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zui
发表于 2006-7-31 11:11
我觉得不如老老实实做个露营袋,想这个东西很久了,无奈国内买不到,偶有几个,也是贵的要死。
LU9F
发表于 2006-7-31 23:17
原帖由 梧桐的灰烬 于 2006-7-31 10:33 发表
简单说吧,这东西我见过,从个人角度讲,他应该更是一种技术验证产品。
兄台讲的是,概念设计而已,基本体现了其设备工艺的水平,是吸引订单的一种手段。像这样的产品基本不会有大的订单,所以公司应该不会下大的精力去开发,放到展会吸引眼球展示实力。工厂永远不缺优秀的设计师,国内外人才济济,高薪聘请就可以了。 天石首先做的是企业,然后是产品线。
dreamerz
发表于 2006-8-1 01:36
原帖由 LU9F 于 2006-7-31 23:17 发表
兄台讲的是,概念设计而已,基本体现了其设备工艺的水平,是吸引订单的一种手段。像这样的产品基本不会有大的订单,所以公司应该不会下大的精力去开发,放到展会吸引眼球展示实力。工厂永远不缺优秀的设计师, ...
LU9F兄,你确认吗?国内人才济济?工厂不缺优秀的设计师?
这个优秀的范畴是指专业的户外产品设计吗?
又或者是睡袋的设计和工艺相对不算难呢?
w13m
发表于 2006-8-1 10:24
国内的高水平户外装备设计者很少见,其实尤其是羽绒的设计和工艺很难...很难.....很多闭门造衣的
kee
发表于 2006-8-1 10:25
原帖由 w13m 于 2006-8-1 10:24 发表
国内的高水平户外装备设计者很少见,其实尤其是羽绒的设计和工艺很难...很难.....很多闭门造衣的
羽绒的设计难嘛??
关键是工艺
梧桐的灰烬
发表于 2006-8-1 11:44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8-1 01:36 发表
LU9F兄,你确认吗?国内人才济济?工厂不缺优秀的设计师?
这个优秀的范畴是指专业的户外产品设计吗?
又或者是睡袋的设计和工艺相对不算难呢?
呵呵,这个俺能给梦兄回答.
国内人才济济,工厂确实不缺乏优秀的设计师.
他们善于解决各方面所提出的问题.
比如睡袋,隐形车线,双层平行交错,以及各种绒道的设计,新面料和新工艺的采用.以及款式,颜色,形状.等等....
天石的设计师们完全有能力解决客户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合理而准确的问题.那么设计师也是无能为力的.
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部和产品部,而不是设计师.
现在所提倡的设计师参与户外活动仅仅是权宜之计.真正的状态应该是设计师与市场部门,真正的玩家互相沟通.
如果一个设计师既能爬雪山,又能设计产品.
嘿~~那他可以找几个懂经营和市场的朋友尝试融资了
[ 本帖最后由 梧桐的灰烬 于 2006-8-1 11:51 编辑 ]
dreamerz
发表于 2006-8-1 14:57
原帖由 梧桐的灰烬 于 2006-8-1 11:44 发表
呵呵,这个俺能给梦兄回答.
国内人才济济,工厂确实不缺乏优秀的设计师.
他们善于解决各方面所提出的问题.
比如睡袋,隐形车线,双层平行交错,以及各种绒道的设计,新面料和新工艺的采用.以及 ...
你这么一说我就清晰了。
技术人员是有,或者说实力并不那么的差,但问题在于起到品牌、企业与外界桥梁作用的职能部门没有有效的统筹内部资源以及保证内外的顺畅沟通,以至两边衔接上出现断层,资源无法有效的被利用。
这也就说到另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了,行业是一定需要积累的,而市场和消费者洞察也是必须有蹲点坚持的精神才能有所收获的。
都要个人的投入,以及提炼、把握,很不容易。
对了,LU9F兄继续说说你的看法啊。
痛苦的小猪
发表于 2006-8-1 17:33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31 02:34 发表
如果是这样解决,那就还是BIVY加TARP的组合,已经不是基于这款产品的讨论了。
可以到这个范围,相信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法甚至抛弃BIVY。
从布料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所以靠所谓透气材料解决这 ...
