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探长
发表于 2008-1-6 02:16
总觉得不够彻底.
不过这也不怪冯导.
就算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拍出来.
到最后还是可能让广电部给阉了.
个人感觉
和<<太极>>和<<大兵>>还是有一段距离
叶开
发表于 2008-1-6 11:30
国内的 战争片里算是 制作最精良的了
bluesboyt
发表于 2008-1-6 20:11
原帖由 <i>SIMOHAYHA</i> 于 2008-1-5 17:18 发表<br />
能靠主的都死了,悲```````` <br />
应该反过来说,死了的才可靠........呵呵
dreamerz
发表于 2008-1-7 00:45
我觉得《头名状》比《集结号》拍的好看,而看电影可以肯定原著小说比电影要好看,至少在叙事结构上。
莫泰
发表于 2008-1-7 14:02
近几年制作的战争题材的片子都不错,集结号算是中上。
巧克力般黑
发表于 2008-1-7 21:03
原帖由 <i>华探长</i> 于 2008-1-6 02:16 发表<br />
总觉得不够彻底.<br />
不过这也不怪冯导.<br />
就算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拍出来.<br />
到最后还是可能让广电部给阉了.<br />
<br />
个人感觉<br />
和<<太极>>和<<大兵>>还是有一段距离 <br />
------
感觉广电里面就是一帮文革的余孽~~我现在基本不看广电过了手的片子。色戒里那几个镜头全世界都能看就中国人不能看,妈哪个B的,不说了~
巧克力般黑
发表于 2008-1-7 21:09
原帖由 <i>dreamerz</i> 于 2008-1-7 00:45 发表<br />
我觉得《头名状》比《集结号》拍的好看,而看电影可以肯定原著小说比电影要好看,至少在叙事结构上。 <br />
〈投名状〉不错,老是一些理想主义色彩的电影充斥荧幕,正义战胜邪恶,有情人终成家属~~人都麻木了
HyperGun
发表于 2008-1-7 22:02
原帖由 <i>dreamerz</i> 于 2008-1-7 00:45 发表<br />
我觉得《头名状》比《集结号》拍的好看,而看电影可以肯定原著小说比电影要好看,至少在叙事结构上。 <br />
《集结号》的小说应该很一般吧?估计是编剧牛B。
唉,《投名状》看完就是觉得反人类、反人性的。
paul
发表于 2008-1-7 22:19
原帖由 <i>巧克力般黑</i> 于 2008-1-7 21:03 发表<br />
<br /><br />
------<br />
感觉广电里面就是一帮文革的余孽~~我现在基本不看广电过了手的片子。色戒里那几个镜头全世界都能看就中国人不能看,妈哪个B的,不说了~ <br />
其实广电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不用自己分类电影了,凡是广电抵制的就是我们拥护的,掌握这个真理就可以了:)
radio
发表于 2008-1-7 22:31
看完《苹果》发现,男人靠不住
看完《色戒》 发现,女人靠不住
看完《投名状》发现,兄弟靠不住
看完《集结号》发现,组织靠不住
看完《妈妈再爱我一次》发现,老爸靠不住
看完《新警察故事》发现,儿子靠不住
看完《满城尽带黄金甲》发现,老婆老公靠不住
看完《红楼梦》发现,祖母和嫂子也靠不住
看完《西游记》发现,师傅靠不住
看完《霍元甲》发现,徒弟靠不住
看完《无间道》发现,警察靠不住
看完《水浒》发现,领导靠不住
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发现,出纳靠不住
看完《史密斯夫妇》发现,公司也是靠不住的
看完《无极》发现,馒头靠不住
看完《青蛇》发现,动物靠不住
看完《越狱》发现,牢房靠不住
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发现,避孕套靠不住
看完《午夜凶铃》发现,电话靠不住,电视更靠不住
看完《疯狂的石头》发现,国际高手是靠不住的
看完《长江7号》发现,地球人靠不住
看完《变形金刚》发现,外星人也靠不住
看完《黑客帝国》发现,一切现实都靠不住
结论:只有“我”靠得住
简称:我靠!!
