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河 发表于 2008-7-30 03:30

TARP 大摺箩(ZT自www.newlongmarch2.com)

TARP 的英语含义是防水遮阳的篷布,在野外装备里也就是“雨棚”、“凉棚”一类,中文统称“天幕” 。

摺箩,就是“大杂烩”之类的吃法。北京人叫“摺(念zhe,一声)箩”(意思是把箩筐摺个底儿朝天),东北人叫“乱炖” 。在电视文艺领域,如果我们可爱的 CCTV 要搞一台几十年一贯制的大晚会,必定称之为“盛世大联欢”,也就是把曲艺的、杂耍的、流行的、古典的、戏剧的、歌舞的、杂七杂八的都摺到一块儿。

摺箩也是我们长二网站的动态报道形式,我们都摺上了瘾,因为我们发现,杂烩式的报道大家比较爱看,可以说了驴唇再说马嘴。

这一篇就是本装备佬近期在野外使用的一些 Tarp 、以及类似 Tarp 的装备的图文大摺箩。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0705821.JPG

从四月中旬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滇西北高原进行野外活动。高原上的夏季,Tarp 大有用武之地,我们使用各类 Tarp 非常频繁。云南藏区,到处有平坦如砥、绿草如茵的坝子,空气凉爽,只要地势稍微高一些的地方就没有蚊子。在这样的地方,Tarp 搭建起来很容易,在 Tarp 下面露宿也很有野趣。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0585201.JPG

以往曾经自己动手制作 Tarp ,那些土法上马的凉棚都是直角直边的,边角很容易扯坏。MSR 的Vista Wing 是一款“兽皮” Tarp ,因为它的裁剪形状就像一张剥制好的兽皮,是流线型的边角。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0616917.JPG

流线型的裁剪,使得固定点受力均匀,抗张力性能更好。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0757369.JPG

Vista Wing 配有两根折叠的支撑铝杆。如果是风雨天气,Vista Wing 不用架设得那么高,于是我将铝杆的最下面一节折叠起来,用细绳把杆子收拢在一起,避免不小心踩到杆子。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32677496025.JPG

这是赫赫有名的“双飞” Tarp ,在海拔4486米的四姑娘山 O-M-G 营地的靓照,也可能是目前“双飞”飞到的最高的地方。此时双飞的造型是“双子塔”的 Tarp Tent。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32861118917.JPG

如果你喜欢在晚上睡觉时呼吸凉爽清新的空气,也可以将“双飞” Tarp 搭成半开放的螃蟹形状。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0808305.JPG

“双飞”的另外一种用法,是架设在小型A字型单层帐篷的上面,作为防雨的 Tent Fly使用,能够补强单层帐篷的防雨性能。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0922117.JPG

再“摺箩”地说说 ASI Design 的新近推出的“阁楼”帐篷。它是单门、全封闭、单层、A字型帐篷,可供1至2人使用。设计理念脱胎于紧急避险帐篷,但防护性能比紧急避险帐篷提高了。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0952353.JPG

阁楼帐收纳起来,大小相当于一只400毫升左右的 SIGG 水瓶,重量是355克。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880087265.JPG

在海拔5153米的巴拉格宗噩梦4号垭口,鞍脊部位仅有一小块容身之地。我们还是想办法将阁楼帐稳稳地扎住了。

在这个险恶的营地,阁楼帐真的发挥了避险的用场 —— 两侧的一步开外就是很陡峭的流石滩,直落下去有好几百米的垂直落差。幸好阁楼帐兜住我们,可以安稳地睡一觉。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0993713.JPG

阁楼帐为了面料完整无缝和轻量化,在侧面没有设计固定的防风绳的挂点。可以用硬币、缝纫机的线轴、圆润的小石头垫在帐篷内壁,外面再用绳圈拴住,拉上防风绳固定。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879779601.JPG

在阁楼帐的两侧,各以两枚线轴为挂点,用四根防风绳拉开,使得阁楼帐的内部空间一下子就增大不少。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136317.JPG

MSR 的 Tarp 类产品都以 Wing 命名,Wing 就是飞翼式天幕。MSR目前有五种 Tarp,图中是最小的 E - Wing ,180克。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239333.JPG

E-Wing是一款单人天幕,除了说明书上介绍的两种基本搭建方式,我很快“开发”了它的进阶用法。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405249.JPG

E-Wing屋脊的一端,有个帽兜型的构造,搭建 Tarp 时,用手杖的手柄往里面一撑就兜住了。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439501.JPG

如果担心手杖在“帽兜”里面滑动,可以在外面用绳圈勒住。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9182202.JPG

用 E-Wing 架设在阁楼帐上面,当Tent Fly 也很合适。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523345.JPG

