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zui 发表于 2006-12-20 11:05

giant anthem国内最全评测资料

转自http://www.go2428.com/bbs/viewthread.php?tid=72&extra=page%3D1
打造国内最全anthem评测资料
感谢hzbike,jsbikes,CB等的车友们

giant anthem全避震车架(转)

GIANT ANTHEM车架
全新的液压成型技术
RACE-BUTTED抽管技术
ALUXX SL铝合金

减震采用GIANT最新开发的MAESTRO减震技术~!

在台湾GIANT的年鉴上是这样评价这款车架的:
你是不是曾经认为:拥有一台具有无能量损失,又兼顾减震行程的顺畅,刹车时减震系统又不会锁死的越野车,是一个连老天都会惩罚你的贪婪的想法?!

GIANT继NRS的无能量损失后,又一新的科技突破;不但保留了NRS最引以为豪,叱诧车林的无能量损失系统,也兼顾了避震行程带给你的舒畅操作,甚至刹车仍能动作的减震系统~!

开始担心上帝会惩罚你吗?GIANT给你比你想要的更多!!
ANTHEM采用最新的结构概念,使后三角的刚性大幅提升30%,将你的踩踏力量毫不保留的转换成骑乘效能。ANTHEM不顾一切的带领越野登山车(CROSS-COUNTRY MOUNTAIN BIKE)的未来冲上终点线,3.5寸的减震行程,兼顾速度与敏捷,不著痕迹的减去重量,更轻快的车架几何是职业车手或是狂热玩家的赢得胜利的武器~!

06款零售车架

http://www.hzbike.net/upfile/2006-12/2006121310264016278.jpg
07款零售车架
http://www.hzbike.net/upfile/2006-12/200612131464729352.jpg


07款的后减震换成了FOX RP23的
价格也比06的稍高

北京隆猫:

刚装好的车子。怎么说呢,我还没有骑它上过山。架子是FOX RP23后避震。有6档可调。基本功能就是踩踏档和open挡。座着骑车时感觉和硬架区别不大(不知道上坡如何),抽车如果用open档感觉卸力明显,拨到踩踏档会很多。比从前试过的任何软架子踩踏都要“硬”。maestro技术从giant解说来看也是座着骑不太损失能量。07款涂装有变化,那颗RP23让整个车架价格上去了一截。



刚装好的车子。怎么说呢,我还没有骑它上过山。架子是FOX RP23后避震。有6档可调。基本功能就是踩踏档和open挡。座着骑车时感觉和硬架区别不大(不知道上坡如何),抽车如果用open档感觉卸力明显,拨到踩踏档会很多。比从前试过的任何软架子踩踏都要“硬”。maestro技术从giant解说来看也是座着骑不太损失能量。07款涂装有变化,那颗RP23让整个车架价格上去了一截。


http://www.hzbike.net/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hzbike.net/upfile/2006-12/200612132171281750.jpg

抱歉逸风,没有看过06款,之前并不特别关心anthem。最开始的目标是trance来着。车架市场应该只有这款anthem team车架出现在大陆市场了,其它颜色恐怕是以整车的形式推到市面上。







[ 本帖最后由 dreamerz 于 2006-12-21 00:58 编辑 ]

darzui 发表于 2006-12-20 11:05

来自MBAction的试车报告-anthem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ip.gif 发表于2006-6-13 18:39:06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6/20066131835564333.jpg

车辆环境:frameALUXX Butted aluminum, 3.5" Travel.
forkManitou R7 Super w/TPC Lockout, 80mm travel
shockManitou S-Type SR SPV
handlebarRaceFace Next XC Composite
stemRace Face Deus XC
seatpostRace Face Next Composite, 350x30.9
saddleWTB Shadow V PSL
pedalsNA
shiftersSRAM X.0 trigger
front derailleurShimano XT
rear derailleurSRAM X.0 Carbon
brakesHayes HFX-9 XC Composite
leversHayes Carbon
cassetteShimano XTR, 11-34
chainShimano HG 53
cranksRaceFace Deus XC X-Type
BBRaceFace X-Type
rimsMavic CrossMax SL
hubsMavic CrossMax SL
spokesMavic CrossMax SL
tiresHutchinson Python AirLight, folding 26x2.0

