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松 发表于 2006-11-27 19:55

只属于你的空间:Vaude hogan Ultralight

每一个爬山人都梦想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帐篷,Vaude hogan Ultralight能实现这样的梦想。

很多时候,我们都为帐篷苦恼--先不说重量啊,防风雨性能这些技术指标,就说和谁一个帐篷--这真是一个敏感而又重要的问题啊,熟人无所谓,但目前队伍里的熟人好像都有自己拥有或使用的帐篷了--和不熟的人混帐,彼此可能都不舒服,影响睡眠,影响心情......或许你会说,双人帐自己一个人睡不就得了?不,不,这很不现实,你很难拒绝一起吃过苦流过汗、但又没帐篷的兄弟姐妹的。当然,就最近1年来看,自己不背帐篷的兄弟几乎没有了。所以,拒绝就显得更困难和不人道了......这个时候,我就非常非常想有一顶自己的单人帐,它能提供一个非常充分的理由,嘿嘿。

当然,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就是分量了,去年我主打的是Marmot 3杆的轻型双人帐,墨丘利神,2.4公斤,应该不算重了,但对我等背负能力很弱、又总希望走1.5乃至2.0强度的人来说,这个分量还是会在上升时不断提醒你它的存在的。

去年碰到了Vaude hogan Ultralight,当时被其1.4公斤的重量和连续荣获了2003、2004年度欧洲户外杂志一等奖的殊荣打动--近1年来,我和它一起走过海驮、七座楼、玉渡山,在每一个需要而且可以轻量化的时候,Vaude都是我的唯一选择。而且其打包后的体积非常小,可以容易地塞在背包的角落里--对于我的OSPERY AETHER60来说,这是很重要的。

先说内部空间,确切说这是一款1.5人帐,挤2个瘦型的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轻易不要翻身。住一个人那是相当的舒服了--我的1.7米的P4垫子可以很容易地铺开,然后一堆东西都能放进来。一个小窍门就是冬季在垫子两侧垫上冲锋衣裤,以及羽绒服,可以很舒服,又不用担心睡袋被内帐水珠打湿--要知道,几乎每次冬季住双人帐,因为帐篷里面的呼气很多,而且两个人一般都会向外测靠,所以,我的睡袋总是潮湿的。当然,我们还是要使劲宣传这是单人帐,否则,你怎么能获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呢?去年rainman之所以把这款帐篷出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队总以这是1.5帐为由,又安排一个进来......那是相当的值得同情啊!

要说防水性,应该是不错的,硅油质地的外帐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了。至少在6月海驮的暴风雨中表现不错。透气性能--在只有一个人居住,而且打开外帐的气窗的前提下--还是不错的。11月在七座楼营地,早起时内帐只有一层小水珠,没有多到下雨的地步,外帐内侧有一层冰霜,但不比附近的THF MT25的冰霜更厚。不过,在8月的北灵山,水队2人挤过这款帐篷,据说夜里帐篷里下小雨,所以,呵呵。

这款帐篷的缺点是防风性不好,今年6月,这款帐篷在海驮经历了狂风暴雨--由于没打防风绳,外帐很快被吹翻,导致整个帐篷迅速崩溃了。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基于其高耸的鲫鱼背造型,估计即使打了防风绳,也抵挡不了海驮鞍部或小五台顶的狂风。所以,它适合在没有风的营地扎营,同时也一定要打好防风绳和地钉,最好每根防风绳和地钉上都用大石头压好--特别是门庭的那根,非常关键!

