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boyt 发表于 2009-1-8 22:13

D30```很强大的东西

神奇的东西。http://www.sixsixone.com/d3o.aspx

bluesboyt 发表于 2009-1-8 22:15

官方地址

http://www.d3o.com/

常态是柔软的,遇到撞击会变硬。

新沙人家阿伟 发表于 2009-1-8 22:24

关键是实用性能啊。。。硬了以后,能变软吗?要能能屈能伸才好。

jack_guai 发表于 2009-1-8 22:28

The North Face are new to the d3o family for 2008 and with it and bring them the new Impact glove.
原来TNF最新款手套的橘红色标志是表示用了d3o材料的啊。

mc鲁迅 发表于 2009-1-8 22:35

反复撞击会疲劳吗?

ty47 发表于 2009-1-8 22:46

能软能硬 啧啧..........

彩云指南 发表于 2009-1-8 22:59

原理是什么?撞击的能量激活分子?

巧克力般黑 发表于 2009-1-8 23:08

看起来蛮牛B的.但感觉有点华南虎..

bluesboyt 发表于 2009-1-8 23:26

我觉得是分子健对外力速度的感受能力不同。

低速的受力,分子间是松散的,而高速受力,分子会紧固起来。大概就是这样。

deathkin 发表于 2009-1-8 23:32

D30对于其特性是这样描述的

xiaodai 发表于 2009-1-8 23:45

道理应该和运动物体在空气中的阻力一样,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只不过这个效应在这种材料压缩时被放大了。
这种材料性能原理上的解释应该到不了分子尺度,拿几个图出来装B罢了,真实效果还不好说

bluesboyt 发表于 2009-1-8 23:55

首先它的纯防护性能肯定是比传统的双层结构差的(外层硬壳内层缓冲)。

而且防穿刺能力也不行。但是这种材料的优势也是明显的。

轻便、简单、透气...最重要是比较不影响运动能力。

deathkin 发表于 2009-1-9 00:06

透气是因为在上面打了孔。。。。。

保沙保甜 发表于 2009-1-9 10:37

原帖由 <i>xiaodai</i> 于 2009-1-8 23:45 发表<br />
道理应该和运动物体在空气中的阻力一样,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只不过这个效应在这种材料压缩时被放大了。<br />
这种材料性能原理上的解释应该到不了分子尺度,拿几个图出来装B罢了,真实效果还不好说 <br />

是一种粘度随剪切力增加而增大的流体(胶体)。响应速度较快,达到1/100秒。应力消失后,恢复原状。是分子尺度的变化。

甚至可作为防弹材料。
具体可参考: http://hi.baidu.com/qq57439621/blog/item/e6efee0198838f04738da5ed.html
请注意其中关于“Shear-thickening Fluid”的介绍。

我为装备狂 发表于 2009-1-9 11:11

是不是和batman那件衣服一样???

UHA 发表于 2009-1-9 12:33

真要防弹效果那么好.在中东的美军就不用插板了.一块不够还要插两块.或者买高价的龙鳞.

没有猩猩的夜里 发表于 2009-1-9 16:25

原帖由 <i>UHA</i> 于 2009-1-9 12:33 发表<br />
真要防弹效果那么好.在中东的美军就不用插板了.一块不够还要插两块.或者买高价的龙鳞. <br />
放在板后面还行,虽然响应时间极短,但是子弹的速度更快,应力变形后对人体传导的动能也够可怕了。

xiaodai 发表于 2009-1-9 22:52

原帖由 <i>保沙保甜</i> 于 2009-1-9 10:37 发表<br />
&lt;br /&gt;<br />
<br />
是一种粘度随剪切力增加而增大的流体(胶体)。响应速度较快,达到1/100秒。应力消失后,恢复原状。是分子尺度的变化。<br />
<br />
甚至可作为防弹材料。<br />
具体可参考: <a href="http://hi.baidu.com/qq5743962" target="_blank">http://hi.baidu.com/qq5743962</a> ... <br />

好吧,也许我错了
求教:
1/100 s的响应速度和分子尺度是如何联系的?

保沙保甜 发表于 2009-1-10 09:19

原帖由 <i>xiaodai</i> 于 2009-1-9 22:52 发表<br />
&lt;br /&gt;<br />
<br />
好吧,也许我错了<br />
求教:<br />
1/100 s的响应速度和分子尺度是如何联系的? <br />

呵呵,我不是搞这个研究的,只是转述资料里的说法而已。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不同类型的流体,随着剪切应力(比如说搅拌)变化其粘度变化方式不同。有的流体,比如某些涂料,搅拌强度加大其粘性变小,这种叫shear-thinning fluid。另一些流体,比如1:1的玉米淀粉水溶液(胶体),如果你慢慢搅动,它就像液体一样流动,如果用重力击打,它就会忽然变硬,这种叫shear-thickening fluid。这种性质是由淀粉分子的性质造成的。

下面是台湾小学生的一个研究:) 请参考第6页照片:太白粉(就是土豆粉)溶液黏性随应力的变化。很直观的
http://science.boe.tcc.edu.tw/up47/143_%E7%BF%81%E5%AD%90%E5%9C%8B%E5%B0%8F%E7%A7%91%E5%B1%95-%E7%B2%89%E4%B8%8D%E7%B0%A1%E5%96%AE.doc

shear-thickening fluid的大致原理是:这种流体实际上是一种胶体,许多分子尺度的微粒(或者就是不溶于液体的大分子)悬浮在液体中。这些微粒相互间略有排斥且其密度与液体近似,所以可以稳定分散在液体中,不会凝聚成块或是沉淀下来。但是突然的重击会压倒微粒间的轻微斥力,它们就会聚集起来,瞬间形成类似固体的坚硬状态。外力消失后,微粒又通过互斥分开,变回为流体。

不同的凝胶体系,对外力的响应速度和形成的固态的强度不同。这个“液体盔甲”里,微粒是纳米级别的二氧化硅小球,液体是聚乙烯乙二醇。

bluesboyt 发表于 2009-1-10 19:12

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可能是一种突破也可能是一个噱头。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迷信。

我说的迷信包括两方面。客观的去对待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到实物看一看,试一试...呵呵

(根据官方网站资料,这个材料已经应用在好几个牌子的产品中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D30```很强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