ANTHEM的得分挺高,在参加测试的五个车中,综合得分仅仅输给了价钱昂贵的 SANTA CRUZ -BLUR
测试的实际情况也表明了,ANTHEM 就是一个面向竞赛的车种


在大力量,一般是站立的情况下边,有很好的表现(9分)
但是对于路面震动的过滤,还是有一定的欠缺
竞赛取向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anthem 的优势是在站踩得状态下表现得很好,其次是坐姿踩踏,大震的吸收,跳跃的吸收,刹车时杀车的积极性表现较一般。针对竞赛可谓利器,尤其是上坡较多的赛事,但用作平时娱乐表现就不如trance来的好了。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6/200661813152312077.jpg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6/200661813154422992.jpg

[各种看法都有]

darzui 发表于 2006-12-20 11:06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新车使用感受(ANTHEM/REBA-T)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ip.gif 发表于2006-6-8 23:55:39

作者:江苏单车网[三元…]

新车出炉,小试一下,潜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最近一直在寻找自己喜欢的合适的车架,正好俱乐部的ANTHEM特价,哪能放手啊,呵呵利马决定拿下,6号到无限俱乐部装车,一切都挺顺利,只是因为自己对各部件的性能和特点不是很了解,所以这里要感谢下老叶,不厌其烦的想我介绍各种配件的特点及区别。因为资金有限,所以要做到比较合理的搭配,老叶真费了不少脑筋哟!呵呵!最后选择了XT套件(刹车用的是LX的)、REBA-TEAM、ANTHEM18寸。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6/20066823494143502.jpg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6/20066823512723784.jpg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6/20066823512758523.jpg
  7号车车装配完毕,下午上了趟天文台。在去天文台的路上,多次更换了变速比,XT的传动和我想象的差不多,前拨比较流畅,后拨由于是反拉的,和以前使用的习惯不一样,所以偶尔还是会有失误,我想习惯了就好了吧,但是后拨的加减挡还是挺顺的,指拨与后拨感觉接近同步到位。有点夸张,但确实是真实的感觉,但是XTR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还有可能线管的问题吗?
  开始爬坡,前叉锁死状态,第一次用后避震车架爬坡,但未感觉到匀速登踏时有卸力问题,很满意,就是上山前感觉坐管位置较低,但心想第一次骑,低点好,但是爬坡时感觉腿无法用力到位,到第一个弯已经很吃力了,但想想还是先骑上去试试看确定下是不是高度不够的问题造成的。中途站踩了一段,虽然摇车的技术水平还不标准,但是发力的脚感觉比较塌实,没有软棉棉的感觉。 应该就是坐管的问题,到天文台门口时感觉两腿比爬2趟还累,利马提高了10毫米,又下去骑回来爬了一小段,感觉好多了。登踏的动作很自如。看来还是得调出个自己适合的角度很关键。
  从天文台旁的小门出去,有段比较颠簸的石头路面,试骑了一下,全避震的效果出来了,比较明显,虽然前后气压都是按照竞赛标准。路面的石块比较大,而且间隙和落差也不小,但ANTHEM加REBA-TEAM让我骑行的感觉挺舒适,前后轮都没有被弹起的感觉,尤其是后轮与地面比较伏帖。而且在踩踏的时候脚部力量的发挥也显得很均匀,没有突然踩空,或阻力突然加大的感觉。下边是扛车,整车的重量我还没称过,听说张铁人称过没装脚踏重量在11-12之间,这给我省了不少力气。虽然我对重量的要求不高,但是能达到这样的重量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当然开心S了啦!
  从西马到索道站的那段下坡是我今天主要的目的地,开始的那段台阶,没有下,还没下过呢有地个怕怕!不过来到上回联合速降比赛起点那时,调整好心态,害怕自己比较冲动,速度控制不住,虽然下过几次,开始出发,下坡发力过程很正常,速度快了的话,由于前一小段还比较平坦,所以没有特别的感觉,不过毕竟下边有2个地方还是比较危险的,就是刚出发不久有个小S加乱石且有点落差的那个地方,以较慢的速度通过,下到S中间的落差底部时,前叉被下压了不少估计有80左右了吧,但是过程比较揉缓,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手部的冲击,这就弥补了我上肢力量薄弱的缺点,随即后轮着地,虽然有30CM左右的落差,但是落地瞬间也没有生硬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有几块大石头的那个落差(大概40CM吧),依旧较慢速度通过,下行过程顺畅落地也轻缓。接下来一段碎石树根路面,自己刻意的选择了比较复杂的一条路线,虽然刹车的效果还没真正体现出来,但是整车对于这路面,绝对是应付自如了,对于路面的起伏,经过前叉车架的过滤,我所感觉到的震动已经很小了,由于后轮与地面的伏帖,所以感觉后轮的跳动是极小的,车首方向把握的也比较平稳。这样对于整车的掌控比较容易,也轻松一些。
  来到龙脖子,飞了两个小的,可能动作不到位,飞的不好,不晓得是不是软尾不习惯的缘故?爬下龙脖子的那个下坡,虽然坡度已经比较缓了但只是想找找感觉,特意从中间有碎石的路线走,这ROLL-X-RACE抓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重要的是感觉ANTHEM在爬这样的陡坡的时候,预想的卸力的问题并没有发生,反而感觉到,后轮在碾压过小石头后,能瞬间伏地,不至于后轮空转。
  其实刚刚接触到单车的时候,我是觉得自己可以自由的在山林里穿行,无拘无束,不用为一些烦琐的小事动脑筋,可以在繁忙工作的业余时间好好的放松,享受一下。如今有了这部车,应该能让我的休闲活动更畅快,顺便参与个什么比赛什么的,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咯!
  以上的这些,都是我个人最直观的感受,由于第一次接触软尾,还得更仔细的体会下。写的不好大家多多指点啊!

