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装备生活化——别太把它当事儿
此文章登载于OUTSIDE杂志9月刊,如有转载请与我联系,且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在今天,户外这个词对于熟悉它的我们来说,包括了许多的内容和含义,甚至成为一个符号性的标志,无法作简单的阐述。
虽然我们要谈论的依然是户外装备,但并不希望在这老土的开场白后就直切主题,因为户外装备生活化,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装备问题,而是个关于人的问题。
户外产品因户外活动参与者的需要而产生,在商业环境中发展成为即保持从属性又日益独立的一个领域。它们一直在满足使用者们的某些需要,以前这些诉求主要是功能上的,而今天它们却要像星级酒店的值班经理一样面对更多可能!
所谓“玩户外”,从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对国人还是一个属于小众的东西,可以说“户外”是个具有专属含义的词:背上硕大的包、靠两条腿在野外行走、沉重、辛苦、甚至危险……对于目前的“户外”大家很容易联想到这些,但如果能站在一个更高、更开阔的平台上看,“户外”包含的远不仅仅是这些。我认为,生活是人最大的范畴,任何的行为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户外自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户外所包含更多的就是与我们日常的生活行为更贴近。
投身多年的玩家们,是否感觉现在与当初心境有些差别?打开衣柜,所谓的“装备”和日常的穿戴混居在一起且颇有比重,出门行走时拿上手的始终就那几件,那其他“多余”的“装备”在干什么?不得不承认,它们更重要的作用可能是搭配我们周一到周日的装束。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在初为“菜鸟”的时候,户外的任何东西都让我们神经质,它成了最大的爱好和关注点。我们以特殊的眼光来看待功能性,甚至以这些“装备”的立场来影响自己的对事态度;对面带得意神情、穿冲锋衣逛大街的人投以鄙视的目光;恭敬的咨询“老驴”们这貌似衣服的“装备”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没错,我们甚至称它们“装备”!言下之意,牛仔裤和棉衬衣应被称为“民用产品”了。
可在见多识广之后,新鲜劲慢慢消减了,以前认准了的事开始反过来想:难道穿冲锋衣就不能逛大街吗?牛仔裤和棉衬衣是否也能叫“装备”呢?谁说好看不是一项重要的功能呢……大脑里,这些概念开始模糊,但思维变得更开阔更活跃,手上可用的“装备”也更多了!设计师说,设计无非是加或减的事,而洞察设计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最大的“装备”使用原则。毕竟我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城市中,而人们对功能性的诉求随时存在,当这些“装备”不再高高在上而回归其第一性时,它们自然开始融入日常生活,开始变的更实用!
都说剑术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这句话虽然略显恶俗,但道理没错。也许多年后,随着成本的降低和技术的普及,诸如防风雨、透气、快干、轻便小巧等功能要求更多的被应用于日常用品当中,随着这样一种整体的提升,现在强调的功能将成为未来的基本要求。冲锋衣可谓户外装备中具有标志性的产品,但其第一性不过是件衣服,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城市,它充当的都是一件外套的角色。“装备”,别太把它当事儿了!
