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boyt 发表于 2006-12-15 18:00

所以说不要太执迷于温标。那么多假设、如果都是没用的````

体验一把就知道了。

(另外人对舒适温度的感觉是很不确定的指标,人种不同、年纪不同、男女不同、体质不同、垫子不同... ...,太多的因素会影响到你对舒适的感觉)

而这么多因素中,蓬松度只是其中之一。不该把它的重要性无限的夸大。

而厂家对于蓬松度等等这种概念上的炒作,也是有很大的商业意味的...

PS:我不是要诋毁蓬松度这个概念,实际上我自己刚刚败了条高蓬松的睡袋。
只是要提醒一下大家,万事可信不可迷!!!

[ 本帖最后由 bluesboyt 于 2006-12-15 18:03 编辑 ]

_白骆驼_ 发表于 2006-12-15 19:36

也许是一个笔误而已。

[ 本帖最后由 _白骆驼_ 于 2006-12-15 19:41 编辑 ]

mackay77 发表于 2006-12-15 20:19

Montbell Catalog裡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羽絨之規格是以其填充能力來表示,以一安士之羽絨能填滿多少立方吋來計算,一般常用在300-500之間,而650/800+已是極品中之極品。800級由於密度低回彈力弱,不太適合製作厚外套,主要用於最輕及較薄之外套﹔而650級密度較高亦較耐壓,適用於探險級或其他較厚之外套。

希望以上資料對大家的討論有幫助。

ivan 发表于 2006-12-15 20:25

是的 多谢楼上摘抄
我上面的留言 也是针对这一段话

baresi2010 发表于 2006-12-15 21:25

原帖由 <i>mackay77</i> 于 2006-12-15 20:19 发表<br />
Montbell Catalog裡有一段是這樣寫的﹕<br />
<br />
羽絨之規格是以其填充能力來表示,以一安士之羽絨能填滿多少立方吋來計算,一般常用在300-500之間,而650/800+已是極品中之極品。800級由於密度低回彈力弱,不太適合製 ... <br />


如果还有这么一说,那么那些800蓬松的睡袋,岂不是有鸡肋之嫌

爱水电 发表于 2006-12-15 21:39

影响羽绒保暖性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和绒朵的形态有关,蓬松度和其他的一些因素只能作为参考,特别是蓬松度的提高也是有技巧的,呵呵~
下面四种羽绒哪种绒朵保暖性更强应该不难判断,我分级别只用其中三种(这三种价格相差很大,而蓬松度差不了太多)...

[ 本帖最后由 爱水电 于 2006-12-15 21:52 编辑 ]

baresi2010 发表于 2006-12-15 21:47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6-12-15 21:39 发表<br />
影响羽绒保暖性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和绒朵的形态有关,蓬松度和其他的一些因素只能作为参考,特别是蓬松度的提高也是有技巧的,呵呵~<br />
下面四种羽绒哪重绒朵保暖性更强应该不难判断... <br />



晕,似乎更复杂化了,好像还没有那家会把自家绒朵的形状给标出来吧,狂晕,有点彻底颠覆传统思维的感觉

jameszhou 发表于 2006-12-15 21:48

最后一种么?

爱水电 发表于 2006-12-15 22:00

原帖由 <i>jameszhou</i> 于 2006-12-15 21:48 发表<br />
最后一种么? <br />
四种之中最后一种保暖性最差,虽然货样也是95%鹅绒,但是我绝对不用,不论蓬松度是多少!

leo99 发表于 2006-12-15 22:05

我猜是第3种,羽绒呈絮状

jameszhou 发表于 2006-12-15 22:09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6-12-15 22:00 发表<br />
&lt;br /&gt;<br />
四种之中最后一种保暖性最差,虽然货样也是95%鹅绒,但是我绝对不用,不论蓬松度是多少! <br />

小弟对此不懂,请水电DX多多指点,另外水电DX可否说说目前市场上主流一些牌子的袋子的情况呢? 相信很多人期待的!

