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极限或危险环境另当别论 南方,三个:
一个冬季
一个春秋
一个夏天以及全年住民宿(LUXE的那个Sleep Sack) Marmot CWM EQ Reg Down 800 Fill -40
shehe 800
龙鸟 小蓝虫
破烂的抓绒睡袋
这四条主要用
还有kelty hv 棉 sjk1100 备用
[ 本帖最后由 blueslee 于 2007-4-20 21:35 编辑 ] 个人观点,平时三季用差一点,上雪线用好点的心里踏实
[ 本帖最后由 blueslee 于 2007-4-20 21:32 编辑 ] 我两个,都是轻薄的 ;)
回复 #1 海龙王 的帖子
一条轻且薄的棉睡袋,一条400g、800Fill的羽绒睡袋,一条800g、800Fill的羽绒睡袋,另外有一个睡袋套是很有必要的,和睡袋配合使用,能增加保温性以及防风防水性。五一去库布其沙漠和内蒙古呼合浩特大青山穿越,估计用400g的会有些薄,建议用500g或600g会更合适些。 谢谢各位TX的经验之谈,对像我这样的新人很有帮助。
这2天我又看到一篇文章介绍说:“Sierra Designs Flash 800超轻极限羽绒睡袋,充绒量800克,舒适温标温标-18℃加包装也才1100克(2005版),而我现在手头上的CAMP Arctic Plus 1300羽绒睡袋,90%白鹅绒,蓬松度为650,冲绒量为1300克,舒适温度为-19℃,重量却是2500克。一个5斤一个2斤2两,而1300克充绒和约800克充绒温标只差一度,换了你会选那个(不考虑价钱高低问题)?”(此文章链接:http://www.exweb.cn/bbs/dispbbs.asp?boardid=8&id=474)。
读后产生一个疑问:超轻极限羽绒睡袋比起畅销货CAMP,充绒量少很多重量低一半可温标却不低,其保暖功效就是这么高吗?
[ 本帖最后由 海龙王 于 2007-4-23 17:58 编辑 ] 大红虫SA800,充绒800g,-12度,重1080g,跟SD这款有点类似。 原帖由 <i>海龙王</i> 于 2007-4-23 07:18 发表<br />
谢谢各位TX的经验之谈,对像我这样的新人很有帮助。<br />
这2天我又看到一篇文章,产生一个疑问:<br /><br />
“Sierra Designs Flash 800超轻极限羽绒睡袋,充绒量800克,舒适温标温标-18℃加包装也才1100克(20 ... <br />
这款SD Flash 我有,确实轻,很神奇
不过相比我的另一条 Camp CLW500, 虽然二者重量基本相同,都是 1.2 kg, 但是体积大大的不同,SD 的收纳体积大约是CLW500 的 2 倍
一方面的原因是 SD 为了减轻重量,提供的袋子只是一个超薄的尼龙袋,不带收紧功能
另一方面它确实蓬松度很高,怎么收也都很大。 LS可以搞个其他压缩袋,比如花岗岩的。 原帖由 <i>赵本山</i> 于 2007-4-23 09:37 发表<br />
<br /><br />
<br />
<br />
这款 SD Flash 我有,确实轻,很神奇<br />
不过相比我的另一条 Camp CLW500, 虽然二者重量基本相同,都是 1.2 kg, 但是体积大大的不同,SD 的收纳体积大约是 CLW500 的 2 倍<br />
一方面的原因是 S ... <br />
配个EVENT压缩袋,FLASH我压过 原帖由 <i>赵本山</i> 于 2007-4-23 09:37 发表<br />
<br /><br />
这款SD Flash 我有,确实轻,很神奇
不过相比我的另一条 Camp CLW500, 虽然二者重量基本相同,都是 1.2 kg, 但是体积大大的不同,SD 的收纳体积大约是CLW500 的 2 倍
一方面的原因是 SD 为了减轻重量,提供的袋子只是一个超薄的尼龙袋,不带收紧功能
另一方面它确实蓬松度很高,怎么收也都很大。 <br />
相同的充绒量质量越好的羽绒收纳体积也越大,特别在高克重睡袋上表现就越明显,越难压缩保温性就越好。。。
我见过的超级羽绒睡袋都有这个特点,SD的相对来说就很好。。。
大家看看这个充绒1克的罐子,蓬松度都是700-900的,有两种羽绒可以压缩到很小,另外两种就很难压缩,看看图片大加分辨一下!
