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河 发表于 2008-3-31 21:56

绝岭“双飞”(ZT自www.newlongmarch2.com)

三月中旬,我进行了一次“轻量化”风格的短程徒步。装备配备方面,与马帮徒步有所不同 —— 要尽可能地选配轻量甚至超轻量的装备。仍旧只身一人,前往川西北高原徒步4至5天。计划在四姑娘山区横跨两条山谷:从长坪沟中部向西攀登,翻过海拔近5000米的分水岭,穿越到双桥沟。

Going ultralite ,深入蛮荒之境,让自由而纯粹的美直达我心...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471.jpg

长坪沟的山口到枯树滩这一地段已经相当的景区化了,有木板栈道、垃圾箱、小卖部等设施。但从枯树滩开始,往北的路线越来越野,特别是从两河口向西进入岔沟(两河沟)之后,基本上都是荒野地区。 图片的远景是5413 米的婆缪峰,尖锐的塔峰直刺苍穹。

这次使用的是 OSPREY的50升容量的 Exposure 冲顶包,是一款轻量化的、适用于高海拔攀登冲顶的背包,可以携带多种雪具。尽管空包的重量还达不到超轻,但舒适的背负系统和强大的外挂功能方面,却超越了很多重型徒步背包。

MSR 22英寸的“闪电攀登”踏雪板,绑缚在背包上面,非常贴合牢靠。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492.jpg

“明星装备”之一 —— ASI DESIGN 的“双飞” Tarp ,收纳之后,大小与手套相仿。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497.jpg

“双飞” 的重量仅是区区260克!与这条定制的充绒900克的“大红虫”睡袋,同属UL(超轻)的野外酷品。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02.jpg

五天的食品,也尽量采用高度脱水的,比如意大利面条、苦荞挂面、速溶蔬菜汤料、速溶燕麦粥、干燥瓷实的法棍面包(可以外挂在背包的侧面)。稍重一些的食品是低盐榨菜、一小块里脊火腿。此外,还有果珍、巧克力和茶叶。

这些食品饮品的总体份量也很轻。说实话,这次徒步根本算不上美食之旅,特别是麦片粥,虽然是很地道、高营养的 Trekking Food ,但还是很快让我倒了胃口。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04.jpg

这次活动的另一件“明星装备” —— MSR 的“反应堆”气炉。

它是炉子、锅、防风罩和集热器全套一体的设备,第一次使用是在元旦之后的小五台山,在低温强风的环境中,表现令人惊叹。 一般的气炉在冬季的早上很难点着,特别是快要用空的气罐又被冰冻了以后,“反应堆”丝毫不存在这个问题。 在仔细阅读了贴在锅子上面的警示标签后,我用开水把标签烫掉了,遵照提示在开放空间使用炉子,避免中一氧化碳。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20.jpg


“反应堆”气炉可抗强风,把带有集热器的锅扣在炉子上以后,大风中也不会熄火。炉子烧红了,MSR 的 Logo 就显现出来。

它还特别省燃料。整个行程我只携带了两只普通气罐,每天三顿烧茶煮饭,晚上还灌热水袋暖脚,最后两天还要融化冰雪;有时点燃炉子,仅仅是为了烤手取暖。反正是敞开了用燃料,活动结束时竟然还有一只剩余三分之一燃料的气罐。从这个意义上讲,“反应堆”气炉也能算是轻量化的炉具。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18.jpg

第一晚的营地海拔3500多米,是一处开阔的草坪,地面较平整,我精心地扎好了帐篷。

“双飞”有十几种不同的搭建方式,在这个营地,我采用了“螃蟹帐”的式样,背面迎风。260克的重量,搭成凉棚(Sun Wing)是轻量化的,如果搭成了全落地的关门帐篷,则是不折不扣的超轻装备。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499.jpg

我从一位 UL 高手那里学来一个妙招:用8公分长的水泥钢钉做成帐篷地钉,配合使用100克锤头的钳工锤,在冻土和岩石地面搭帐篷就轻松多了。

钉子的绳圈用了两种绳结,蟒蛇结和渔人结。这次只带了5 根水泥钉,另外有8枚铝合金地钉。没想到地面的冻土还很硬实,我敲断了两枚铝钉。看来,还是应该多带水泥钉子。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07.jpg

昼夜温差很大,日照强烈,我依旧使用澳大利亚的 Sun Sense 专业防晒膏。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26.jpg

