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26|回复: 5

无奈而心痛的转载——浅谈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2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洪荒凤凰

    从欧洲中世纪的“文明在东方”到中国清王朝后一百年的“西学东渐”;从五·四运动推崇“德先生赛先生(科学民主)”、“打倒孔家店”到马列主义作为唯一真理;最后到了现在论必言“与国际接轨”,谈必说“西方先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从强势转为弱势最终导致自我否认、自我抛弃的一个过程。

     从社会进化的角度讲,一个5000多年形成、延续、发展的传统文化体系不可能没有精华。无论自然科学和生产力怎么进步,也不管人的意识形态怎么变化,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是在社会进化的漫长历史中形成的,肯定有它适应中华民族生态环境的一面,这是我们必须尊重的一个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去谈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价值冲突,得出的结论显然是不准确的。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是中国现代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因为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会出现繁荣时期和萧条时期,总的来说这种研究是没有间断过的。基于对现有学说的粗浅理解,笔者先就中西文化冲撞的两种模式进行简要的探讨,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进行简单的分析。

    中西方文化冲撞简单分类可以分成正常的冲突和不正常的冲突。所谓正常的冲突是指和平的文化思维之间的接触、碰撞、交流、融合;不正常的文化冲突则是指因为侵略、战争、革命等因素带来的违反常规的剧烈的文化冲突。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自古就有,但是晚清时期(1840年前后—1911年)成为文化交流方式转变的一个分水岭。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基本是输出式的,对西方主要是输出科学技术和手工业商品,而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则包括了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思维、礼仪等方面,可以说这种文化输出是建立在发展程度差距之上的一种自然文化流动,它以和平交往为主要的方式,军事征讨往往只是为了建立朝贡关系,并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随着西方生产力革命和社会体制的改变,西方国家从中世纪的黑暗进入工业文明,逐渐缩短并最终大幅度超越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再加西方列强逐渐认识到依靠武力打开市场并获得原材料的重要性,中国原有的文化体系和文化传播方式的优势被打破。伴随而来的就是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野蛮践踏和破坏。可以说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基本是建立在暴力冲突基础上的。

    为了寻求拯救国家危亡的出路,最先是开明的封建官僚迷信西方技术;当技术救国的梦想破灭之后又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的追求;在中国追求国家独立富强的探索过程中,马列主义在俄国的成功实践给中国指出了新的道路;当中国冲破意识形态上的限制而集中精力发展中国经济时,我们又不得不全盘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说中国在160多年的时间里对西方的学习几乎到了迷信的程度,而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除了毁灭还是毁灭。

    就当前而言,中国依然延续着漠视传统文化,迷信西方文化的教育思维。在当今世界上很少有人像中国人这样用第二语言(在中国主要是英语)衡量学术水平、用第二语言作为检验人才的标准、用第二语言考试作为各种考核的标准。这样语言教育模式必然继续导致中国年轻一代轻视传统文化,甚至是轻视传统的语言和文字。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其一是因为西方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致使中国人认为掌握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可以获取更多的生存机会。其二是中国政府、文化部门、学者没有从传统文化中整理可以与时代精神结合并积极推行的精华。

    如果说因为西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向西方文化进行倾斜性学习是一种客观要求的话,那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年中国流行的所谓时尚文化——80年代末到90年代前期,中国曾疯狂流行日本文化,当时有大批被称为为“哈日“的年轻人存在;进入90年代后期到现在,韩国的文化产品取代日本文化产品在中国泛滥,尤其以韩国的影视作品为甚。

    这一现象无疑在告诉我们:曾经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向中国学习的国家正在用他们整和之后的时尚文化(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影响着中国。因此,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并不仅仅是经济强势的问题。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西方武力的毁灭性破坏之后,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信心,没有太多人愿意花费精力整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需求结合起来。可以说,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差距并没有可怕到让我们必须学习彻底认同他们的文化,可怕的是中国的文化人士或者政府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已经没有了基本的信心。

    在研究中西方文化冲撞的问题上,笔者热切盼望中国的学者在做比较研究时尽量把重点放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中国发展需要结合上。首先是要树立对自己优秀传统文化成分的信心,其次是要积极整合、宏扬自己的优秀传统。如果不尽早做这件事情,在可以预见的几十年里,中国将面临全盘借鉴的西方文化思维与中国文化生态环境不适应的问题。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才想起来要整合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再次,中国的政府部门不能再以官方的身份强化外语类教育的社会权重,否则中国文化将面临更大的打击。


本文地址: http://bbs.qq.com/cgi-bin/bbs/sh ... mp;messageid=11234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公司行政部的同事,又在做圣诞布置了,我“有幸”还被叫去帮了个忙!
而街上的圣诞布置来的更早。
N年前,我就有点像个粪青了,虽然我认为我不是。我十分厌烦这种恶俗的东西,圣诞节,中国人庆祝什么?面对这么多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们过个屁圣诞啊?是不是太无聊了一点?
但可悲的是,我的工作就经常帮我们的客户做这些俗不可奈、随波逐流、唾弃传统的事,但还有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无法真正脱离这样的影响,一时激动一时放纵。
我们这一代人,看到的中国,应该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还是最悲哀的一代?
发表于 2005-12-1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是有原因的,最主要一点,就是中国能广泛的吸收,吸取外来文化,并融入,并革新。每次新文化的输入都会带来中国的大发展。比如,唐,比如元,比如清。
那些个破文章,拾了点儒的小杂碎就卖弄。现在的愤青真是愤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 [  [   09 1  [/   6] =  Л冠Л现Л Л :   Л . 1088  Л   =  _ Л  Л Л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0:01 编辑 [/ ]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现在我们没有真正的吸收,也没有真正的融入,更谈不上革新。
最大的革新可能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表于 2005-12-12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50年来就没大师了,
我也很反感那些包皮都没切就冒充大师指点江山的小P孩。
写那么多废话不如老老实实去实验室搅烧杯,
这样对社会的贡献要大的多。
要是将来我的孩子这样的话,
我要用一大堆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的书压S他。
或者让他去建筑工地挑一星期的砖,
让他知道锅是铁打的,
不是象现在的中国经济学家一样动动嘴皮就能混饭吃,
不管智商有多低。
发表于 2005-12-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鸦薯薯这话说得痛快啊 :)

[ [  [   38553  [/   6] =       时时▽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0:01 编辑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4 05: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