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earth和传统大比例尺地图的非定量比较[修改更新]
酱铺/JUMPERHOME
FRM: http://www.jumperhomes.com江工坊
元月份走了两条新线,
佛坪大熊猫保护区和“天上”到太白。
碰巧自己手里有这个地区的1:5万地图,
和自制GE地图比较了一下
感觉其实各有优势,不应过于迷信传统大比例尺的地图。
1,定位的精确度
把军用地图和ge地图同时校准后,用gps+ozi标定在图纸上的当前位置,
基本上都达到识图要求,传统大比例尺没有明显优势,似乎反而偏差略大些。
2,海拔和等高线
在个别地点(但其实很少)确实发现GE有较大的海拔偏差(比方100-200米),
而1:50000地图的控制点标高与实际海拔偏差较大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测海拔本身比定经纬度要困难的多,版本较低的地图由于技术所限,
这方面的缺陷是比较大的。
“绘制大比例尺的复杂精确山区地图是极困难的事情,
其实很多大比例尺地图的等高线用了简单的插入法
和相对比例较小的地图没有本质的区别。”地图从业者语
个人理解,山区地形非常详细的描述[比方10-20米]
也许是出于传统定位定向技能的要求,而这一技能已经完全被GPS取代了。
过大的比例尺地图即便很准确也对行走者没有太多的意义。
3,地名和地貌
不要完全迷信地图上的地标和地名,
和实地的老乡沟通一下,
会发现传统地图的错误还是不少的。
另外,比方一些重要的峡谷,悬崖和瀑布,
如果不实地核对,仅仅从航拍的图片和计算机生成的地形数据上是很难判定的。
因此这也是普通大比例尺地图缺陷较多的部分。
4,时效性和技术先进性
有些小路早已荒废,有些明明有重要山路的地方并没有标注,
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新路,建筑及地貌不能及时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显示。
很多大比例尺地图是50-60版,新的通常不过80版,特别是复杂山区
即便有,用时候也要留点心眼。
6,各有特色
传统地图将原始的地理信息资料通过整理和抽象化用制图方式表达,
其中包含对资料的人为理解和判读,可能绝大部分是准确的,但错误是难以避免的。
年代久远的旧版本地图由于时间和技术的限制尤其如此。
GE的资料更多的是经过自动处理的的原始地形地貌资料,
抽象化资料相对有限,人为的成分相对较少,需要个人的判读和标注。
理性需要感性的补充,直观需要抽象的升华,
有可能的话还是用“判断与思考”将“GE和大比例尺的地图”结合起来.
酱铺/JUMPERHOME
后话:
常看到有人对军用地图很信赖和迷信,
我只是将自己手头上的图和其他的资料交叉的对比一下。
本身并不会涉及机密的具体内容。
关于高程的误差问题或许应该这样判断:
首先看几个关键制高点的相对标高,如果该高的低了,改低的高了,那就有问题。
另外要看大部分控制点是否准确,如果大部分GE和大比例尺地图都能对应,那么个别误差明显大,那就有问题。
还要看相对海拔,根据某一控制点校准海拔表,在另一点有较大误差,那就有问题。
“这个正常,各国取的海平面参考点不同”
这没错,但好像差不了100-200米,
感觉似乎是10-50米的区别?
在gps和海拔表的误差之内。
要比较的话,当然是要把所有的资料都转成wgs-84坐标系,
并不需要复杂的公式。
不管怎样,在方圆几公里范围的详细地图上,即便坐标系和高程系不同,
显然都不会产生方圆几百米某个范围内海拔或坐标误差的“突变”。
判断高程误差,我基本是这样做:
比较靠谱的高程基本有4种来源:
1,校准后的海拔表,2稳定工作后的gps,
3,大比例尺地图的标注或等高线,4,ge的读值
大部分实际情况下,四种数据吻合的很好,
不超过50米的差距也许可以看作是“公差”,
100甚至200米的差距就有必要研究一下了。
比方说:1,2,3都很吻合,而4差别明显大,
那可以判定4可能有问题。
关于“高程视角差”我注意到了:
1,卫片比航片视角差要小
2,险峻复杂的地貌比相对平缓的地貌视角差要小。
比方:ge的3d模型的山脊和蒙皮图片的山脊常常会有一些偏移,
这显然是由于“高程视角差”,ge应该是做了相应的处理和纠正,
绝大多数情况我认为是“基本吻合”的。
还没有发现影响导航的情况。
我感觉在秦岭山区实际的使用中:
用gps在地图上标注,平面误差小于50m可以认为吻合很好
小于100米可以认为吻合较好,
小于200米都可以接受,基本不会影响导航。
高程误差小于30米可以认为吻合很好。
小于50米可以认为吻合较好,
100米以下都可以接受,基本不会影响导航。
"另:5W1虽然老,但是还是有很多详细的可用的地方"
确实是这样。。我很同意,也是我要表达的本意。