darzui 发表于 2006-12-20 11:06

作者:江苏单车网[晓鹰]

晓鹰ANTHEM整车使用感受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ip.gif 发表于2006-5-28 22:14:37

  不错的车,怎么说呢,我对这个车架的感觉不错.
  下边来具体的说一下吧
  首先,你不能希望这是一个舒适的车.
  这个车和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双避震车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一般传统的定义和感受是把震动平滑的过滤掉,有一种Q的感觉,但是在ANTHEM上,无论你面对的是上坡或下坡,你不要希望得到这种感受.ANTHEM就象GIANT一直宣传的那样,是一个面向XC竞赛的车型.就是要把踩踏的效率发挥到最大(不仅仅是力量的传递最大,还包括过滤颠簸,使后轮不空转)我没有用这个车进行太过于激烈的下坡.因为怕某人担心他的宝贝嘛.但是我在西马腰到军事禁区的一段路上,进行了测试,上坡的平均速度在16左右,下坡的速度在35左右,这段路也比较合适的代表了XC的路况。
  
上坡:
  在上坡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的踩踏,不断的变换力量和姿势,以及重心的位置,来确定这个车是否真的比原来的NRS好.结果是肯定的,在上坡的过程中,车辆的行进很顺畅,后轮在面对颠簸的过程中,能够完好的过滤掉颠簸,并能不影响踩踏力量的传递.比我的硬架车感受起来,还快一点,这也是技术进步的成果.良好的避震系统就应该达到这个.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车架在突然发力的冲刺过程中,效果来的还是没有硬架车好,有一点迟滞的感觉,就是说,在遇到突然变化的路况或者和人对决的时候,会吃点亏.
  
下坡:
  在下坡的过程中,ANTHEM开始没有给我多少安全的感觉,因为它并不象我习惯的双避震车一样,给我一种舒适的感觉,震动还是会通过坐垫传到你的屁股上来.但是大概用了两分钟,我就已经对他充满自信了,后避震搭配MAVIC819的车圈和无胆车胎,能够在任何的越野路面上过滤掉颠簸带来的后轮腾空.防止了后轮滑动的倾向.并且,后方的刚性也保持的不错.较好的诠释了越野竞赛全避震车的实质.
总结:
  一个不错的车架,漂亮的车架.适合从硬架转成全避震的硬汉车手.但是对于使用惯了传统的全避震车的朋友来说,是需要一定时间适应的.效率是这个车的实质,其他的可以抛在脑后.
  