第二天早上起来,MSR 水袋里面的水有三分之二冻结了,我用钳工锤隔着水袋把冰敲碎倒了出来。这个 Heavy Duty 的水袋很结实,曾用于“长二”和“长六”远程探险。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24.jpg

晚上就这么入睡了。用 ASI DESIGN 的 Bivi Sack (露营袋)套在大红虫外面,我睡得就像佛爷一样舒坦;而帐外是一片能冻伤关节的寒气。

山居生活非常健康,作息时间都是跟着太阳走,黎明即起,日落而息。

请注意营地的布置:背包扣好防雨罩,放在头部的帐外抵挡寒风;所有食品装在蓝色的杂物袋里,放进帐篷;踏雪板搁在脚那头,挡一下帐篷的缝隙;炉子熄火后收在帐内;MK2的210流明超轻强光手电套在手腕上...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44.jpg

夜间也飘了一阵子小雪,螃蟹状的“双飞”将风雪都挡在了外面。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47.jpg

撩开 Tarp 后发现,MSR 碳素手杖的杖尖都冻在土里了!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53.jpg

向雪山深处进发。
BD 的 S 号 GTX 雪套曾用于338天的“长2”和59天的“长6” ,直到现在!虽然快破了,但早就够本了。也是 Heavy Duty 的好装备。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61.jpg

第二个营地选在了婆缪峰的正南侧,以一块大石头为屏障扎了营。下午3点后直至黄昏,婆缪峰上面时有小型冰崩,声音很是骇人。在这一带还看到了盘羊和不知名的大雕。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63.jpg

在这个营地,将“双飞”换了一种玩法,像是侧面贴地的人字形 Tarp 。内侧用踏雪板撑开了更多的空间。

倘若没有这块大石头,我会将“双飞”搭成正立人字型翼。石块与 Tarp 组合构成了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且与山脚保持了足够的安全距离,落石与冰崩威胁不到我。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75.jpg

O-M-G 营地最为壮观,海拔4486米,超过了所有“长二”和“长六”的营地高度。巨大的岩峰近在咫尺,猛烈冲击着视觉神经,令我心生敬畏。“双飞”被搭成了“双子塔”型的关门帐篷。

对于我有限的攀登能力而言,唯一“有道理”的、可能翻越的隘口是图片左上方。此处扎营绝非明智之举(请勿模仿),看看帐篷上方的那些滚落下来的巨石!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77.jpg

营地是一小片凸凹不平的乱石地面,帐篷地钉派不上用场,临时做了几个绳圈,一端连接帐篷底边的尼龙带环,一端套在石块上面。门口这边用 Chaco 裤腰带和一只小挂锁固定,开门很方便。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90.jpg

第四天早上先去探路,再决定是否翻越山口。我轻装踏雪向上,来到了这片雪原的尽头,GPS 显示的高度为4695米。

观察到山口坡度极为陡峭,槽沟里积雪深不可测,而且在春季里,积雪又湿又软。没有积雪的岩壁暴露程度很高,无技术装备则难以攀援。剩余的粮食只够一天半了,如果强努着翻过去,又不知道山口那边的地形是否更加险恶。

评估之后,做决定并非难事 —— 下撤!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92.jpg

除了没带攀登器材以外,这次活动所做的准备还是比较细致的,我将两片大号的雪轮(阻泥板)套在手杖的尖端。为了把1587克的“闪电攀登”踏雪板背上雪山,沉重的卫星电话就舍弃不带了。

最早了解UL野外活动风格,是从威廉 林赛勋爵那里。那位英国探险家曾经在80年代末期,用了87天从嘉峪关跑到了山海关(陡峭地段就用走了),偕行装备是极为精简轻便的。比如,他不用帐篷而是直接露宿;以多功能的铝膜露营毯代替常规的 Camping Mat;用很轻的羽绒睡袋、日用型小背包、越野跑鞋;不带炉具 —— 堪称 X UL(Extrem Ultra Light) 的一次经典探险。

他经常跟我说:“Light is right”、“Less is often more”。受他的影响,以前也玩过少许“轻量化”活动,但与 UL相去甚远。这次活动尽管没有成功穿越,却是新鲜而极为愉悦的体验。

http://aishuidian.com/sgn/DSC09583.jpg

“双飞”门口的正东面,就是海拔 6250 米的四姑娘山主峰。

被绝岭峭壁环绕的“双飞” ,在晨光中异常俏丽。我也用手机拍下了这个场景,下山之后发送给李爱德。

这哥们儿回信说:“嫉妒死了!”