皓
发表于 2008-1-7 22:40
原帖由 <i>巧克力般黑</i> 于 2008-1-7 21:03 发表<br />
<br /><br />
------<br />
感觉广电里面就是一帮文革的余孽~~我现在基本不看广电过了手的片子。色戒里那几个镜头全世界都能看就中国人不能看,妈哪个B的,不说了~ <br />
我也觉得电影通过审核的往往会丧失一些精彩的镜头。有些镜头虽然有违“和谐”,但是编剧导演们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或表达思想而作的铺垫,切掉了对情节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就好比我们去餐馆吃饭,点了盆大师傅拿手的葱爆羊肉,结果烧好后餐馆的经理一看,“葱”吃了口臭上火,有违和谐,于是三下五去掉变成红烧羊肉端了上来。虽然羊肉还是羊肉,但吃起来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这种情况在CCTV 6套中尤其令人发指,在CCTV6上看港片,特别是一些周星弛的片子,删减删的我怀疑是不是在看劣质盗版。大片“低级趣味”的桥段被删掉了。但周星驰的幽默反差风格有时候恰恰体现在这种粗俗的街头俚语中。
前阵子买了《鬼吹灯》的实体书一套七本,准备作为床头读物重看一遍。结果发现也删掉了好些不“和谐”的段子,如《白纸人成精》那些有荒诞成分的段子都没有了。但《鬼吹灯》本来就是部荒诞之作,你说搞的这么正经干什么?……
[ 本帖最后由 皓 于 2008-1-7 22:42 编辑 ]
alicewong444
发表于 2008-1-7 23:21
看周星驰还是要看广东话版,配音版基本失神
话说回来,我下了《色戒》老久了都没打起精神看,大概是先看了原著的缘故
paul
发表于 2008-1-8 00:06
原帖由 <i>alicewong444</i> 于 2008-1-7 23:21 发表<br />
看周星驰还是要看广东话版,配音版基本失神<br />
<br />
话说回来,我下了《色戒》老久了都没打起精神看,大概是先看了原著的缘故 <br />
如果不是普通话的配音,那么我可以向你保证周星驰在大陆火不起来。。。
alicewong444
发表于 2008-1-8 00:37
普通话发挥不出粤语那种贴切的抵死的感觉
唐伯虎点秋香里面,太师话要“发烂渣”,普通话译成“发飙”,就无晒意思
溅血封喉
发表于 2008-1-8 01:04
听粤语电影的人恐怕还是占中国人很少一部分,我听粤语就跟听天书一样~~
dreamerz
发表于 2008-1-8 02:07
记得有位名演员说过,声音是演员的灵魂。
粤语是一大语系,虽然在中国来说所占人口比例绝对没普通话的多,但其精妙之处确实只有明白的人才能理解、才会拍案叫绝。对于我来说如果看普通话版《大话西游》,只有2个字,不爽!当然,其他粤语片也一样。
其实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的表现,都有其绝妙的表达方式。有的人喜欢说话时夹杂些英语,为显示自己多牛比的那当然很恶俗,但不同的语言对同一样东西的表述可能有很大的差别,这里就有个更适合、更贴切的可能,所以适当的借用其他语言来补充表达一下,这是很自然的事吧。
记得老师以前说过,学语言不要老是做翻译,而是要理解并运用,否则就没有意义。
扯的好远。
我觉得《头名状》比《集结号》好看一些的原因是,《集结号》确实故事拉的有点长,而且总有种重点不明显的感觉,好象是平声的叙述。至于感人这点,我觉得故事说的足够好就会感人,说的不够可能就成删情了,冯导还是擅长删情的,觉得还应该想办法把这种战场上、战友间的情谊演绎的更深刻一些。
《头名状》故事说的比较清楚,也有明显的章节和起伏,所以感觉比较好。反而看它觉得故事说的有点太快了。
paul
发表于 2008-1-8 02:26
事实上我看英语电影有同楼上一样的感觉,无论如何翻译成中文发音后,就让你感觉很受不了!现在很多香港片子,也觉得即使听不懂但是粤语发音确实感觉不一样。
不过周星驰的片子,我个人认为是一个特例,其普通话翻译完全是再造了一个周星驰,因为毕竟都是中文,所有很多东西还是相通的,所以这种再造就为人所接受,毕竟让所有人去学习粤语,而后感受其精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即使英文片能欣赏的人也是少数:)
投名状还没得看,不好评述。集结号说是给删了一大段,包括了几个重要的战斗场面,因为太血腥。。。晕,姑且不论是否血腥,但是根据所善解的时段来看对整个故事的叙述还是颇为重要的,只有等全本出了看了才能发话了:)
皓
发表于 2008-1-8 08:52
周星驰的电影国语版,实在是石斑鱼的声音太有特点了。不是同于国内各电视台御用配音员那种平淡无奇的腔调。石斑鱼的声音完全是对周星驰电影的另一种演绎。
周的声音低沉,幽默中带点沧桑。石斑鱼的声音高调,夸张中频显搞笑。
很难说谁好谁差,所以周星驰的电影我都是国粤版各看一遍的,各有各的特点,都很好看:)
其实很多粤语地区外的观众更接受石斑鱼的配音:)理解粤语需理解粤语的语言环境。这对其他方言区的观众来说很困难。在广东观众看来很搞笑的一些用词,别人听起来可能完全不会觉得搞笑。。呵呵。所以石斑鱼的全新配音就很能抓住观众的心。
看国外大片之所以配音版不如原版。很大程度上是翻译和配音演员无法演绎和超越原版天衣无缝的台词,而显的生硬突兀。石斑鱼属于专攻一门且做的很好的一个特例。
巧克力般黑
发表于 2008-1-8 14:45
石斑鱼是个特例,绝对再找不出来第二个了.
痛苦的小猪
发表于 2008-1-8 14:52
已经上当看鸟《投名状》
电影的水准居然不如国产电视剧鸟啊
胡编歪造得太不堪鸟
决定不看《集结号》鸟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8-1-8 14: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