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难道是高原风+士兵高反影响?最见鬼的可能性是枪械是在平原校正瞄具的,没在高山上校好?
不懂,瞎扯。 内弹道学在学校的时候没学过,出来后又基本没有涉及,知道的连皮毛都算不上。不过大概是空气相对稀薄后飞行阻力降低,致使弹丸速度损失率降低所致。 唉,您在哪个论坛混啊,中毒太深了,老有奇谈怪论出现``````芬兰这种半工业小国二战能造什么好武器,
再话说回来,武器是死的,关键在于人,您可GOOGLE 一下,看看西蒙海耶的照片以及事迹,他和对面苏军拿的武器都一样----摸心拿肝。
http://www.aberdeenbookstore.com/images/snipersimo.jpg 哥们 苏芬之战在39年 你那个按狙击枪造的苏米比老巴用的枪的爷爷还老了
[ 本帖最后由 mc鲁迅 于 2009-4-27 00:08 编辑 ] 这楼歪太厉害了 都到芬兰工业了 咱还是说高原吧 那个年代的狙击手对抗更多是比人不是比装备,那时候狙击步枪发展没像现在那样先进,另外白死神那类天生杀神,给什么枪都足够锋利,白宝山一支枪对抗警察6支枪自己毫发无损击中4人,之前除了一次工厂打靶只练过气枪。
另外,张桃芳杀人到底用什么枪不好说,至少可能不是一直只用低精度普通步枪。
继续歪楼,哪位聊聊向小平和岩龙吧,前者命中率可怕,后者纯粹是现实中的兰博,可惜牺牲太早,哪位了解向小平同志战后去哪里了?整个一蒸发密令。
[ 本帖最后由 砾岩 于 2009-4-27 20:25 编辑 ] http://baike.baidu.com/view/1510216.html
此处有向同学近照一张
芬兰...
俺只知道俺家买的花园里的种菜3件套Fiskars就是芬兰的...那个替北约做铲子的Gerber 其实也就是Fiskars家的。 原帖由 <i>砾岩</i> 于 2009-4-26 22:34 发表<br />又纸上谈兵瞎想了一下,不考虑高原风速大,高海拔其实弹道更直,远距离狙杀实战记录是在阿富汗3K多高度地区,2.43k距离3枪击毙。<br />
搞不懂,难道是高原风+士兵高反影响?最见鬼的可能性是枪械是在平原校正瞄具的 ... <br />
是否高海拔对枪械的物理特性产生影响,比如阳光会对坦克炮管产生“光压”导致对弹道产生影响,后来设计炮管就改进了这个因素。另外我在尼泊尔安娜普拉那大环线翻越Thoroung La山口后,遇到一队意大利人扛自行车翻越的,全部用的V刹,没有用碟刹的,问领队,说高海拔气压会导致碟刹出问题。 原帖由 <i>砾岩</i> 于 2009-4-27 20:17 发表<br />
那个年代的狙击手对抗更多是比人不是比装备,那时候狙击步枪发展没像现在那样先进,另外白死神那类天生杀神,给什么枪都足够锋利,白宝山一支枪对抗警察6支枪自己毫发无损击中4人,之前除了一次工厂打靶只练过气 ... <br />
张桃芳很可能没有用瞄准镜步枪,一方面条件限制,另外其实神枪手最后基本凭第六感和经验,而不是精确瞄准,用瞄准镜没有训练过,不一定比长期使用3点一线的瞄准具打得准。玩CS,三角洲之类狙击枪,打移动靶,放枪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都是凭感觉,和打静止的完全不同。打移动的打多了,猛然来个静止的,常打不准。 原帖由 <i>heat</i> 于 2009-4-28 11:58 发表<br />
<br /><br />
<br />
玩CS,三角洲之类狙击枪,打移动靶,放枪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都是凭感觉,和打静止的完全不同。打移动的打多了,猛然来个静止的,常打不准。 <br />
这就是传说中的甩枪啊,想当年只要是出现在我镜子里边的人,没一个能活着跑出去……好久没打cs了 张桃芳狙击距离400米内为主,100-200米居多,战场上冷枪对抗不是刺客特工对抗,相对不太多超远距离狙击,远距离肯定必须用光学瞄准系统否则谁的眼睛也看不清目标。
近距离特别是手枪什么的,没有时间仔细瞄准,解放前很多土匪“炮手”手枪技术极好,准星干脆是锉掉不要的,方便快速拔枪。 武功上这叫“三合”,意气形三合,也就是现在流行说的“指哪打哪” 原帖由 <i>兔老虎</i> 于 2009-4-27 00:01 发表<br />
唉,您在哪个论坛混啊,中毒太深了,老有奇谈怪论出现``````芬兰这种半工业小国二战能造什么好武器,<br />
再话说回来,武器是死的,关键在于人,您可GOOGLE 一下,看看西蒙海耶的照片以及事迹,他和对面苏军拿的武 ... <br />
这个不是啦。
欧人好斗。
最近三百年就数欧洲打仗多
很多小国对武器制造都有独到研究(主要说轻武器)
比较代表的是瑞典瑞士捷克
芬兰命苦,给定了个战败国。被整得够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