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潮垫的使用
冬季防潮垫的使用全长的垫子对折为大约120cm的短版,
背后保暖问题就得到了根本解决。
头枕衣服,背后是双层,屁股以下是背包和单层。
就算上雪山,这样做,
用普通的单层发泡垫子也就够了,
背后不会感觉冷。
潮湿的形成一般是由于温度过低形成冷凝水
而不是水分的侵蚀和直接传递。
由于肢体的形状特点,下身通常并不大面积接触垫层,
所以使用背包垫起下肢体,有利于睡袋下片蓬起,
而肢体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
一般的说,第二天早晨背后如果潮湿的话,
说明背后的温度过低,冷凝水形成。
干燥的话,通常说明温度较高。
这是经过常年实际测试的方法,
有明显的效果。
FRM:http://www.jumperhomes.com
[ 本帖最后由 酱铺 于 2007-1-11 10:36 编辑 ] 哦~~~ 感觉将背包放到腿下会不很舒服
因为包外的挂件、拉链、带子会很多
可不可以直接把脚连同睡袋一起塞到包里
也更防潮保暖一点
以前冬天在山里睡都没这么仔细的感觉过
可能是北方没有南方潮湿吧
现在过南方来了却一直也没机会到山里跑跑
上述观点仅是想法
等以后有机会实践下... 潮湿的形成一般是由于温度过低形成冷凝水
而不是水分的侵蚀和直接传递。
由于肢体的形状特点,下身通常并不大面积接触垫层,
所以使用背包垫起下肢体,有利于睡袋下片蓬起,
而肢体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
[ 本帖最后由 酱铺 于 2007-1-11 10:19 编辑 ] “直接把脚连同睡袋一起塞到包里”不会“更防潮保暖一点”
这样做脚下的包只有1层了 回橡叶:
我觉得睡袋不能蓬起或许是--
“直接把脚连同睡袋一起塞到包里”不会“更防潮保暖一点”
做法的致命缺陷 原帖由 <i>酱铺</i> 于 2007-1-11 10:16 发表<br />
潮湿的形成一般是由于温度过低形成冷凝水<br />
而不是水分的侵蚀和直接传递。<br />
<br />
由于肢体的形状特点,下身通常并不大面积接触垫层,<br />
所以使用背包垫起下肢体,有利于睡袋下片蓬起,<br />
而肢体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 <br />
"下身通常并不大面积接触垫层"
想想的确是
学习了... 原帖由 <i>酱铺</i> 于 2007-1-11 10:20 发表<br />
回橡叶:<br />
<br />
我觉得睡袋不能蓬起或许是--<br />
“直接把脚连同睡袋一起塞到包里”不会“更防潮保暖一点”<br />
做法的致命缺陷 <br />
恩,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另:把睡袋塞到包里的舒适性极差
好像双脚被捆住一样,会做恶梦的:(
紧急时刻想脱出睡袋的反应时间也比较长,这点容易被忽视
一个问题
冬季走雪路会摔跤,背包会粘雪变湿...... 原帖由 <i>荞麦皮</i> 于 2007-1-11 14:10 发表<br />冬季走雪路会摔跤,背包会粘雪变湿...... <br />
用背包罩能尽量降低背包湿身的可能性:) 原帖由 <i>大棒男仆</i> 于 2007-1-11 10:20 发表<br />
<br /><br />
<br />
"下身通常并不大面积接触垫层"<br />
想想的确是<br />
<br />
学习了... <br />
问题是如果爬着睡下身将全部接触垫层,:) 呵呵,我就是这样用的啊。 而且会影响羽绒的蓬松,以及睡袋的透气效果。因为背包是不透气的。 原帖由 <i>老牛</i> 于 2007-1-11 16:57 发表<br />
<br /><br />
问题是如果爬着睡下身将全部接触垫层,:) <br />
扯上睡姿了啊
想想趴着睡的人还是少吧
真趴着睡 那冰的就不是背心了直接就是心了
而且还压迫小弟弟
个人不推荐...嘿嘿 其实这是个好办法,我就这么作过!但是不知道在雪山上的效果如何? 有道理、有道理,14楼说滴有道理,嘿嘿!
挺尸也不太爽,还是右侧卧最科学。 原帖由 <i>酱铺</i> 于 2007-1-11 10:16 发表<br />
潮湿的形成一般是由于温度过低形成冷凝水<br />
而不是水分的侵蚀和直接传递。<br />
<br />
由于肢体的形状特点,下身通常并不大面积接触垫层,<br />
所以使用背包垫起下肢体,有利于睡袋下片蓬起,<br />
而肢体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br />
一般的说,第二天早晨背后如果潮湿的话,,<br />
说明背后的温度过低,冷凝水形成。,<br />
干燥的话,通常说明温度较高。 <br />
一直在纳闷早晨背后潮湿的问题呢,原来如此...... 有人有办法能把Z-LITE敷上层铝膜会不会改散下潮的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