两个蓬松度都不错,左边这个容易压缩,右边这个不容易压缩,而且差得很远!
[ 本帖最后由 爱水电 于 2007-4-23 15:26 编辑 ] 原帖由 <i>xgwu</i> 于 2007-4-23 08:15 发表<br />
大红虫SA800,充绒800g,-12度,重1080g,跟SD这款有点类似。 <br />
不要这样比较哦~
爱水电睡袋没有沿用原有的舒适温标和极限温标的感念,不论是那里的标准。
爱水电标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的温标建议,这样标是很吃亏,但是决定还是要这样标。
同时,爱水电正式产品也没有沿用蓬松度的感念!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7-4-23 14:57 发表<br />
<br /><br />
相同的充绒量质量越好的羽绒收纳体积也越大,特别在高克重睡袋上表现就越明显,越难压缩保温性就越好。。。<br />
我见过的超级羽绒睡袋都有这个特点,SD的相对来说就很好。。。<br />
大家看看这个充绒1克 ... <br />
是了,在压缩大红虫的时候我也是发现这个问题。想想也是,绒朵丰满定然不好压缩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7-4-23 14:57 发表<br />
<br /><br />
相同的充绒量质量越好的羽绒收纳体积也越大,特别在高克重睡袋上表现就越明显,越难压缩保温性就越好。。。<br />
我见过的超级羽绒睡袋都有这个特点,SD的相对来说就很好。。。<br />
大家看看这个充绒1克 ... <br />
“相同的充绒量质量越好的羽绒收纳体积也越大,特别在高克重睡袋上表现就越明显,越难压缩保温性就越好”。。。这也意味着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无奈地牺牲较大的背包容积吧~~ 这个我的感觉是,只是难以压缩,不是不能压缩
用专门的压缩袋,一样可以压缩到很小 这2天在网上看到关于睡袋与防潮垫合理的温暖组合的一种说法:
1、“很多人觉得买一个合适温标的睡袋再任配一款防潮垫就行了,其实户外装备都是配套使用的,就和电脑DIY一样,配的合理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可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低温情况下有人用三季帐篷用羽绒睡袋配蛋槽防潮垫,不合适的装备用到不合适的季节中当然冷了。---单独来说,羽绒睡袋的透气很好,而蛋槽防潮垫的设计思路是增加身体与地面的空气厚度,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结果配起来一用呢?睡袋透出来的水气迅速变成了水,而蛋槽防潮垫因材料的原因,吸水性比较好,所以越睡越冷”……
2、蓬松度越高,下片也就是背部区域往往会被压缩的很薄,这样的话能锁住的空气量也就相对减少,所以也会相对于蓬松度低的睡袋或(如天石)羽棉组合睡袋保暖性略差!因此对于防潮垫的厚度要求越高。
不知,各位有实际经验的TX是否也有同感呢~~ 我怎么听到一种说法:蛋巢防潮垫就是为了配合羽绒睡袋使用的。因为其凸凹的蛋巢形状刚好使得羽绒睡袋下片不致被压成薄薄的一层,从而保持了羽绒睡袋的保暖性。
原帖由 <i>海龙王</i> 于 2007-4-25 07:31 发表<br />
这2天在网上看到关于睡袋与防潮垫合理的温暖组合的一种说法:<br />
<br />
1、“很多人觉得买一个合适温标的睡袋再任配一款防潮垫就行了,其实户外装备都是配套使用的,就和电脑DIY一样,配的合理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可 ... <br /> 原帖由 <i>GiGi</i> 于 2007-4-25 21:45 发表<br />
我怎么听到一种说法:蛋巢防潮垫就是为了配合羽绒睡袋使用的。因为其凸凹的蛋巢形状刚好使得羽绒睡袋下片不致被压成薄薄的一层,从而保持了羽绒睡袋的保暖性。<br />
<br /> <br />
是啊,我也纳闷呢~~
不过,请看全文链接:http://www.8264.com/21770.html 《战战兢兢看装备 睡袋的分类和正确使用[组图]》
[ 本帖最后由 海龙王 于 2007-4-25 22:20 编辑 ] 8264那文章的观念相当的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