爱水电 发表于 2006-12-15 22:21

呵呵~对别的产品不敢妄言!
市场上有一种普遍的传言,认为绒朵越大越好,这是不对的...没有绒芯的绒朵再大也没有用!
上面第三种绒朵虽然不是最大,但是保暖性是相当不错的,第二种相对就差一些,价格相对低,在一些高档睡袋中也是可以用的.
不过总的来说,谁买回来的睡袋遇到前三种绒这样就算是阿弥陀佛了...:)

[ 本帖最后由 爱水电 于 2006-12-16 01:23 编辑 ]

jameszhou 发表于 2006-12-15 22:26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6-12-15 22:21 发表<br />
呵呵~对别的产品不敢妄言!<br />
市场上有一种普遍的传言,认为绒朵越大越好,这是不对的...没有绒芯的绒朵再大也没有用!<br />
上面第三种绒朵虽然不是最大,但是保暖性是相当不错的,第二种相对就差一些,因为价格 ... <br />


看来就目前的材料科技而言,“分量”这个词汇还是核心词汇之一啊!

那蓬松的意义又何在呢

[ 本帖最后由 jameszhou 于 2006-12-15 22:30 编辑 ]

爱水电 发表于 2006-12-15 23:04

蓬松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毕竟是一个相对最可靠的指标了.
一般来讲,只要蓬松度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加上一种防风的面料,睡觉袋子的质量还是能保证的.
如果你要求的是顶级的东东,就要多注意细节,光有蓬松度就不够了...

leo99 发表于 2006-12-15 23:07

这种情况下买大牌子总归不错,campmor正好SD的睡袋在打折,今年得outside大奖的Trade Wind -9度是$219

发表于 2006-12-16 01:05

看完这个帖子,我也找出我的MARMOT Hydrogen Reg来试验了一下, 850+FILL的羽绒回弹力似乎确实比较低,轻轻一按就下去了,手上回馈的反弹感甚至不如我身上穿着的国产旗牌王羽绒服(不知多少蓬松度,但是想必不高)。但是用手抖一抖袋子就又恢复到原来的高度。

所以我在想,是否高蓬松度睡袋都采用轻薄的面料是否也和此有关,太厚重的面料是否会压迫羽绒,使其蓬松度降低(业外人士猜想而已,不一定正确:))

还有查了查MARMOT的网站,发现同样是-1度温标的850+的Hydrogen Reg和600FILL的Never Winter Reg之间的区别如下:

Hydrogen Reg   850+FILL 充绒284g 总重595g 半开拉练
Never Winter Reg   600FILL 充绒341g 总重 880g 全开拉练(不确定,看图片似乎全开)
所以Hydrogen Reg的面料+拉练=311g
Never Winter Reg的面料+拉练=539g
                相差539-311=228g
充绒量差别为       341g-284g=57g

如果两者温标都准确的话,也就是说多充57g的绒再在面料上多花个228g(包括了半截拉练)就使得600FILL能和850+FILL相同了。

这样看来面料的效果还真很起作用????麻烦哪位好心的专业人士给解答一下:):):)

另外Hydrogen Reg -1度的温标对于我来说还是很准确的,甚至我觉得温度再低一点也可以(小弟素来喜寒畏热).Never Winter Reg没用过,就不知道了

[ 本帖最后由 皓 于 2006-12-16 01:11 编辑 ]

知鱼 发表于 2006-12-16 03:55

说实话,高蓬松度(800)的睡袋,我的感觉是能膨胀得很厚,也很快。但是睡起来感觉轻飘飘的,好像热量更容易散失,仿佛不如膨胀到同样厚度的低一些蓬松度的绒保暖。当然,低蓬松度的羽绒要达到同样厚度要重一些,有点像棉被和羽绒被的差别,棉被虽然重,但是感觉保暖很踏实。

风过留痕 发表于 2006-12-16 10:18

原帖由 <i>知鱼</i> 于 2006-12-16 03:55 发表<br />
说实话,高蓬松度(800)的睡袋,我的感觉是能膨胀得很厚,也很快。但是睡起来感觉轻飘飘的,好像热量更容易散失,仿佛不如膨胀到同样厚度的低一些蓬松度的绒保暖。当然,低蓬松度的羽绒要达到同样厚度要重一些 ... <br />

同意楼上的说法!

风过留痕 发表于 2006-12-16 10:45

看完这帖子,看来,应该重新思考一下对袋子的选择.

玛尼 发表于 2006-12-16 11:00

水电一来问题又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了~
继续学习~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越来越昏头转向的睡觉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