[ 本帖最后由 无量河 于 2008-4-18 22:46 编辑 ]

炮灰向前冲 发表于 2008-3-31 22:03

双飞在绝岭上不是一般的骚

棕色的 发表于 2008-3-31 22:08

MSR赞助的?

孤独旅者 发表于 2008-3-31 22:33

最后一张很黄,很骚!

无为 发表于 2008-3-31 22:37

比如意大利面条、苦荞挂面、速溶蔬菜汤料、速溶燕麦粥、干燥瓷实的法棍面包(可以外挂在背包的侧面)。稍重一些的食品是低盐榨菜、一小块里脊火腿。


主食都是耐饥食物,借鉴了.

dreamerz 发表于 2008-3-31 22:53

又一篇看的人赏心悦目的出行+装备帖!
这里出现了很多与长征活动里不同的装备,WILDRAMPAGE是长期赞助商吗?还是自己的收藏呢?
5月的马帮之行是否如期?

彩云指南 发表于 2008-3-31 23:02

无量河大牛都来了啊,呵呵,这种solo性质的远征一只是我的梦想,差距啊

无量河 发表于 2008-3-31 23:09

回复 #6 dreamerz 的帖子

有赞助也有个人收藏的。马帮徒步如期举行。

无量河 发表于 2008-3-31 23:12

回复 #7 彩云指南 的帖子

这次徒步是短程的,谈不上“远征” ;“长2”和“长6”才是 :)

巴郎 发表于 2008-3-31 23:17

看了以后被水电的Tarp和MSR的Reactor给毒到了。

巴郎 发表于 2008-3-31 23:21

另外食物带馕的话是不是比法棍好吃啊?在山里维生素怎么补充?带泡腾片吗?

无量河 发表于 2008-3-31 23:28

回复 #11 巴郎 的帖子

这一点很失败,下山后严重上火了。应该带补充维生素的片剂。

巴郎 发表于 2008-3-31 23:32

原帖由 <i>无量河</i> 于 2008-3-31 23:28 发表<br />
这一点很失败,下山后严重上火了。应该带补充维生素的片剂。 <br />

:-)看了你的食品清单就感觉少了维生素的摄取,俺现在也是,一两天不补充维生素就会上火,所以比较注意这个。

[ 本帖最后由 巴郎 于 2008-3-31 23:37 编辑 ]

无量河 发表于 2008-3-31 23:35

回复 #11 巴郎 的帖子

烤馕是我喜爱的干粮,比法棍好吃。但那次专门试用法棍。

爱水电 发表于 2008-3-31 23:42

原帖由 <i>无量河</i> 于 2008-3-31 23:28 发表<br />
这一点很失败,下山后严重上火了。应该带补充维生素的片剂。 <br />
上次出门虽然蔬菜水果带多了一点,但这次也不能不带啊!
“全或无”应该不是你的性格啊,呵呵~

无量河 发表于 2008-3-31 23:51

回复 #16 爱水电 的帖子

确实疏忽了。后果很严重,到成都后流鼻血了!

deathkin 发表于 2008-3-31 23:58

Reactor感觉很棒。respect fire,有意思,呵呵。

haotian 发表于 2008-4-1 00:00

欢迎,无量河大侠 !!

巧克力般黑 发表于 2008-4-1 00:20

大牛~~双飞用到极致了~想问问无量兄,您是一开始户外就常常独行还是后来喜欢上的,独自露营有没有恐惧感~特别你还用的是bivy~~
原帖由 <i>巴郎</i> 于 2008-3-31 23:21 发表<br />
另外食物带馕的话是不是比法棍好吃啊?在山里维生素怎么补充?带泡腾片吗? <br />
说实话馕和法棍我都觉得好难吃,(特别是馕)葱花饼好点,不那么硬~~比较喜欢的有压缩饼干糊糊.芝麻糊糊.麦片糊糊.
不过一般都不会这么折磨自己~~

[ 本帖最后由 巧克力般黑 于 2008-4-1 00:26 编辑 ]

桃子核核 发表于 2008-4-1 07:56

麦片的味道用奶粉来冲,要好吞一点点!
维生素用21,算好时间,一天一颗,用个小药盒携带就好!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绝岭“双飞”(ZT自www.newlongmarch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