测试中的一点不足:
  
  首先,批评晓鹰同志,你的体重和我差不多,也就是说,前叉的气压应该在110-120之间,你却打到了150.认为这样可以减少泻力,提高效率,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可能给你带来相反的结果.因为这样,你的前叉不能很好的过滤震动,在高速运动中,你的前轮可能弹起,反而需要你使用更多的精神和体能来平衡车辆,不能专心的踩踏.你要没有泻力,可以用锁死嘛,你看专业的运动员,几乎不管什么样的上破路况,都是锁死的.  
  其次,在测试的过程中,车对我来说大了一点,坐垫比较高,上管较长,不太适合我的身材,可能中间会有一些因素影响实际的结果,大家包涵.
  最后,由于我一直使用的反手刹车和正拉后变速,和晓鹰的车设置完全相反,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欠缺,如果不是这样,相信ANTHEM还会有更好的表现.
  
最后,PS:
  现在这个车架无限俱乐部已经有销售了,不到原来的NRS的价格,相当的超值!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5/200652822143232786.jpg

darzui 发表于 2006-12-20 11:07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原创]越野利剑----GIANT-Anthem使用报告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ip.gif 发表于2006-5-26 20:50:08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5/20065262045365593.jpg
GIANT ANTHEM-1到家快3个月了,本来早该把使用的体会给大家分享,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全面的感受,所以时间长了一点。ANTHEM是专门为越野竞赛而设计的,我这台是M号的,18寸。车架的角度较NRS有些变化,另外我感觉上管的长度也比较长,这样更利于发力。由于买来的时候是整车,所以我根据自己的需要更换了部分配件,原装的GIANT包碳把立比较长,角度也上仰的厉害,不是太习惯,所以换成了EA50的把立。另外用XT牙盘更换了原装的RACEFACE牙盘,前叉换上了FOX100,另把原来24根辐条的圈换成了36根的。变速部分使用原装的XTR套件。

ANTHEM车架的做工和喷漆工艺已经有了大的飞跃,整辆车上所有的管子都是异型管,没有一根是一样的,甚至左右2边都不对称,整车的线条非常流畅,细节的处理也非常到位。钩爪和车架的焊接部分轻巧而强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轻了重量。由于买来是整车,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实际去称一下车架的准确份量。但以最后整车不到11KG的重量来判断,车架应该是比较轻的!??KG,全新的后避震结构,效能更佳,而3.5寸行程更具踩踏效率,新工艺的涂装,在受到撞击的时候油漆不会整块脱落,只会成点状磨损,不过最好还是把该包的地方都包起来哦。

第一次刚骑上它的感觉,应该可以用惊讶来形容。曾听有人说过GIANT的MAESTRO技术非常神奇,的确一点也不过分,后避震的灵敏度非常高,动作也异常顺畅和及时,感觉后轮始终都紧贴地面,非常好的随着路面的起伏变化而动作。即便是在坑洼的路段,也能提供很好的附着力,每一次踩踏都得到充分的反馈,绝对不会出现后轮弹空的尴尬。你需要做的就是埋头骑行,剩下的就交给ANTHEM去办吧。当然我也在平路测试了一下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全避震车都存在的卸力问题,应该说在全力摇车爆踩的情况下,车架还是稍许有点卸力,但如果是在山地凹凸路面上则不太容易感觉出来。可见GIANT的MAESTRO技术已经很好的解决了卸力和减震之间的关系。在爬坡的时候不轮你是站踩还是坐踩,后避震几乎就不会动作,当遇到坑洼它又适时的工作起来。技术上突破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在弯道控制方面,我始终还是没有找到感觉,一方面我以前一直用的是小燕把,现在突然换成直把不太适应,另外ANTHEM的角度变化似乎也带来了重心的变化,尾巴比较稳定,后叉的侧向刚性也不错,但在出弯的时候有点难控制,更换建大轮胎后有点改善,但还是不太敢过的太猛。下一步打算换一个更短一些的把立试试。不过比较难得的是在刹车的情况下,后避震仍然在工作。

另外我还拿ANTHEM去做了一些超出越野范畴的动作,首先去上下楼梯,那感觉太棒了,不论是上还是下,MAESTRO技术的神奇一面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上去的时候后轮彻底和楼梯准确接触,提供强劲动力。下来的时候又如同坐在沙发中一样,完全感觉不到颠,很细腻。另外我还拿它去飞了一下包,先飞了个大约40CM高的,落地的时候后面的感觉比较硬,力量反弹上来了。后来去飞80CM的干脆就摔了,车架不能完全的吸收落地时的冲击力,不过拿一款越野车架去干这个活似乎有点过分!呵呵~

