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野玫瑰 发表于 2007-2-15 16:32

关于女性比男性更不耐寒说法,我认为恰恰相反

很多户外文章宣称女性比男性更不耐寒我一直有疑惑,但似乎找不到这种结论的科学解释依据,与此相反的是很多医学上以及潜水适应性文章上都证明在耐寒能力上恰恰是女性好于男性。可以搜索一下这方面的医学文章以及潜水方面的文章。
从生理结构上来说,由于女性皮下脂肪较男性多14%,而这些皮下脂肪可以有效防止体温外散速度,也是能量的主要储备源,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女性耐寒能力较男性高。
我觉得女性比男性不耐寒的说法基于感性认识,就是说女性比较娇柔和依赖心理,似乎在女性感到冷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位男士脱衣相护......(别想歪了,不是全脱!)呵呵。另外这种宣传也可能是商家基于女性细腻的心思,女性更容易获得心理暗示,专门提到某处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会更能提高女性对这个产品的好感。
所以我认为,女性在耐寒能力上实际要比男性好。

dreamerz 发表于 2007-2-15 17:06

我有一点看法:
这种问题首先确实很难得个结论,哪怕真的有机构有实力进行了大量的检测采样,获得玫瑰兄的结论,但我要说还是不够作为一个指导结论的。至少是比较理论的。
因为这里有两个层面的考虑,一是从纯人体生理的角度,耐寒与否是机能上的事,是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换句话说那会的人很可能已经挣扎在生命线的边缘,生存和死亡是脑子里的主题。
感性认识和心理暗示可能确实曲解了生理上的严谨,但我相信它对现实状态中的女性们还是有很多的影响,而且这种心理造成的影响可能还很重要,直接改写结果。
普通女性的忍耐和接受程度是否可以达到生命挣扎的边缘呢?很可能她们的生理机能强于他们,但未达到极限之前的心理接受程度普遍还是弱于男性。这是个我们要考虑的现实的问题。

打个比方,上上周末去走船底顶,身体上我确实非常非常的累了,但似乎感觉自己的心理调节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我在上升、急降、休息、起步时都觉得很痛苦,但那会我觉得单纯的问自己是否累,还真不好回答。照说这样的感受下知道前面还要这样走几个小时的山路那是可以让人崩溃的,但自己心态平静,很累很痛苦,但依然觉得自己还行。甚至到最后一个休息点时还以为要再爬一个落差几百米的垭口呢,了解后心情上也没有什么大的波动,也许是麻木了吧。
当我出去后,见到接我们的车,我发现自己走动起来就困难多了。似乎心理的状况与生理的状态可以是不成比例存在的。

有这样的体验,所以觉得此类问题都需要分开看。玫瑰兄见笑了!

_白骆驼_ 发表于 2007-2-15 17:17

同意梦版的意见,虽然深层次的原理说不上,但是看到一些专业睡袋厂家男款和女款的区别,也就可以理解

看见野玫瑰 发表于 2007-2-15 17:57

梦版说的有道理,我是从生理上来理解这个情况,但从心理上解释起来就复杂多了,根据个体意志力的强弱差别很大,有时候恰恰相反,毕竟大多数男性要比女性更能忍耐环境的恶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男性比女性耐寒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我是觉得关于这个耐寒问题的生理论和心理论区别太大了,而且是相反的结论,所以才想起跟大家聊聊,两个结论都有道理,但要全面解释更好。呵呵

Electric 发表于 2007-2-15 18:59

我也认为耐寒能力与性别无关

zhujie1225 发表于 2007-2-15 19:45

在同一气温下,女人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比男人感受到的低一些。这是有道理的。

      1.首先是男人身上的肌肉多,脂肪少,而女人身上的肌肉少,脂肪多。肌肉在使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的过程中,能消耗掉大量的卡路里,散发出大量的热能。

  2.其次,从生理角度看,对于冷,女人比男人敏感。这是因为女人皮肤里的“传感器”比男人身上的灵敏,会更快地把“冷”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接受到“冷”这个信息之后,立即下令新陈代谢系统加速工作,接着命令血液循环系统退守到第二道防线,即从皮肤、四肢退守到躯干。这就是气温低时,女人更易感到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

  3.女性的体温会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因为雌激素能够扩张血管。女性在月经周期开始时,雌激素水平很高,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随之扩散到全身皮肤的末梢,这时身上就比较温暖。反之,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系统也退守到躯干,四肢就会感到冷冰冰的。

      4.女性的体温还会受饮食的影响,大多数的女性吃得比男性少。这样,从食物里摄取到的卡路里与男性相比就少了很多。

zhujie1225 发表于 2007-2-15 19:48

皮下脂肪有保温的作用,但综合其它因素,大多数的女性还是比男性怕冷。

六月 发表于 2007-2-15 20:40

梦斑斑好了解女人啊.
我认为还有一点,由于女人的生理与男人不同,在生育过程中承担着更重的负担.有些情况下更不适宜受冷,否则造成生理上的疾病而影响生育.在长期的进化中,女性进化出更敏感的感知不仅是用以保护自己,也许更是保护人类的繁衍.
这也是进化的奇妙之处.哈哈哈哈

[ 本帖最后由 六月 于 2007-2-15 20:41 编辑 ]

新沙人家阿伟 发表于 2007-2-15 21:45

不过就高反适应方面就见过的诸多朋友反应,女性在高反适应方面比男性更强一些,原因何在实在不得而知呵

耐寒方面,女性在最关键时刻的耐力未必就比不上男性,甚若胜之

dreamerz 发表于 2007-2-15 21:46

呵呵,六月兄真是夸我啊!
我是从心理角度说事的,你就说我了解女人,我要真了解女人的心咋会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嘿嘿..........