回来了,无法确知你的意思
如果不考虑其他的手段补强,仅限于一件产品的讨论的话,我觉得那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
这样的话我可以把任何产品批为垃圾。
比如睡袋由于无法防雨防风所以是垃圾。倒过来帐篷也是。
越是高端的越垃圾,因为这些垃圾特别贵
这样的讨论有价值吗?
事实上你还是回避了我的问题
1, 这个睡袋+天幕是否可以解决呼吸排水的问题。
2, 这样的组合是否在便携性,实用性,和性价比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3, 在这样一件产品上是不是应该首先考虑下能用不能用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好用不好用的问题
顺便说一句,在乌鸭介绍BIVY的贴里也提到了BIVY和TARP组合也是很正常的
还有就是把这睡袋和BIVY对比似乎不是我提的,另有其人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8-1 17:36 编辑 ]
痛苦的小猪
发表于 2006-8-1 17:39
原帖由 梧桐的灰烬 于 2006-8-1 11:44 发表
呵呵,这个俺能给梦兄回答.
国内人才济济,工厂确实不缺乏优秀的设计师.
他们善于解决各方面所提出的问题.
比如睡袋,隐形车线,双层平行交错,以及各种绒道的设计,新面料和新工艺的采用.以及 ...
国内的技术人员早就不是问题了
中国的纺织品生产技术早就不落后了
很多所谓的高端产品都是国内廉价加工的
dreamerz
发表于 2006-8-1 18:06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8-1 17:33 发表
回来了,无法确知你的意思
如果不考虑其他的手段补强,仅限于一件产品的讨论的话,我觉得那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
这样的话我可以把任何产品批为垃圾。
比如睡袋由于无法防雨防风所以是垃圾。倒过来帐篷也是。
...
呵呵,你的垃圾观......不知道说啥好......
不回避你的问题,你提到的组合确实有积极意义,也是不错的选择。确实早有人提过了。
至于补强......怎么讲呢,我最初提出异议,是针对你24楼的回帖内容,仅仅是想提醒一下目前这些防水透气面料的实际工作情况,所以我会认为如果用这些补强手段的话就没有使用防水透气面料的必要了,也等于是转移了讨论的焦点。
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点,不知道怎么就扯的这么艰辛难懂了。
dreamerz
发表于 2006-8-1 18:10
能解决各种问题的设计师,逻辑上应该不等于可以创意、创新、思维翱翔的设计师吧。
优秀技术人员基本也是在解决问题的层面,没有到主动的层面上。
当然,这是苛刻来说,实际上真能这样也很高兴了。
行业里的事,不知者不敢戴大帽子。
adonlin
发表于 2006-8-1 18:11
这个不是创新,因为在国外 UL 的玩家就有在家作出来,这种东西的地区差异很重要,所以
有的人会觉得好用,有的人觉得不好用。
无内架式背包加上 z-lite 作背负系统,睡垫、背垫两用反而比较常见,另外一个就是半身睡
袋。上半身是平常的羽毛夹克,和半身睡袋结合就成为睡袋了,这些都是国外 UL 在家所想
出来的。
下面两张照片,是台湾的“创新”…
[ 本帖最后由 adonlin 于 2006-8-1 18:13 编辑 ]
GRAYKNIGHT
发表于 2006-8-1 18:20
无内架式背包加上 背垫作背负系统,睡垫、背垫两用,以及上面这个PARKA+半截睡袋的物件~~~~20多年前德国联邦国防军就装备到普通一兵了~~~~~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06-8-1 18:25 编辑 ]
不亦乐乎
发表于 2006-8-2 09:05
或者换个角度说, HighRock的这个概念产品广告上关于雨天使用的示意图是否太夸张了,以至于令人疑问大于信服/兴趣?
LU9F
发表于 2006-8-14 22:40
设计有很多因素在里面,不是设计师没有创意,而是要适合国情产品。中国没有成熟的设计师韩国日本有啊,无非是工资高10倍,并不是出不起,关键是不设计企业就会死么?咱们这里装备发烧友,所以想这个事情的起点是装备设计,做企业想的是天天要开门。这里有很多有想法的朋友,老板们真的视而不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