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游侠
发表于 2009-1-20 13:13
原帖由 <i>lgq</i> 于 2009-1-18 02:08 发表<br />
我也上一个自己做的包给高手们帮看看哪里要修改,这个包最大负重建议是9KG。 <br />
=================================================================
这个包很紧凑轻巧啊,尤其是防潮垫兼做垫背一举两得。
我觉得防潮垫一个是轻一个是体积大,能否放在背包的后面就是远离背部的那面,这是因为防潮垫增加背包厚度之后,其重量集中在远离背部的后部,相当于力臂增加了,人可能会感受“后坠”的力量。如果防潮垫在远离背部的包后面,至少包的重量贴身了,“后坠”的感觉会小很多吧。
nn游侠
发表于 2009-1-20 14:00
原帖由 <i>sayidchen</i> 于 2009-1-20 12:42 发表<br />
请问楼上的背包背的时候会后倾么?还是很贴背?<br />
弯曲蹲下有困难么?<br />
很想做一个一样的啊。请教了 <br />
==================================================================
包做好之后我装载12kg多全套装备环湖试走了约10km,感觉还好,没有后坠的感觉:因为包的上部较宽下部较窄,且是弯曲前倾的,并无后倾的分量。
这里再介绍一下我这包的“力线”:
1、包的主要重量通过最低端(靠臀部)用尼龙带扣悬挂在后腰带上;该带扣还可以上下调节,使得包的整体高度有约70mm的上下位移以适应不同容量重量的场合;垫腰不随位移;
2、包的腰~肩部距离调节通过包的最低端(靠臀部)至最顶端之间的尼龙带扣调节实现,以适应不同的腰长和穿衣服厚薄引起该长度的变化;垫背也沿着铝条骨架同步升降;
3、包的前后倾斜通过包顶部与肩带顶部的尼龙带扣调节实现;
4、包的肩带调节通过两肋附近的尼龙带扣实现;
5、包的左右晃动控制通过最低端两侧与腰带后两侧的尼龙带扣实现;
6、与肩带等宽的环包尼龙带扣保证包的整体稳固及防撕裂;
此外通风散热:垫背分左右两块,中间有截面40*30mm的气道;与垫腰之间形成倒T字形空间通风散热;
腰带:我采用90mm机械传动皮带内垫泡沫,整体牢固,稍感硬了一些;
背包靠背部有一个内衬夹层,原来是想内置一块类似防潮垫的内衬使得包整体硬朗些,现在看来已无必要,装满后包本身就胀鼓起来了;
自游羊
发表于 2009-2-20 15:41
超强,各部分考虑的很细,顶!
藏兵山川
发表于 2009-9-29 23:33
学习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