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boyt
发表于 2007-1-2 18:20
楼上的,正常的办法肯定是买不到的拉。
不过可以从市场上买一条这种绒的制品,杀鸡取卵!哈哈````
HyperGun
发表于 2007-1-2 18:38
这次元旦崂顶露营,气温至少-2°C,我用了T-A-R家的蛋巢防潮垫,背心还是冷。而有些用“暖宝宝”(大概是一种发热材料)的女孩子,用普通的防潮垫普通睡袋还说背心热的睡不着。我在想,以后不如把钱花在“暖宝宝”上解决背心凉的问题。
另外我用蜘蛛帐篷,还是结霜很厉害,整个纱网上全是霜。自己呼吸的水汽,也全都在睡袋口周围结冰了,是不是以后睡袋这个部位要用防水材料?
最后,我的70T的Casio手表,估计是电池太阳能不行了(两年多了),指南针没了,温度计也不准了,居然显示帐内温度4°C。
[ 本帖最后由 HyperGun 于 2007-1-3 16:39 编辑 ]
bluesboyt
发表于 2007-1-2 19:19
“暖宝宝”是不是象膏药一样可以贴在衣服上的??如果是的话,我在超市见过,那玩意好象是日本人发明的。看说明似乎挺管用的,不过没试过。
结霜的问题比较复杂,即便是全纱网的内帐也不能一定保证不结霜。
如果环境太潮湿(比如形成雾松那样的环境),我看你怎么通风透气也是不行的。
根据我的经验,露营地点的选择似乎最重要。
Electric
发表于 2007-1-2 19:20
我认为,加层铝箔反射热量可以起到消除背心发凉的问题。
爱水电
发表于 2007-1-2 19:35
原帖由 <i>HyperGun</i> 于 2007-1-2 18:38 发表<br />
这次元旦崂顶露营,气温至少-2°C,我用了P家的蛋巢防潮垫,背心还是冷。而有些用“暖宝宝”(大概是一种发热材料)的女孩子,用普通的防潮垫普通睡袋还说背心热的睡不着。我在想,以后不如把钱花在“暖宝宝”上 ... <br />
这种化学制热法几乎都是金属氧化生热法,市场上有很多产品.因为铁粉价格低而被广泛采用(每吨4000余元),市场上清一色都是和铁粉和氯化钠水溶液混合物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些吸附性的物质.这类制品有很好的加热性能,局部温度很高,有时需要控制才行,重量也令人满意,8小时睡眠只需要50克左右即可!
无奈,水电提倡的是远距离无后援户外活动,对一次性的这类产品不是很满意,所以近几个月以来一直在研究可以循环使用的化学制热方法,但是还没有完全成熟...
试验中的图片给大家看看~
[ 本帖最后由 爱水电 于 2007-1-2 19:39 编辑 ]
Electric
发表于 2007-1-2 19:45
对于化学生热的安全性,持保留态度……包括在本地某些户外店经常看到有卖烧碳放进密封金属盒子里取暖的暖手器,实在担心哪天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爱水电
发表于 2007-1-2 19:51
原帖由 <i>Electric</i> 于 2007-1-2 19:45 发表<br />
对于化学生热的安全性,持保留态度……包括在本地某些户外店经常看到有卖烧碳放进密封金属盒子里取暖的暖手器,实在担心哪天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br />
金属低温状态下的氧化是很安全的,不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但是使用不当会引起皮肤烫伤,但是控制氧化速度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因而不用过分担心...