一篇回复: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comm_nav/280933,0,0,1.html#post5
作者:方位
来自: 郑州
注册日期: 2007-12-14
看过江工坊,敬佩!对于goole earth 和地形图的比较冒昧的说两句。
其实对于驴友来说,直观的可能更好用一些,但对于专业的活动,地图往往更可靠。
1、定位的精度。
GE的精度已经没有太大问题,在GE上找一个地物点和你到实地用GPS(民用)施测得到的结果一般来说不会大于
30米,运气好的甚至在10米以内。1:5万地形图控制中误差为0.2mm实际上就是10米。从这个方面来讲,1:5万
地形图的整体精度是高于GE的。另外一点,GE卫片是中心投影,而1:5万是正投影,简单来说1:5万整幅图的精
度是纠正后的比较平均,而GE卫片中心部位精度会高一些,边缘的精度会差不少。
其实,1:5万地形图也是由航片为基础,经过外业调绘,内业平差,整饰才出来的。
当然,当今摄影技术已非昔所比,很多卫片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分米级,制作较大比例的地形图已经开始使用
卫片,而不像以前必须要用航片了,所以说,目前高分辨率的卫片是一些较大比例尺地图的前身,不同的是卫片
更加直观,有趣,更炫,而地形图综合了各类信息更加实用,可靠。
2、等高线和高程。
我对GE的高程数据了解不多,不知道他是将卫片附加已有的地势数据还是利用卫片解析出的高度数据。但不管是
那一种,它的高程数据的精度都不会超过1:5万地形图精度。利用GPS定位平面定位精度是远远高于垂直面定位精
度的,简单来说,GPS卫星的轨道高是差不多的,当你的GPS搜到3颗以上卫星时,形成的空间模型其平面强度是
高于垂直面强度的。民用的GPS垂直定位精度我试过的有50米的误差,还有将近百米的误差,是远不能和它的平面
定位精度相比的,甚至还不如好点的气压测高仪准确,这也就是一些高端的民用GPS如高明的展望、60CS等还保
留了气压测高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国家开始对一些名山测高,最后发布的数据都是由传统的方法如三角高程或水准测量得来的结果。
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控制点的高程精度,必须由三角高程或水准测量,精度应在毫米级,山区的也在分米级,精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当然,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画法的确是内插得来的,这是航测的规范所决定的,也是航测的技术所决定的,所以
说,等高线只是提供了山势的主要走向,如果你认为几条均匀的等高线之间的坡度是固定的那就错了,他们中间完
全有可能出现不大于一条登高距的陡坡或悬崖,在普通山区等高距是20米。所以说,想利用1:5万的地形
图超详细的规划线路,是有困难的。只能用1:1万的地形图。
3、地名和地貌。
如果经常看卫片,并且能用双眼把平面的卫片看出立体效果的化,你已经以及具有专业的水平。
问题是大多数驴友,看卫片城镇地区还好一些,山区或丘陵地区,很难看出地形地貌的变化,个人认为,
看地形地貌还是地形图来的直观一些。对于地名要素,卫片就不提了,一点没有,除非你自己加
1:5万地形图上基本都有,标注至村民组一级,还是挺好用的。
当然,有些地名近些年变了,地图上没有做相应更改。关键是地形图的更新太耗费人力、物力了。像酱铺所
言,一些山区大部分还是50、60年代的,半个世纪了,变化的太多了。
不过个人认为,年代久远的地形图山区的可用性还是有的,平原地区才是无法使用,而山区或丘陵地区除了村
庄道路新增较多,山也还是那座山呀,梁也还是那道梁。
4、用GE还是地形图。
废话!当然用GE,因为你更本搞不来地形图。如果你通过工作或其它关系搞到出行的大比例地形图,
你太幸福了。你的出行将因此增色、安全很多。目前我们国家的1:10万、1:5万、1:1万等大、中
比例尺地形图都是涉密的,不会对外出售。
其实对于GE和地形图还是酱铺说的好:GE的资料更多的是经过自动处理的的原始地形地貌资料,
抽象化资料相对有限,但人为的成分相对较少,需要个人的判读和标注。
当然,对于户外运动,你只想放飞心情,锻炼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考虑GE或地图,毕竟现在找个无人区
也比较困难拉,但是一旦你把地图、卫片、GPS用到你的户外活动中,你会发现另一片天地。
看到酱铺的帖子,偶言。算顶一下,请拍砖。
[ 本帖最后由 酱铺 于 2008-2-4 15:0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