外帐的边高一点,以求好的通风,这样一来,冷凝水也没了;
如果天晴,风大,我就提起外帐的边少一点,通风仍很好,没冷凝水,风吹着人也不难受;
如果下雨,我就放下外帐的边避雨,下雨天时我不指望靠通风减少冷凝水, 不在乎这点冷凝水了.
从材料上说,它的帐面防水能力应该是很强的,雨天不渗水.
说得在理,它的通风程度是可调的,很好,但还有有两点疑惑之处
1。如果不在乎冷凝水,那么只要把现有的单层帐做适当改进,增强通风,那么也没什么问题了,可是实际似乎并不是这样。
2。防水能力强,但总有个限度,就好比先前讨论的鞋子的防水问题,一个思路是彻底防死,另外一个如梦版所说是疏导;那么从两种思路产生出来的设计就有成本和重量上的差异,对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