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体会。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0d6797a90a4addf.jpg
拉链最下方有扣件固定。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3aa01ab8bc31212.jpg
看看帐内的情况,特别称道的是安娜帐的储物袋设计,超多的储物袋,侧面均从帐篷前部延伸到后部,同时
前后帐的顶部也设有储物袋,这样可以完全弥补使用面积小的缺点,超大的储物袋可以完全整理下很多装备
,甚至包括羽绒服等的衣物。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ee3c605cfe10290.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b7d8b29b03cdd57.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c7d9472aed45028.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26b498291832a5c.jpg
后部的半D型门,可以在进入帐篷后,拉开后门,在后部的储物空间内存放一定的装备。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077c8fccdd45541.jpg
还有要提到的一点就是六月说过的,美丽的大奶酪,哈哈,我也是超级喜欢这个细节,在帐内欣赏这个奶酪
一定程度上是不是可以增进食欲呢?不得不说的是,这确实是一款MHW中比较飘亮的双层高山帐,不管是从外
部还是从内部。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5ffa886b95fb0d3.jpg
接下来详细说明下这款帐篷的技术细节。 安娜普纳高山帐属于探险Trango帐系列中的较早的一款,将近七磅的重量应该是目前市场上较轻的高山双层双人帐了,不过说到较轻,它却是MHW超轻系列帐篷中最重的一款,不过这些增加的重量使得安娜普纳高山帐在重量和坚固程度上达到了一个最好的平衡点,轻松应对冬季严酷的环境和大风大雪,在这一点上是其他MHW三季超轻帐篷系列无法比拟的。
总结来说,MHW的安娜普纳高山探险帐是一款相对不错的轻量级双人四季帐,采用了稳固的5杆结构设计,瘦长的帐底适合在狭窄的山脊以及雪台上扎营,特别适合冬季以及雪山探险活动。外帐内侧采用尼龙聚氨酯涂层,外侧辅以浸硅涂层,同时增强抗撕以及防水性能和UV防护性能。蓝色的前撑杆和外帐单开门设计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前庭空间,方便在严酷外界环境下在前庭内的炊事活动。同时外帐上的防UV涂层的透明塑料窗可以让使用者随时观察外界情况。帐篷前部的大D型单门配以纱网和尼龙双层,提供更大透气以或保暖选择,和帐篷后部的小D门配合通风,方便四季使用。同时后门拉开后在外帐的配合下形成一个不错的后庭空间,可以在使用者进入帐篷后存储一定的装备在后部。挂钩式设计提高了帐篷搭建的便利,同时在外帐和内帐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空气隔层。坚固的大D型挂钩直接挂在帐杆上,增加帐篷的稳固性能。侧面双黑色帐杆绷紧内外帐,同时增加结构稳固性。防水拉链可以阻止任何情况下雨水的渗入,免维护设计可以使拉开拉上轻松易用,即使是被大风作用的拉力下。很大的地钉固定环可以方便使用雪板以及冰镐等来固定帐篷。帐内宽大的储物袋方便整理随身装备。轻量化是这款高山探险帐的关键所在。
二人五杆四季双层帐
重量 3800g
高 104 cm
宽 127cm
长 221cm
使用面积 3.07m2+0.9 m2(前庭1)+0.3 m2(前庭2)
帐杆使用直径6.72 mm的Aluminum Easton 7178-E杆(老款)
北美市场售价425美元
内帐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b896f8f04eda30b.jpg
加上外帐后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debc37bc68b95f9.jpg
详细数据图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876af5aac35d9df.gif
官网:
http://www.mountainhardwear.com/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28 00:58 发表
哇噻,饼干每次写装备总要顾左右而言他,要不就是美景要不就是人物,下次是不是该上辣妹了?
看看这几张照片,拍的相当有味道,PS过吗?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29a44846c21574c.jpg
...