至于保暖性,呵呵,这是Vaude hogan Ultralight的亮点呢。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主要应由睡袋提供,但对于大半年属于秋冬季的北京户外出行,晚上睡在全是纱网的内帐里,你一定会对为什么谈保暖性有深刻体会。这款帐篷内帐只有门庭那面有一块纱帘,配合外帐的气窗使用,因此,整体的保暖性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睡袋还是关键,同样是11月在七座楼,去年水队一个人用1500克Ozrak,早起快被冻僵;今年我一个人这里面用Marmot cwm,热得我一直是拉开半幅睡袋的。

门庭的面积,不算大但也够用,可以放一个大包和一双鞋。没试过在门庭里点气炉做饭,估计是够戗,考虑到其硅油质地的想当然的易燃性,嘿嘿,你的心理能力要足够强悍。

由于地面上只有三点固定帐杆,因此非常易于搭建,不超过3分钟,但要小心三根帐杆接口的骨节,千万不要弄反--我的就已经被反过一次从而折断了骨节金属环的外测部位--尽管尚未发现影响使用,但感觉毕竟不好。

相对于其他单人帐,Vaude hogan Ultralight在空间、性能上是一点不弱的。所以,如果你想少背东西,又想一个人住--这是现在很多户外mm的梦想--Vaude hogan Ultralight确实是很好的选择了。

爱踢实况的野猪 发表于 2006-11-27 20:59

上周二在靠近七座楼的一片空地上扎营,用HOGAN,因为扎营的时候没什么风,所以放松警惕,只打了前厅和帐尾三根地钉,没有拉防风绳。半夜开始起风并下雪,风力大概五六级,外帐吹得呼呼响,不过帐篷的整体形状保持良好,躺在里面只感觉一点微风拂面,心情大好。 不过第二天收帐篷的时候,发现鲫鱼背部的那根帐杆有一小节被吹弯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影响使用,唉。。。

卡尔松 发表于 2006-11-28 00:00

回复 #2 爱踢实况的野猪 的帖子

我的前杆被吹完了,貌似不影响使用,不过,任何帐篷都要把地钉和防风绳打全啊

美丽新世界 发表于 2006-11-28 13:28

沃德的这款帐篷是经过风洞测试的
不知道楼主所说的风是否大过风洞测试时的风力?
不打地钉不拉防风绳相信任何帐篷都要吹翻
什么样的装备都都应该正确使用而不应责怪设计不好。

亚凡 发表于 2006-11-28 13:44

Vaude hogan Ultralight 的背脊高拱,对前后吹来的风有破风的作用,但对侧面的风就很受力了,不下地钉拉风绳是顶不住的。
LZ用过MARMOT帐,EOS 1P 我个人感觉抗风会好一点点。

卡尔松 发表于 2006-11-28 16:34

以这款帐篷的设计来说,即使打了防风绳,也是不适合北京周边风大的地方的

其实,所有的3季帐,个人认为都不适合北京周边风大的地方,这也是我为什么进MSR FUSION的原因。

单人帐基于其结构的简单,个人认为抗风性好的就更少了,当然,hilleberg等牌子应该还是有的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06-11-28 17:23

疑惑:扎帐篷的时候没考虑风向问题嘛?

dreamerz 发表于 2006-11-28 17:53

装备的性能与使用者的技能有很大的关系,确实要正确的方式才能最大发挥作用。
不过这需要经验和技巧,不是那么容易说的清楚。

风洞是一种模拟,和物理研究中的理想状态是相同的思路,虽然风洞测试的风速可以很强但无法模拟自然界复杂的风向。
有时候扎营会挑选一个明显的风向,但有时地形的影响气流是混乱的,甚至呈旋涡状。
我也认为这种结构并不是针对强风环境设计的,轻便是其主导的中心,其他的东西是在有牺牲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有时候我在想,在风洞测试中,单一方向的高速强风如果从这类帐篷的前或后正面经过,是否会令起外部压力小于营压力,让帐布自然鼓起来呢,呵呵......

卡尔松 发表于 2006-11-28 17:58

自然风变化很大的,6月的海驮,就是因为风向突然加强并且改变方向,导致崩溃的

胡涂 发表于 2006-11-29 12:02

我用得还好,在4000+海拔有结露很正常,一个人睡还是很大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属于你的空间:Vaude hogan Ultra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