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1979 发表于 2006-11-17 15:32

LOWA Tibet 登山鞋测评

我的选择
当我在LOWA中文网站(www.lowaboots.com.cn)上为即将开始的徒步旅行物色一双合适的鞋时,几乎是一眼就相中了lowa Tibet男式登山鞋——高腰、全皮、环形橡胶保护,“重装徒步鞋,选用头层皮革,特有lowa-sps行走保护技术,专为大负重行走提供足部保护”。

Tibet,西藏。目的地正是西藏东南地区的森林、冰川、山地和峡谷,这款鞋的名称也博得了我的好感。

产品概况
产地:德国
颜色:black/graphite、sepia/black
重量:2050克(男款44码)
鞋面:2.66mm无缝拒水Nubuck牛皮
内衬:GORE-TEX®
大底:Vibram®“Tsavo”
中底:PU缓震

产品技术
气候调节系统:通过鞋面、鞋舌特殊透气填充层和鞋底垂直结构纤维排出湿气,保证鞋子干爽。
C4鞋舌系统:符合解剖学上勾画出的足部自然曲线,鞋与脚合体舒适,鞋舌不易错位。
SPS行走保障系统(Supinate Pronate System):有效防止和控制过度脚掌向下和反掌,防止扭伤脚踝。
AWP非对称行走位置设计(Asymmetric Walking Position):提供更优越的支持与平衡,降低鞋对脚踝压力,提高穿着舒适度。

正面——鞋尖有橡胶保护,鞋舌上的金属扣用于固定鞋带。

背面——鞋后部有一处褶形拼皮,便于双脚灵活扭动。

侧面——V底和中底PU层(鞋掌外侧和鞋跟内侧灰色结构)有效减震和缓冲。

使用情况
这次徒步旅行经过的地形包括丛林、溪涧、冰川、山地等,lowa Tibet完全经受住了所途径的复杂地形和多变气候的考验。
1、云南贡山孔当至西藏察隅日东,9天,行经碎石简易公路和山地、湿滑沿江小道和河滩,以及多处独木桥、苔藓地和烂泥路。
2、上察隅镇布宗村至然乌镇来古村,5天,行经26公里的烂泥路、10多个小时的冰川,以及多次大雨中的泥泞山路。
3、墨脱108K经甘德乡至波密古玉乡,7天,行经碎石山径、烂泥路。


个人评价
防水:淋过2次大雨多次中雨,数十次涉水过溪,鞋内一直干爽,保障了愉悦的徒步体验;由于其之前在防水性能上的优异表现,后面的旅程中在遇到水位不到鞋口的溪水时,可以放心踏水而过。

防滑:这款鞋的V底走路不小心时还是容易打滑,曾在苔藓和泥路上滑倒几次,这也提醒我们虽然有双好鞋,在遇到湿滑的路面时还需小心谨慎,并运用辅助工具和行走技巧保持平衡,因此后来走在漫长的冰川上就没有打滑过。

透气:7-9月气温高,在烈日下徒步挥汗如雨,穿着这双鞋即便每天走上10个小时也没有闷热的感觉,很舒服,因此连续数日的负重徒步没有让双脚有任何不适,这其中应该也有X-socks银底气垫徒步袜的功劳。

舒适:因为鞋是邮寄过来的,起初担心是否合脚,穿上后感觉很舒服,整双鞋贴切地包裹着足部,适应2天后就不觉得重,运动自如。在鞋舌和后部各有一处褶形拼皮,便于双脚灵活扭动。环形橡胶边缘既可以减轻鞋面的磨损,更能在碰撞时保护脚。

当我走在从独龙江的南代到察隅日东的原始森林中,走过被广西驴友称为“猴子路”的危险山径,走过漫长的碎石坡翻越“州落拉卡”山口进入西藏,一脚踩塌苔藓卡入石缝,十数次安全通过急流上的独木桥……当时在心里已多次暗暗为自己的选择庆幸。lowa Tibet凭借其设计、技术、品质在这次长途旅行中保护了我的双脚,从而使我获得美好的徒步旅行体验。

碎石路——在碎石路上行走,坚硬的鞋底防止硌脚,橡胶边缘减少鞋面受损并保护脚。

烂泥路——沿途有多处烂泥路,高腰的LOWA Tibet可以防止泥浆进入鞋内。

雨后——配合冲锋裤,在雨中徒步双脚一直保持干爽。

过桥——桥下是急流,小心翼翼地穿着LOWA Tibet过湿滑的独木桥。

附注
1、用途:适用于复杂地形穿越和负重徒步旅行。
2、鞋尖的橡胶保护对该部位的透气性有一定影响,我在穿着时没有不适的感觉,晚上脱鞋后会发觉鞋尖有点潮,因此夜里休息时会用纸巾吸掉湿气。
3、旅途中的LOWA Tibet:http://photo.163.com/photos/wellsz/72993196

[ 本帖最后由 过客1979 于 2007-4-29 21:10 编辑 ]

bluesboyt 发表于 2006-11-17 15:45

真重啊!都快赶上高山靴了``````

过客1979 发表于 2006-11-17 15:48

关于重量

鞋的说明书旅行归来后没有找到,也一直没有合适的计量工具准确测一下,所以引用了网上另外一个朋友的数据。
这双鞋相比而言重一些,不过,我习惯了就不觉得重了。:)

第一次写测评。
开始喜欢装备,以后会偶尔发点儿使用测评。

[ 本帖最后由 过客1979 于 2006-11-17 16:57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17 16:23

前段时间陪一个女同学去三夫买登山鞋的时候,摸了摸LOWA的鞋,确实舒服.好象它穿上去比一般登山鞋感觉柔软点.做工也挺好的.
式样也很低调闷骚.符合我的审美观.
不过她说不好看,最终选择了ASOLO的SPIRIT GTX.
俺决定把脚上的Garmont Syncro GTX 穿破了就去换双LOWA的鞋,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穿破呢?