呵呵,前几天一直没有wifi信号,今天总算把这个弄完了。
单反出来的片子都比较灰白,一定要ps下,呵呵。
下次争取找几个法国美女出现在文章里,呵呵 原帖由 半袋饼干 于 2006-7-30 22:17 发表
下次争取找几个法国美女出现在文章里,呵呵
那就都看法国的国际友人了。
这款帐篷我也曾考虑过,当时就是觉得它比EV2重些,但躺在里面的感觉很好。而且喜欢它的门庭。 谢谢楼主的详细图解.每一次你写的文章都是那么动人与精彩.现在再去看ANNAPURANA.令我回想起初恋的感觉.................. 认真一看.楼主这是新版,因为pole的分别.以前我的是Easton 7178-Epole.但现在它已不是我的了. 照片很棒,帐篷也看得直流口水,虽然俺暂时并不需要一顶高山帐 Annapurna因为相对很多高山帐轻便的原因,被归到了超轻系列,实际上还是不应该拿它和其他三季帐比较的。
当然,超轻便的高山用途四季帐,确实不多见。
看看很多国外的产品,即使是很多超轻系列的三季帐甚至明显的夏季帐,都会用很粗的帐杆以保证其稳固,如MSR的HUBBA HUBBA还有KETLY的很多产品都是这样。
所以作为如此用途的产品,Annapurna的杆子竟然只用6.72mm直径的,不管它是否5杆结构,我都要说MHW还真是相当大胆的!
外帐外侧是硅油,内侧是传统的涂层,相信它这块布不会太轻,这点它没有太冒进。 看完这篇文章.看见很多人在讨论与称赞又轻又实用的高山用途四季帐.
令我想起了另一尤物.sierra designs的tiros,它跟Annapurna一样,都是停产了(tiros是04年头停产,Annapurna是05年中停产).但它的重量是total packed weight: 8.5 lbs. (poles, stakes , fly, tent, stuff sack.)而面积及高度更是 Floor: 56x90", 42sq. ft. Vestibules: 13+3 sq. ft. Height: 46 .帐杆是DAC Featherlite 9.35mm.同样是5杆结构,前后双门(此点与Annapurna不同).但外内帐用料就不同Annapurna,是用70D的.
看了以上这么多简介,表面证据每一样都基本是重的前提,但它真的不重,对比起Annapurna只是重了一点点.SD Max Weight是8.5 lbs, AnnapurnaMax Weight是 7.6720 lb. 相接近的重量............这样一来.两者的确有得比较.但也同样是又轻又实用的高山用途四季帐.
过几天我也拿出tiros作一个实际拍摄,到时侯可以对比一下两款又轻又实用的高山用途四季帐的区别与优点.希望楼主不要介意.
[ 本帖最后由 黄狮虎与13姨 于 2006-8-6 18:42 编辑 ]
1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08790/1308790-dRc!arl4Eh.jpg[ 本帖最后由 dreamerz 于 2006-7-31 11:50 编辑 ] 原帖由 黄狮虎与13姨 于 2006-7-31 11:27 发表
看完这篇文章.看见很多人在讨论与称赞又轻又实用的高山用途四季帐.
令我想起了另一尤物.sierra designs的tiros,它跟Annapurna一样,都是停产了(tiros是04年头停产,Annapurna是05年中停产).但它的重量是total pa ...
hehe,严重欢迎阿,迫切希望看到你的宝贝! 不单单是MHW 这款用3项拉链,记得看到过其它的帐篷上也用过3项拉链。 原帖由 山枫 于 2006-8-1 22:49 发表
不单单是MHW 这款用3项拉链,记得看到过其它的帐篷上也用过3项拉链。
国际品牌的一个常见的特点,是原因在小地方下功夫,也舍得下成本,一般我们谓之品质和一种值得称道的态度。
当然公平来讲,这样的态度也可以延伸为过分的复杂和不必要。
在此我当然不是想批评MHW,不过从它的三项拉链可以看出,他们很细致,为使用者考虑很多,即使你可能根本用不上或者不懂。可能这也就是专业的标准之一。
想想连饼干兄都要思考一番,如果是搬到国内,估计真没多少人会为这样贴心的设计而感动。现在我们国内的氛围还是以简单明了为主流,有时候增加了成本的功能性实在不及简单甚至有点简陋的设置。 原帖由 半袋饼干 于 2006-7-31 21:19 发表
hehe,严重欢迎阿,迫切希望看到你的宝贝!