为什么需要“装备”的生活化?从物质角度说,针对性设计和材料技术造就的优秀功能性,让使用者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受益,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各种环境。从精神角度说,户外活动中的美好体验会随归家而暂时终止,但记忆不会被抹掉。所谓爱者及乌,使用这些“装备”、谈论这些话题,会延续我们的这份爱好与体验。另一个层面,无论低调还是外向,人们都希望营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户外”和“装备”的种种观点、态度影响着我们,这就是我们的life style——outdoor style。
性格决定命运,style就是自我选择的呈现。“装备”的生活化,对于中毒极深的玩家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将自己的爱好充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延续一个与众不同而真实的自己!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新选择,就好象穿着宽松板服的嘻哈少年般嬉笑怒骂、好象永远一丝不苟的商务人士般神采奕奕、好象结合了运动和休闲元素的阳光男女般自由奔放……它犹如一股新的潮流冲击着城市人的视听,带来的是一股自然、开阔的风。
[ 本帖最后由 dreamerz 于 2007-9-11 17:43 编辑 ] 我现在平时穿的衣服有半多数是户外的品牌,不适合平时穿着的衣服鞋子袜子偶不买,呵呵~~ 双手赞成,户外的很多东西平常用很舒服的,比如快干衣,还有户外的短帮鞋子。我和LD现在穿的多数衣服多数是户外品牌,没有别的,舒服。
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舍不得穿的。 快干衣和软壳我都时常穿着叔父阿 我也是,平常生活中的穿着基本上都是户外服装 平时只能穿西裤、衬衫,冬天还要穿西装、打领带…… 呵呵,开始返璞归真了。 生活装备户外化 楼主妙文给人不少启迪!赞一个先!!! 户外装备生活化不但是种态度,也是一部分装备的发展方向.总不能穿者夸张的冲锋衣裤逛街吧. 又见梦版好文,除了一些技术装备以外,大多数衣服鞋子在平时也挺合适的.我因为时间的原因出门不多,买装备很多时候首先就考虑平时有用吗?而且因为户外装备本身的原因,很多特殊时候还能发挥别样作用.
PS:某日MM叫去楼下等她,俺看天气不好就换了身冲锋衣裤出去.刚到楼下大雨就下来了,俺就在雨里站里半天,MM一出门看见浑身都在滴水的俺百感交集了好一阵子,俺暗爽:) 支持!俺现在就是平时生活中是patagonia ,上山就是 arcteryx的。就说今天吧,俺从底裤开始一身的pagagonia 很爽快。个人感觉arcteryx的不太适合生活中穿。 但是穿着冲锋衣冲锋裤上街太难受啦。。。不舒服啊。。。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户外装备生活化=时尚化。颜色的搭配、更合身的裁剪。 首先同意梦版的看法.户外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单就"户外"这个词来讲是什么呢?形式从N久远前大约就有了,但现在大家都开始冠名以"户外"谈论这个早有的形式,是为什么呢?是否有新的含义呢?
我先浅浅的说说我的感觉,是否如同以前的楼群都是称为"某某里""某某宿舍",而现在都改称"某某花园""某某小区""某某天地"之类的,当然名字革新了,内容也相应的变化了.如配套的服务和管理等等等等.
目前的"户外"除装备上面,其它方面是否也有了变化呢? 有时候觉得纳闷
那些一般的品牌(户外之外的)
设计和剪裁、用料为什么不参考一下户外的设计思路呢
相比之下 户外的服装穿在身上就舒服多了 一下班 就巴不得赶紧脱掉工服 呵呵 完全同意梦兄的意见.
其实我们只要看看几大户外品牌的销售业绩组成或者到他们的专柜看看产品构成就知道,占销售额比例最大的其实都是日常穿着用品,其次是既适合登山探险又能平时穿的东东,那些非到极限环境才用的上的不会占销量的5%以上,在柜台展示更多也是为形象考虑.
该些品牌中比较有代表的是:
美国的TNF, Columbia, Patagonia
欧洲的Lafuma, Aigle, Jack Wolf Skin
中国的Ozark, 探路者 没那么多界限,呵呵,平时混着穿 AIGLE的东西设计很好,很时尚,非常适合平时穿着,缺点就是贵。 现在生活越来越不健康,办公室坐多了体形也不行了,裤子很不好买。
这个阶段又开始喜欢穿牛仔裤了,可这东西适合不了我现在的肚子和屁股,坐一天勒着难受,又比较硬。所以VAUDE出的裤子我当时就挺关注,加了COOLMAX出汗或着湿了都容易干点,相对更适合做点小运动,而且拿上手觉得比一般的会轻一些。立体剪裁似乎就没发现了。
对于活动要求高的话,我想出攀岩服装的品牌,如果有牛仔裤的话,应该比较舒服。
上个月底,看到第5街的牛仔裤07年夏季新品,本身布料比较薄适合夏天,而且注明了有2成多的排汗纤维以及貌似近1成的弹性纤维。其实这很符合我对运动性牛仔裤的要求,苹果好象也有弹性牛仔裤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