[ 本帖最后由 皓 于 2006-11-17 18:19 编辑 ]

倾听冷雨 发表于 2006-11-17 16:52

这款不错,不过你选的这个颜色不号看,呵呵

jnccyd 发表于 2006-11-17 16:55

1800G,我也有一双,穿起来感觉没有那么重,但确实不轻
LZ的这个颜色应该是宽版

[ 本帖最后由 jnccyd 于 2006-11-17 17:04 编辑 ]

apus 发表于 2006-11-17 17:19

"橡胶边缘减少鞋面受损并保护脚"
---同时也减少了透气

而且也不是"都快赶上高山靴了"
是真的赶上并超出很多高山靴了...
不知楼主一般负重多少?

[ 本帖最后由 apus 于 2006-11-17 17:31 编辑 ]

ivan 发表于 2006-11-17 17:33

歡迎~~

过客1979 发表于 2006-11-17 17:59

TO:倾听冷雨
就我个人喜好而言,我喜欢这个颜色。:)

TO:apus
的确影响透气性,鞋尖会有点潮,因此晚上会用纸巾吸掉。
没有向导分担的时候,大概25KG上下。

[ 本帖最后由 过客1979 于 2006-11-17 22:21 编辑 ]

apus 发表于 2006-11-17 19:08

颜色不错
低调,闷骚,嘿嘿~
鞋有些德国造主战坦克的味道

玛尼 发表于 2006-11-17 21:59

踏实~

老张 发表于 2006-11-17 22:54

好鞋上次我们这边商场打对折没买 心头到现在还隐隐的痛

bluesboyt 发表于 2006-11-18 08:28

我的理解是背的越重,路况越硬,越需要重型的鞋子。
而这种方式似乎已经是个很落后的方式了。

或者说只局限在极少的情况下才需要。
1:在一个背包客慢慢成熟的过程中,他的背包总是越变越小越变越轻的...
2:真正需要大量物资进行无补给的长途穿越,似乎带轮子的拖车是个更好的选择...(这个连杂志上都有的说)而极地更是雪橇的天下。
3:唯一适合的情况是,徒步无补给长途穿越高复杂地形。(这种情况真是太少了)

PS:忘记还有种情况,就是超级腐败分子。哈哈````

扎西旦周 发表于 2006-11-18 12:41

"橡胶边缘减少鞋面受损并保护脚"
---同时也减少了透气

这个东西还是比较必要的,我穿LA SPORTIVA Zermatt,虽然有一圈较低的橡胶边沿,但鞋头部分一样踢得乱七八糟

dreamerz 发表于 2006-11-18 14:56

习惯就好了,想当年我第一双鞋就这个尽量,开始觉得重后来甚至穿着它打篮球,照样保持篮板优势,嘿嘿!

bluesboyt 发表于 2006-11-18 16:35

习惯之后换下来的感觉是不是更爽啊```哈哈...

原来之前都是在做负重训练啊!````

砾岩 发表于 2006-11-19 11:35

非要和高山靴比重量的话,没那么离谱,塑料双层靴普遍2KG以上,单层靴即便是Makalu也比这个重,除非是和TRANGO ICE这样的大量使用化纤材料的攀冰靴子比(其实很多不算高山靴)

apus 发表于 2006-11-19 19:07

原帖由 <i>砾岩</i> 于 2006-11-19 11:35 发表<br />
非要和高山靴比重量的话,没那么离谱,塑料双层靴普遍2KG以上,单层靴即便是Makalu也比这个重,除非是和TRANGO ICE这样的大量使用化纤材料的攀冰靴子比(其实很多不算高山靴) <br />

说的是...
似乎有种倾向
把所有中高帮户外靴都叫"登山"
把能配前绑后卡冰爪以上的都叫"高山"

像这个LOWA Tibet算不算"登山"(Mountaineering)呢?
看不太清也没研究过实物,不知道后跟那块能否配前绑后卡冰爪
定位大约还是Trail为主勉强可兼Light Mountaineering吧

像Scarpa
把所有攀冰/攀登/高山都搁一块叫Mountaineering
多数单层男款42码就在2kg上下
真正的高山,应该是保暖上下了很多功夫的...轻不了...好像应该以没有GTX为准-_-?
当然也取决于多高才叫"高山"~
双层塑料的么...也有轻的...OMEGA就很靓啊,虽然好像是攀冰为主了

[ 本帖最后由 apus 于 2006-11-19 19:11 编辑 ]

砾岩 发表于 2006-11-19 19:50

这两个,已经几乎是最轻的类型了(老款TRANGO ICE1.5KG左右,但基本不能爬较冷的山),也比楼上那个徒步靴重点,所以我说LOWA Tibet在徒步靴里是挺够份量的,但别和高山靴比。
欧美人们对“高山”的概念和中国人不一样,俩洲最高峰多少海拔?青藏随便找个土包扔到他们那海拔都数一数二,8K对他们的高度概念来说,大概叫“极高海拔”
LOWA Tibet肯定没法用半卡爪子,一方面是没有任何卡槽,更重要一方面是鞋硬度不够。实际上基便是全绑的爪子,如果不是可弯曲的结构(国内能看到大部分都不是),用LOWA Tibet这样的鞋底能弯曲的鞋,都不是很合适(凑活能用)

apus 发表于 2006-11-19 20:05

大量使用化纤材料的BT...
嘿嘿嘿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LOWA Tibet 登山鞋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