天呀.这两天广州都下雨,想出去开帐篷都不行了.只好看明天会否好天气.不会令你失望的.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8-2 01:33 发表
在此我当然不是想批评MHW,不过从它的三项拉链可以看出,他们很细致,为使用者考虑很多,即使你可能根本用不上或者不懂。可能这也就是专业的标准之一。
想想连饼干兄都要思考一番,如果是搬到国内,估计真没多少人会为这样贴心的设计而感动。现在我们国内的氛围还是以简单明了为主流,有时候增加了成本的功能性实在不及简单甚至有点简陋的设置。
这实在是很搞笑的一段话,请原谅我这么说。
"想想连饼干兄都要思考一番",这大概就说明了在说明书中并没有对为什么使用三向拉链作清楚地描述,这恰恰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如何谈得上“专业的标准之一”?"即使你可能根本用不上或者不懂"的功能,就是没有意义的功能!就是非常不专业的设计!
专业的标准就是故弄玄虚吗?详尽的文档才是专业的标准!
最受不了的文章就是:“经过长期的使用,我终于明白了这个背包/帐篷/衣服....设计这样一个扣件/机构...的原因”
我靠,为什么不能在说明书中说清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连饼干兄都要思考一番“而且说明书中没有说明,这正是说明了这是一个非常失败非常不专业的设计。
什么时候买个帐篷/背包能给我厚厚一本使用文档,这才是专业呢! 原帖由 天山马贼 于 2006-8-2 22:14 发表
这实在是很搞笑的一段话,请原谅我这么说。
"想想连饼干兄都要思考一番",这大概就说明了在说明书中并没有对为什么使用三向拉链作清楚地描述,这恰恰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如何谈得上“专业的标准之一 ...
相对于三个拉头的设计,小弟个人觉得MSR可替换维修的拉练恐怕实际意义更大些, 不过小弟亦未用过此营,无法感受其实际功效; 原帖由 天山马贼 于 2006-8-2 22:14 发表
这实在是很搞笑的一段话,请原谅我这么说。
"想想连饼干兄都要思考一番",这大概就说明了在说明书中并没有对为什么使用三向拉链作清楚地描述,这恰恰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如何谈得上“专业的标准之一 ...
呵呵,没关系,有不同看法,大家就PK一下。
其实语言表达有点乱,可能说的比较没逻辑。
马贼兄的看法很可能根源是出在我拙劣的文笔上,我猜啊!