“双飞”和 E-Wing 搭成的组合式天幕。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582265.JPG

先搭好 E-Wing ,再架上“双飞” 。两者在重叠的部位,形状刚好互补,扣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隧道式的落地 Tarp 。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624589.JPG

如果我一个人躺在里面,不管哪头飘雨,都不用担心了。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680841.JPG

休闲露营时,Tarp 有可能扎在一个地方一整天不挪动,将“双飞”的一翼升起、抬平,形成厂字型的凉棚,荫凉的面积就更大了。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747389.JPG

MSR 的Twin Peaks 是一款经典的单层无帐底、全落地式(All Around)的Tarp Tent,MSR 公司将其归类为Tent而不是 Wing ,也很准确。

E-Wing 也可以架在 Twin Peaks 门口,当作门廊。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870809.JPG

雨天里,这门廊下面就是个很舒服的厨房。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6831755362.jpg

如果没有附加的 Wing ,可以将门帘用两个手杖挑起来,这时 Twin Peaks 的形状才像是一个 Tarp 型的帐篷。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691144133565.jpg

MSR 公司的 Trekker Wing 则是地道的 Tarp ,因为它不能搭成四边落地的,不能构成封闭空间。由于 Trekker Wing 的屋脊比 Twin Peaks 长,有时我将两者
“摺箩”在一起,屋脊的尾端对齐,另一端就交错形成了一个遮雨的门蓬。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879649681.JPG

两个 LUXE Tarp 拼接成的长廊状天幕 。

[ 本帖最后由 无量河 于 2008-8-26 13:50 编辑 ]

无量河 发表于 2008-7-30 03:37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1981541.JPG

这是“阁楼”、“双飞”和 E-Wing 大摺箩,组成的 Tarp + Tent ,图中的哥们儿管这个叫“小火车组合”。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2012789.JPG

“小火车”的另一个变种 —— 将“双飞”的尾翼降低,阁楼帐底朝天扣在“双飞”的尾部,使“小火车”的屁股迎着风向。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879952321.JPG

“小火车”在4608米的营地。

巴拉格宗转山活动中,我们就是带着这三件超轻装备,根据天气、气温和地形的不同,变着花样地组合使用。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2085417.JPG

这款“摺箩”是把两个Fly 前后对调,扣在阁楼帐上面,并将门蓬降低。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457729.JPG

小型 Tarp 的支撑杆,用 MSR 的 Over Land 碳素手杖十分好用。当你熟悉了一款 Tarp 的支撑方法之后,知道撑杆的固定长度,在Over Land 手杖上面的刻度能迅速帮助你调节好长度。长久使用过后,这些刻度线也不会磨掉。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2142789.JPG

看看大型 Tarp 的“摺箩” 。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2189429.JPG

Outfitter Wing 是 MSR 的团队型天幕。我们将两张Outfitter Wing 和两张 E-Wing 按十字架型对接于一点,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天幕组合。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2224145.JPG

从内部看这个组合Tarp 的顶端,每一个独立Tarp 的尖端的固定圈孔,正好都可以穿在撑杆的尖部。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4259513.JPG

这款“大摺箩”天幕在今年4月底的中甸高原,经受住了冻雨和湿雪的考验。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54355041.JPG

菱形的团队Tarp 非常适合中途休息时临时搭建天幕,因为只需要两根杆子、四点固定,非常简单迅捷。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230685.JPG

这款菱形天幕 Para Wing 可是古董了,是牛气冲天的 Moss!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350681.JPG

一张 Para Wing 和两张 Outfitter Wing 组成的怪异“摺箩”。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386417.JPG

当两个 Outfitter Wing 对接组合时,接头的地方会有两个开叉,用一张Para Wing 当作 “苫布” 盖在开缝的地方,挡风遮雨的效果就好多了。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533401.JPG

再瞧瞧赶马人的Tarp !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567661.JPG

金沙江边的傈僳族朋友金福,前不久赶着他的白马跟我走了一段马帮路。他们很在行用“土办法”解决野外的难题。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641085.JPG

说说 Tarp 的种种好处。

其一,是体验“古典式露营”的好方式。天气好时,你可以搬到天幕外直接露宿在星空下面,与大自然零距离;如果半夜下雨,你还有保险的一招。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683301.JPG

其二,在开放式空间睡觉比较安全,如果暗夜里有什么动静,一睁眼就看见了,不用费事儿拉开帐篷门探头往外张望。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739569.JPG

其三,在天幕下面就可以观赏各种野花、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2992485.JPG

还有“大红虫”!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3096329.JPG

再者,天幕下面做饭,没有蒸汽的憋闷,也不会中一氧化碳。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3416917.JPG

