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油炉的人1个问题
500ml的93/97#汽油,能应付1个人几天的使用?假设吃3顿简易热食(煮1份大杂烩,都是半成品或真空食品,再煮1份面条年糕之类易熟主食),路上喝的水也都在补充时煮沸(3L)。
[ 本帖最后由 leexy 于 2006-11-21 20:17 编辑 ]
感觉一个人用3天应该没问题
没有一个人单独试过,但是5、6个人吃火锅肯定够吃两顿,每顿饭都是要吃2个小时左右,这样还够做早饭的,并且回家后还有剩余的油。这也和使用技巧有关 我是想确认油炉在长线时优势到底有多大,这次国庆10天长线,其中6天在野外,我用了2个半的扁罐,如果500ml汽油不能用下来,那我宁可用气炉,毕竟没有味道,使用上也简便很多,3个扁罐+一体气炉重量和1升油+油炉也差不多(500ml不够,那就要用1升的瓶子),只不过体积稍大 油的能量密度肯定是要大于气的````这也是它能生存的关键之一 油炉的优势是在走长线补充相对方便,只要靠近公路,找油站买一点就行,另外在高海拔也比较有安全感些 什么叫能量密度? 油炉在高海拔为什么更加有安全感阿,我觉得气炉更加好用更加让我有使用的欲望也更加安全些阿。 原帖由 <i>bluesboyt</i> 于 2006-11-21 22:31 发表<br />
油的能量密度肯定是要大于气的````这也是它能生存的关键之一 <br />
有根据吗?我是说数据。。。 我建议你用120号的白电油,第二,未知道你使用哪个牌子和那种型号的油炉。所以,很难答复你的。另外,油炉预热的时候,如果不熟练操作的话,其实也是会浪费许多汽油的。所以,更加没有一个准则了。 原帖由 <i>alexman</i> 于 2006-11-22 00:58 发表<br />
我建议你用120号的白电油,第二,未知道你使用哪个牌子和那种型号的油炉。所以,很难答复你的。另外,油炉预热的时候,如果不熟练操作的话,其实也是会浪费许多汽油的。所以,更加没有一个准则了。 <br />
白电油不好补充,如果用的话,油炉反而失去容易补充这个优势了 丙烷的热值是最高的...当然,比液氢要低。
丙烷50.387MJ/kg液化气109.2MJ/m3(主要成分:丁烯C4H8 43%,丁烷C4H10 22.5%,丙烯C3H6 27.5%,丙烷C3H8 7%)或47.3MJ/kg;汽油46MJ/kg;煤油21.8MJ/kg;柴油42.6MJ/kg;液氢10.8MJ/m3或120.8MJ/kg。
但是丙烷罐的收藏体积比汽油大,而且在长线活动中废罐也不好处理。 另外一个,气罐是有重量的。光讨论丙烷的热值还不够,还要把罐子重量算进去,计算“气罐的热值”
当然这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我的意思大家明白就行了。 一个脏麻烦,但是除了燃料外基本没有其它多余的废弃物,燃料好补充.一个干净方便,但是使用完后还要处理空罐,出了大城市基本买不到气罐.(这边的户外店又放风说,韩国那边的气厂又出问题了,不过是真是假很难说) MSR官方给出的数据,350ml油大概相当于一扁罐气 原帖由 <i>鸡肚皮</i> 于 2006-11-22 03:51 发表<br />
<br /><br />
白电油不好补充,如果用的话,油炉反而失去容易补充这个优势了 <br />
很好补充吖。我在深圳购买。1桶8L。足够使用3-4年了。而且,任何厂家的油炉,都建议使用白电油,你可以看看官方的数据,都是以白电油作为基本燃料的。我不太建议使用93/97号汽油,第一不安全,第二挥发性比白电油大,第三,国内的汽油杂质太大。容易堵头。(MSR有通针,相对比较方便一点,但其他牌子就相对麻烦了。)
[ 本帖最后由 alexman 于 2006-11-23 00:50 编辑 ] 8L要多少米?这个东西可以邮寄就好了~ 原帖由 <i>alexman</i> 于 2006-11-23 00:46 发表<br />
很好补充吖。我在深圳购买。1桶8L。足够使用3-4年了。而且,任何厂家的油炉,都建议使用白电油,你可以看看官方的数据,都是以白电油作为基本燃料的。我不太建议使用93/97号汽油,第一不安全 ...
所谓补充,是指到一个地方,能否就地购买。
汽油、气罐,都是不能上飞机,严格说也不能上火车的。
汽油的好处是哪里都能买到,白电油还不如气罐常见 呢。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6-11-22 00:44 发表<br />
<br /><br />
有根据吗?我是说数据。。。 <br />
课本上有的,不过早就作为废品被回收了```呵呵 刚看到一篇由白电油引起的工伤事故:白电油过量吸入能引起周围神经损害;使用场所应保持良好通风,使用人员注意戴防毒口罩;若有手脚麻木、两腿酸软等症状应立即脱离岗位。然而,目前该区约有近400家企业在使用白电油```````` 呵呵,还是煤油安全,久经考验了。儿时的记忆里,煤油味往往是和美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煤油味有一种莫名的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