总体来说GIANT ANTHEM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越野车架,MAESTRO技术在这款车架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较GIANT以前的产品有了质的飞跃,在保持原来NRS无能量损失的基础上,又兼顾避震行程的顺畅,更轻更快更灵活。5400的价格也已经和NRS完全接轨,我相信它必然成为一款主流越野车架。TEAM升级的首选车架!呵呵~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5/200652620463319012.jpg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5/200652620463356423.jpg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5/200652620463342208.jpg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5/200652620472937392.jpg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jsbike.com.cn/UploadFile/2006-5/200652620475090876.jpg

darzui 发表于 2006-12-20 11:07

江苏单车网【allanwalker】

<金金计较>边走边看,GIANT ANTHEM
http://bbs.jsbike.com.cn/skins/default/ip.gif 发表于2006-1-19 11:16:08

2006年GIANT可是好戏连台,继去年推出的TRANCE,REIGIEN,FAITH大出风头后,他们又在06年推出了全新的替代NRS的越野竞赛车种,ANTHEM,下面,让小蒋带大家来看看这个车(其实主要是车架)好在什么地方.
  如上图大家看到的,首先好的地方是这个车看起来停不错的.
  其次,来讨论细节.
  从最是卖点的MASTRO系统说起,以前的NRS是使用的雷诺公司的技术,现在GIANT好象已经把它转让给别的公司了,所以,在06年,我们不会再看到NRS的身影了.其实.什么新技术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踩踏无能量损失,保持后轮贴地不打滑,下坡要稳定,抓地,不跳,巡迹性好.从国外的测评来看,ANTHEM 在这些方面明显比NRS做得要好,下坡非常的顺畅,但是你别指望它能够象自由骑的车种一样,把所有的震荡用逼真吃干净,最好的形容就是,它下坡不会把你颠飞起来,而是让你有很好的操控和路感.
  其次,来说说这个车驾的尺寸结构,ANTHEM能够作为一个优秀的竞赛车种,光有无能量损失的系统是不够的,还要配合良好的尺寸,才能够在山麓上冲刺,ANTHEM天生的设计就是为了 山地比赛,我们来看看他在尺寸上和车驾结构上有什么优势.首先,注意到的是ANTHEM给自己的评价是爬坡武器,作为一个双逼真车,能够说出这个目标,除了MASTRO带来的先天优势,肯定还有别的长处,这个就是后轮的位置,这个车的后轮非常的贴近SEAT TUBE,就是说爬坡的时候能带来更好的反映和巡迹能力 Super short chainstays maximise climbing traction,其次,双逼真车能够有效的减少路面的颠簸带来的空踏和节约体能,所以,即使在车驾重量比一般单逼真车重的时候,也能够做到快速的爬坡.然后,是车驾上管的长度,这个长度比较长,带来的好处是身体更加的伸展,呼吸更加顺畅,力量的传导更好a long top tube stretches the cockpit out for better breathing and power transfer.
  然后是车驾的重量问题,这个嘛,大家都很关心,我还不知道具体的重量,但是GIANT的说法是比NRS COMPOSITE轻点,呵呵,那么重量这个问题就不用烦了.
  用一些评论的话来说就是,这个车驾不敢说在爬坡上胜过硬架多少,但是绝对不会输,下坡更加稳定(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吗)
  还有什么问题使车友担心呢,对了,还有既然是双逼真,就应该谈到逼真器的选择上.GIANT这一次使用的是MANITOU 的S-TYPE,建议使用的前逼震是MANITOU 的越野新武器R7,这前叉的说法是,比SID轻,还坚固的前叉,顶级版本的配置带SPV踩踏平台,从厂家的数据来看,前叉的刚性回有比较好的反应,因为上管采用的是30MM,而SID采用的是28MM,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前叉有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地方就是,其上官使用了黑色的涂层,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颜色上会脱落,不那么好看.前叉可以在一般的车行买到.
  对于车驾的标准培植的后逼震器,也是采用同一个厂家的越野型号,有一个疑问就是,是不是MASTRO的逼震效果需要依靠M的逼震器来提供,但GIANT的反应是:"不,我们的系统已经很好了",对于是否在购买了车驾以后,要再购买R7的前叉才能达到相应的平衡效果,GIANT的反映是"这取决于你的个人习惯,我们选择了R7"
  讲到这里,大致的这个车驾的东西也讲差不多了.至于MASTRO是怎么工作的,呵呵,这个有点复杂,就不多说了,反正我们使用就可以了.
  一个值得期待的车架.