这是我从一些经验和思考中提炼出来的想法。
我举个例子,希望能帮助到我的表达:
国外的很多平面广告作品,往往需要观众仔细的看画面,然后根据内容去进行一定的联想和思考,当你明白了它的巧妙用意之后,很可能是会心一笑或感觉很有意思,而且一种个性的感觉也可能已经开始让观众和广告的内容悄悄发生了联系,而作为消费者可能也就对该产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非全部,但很常见。
而国内的广告作品诉求区别挺大的,这种需要消费者去观察和思考的广告往往被抛弃,因为无论创意者或给钱的人,都担心信息的传播过于曲折而在消费者当中令传播性打折,所以希望是简单明了不要搞复杂的东西。
无所谓谁就好谁就不好,因为一切基于消费者的特点。
这个例子从其他的层面表达了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和观点,我认为对细节方面的看待也是这样的,其实这也是做产品的人,对其消费者和市场的一种把握和拿捏。
投入是一种成本,精神的、物质的、时间的、材料的、工艺的......这些方面的专注和高要求都会令成本上升,也就是我们说的对细节的态度。
当然,万事都有好有坏,正面负面,这种态度的好处我们认识的比较多,但坏处就可能是一种刻意的造作、顾弄玄虚的不切实际。美国太空人耗资巨大发明的太空笔面对俄国人手中铅笔的尴尬,我认为就是这种思维体系中、这种态度下最可笑的一个例子。
这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可能这也就是专业的标准之一”的意思,请注意我说的是“可能”,在此我只是用很含蓄的态度去表示一种疑问。因为这种态度尺度的一端是精益求精、追求品质,而令一端则可能是一种无聊。怎么去判断呢?不要告诉我有标准,我相信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
说完了我所表达的质疑,再来说我对马贼兄所谓“专业不专业”的看法。
西方的体系确实是喜欢把东西摆的清清楚楚,尽可能的详尽到位,从普通商品让人觉得多余的说明上是可以洞察一二。
但我还是不能认同没有说就是不专业的看法。还是那句话,可能是你我不会用或者自己觉得用不上而已,并不代表它就不专业或者没有用。也许在别人的知识体系中,这实在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东西,真的有必要说吗?这产品没有针对中国市场!
"即使你可能根本用不上或者不懂"的功能,就是没有意义的功能!就是非常不专业的设计!————这句话道理一样了,不能将自己不懂或不用的东西当作没意义、不专业,这个逻辑我没法认同!
从我的观察,国内的很多东西是延续前面所谓对广告理解的思维,简单明了的比较适用;而老外更喜欢功能性强、细节贴心的设计,他们更愿意为新东西付钱。
我所了解的,国内设计生产的一款帐篷,最初的样板外帐用的是双拉链头,然后门厅方面的设计也很有心思,在透气通风、做饭、避雨等很多方面和情况都做了设想和假定,并针对性的设计令其具有很强的功能性————最直观的表现是变化很多。在我看来当时非常喜欢,感觉可玩的东西很多也很好玩。
但据说最后准备量产时设计师挣扎了一番,将这些设置全部简化,让我着实心疼了一把。结果呢?市场热卖!
后来我总结的是,虽然很有心思很有设计内容很有功能性,但毕竟材料用多了、结构复杂了、重量和成本都上去了、而这些设置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是否接受和欣赏完全无法把控,所以简化成为了面对国内市场时的明智选择!
而我绝对相信,那款产品的原形如果拿去欧美,玩设计的风格会有很多人愿意来掏钱!
我认为,让自己的视野和思维都更开阔,不能总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
什么是专业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以诠释的方法很多,而从市场角度来说,永远让你的客户(顾客)满意就是一种专业!
[ 本帖最后由 dreamerz 于 2006-8-3 03:04 编辑 ] 对了,扯上饼干兄,我的意思是即使他这么专业的玩家,同样是中国人,同样会有和你我一样的思维模式和体系。
根据自己的习惯去思考,一时没有答案,也是很正常的一种可能! 仍然有不同看法。
首先,抛开广告的问题不谈,毕竟广告和产品说明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广告做得隐晦一点很正常。
其次,也不认同这个三向拉链头在鬼子的知识体系中就是常识的说法,俺们可以找几个玩户外和不玩户外的洋兄弟问问,看看他们是不是一致的明白?同时,即使是常识,在洋人的说明书中也多有说的明明白白的,这些从一些进口商品那变态的警示说明中就看的出来。
我不用和我不懂得东西自然不能算是不专业,但是如果一个商业化产品设计,有相当多的人不明白,而且没有文档,那这就是一个不专业的行为。
至于后面的内容,我和D版说的完全是两个方向。
设计的复杂、多变、有趣与否或者成本是否高并不是我要讨论的问题。
我这里讨论的重点是对于每一个功能点,有没有详尽的文档说明。
我也愿意为新东西付钱,但是我同样希望看到一本厚厚的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