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3292013.JPG

呃,这个是 XP Wing 吗?还是“黑客帝国” Tarp ?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3735617.JPG

最后,再啰唆一下 Tarp 的搭建细节。Tarp 周边和顶端的固定点,与绳子连接,我是用这种藏式的拴马结。打起结来很干脆,拆 Tarp 时也很利索。这个结打好之后规整又漂亮。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3781477.JPG


打“拴马结”,是有一套手法的。常规野外活动中,这个绳结比号称“绳结之王”的布林结,用途还要广泛。一些国外的 Tarp 高手,喜欢用 Siberia Hitch 在两个树桩之间架设中脊绳,其实是“烦琐哲学” ,不如藏式拴马结简单便利。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3814677.JPG

Tarp 通过绳子与手杖的连接,应该用这种易结易解的“瓶口结”。

http://www.newlongmarch2.com/UploadFiles/EditUpload/200872363853769.JPG

打好之后,在结圈的两侧,对称地形成两个盘铰式的结,并且在两侧自然地引出等长的两股单绳,可以扎在地面的两个点上。

我看过一些玩 Tarp 的朋友,处理这种情况时,打结没有章法,绳子乱七八糟,随便绕过手杖就扎在地上。手杖会滚动,并不稳固。

而这种瓶口结打起来非常快 —— 拿起绳子,就那么一挽、一套、再一勒紧,手杖就会被紧紧锁住,纹丝不动。

如果绳子不够长,不能用双股的话,可以用拴马结结成一个稍长的绳圈(绳圈穿过 Tarp 的固定点),然后在绳圈部位挽成瓶口结,套在手杖的握柄上面,再拉紧绳结。


说一万,不如练一遍。常用 Tarp ,特别是摺箩式 Tarp ,就知道天幕是如此好玩,也特别锻炼野外能力。

[ 本帖最后由 无量河 于 2008-9-22 23:57 编辑 ]

Jesper 发表于 2008-7-30 07:00

秋冬季应该比较好玩,蚊子出来后就不好玩了……

淡淡寂寞 发表于 2008-7-30 07:25

受教了

我是铁 发表于 2008-7-30 09:07

看不到图片

看不到图片

马高 发表于 2008-7-30 09:08

收藏学习了. 俺也用E-wing,但花样真没有LZ的多.

我是铁 发表于 2008-7-30 09:13

看到了

很漂亮,很好的教材

摇摆 发表于 2008-7-30 09:21

好好学习,然后去实践。

刘浪 发表于 2008-7-30 09:38

Tarp Tarp ,心有余而力不足……

卷毛 发表于 2008-7-30 09:39

绝对实用的帖子啊~受教了~
很希望大哥弄一个关于快速打结的帖子~呵呵

叶开 发表于 2008-7-30 10:02

无量河兄的“瓶口结”能否详细讲解一下?
一般的登山手册中没有找到这种结绳方式。

maosir 发表于 2008-7-30 10:17

开眼了。受教。

canterbury 发表于 2008-7-30 10:34

确实太好玩了。不过在南方地区,防蚊虫是一个大问题。

鸡肚皮 发表于 2008-7-30 10:48

原帖由 <i>叶开</i> 于 2008-7-30 10:02 发表<br />
无量河兄的“瓶口结”能否详细讲解一下?<br />
一般的登山手册中没有找到这种结绳方式。 <br />
当过水手的都会打瓶口结……

叶开 发表于 2008-7-30 11:40

GOOGLE了一下“瓶口结”,找到一些介绍
http://sew.chcsec.gov.tw/29201/200701103roper.htm

无量河 发表于 2008-7-30 11:59

回复 #15 叶开 的帖子

只有结构解析,没有手法介绍。从教科书上学和从生活中学是两码事啊。我打这个结只需两秒。

小风车 发表于 2008-7-30 12:29

在线?到哪里了?
收短信息

现在那里的野花很多
但是天气不太好
该是下雨了

[ 本帖最后由 小风车 于 2008-7-30 12:32 编辑 ]

无量河 发表于 2008-7-30 12:31

回复 #17 小风车 的帖子

信息收到,谢谢!
在迪庆,准备接受新装备和相机,然后再去巴拉格宗。

叶开 发表于 2008-7-30 15:27

原帖由 <i>无量河</i> 于 2008-7-30 11:59 发表<br />
只有结构解析,没有手法介绍。从教科书上学和从生活中学是两码事啊。我打这个结只需两秒。 <br />

打今儿起,每天练习十分钟,看看哪天能接近无量兄的水平

丝绒 发表于 2008-7-30 16:54

一直想琢磨在低海拔地区,尤其是蚊虫、老鼠出没的地方TARP的使用......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TARP 大摺箩(ZT自www.newlongmarch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