燃烧碳条和碳块的暖手器是不完全燃烧发热,虽然都是氧化反应,但具体过程是不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爱水电 于 2007-1-2 19:53 编辑 ]
mc鲁迅
发表于 2007-1-2 19:58
楼主的睡袋 让我想到苍蝇幼虫
爱水电
发表于 2007-1-2 20:08
:(是啊,我还是喜欢大白虫这个称呼...因为这个颜色只用于概念版,自己用还是不错的~
Electric
发表于 2007-1-2 20:17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7-1-2 19:51 发表<br />
<br /><br />
金属低温状态下的氧化是很安全的,不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但是使用不当会引起皮肤烫伤,但是控制氧化速度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因而不用过分担心...<br />
燃烧碳条和碳块的暖手器是不完全燃烧 ... <br />
这个我知道,呵呵。但是化学反应取暖的容器,一般都只能使用几次甚至一次性,漏了就麻烦了。
我觉得,燃烧取暖(酒精生物燃料)比较环保——或者长距离无后援时考虑柴火炉^_^
盲目HAPPY分子
发表于 2007-1-2 20:18
水电牌的东东啥时候推向市场啊,很期待的说 :)
bluesboyt
发表于 2007-1-2 20:22
水电太执卓了,实际上真正的“无后援”时代已经结束了。呵呵````
但是对你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我太佩服了!
hsrhsr
发表于 2007-1-2 21:04
那玩意儿要小心用才行,不然很容易引起低温烫伤,而且留下的疤很难看。
盲目HAPPY分子
发表于 2007-1-2 21:08
原帖由 <i>Electric</i> 于 2007-1-2 19:20 发表<br />
我认为,加层铝箔反射热量可以起到消除背心发凉的问题。
我也都是用这个办法。
不过我没有多少寒区经验,不知道“真正”冷的地方有多少效果。
爱水电
发表于 2007-1-2 21:20
原帖由 <i>盲目HAPPY分子</i> 于 2007-1-2 21:08 发表<br />
<br />
我也都是用这个办法。<br />
不过我没有多少寒区经验,不知道“真正”冷的地方有多少效果。 <br />
单纯用这个办法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不过还是有一层要好。。。
回答前面的问题:水电的东东也想快一点出来(产品早就有了),但是成本如果最终还是降不下来,也只好把价格定得高一些了。。。
apus
发表于 2007-1-2 21:48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7-1-2 21:20 发表<br />
<br /><br />
单纯用这个办法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不过还是有一层要好。。。<br />
回答前面的问题:水电的东东也想快一点出来(产品早就有了),但是成本如果最终还是降不下来,也只好把价格定得高一些了。。。 <br />
火星一下
是"爱水电"牌还是...?
陈志刚
发表于 2007-1-2 22:59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7-1-2 01:47 发表<br />
最后给几张睡袋的特写图,这是试验前照的.<br />
第一张图,这个姿势维持了一夜,没有支撑,看看蓬松度... <br />
个人感觉,这个跟蓬松度无关,至少不是蓬松度决定的,或许更面料的关系更大——要么特别轻,要么比较挺。
随便说说~
keigo
发表于 2007-1-2 23:40
充了大约580克95%白鹅绒850+的
太豪华了
小蜗牛
发表于 2007-1-3 00:30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7-1-2 13:24 发表<br />
<br /><br />
这款bivy虽然也是超轻的,但是不极端.重量有220克,带全长拉链.<br />
面料和pertex quantum的感觉很接近,透气性相当好,可以蒙面大睡(测试中零下4度内侧没有结露)!<br />
底料没有采用PTFE的,因 ... <br />
采用全长拉链做到220g应该是很不错的了。
结构似乎和我前两天发的那个bivy类似,http://www.gearer.net/viewthread.php?tid=4033&extra=page%3D2
都是上片透气,下片防水的结构。但是只是通过上片透气是否足够有效?我在半脊C2营地睡的时候蛋槽垫的槽里面全是水。如果下片不透气,是否会结露?
[ 本帖最后由 小蜗牛 于 2007-1-3 00:34 编辑 ]
风过留痕
发表于 2007-1-3 01:45
原帖由 <i>apus</i> 于 2007-1-2 21:48 发表<br />
<br /><br />
<br />
<br />
火星一下<br />
是"爱水电"牌还是...? <br />
应该是A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