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虫的一点使用体会与建议
最近关于红虫的评论不少,想想红虫600到手一段时间了,还没机会用过,周末无事,出去走走,顺便完成红虫的初夜。没带温度计,估计营地的温度在-6度-8度左右,帐篷是VAUDE的超轻,身上穿着薄抓绒套头衫和保暖排汗裤,前半夜感觉正好,后半夜身上有些冷,起来把火柴棍的羽绒服盖上,一觉睡到天亮。
在个人角度给红虫提些意见:
1、立衬有些短,可能是水电从重量角度考虑,短立衬能降低重量,但导致了红虫有冷点产生,也就是立衬附近的部位绒比较少,如果把红虫拿到阳光下可以明显看到,每一格内的绒都聚集在中心,四边立衬附近绒很少,如果有风,是不是会造成冷点呢?
2、拉链外面的风挡个人认为可以去掉,拉链里面本来就有充绒的风挡,还要外面的有啥用?如果怕拉链渗水,不如改成防水拉链,风挡去掉还可以节省几十克的重量吧?
3、前开拉链进出方便,但不便于打开散热,能不能出个测开拉链的版本? 如果能有侧开版,或者全开版,我想我会要一个... 可以定制的吧? LZ提的第一个问题到是很有观点,立衬是否够长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水电兄说说。
至于绒不均匀,其实我觉得这个应该很难,而且很多睡袋针对使用经验丰富的人,也是可以通过管道自己调节绒的位置,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自己的是SA400,结构上和SA600完全不同也不好多说。不过我认为睡袋上不合适装防水拉链吧,睡袋拉链的开合还是顺畅的好,防水拉链太涩了,而且感觉完全没这个必要,睡袋毕竟不是防水袋,而且成本和重量照样增加。 个人目前买了几条红虫,其中两条为600g的(LP的为定制),第一条600g先行购买于户外店内,随后一条于月余后定制于水电兄公司处,这两条睡袋打开后以同样的方式储存于装被子的大袋子内。
第一次使用前,从柜子里拿出两条红虫,发现两条睡袋外观蓬松度有些许不同,具体的差异在:先行购买的那条睡袋立衬部位有些瘪、薄,定制的那条较饱满。用手摸前一条较瘪薄的部位,可感到立衬左右两侧以及附近粘连着较实的小绒团,用手反复拍打后,瘪薄处和中间处基本上就比较均匀了。
随后就这一现象咨询了相关的销售人员,可能是第一条睡袋受店铺空间有限的影响,只能以压缩于小袋子内的形式存放于店内,立衬周围的绒受压过大,较难以自然恢复,而定做的那条是在发货前才压缩在小袋子里的。销售人员说越优质的羽绒保养的难度就越大,除非外出,尽可能的不要把羽绒类的产品放在压缩袋里,并建议常把睡袋放在阳光下晾晒。
不知道叶开兄的那条睡袋立衬处的现象和这个原因有没有关系?
我个人虽然很喜欢前开的拉链,进出方便,保暖度好,感觉胸部空间较大等等好处,但仍然热烈盼望着水电教主能推出600g的侧开口版供大家多一种选择。 回飞飞鸟兄:俺的睡袋也是在放送状态下保存,而且把睡袋打开对这阳光可以明显看到立衬周围的绒比较少,没有飞鸟兄说的小绒团,我想应该是立衬长度导致的吧,这个问题我对比了手头的另外两条900蓬的睡袋,由于立衬足够长,从外面看睡袋基本是平的,立衬处看不到明显的收缩。
回梦版:管道调节的是前后片之间羽绒的分布,在某一格内纵向的分布好像不是管道能解决的吧? 原帖由 <i>飞飞鸟</i> 于 2008-3-19 23:49 发表<br />
尽可能的不要把羽绒类的产品放在压缩袋里,并建议常把睡袋放在阳光下晾晒。<br />
好像记得以前看见过,说羽绒最好不要经常放在阳光下直晒。 “某一格内纵向的分布”,不太明白...... 原帖由 <i>申城路由</i> 于 2008-3-20 12:12 PM 发表<br />
<br /><br />
<br />
<br />
好像记得以前看见过,说羽绒最好不要经常放在阳光下直晒。 <br />
我看过都是这样,因为强列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会破坏羽绒结构,缩短羽绒睡袋使用期限的。 原帖由 <i>dreamerz</i> 于 2008-3-20 10:57 PM 发表<br />
“某一格内纵向的分布”,不太明白...... <br />
这睡袋是横向分格的。由于是 OVERSTUFF 的关系,在纵向的断面上看,羽绒的分布大约成类似波浪型分布;在断面上俩立衬中间点的位置羽绒可以自由澎涨,但在接近立衬的位置,由于受立衬的长度所限,羽绒只能澎涨到所限定的厚度(即等同立衬的长度),叶兄就在这地方发现冷点。当然这是要叶开兄正实我的理解是否有误。
以上是示意图,不合比例的。
看来叶开兄的睡袋实际使用温度是在低于个人接受的舒适温度了。
[ 本帖最后由 CookieMania 于 2008-3-21 03:44 编辑 ]
回复 #10 CookieMania 的帖子
我的表达不大清晰,CookieMania帮我说清楚了, 呵呵。感谢叶开兄的建议~
关于你的这些问题水电是这样考虑的:1 所有克重的红虫立衬位高度都相对较低,这不是单纯从减低重量方面考虑的,而是以实际使用效果为出发点的。我们只保留必要的立衬高度,水电设计的睡袋内外都是采用防风性材料和特殊的缝纫工艺,实际使用中不论有没有风都不会造成局部冷点,关于温标属实与否这要多听大家的意见了。
2 单纯的防风墙和普通拉链不足以抵抗局部冷空气的入侵,叶开兄建议的方式我们只在400克以下的侧开款式的睡袋中采用,但不适用于低温环境中的睡袋。如果选用防风防水拉链,是可以抵挡住冷空气的;但因为拉链防水是相对的,还是有一层保护要好一些,在这方面很多朋友都有体会。
3 侧开的和全开的要不要出,正在广泛征求意见,欢迎大家参与。
SA600的睡袋毕竟总重量只有900克,推荐的使用温度也就是零下6-8摄氏度。如果温度再低一些,就要使用衣物(如羽绒服)等辅助防寒了。推荐使用隔热能力好一些的防潮垫,如采用R值>3的防潮垫对于600克的红虫睡袋来说就不会产生短板效应。
飞飞鸟同学所说的情况在睡袋压缩久了的情况下会发生,但不仅限于立衬处,其他部位也会成团。经销商除了挂样品,一般都是把睡袋存放在压缩袋内。建议大家购买睡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睡袋完全放松一段时间,这期间可以用手或者小棍棒充分拍打,有条件的最好在地热、暖气周围烘烤一段时间,最直接的方法是放在阳光下晾晒。水电材料的耐光照和耐热性能十分优异,这方面好过普通防撕裂尼龙面料很多,直接晒睡袋不会影响羽绒性能,对于这方面不必担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