回过头来看,其实自己把玫瑰兄的楼给歪了,刚开了个头就给我唠叨到别处去了。
相信玫瑰兄的想法也是来自饼干兄关于睡袋的大作,所以我的出发点是另一个角度,即使女性生理上耐寒能力比男性强,但现实社会中普遍表现出来的还是有很大差距,所以如果从睡袋消费者洞察的角度来看,这个生理情况可能不容易作为商家指导产生设计的方向。
还是要给女性更多关爱啊,呵呵!

看见野玫瑰 发表于 2007-2-15 22:22

梦版你咋知道我是看了饼干文章才想起这个的呢?厉害!
其实很早以前我就有过疑问,以前就看过女性不如男性耐寒的说法,大部分是在介绍睡袋的时候出现的,好象也没有人提出过异议,但我记得读高中时看过一篇关于潜水的文章,里面就有提过关于女性比男性更适合潜水的介绍,耐低温就是其中一个指标。所以我就怀疑过女性是否真的从生理上不如男性耐寒,查找资料的结果是否定的。
梦版的心理论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心理也是一个健康的指标了,呵呵,不过现在这种女性不如男性耐寒的说法似乎成为生理定论,我觉得有必要探讨一下,所以在这里发了帖,因为这里是装备者啊!呵呵~~~

dreamerz 发表于 2007-2-15 22:32

说的好啊!
很多讨论就是原自对一些惯性思维的反抗,人云亦云的误区就是不说不快。
有想法就碰撞一下嘛!
正和一位酷爱潜水的MM聊天,问问她去!

双剑橡叶 发表于 2007-2-15 22:33

原帖由 <i>六月</i> 于 2007-2-15 20:40 发表<br />
梦斑斑好了解女人啊.<br />
我认为还有一点,由于女人的生理与男人不同,在生育过程中承担着更重的负担.有些情况下更不适宜受冷,否则造成生理上的疾病而影响生育.在长期的进化中,女性进化出更敏感的感知不仅是用以保护 ... <br />

看来进化论能解释这些问题
1:如六月兄所说:女性对寒冷更敏感
2:极限低温条件下生存几率更高
3:对高反适应性强于男性

以上都是为了繁衍后代进化来的结果

nick200 发表于 2007-2-16 01:22

看过《帝企鹅日记》么?
里面可都是公企鹅负责孵蛋啊,一站就是一个冬天。。。容易么

桃子核核 发表于 2007-2-16 01:41

这次拉练中,我使用CAMP的600加SHEHE的200睡觉感觉暖和,有点冒汗.
结果问了一下其他帐篷的MM,结果,,,,,,,,,,,,,,,,,,,,,,,,,,,,,,,用一个中空棉就挺过来了,极度自卑中!

高端? 发表于 2007-2-16 02:19

不知道耐寒与性别有没有特别的关系,本人就是女生里比较怕冷的,可能还是与胖瘦有关吧

砾岩 发表于 2007-2-16 09:09

以前看过一本书“挑战极限”,英国医生兼突击队训练顾问写的,到底是母的还是公的扛冻忘了,记得是说实际的普遍心理耐受能力是女的比男的能扛。
纳粹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实际上二战后这方面的医疗研究工作也是把纳粹的实验结果作为最权威数据之一。

风间忍 发表于 2007-2-16 10:03

看过这方面的书.确如所说

原帖由 <i>砾岩</i> 于 2007-2-16 09:09 发表<br />
以前看过一本书“挑战极限”,英国医生兼突击队训练顾问写的,到底是母的还是公的扛冻忘了,记得是说实际的普遍心理耐受能力是女的比男的能扛。<br />
纳粹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实际上二战后这方面的医疗研究工作也是把 ... <br />


记得当年风行<泰坦尼克>时.有关专家还特别说过,按照人体性别的耐冷程度来说,如果是女的在水里生存几率肯定大于杰克同学.

鱼游山川 发表于 2007-2-16 10:12

中学生物课学过,女性平均体温要高于男性0.5度(同样环境,平静状态下),例如男性是37度,那么女性大都是37.5度左右,全世界各个人种都是如此!这其中一定是有道理的!

六月 发表于 2007-2-16 10:17

原帖由 <i>砾岩</i> 于 2007-2-16 09:09 发表<br />
以前看过一本书“挑战极限”,英国医生兼突击队训练顾问写的,到底是母的还是公的扛冻忘了,记得是说实际的普遍心理耐受能力是女的比男的能扛。<br />
纳粹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实际上二战后这方面的医疗研究工作也是把 ... <br />

也许这些实验都是在极限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但我们背着睡袋出去玩都是为了HAPPY,个体的感受更重于实验的结果。如果一个睡袋能注明几种不同的温标,这样既遵从了普遍性,又能强调个体的感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女性比男性更不耐寒说法,我认为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