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鱼 发表于 2008-12-16 17:58

稀饭那个罐锅..一定超轻..........偶也要动手做一个.嘎嘎

helenading 发表于 2008-12-17 00:39

湖南代表团进来顶礼膜拜。

布衣候 发表于 2008-12-18 11:17

还有下文没有?

爱水电 发表于 2008-12-18 14:42

关于水源

既使是这个季节,黄草梁一带的水源也还不够丰富以方便取用,要十分留心才行,但这个季节往山上背水应该是比较冤枉了。
水电这次身边的饮用水大概只有一升左右,但消耗的绝不止这些,大致有以下几种补水的途径:

1 背阴处的积雪
黄草梁这个季节背阴处的积雪是绝对有的,但是不要指望能很顺利地收集到足够多的雪水,这个季节毕竟积雪是比较薄的。
北灵山无名1、2峰的背阴处积雪相对会多一些。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435.jpg

2 心目中要有计划预设补水点
在你设计线路的时候,就要知道大致线路上的可能补水地点,包括线路上的小村庄的农户,居住在偏僻地区的农户都很好客。
小羊似乎也很好客~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326.jpg

3 如果设计较长的徒步线路,最好选择富水的线路,尽管冬季已经断水,只要细心你仍然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

断流的瀑布下面往往有冰冻的水源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308.jpg

低洼处的水源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310.jpg

这样茂盛的干草下面或附近极有可能会发现水源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316.jpg

4 被遗弃的水源
这个是比较常见的,多数是游人剩余的,不会有人会故意下毒给你,这个只需稍加注意就行,但淡黄色的液体不要喝,呵呵~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448.jpg

[ 本帖最后由 爱水电 于 2008-12-18 14:43 编辑 ]

mc鲁迅 发表于 2008-12-18 16:00

淡黄色的液体 嘎嘎 看来给你留水的人自己也不多了
看来净水器需要加入到必备里了

zhujie1225 发表于 2008-12-18 19:31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8-12-18 14:42 发表<br />
4 被遗弃的水源
这个是比较常见的,多数是游人剩余的,不会有人会故意下毒给你,这个只需稍加注意就行,但淡黄色的液体不要喝,呵呵~
<br />
淡黄色的需要蒸馏。

彩云指南 发表于 2008-12-19 10:03

淡黄色的蒸馏也去不掉异味吧

zhujie1225 发表于 2008-12-19 11:01

原帖由 <i>彩云指南</i> 于 2008-12-19 10:03 发表<br />
淡黄色的蒸馏也去不掉异味吧 <br />蒸馏多次。

鸡肚皮 发表于 2008-12-19 11:07

原帖由 <i>zhujie1225</i> 于 2008-12-19 11:01 发表<br />
&lt;br /&gt;蒸馏多次。 <br />
那东西蒸多少次也不喝

mc鲁迅 发表于 2008-12-19 22:17

原帖由 <i>鸡肚皮</i> 于 2008-12-19 11:07 发表<br />
&lt;br /&gt;<br />
那东西蒸多少次也不喝 <br />
根据水汽循环理论 我们每天喝多次蒸馏过得淡黄色 还用来泡澡 洗脸 漱口

ST民工 发表于 2008-12-19 22:22

<br />
&lt;br /&gt;<br />
淡黄色的。 <br />
大家是在说啤酒么?

[ 本帖最后由 ST民工 于 2008-12-19 22:27 编辑 ]

鸡肚皮 发表于 2008-12-20 09:54

原帖由 <i>mc鲁迅</i> 于 2008-12-19 22:17 发表<br />
&lt;br /&gt;<br />
根据水汽循环理论 我们每天喝多次蒸馏过得淡黄色 还用来泡澡 洗脸 漱口 <br />
我指的是人工蒸馏

zhujie1225 发表于 2008-12-20 15:35

原帖由 <i>ST民工</i> 于 2008-12-19 22:22 发表<br />
&lt;br /&gt;<br />
大家是在说啤酒么? 青岛纯生。

爱水电 发表于 2008-12-23 23:40

第二夜的露营

当天的营地条件相当奢华,天气晴好,很厚的草垫子干净且平坦,夜间温度最低不超过零下10摄氏度,风力最大也就五六级.帐篷共拉了4根防风绳,每侧两根,这样的搭建方法可以抵抗很大的风力,同时减轻了帐篷局部的受力,帐尖向上的固定方式很简单,杖子固定在线轴里面(可出行前预先固定线轴位置),固若金汤.外加两个临时拉点增加头部和脚部的空间,加上帐篷的六个角共用去了10根地钉.

当天虽然风不大,但是在帐篷外做饭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胆量,干燥的草垫子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水电搬了一块平坦的大石头放在帐篷里作为炊事平台,这样相对安全一点.也许又有人会问帐篷内做饭结露怎么办?这个季节水电的这种透气面料可以显现出最大的优势,做饭和睡眠过程没有产生一点结露,以前说过太多,不再罗嗦.

有底的A塔空间虽然很奢侈,但是常规的搭建方法的抗风性较这个无底的小A塔逊色不少,解决的办法水电在上次朋友聚会的时候已经演示过了,原则就是降低高度和改变形态,外形和大小上往这个小A塔上面靠,这个需要一点想象力,以后会另贴说明.

请大家注意一下细节,搭建的方式及细节决定其抗风能力,如果八九级大风吹上一夜,而你的帐篷第二天形态仍然保持完好,那你的搭营技术就是过关了.

下面发几张帐篷的图片:

夕阳下几个不同角度的A塔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330.jpg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331.jpg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332.jpg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333.jpg

第二天清晨,开开门,透透气,晾晾睡袋,很是惬意...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373.jpg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411.jpg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432.jpg

http://aishuidian.com/007/IMG_1425.jpg

...

爱水电 发表于 2008-12-23 23:48

补充一个晾睡袋的视频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BLSMa22ZLg&feature=channel_page

soarrow 发表于 2008-12-24 09:52

原帖由 <i>爱水电</i> 于 2008-12-23 23:48 发表<br />
<a href="http://www.youtube.com/watch?v=eBLSMa22ZLg&feature=channel_page" target="_blank">http://www.youtube.com/watch?v=e ... eature=channel_page</a>

看到水电把大红长虫摆出N多斐思所夷的poze,,,嘿嘿嘿嘿~~~

mc鲁迅 发表于 2008-12-24 10:03

乍看第三张图 有smd的lunar duo的感觉

响马 发表于 2008-12-24 11:26

31L的包,那么长的装备清单,对比起来感觉还是有点意外。有没有装包的视频,满足下好奇心。

爱水电 发表于 2008-12-24 12:40

原帖由 <i>响马</i> 于 2008-12-24 11:26 发表<br />
31L的包,那么长的装备清单,对比起来感觉还是有点意外。有没有装包的视频,满足下好奇心。 <br />
这还忘了几样东西没写进去呢,看清单似乎很长,但都是不占地方的东西,睡袋大约占到一半,其余的东东占到另一半,帐篷很小,顶多占一个毛巾大的位置,而两个防潮垫是43公分长很轻的一个小卷,重约200克,外挂就可以了,此外包内还有一些地方可用,再装上两天的食物也没问题...

symoon 发表于 2009-2-25 16:31

留名
对羽绒裤、锅、垫子最感兴趣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初冬,完成了一次小环线穿越后,对装备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