darzui 发表于 2006-12-20 11:08

量产后出厂的第一台ANTHEM1...看图说话.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UploadFile/2005-12/2005122417515762.jpg

其实车不是用来看的...要骑了以后才知道.GIANT 台湾的技师告诉我这台车是MAESTRO系列产品中难度最大的...所有的管材都是异型管,上管是方形的,斜管是水滴型的,后三角的截面象飞机的翅膀的截面.整台车的重量也就11KG多一丁点.

我有一台02年的NRS1,是01年9月分收到的,骑了整整4年,车不错,但后必震为了追求无能量损失而牺牲了太多的操控性. 这台ANTHEM的后碧震大概也就60-70MM,它更多的是强调后轮的贴地性而不是舒适性...毕竟它生来就是用来竞赛的.VPP和四连杆由于结构性的差异所以外表也差了太多,看习惯就好了. 但是功能就比NRS好太多了,毕竟它就是NRS的终结者.


这个车架的作工和NRS不可同日而语...抽管的厚度和可乐的底罐差不多...轻的我都不感相信.喷漆的处理比CANNONDALE都要好,除了接口没打磨.


我这台后逼真用的是MANITOU S-TYPE SPV,蹬踏时完全不动,跟硬架车没差别...看来GIANT成功了.


继续上图...把立换成THOMSON+5度//垫圈拿掉一个,原装把立太翘导致车首太高,极度不舒服.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UploadFile/2005-12/20051226204357324.jpg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UploadFile/2005-12/20051226204430208.jpg

在考虑买这款车架的车友一定要注意尺寸的问题...如你骑NRS为18.5INCH感觉稍大可考虑买16INCH的,如刚好就买18INCH的ANTHEM.这款车架的角度很怪异导致感觉偏大.

今天进行了ANTHEM1的处女骑...选择的路线是中山天文台,全程超过10度的OFF-ROAD的陡坡. 先说车上配件的表现...
MAVIC CROSSMAX SL轮组成... 啥也别说了,大家都知道.
HUTCHINSON PYTHON TUBELESS 外胎儿...感觉没有旧款的好用.滚动阻力很大,弹性也不太好.
AVID JUICY 7 碟刹的力道和控制手感个人感觉只输给MAGURA MARTA SL,比XTR和HAYES NINE CARBON都要好用...热衰退来的很慢.
FOX F100 前叉的表现让我有点失望...可能是不太适应100MM的前叉行程,装在XC上太长了.比SID WORLDCUP差远了.个人所见...如有意见不要拍砖.
SLR的坐包比著名的FI\'ZI:K GOBI好用...可能是我的PP与众不同.
最后来说说ANTHEM1的车架...前面已说了蹬踏时后避震没有运动...但好多人都不相信.的确如此...爬坡时后避震的O-RING一直老老实实的呆在前端没有移动,PP离开坐包发力时也一样;但地面有坑洞是它又会很灵敏的动大概4-5MM...
高速下坡时后避震不会让你无忧无虑,也不会让你感到很舒服...跟硬尾架差别不大但最大的差别是后轮自始至终都牢牢的抓住地面...不会有摔尾的现象发生;另外在刹车时后轮的抓地很好给你的感觉是后碟刹不太灵敏,其实那是我的错觉.(以前骑NRS时一刹车后轮就在地上狂拖一气,不太好控制,还夹带摔尾)
打分的话我给ANTHEM1 9 分(小白8分;VT7分;CANNONDALE SCALPEL3000 8.5分)

对了,那个著名的顶级RACEFACE 牙盘DUES XC不太好用...说实话还是XTR好用...细腻的如丝一般,刚性好的象...无发形容.高速下坡时后避震不会让你无忧无虑,也不会让你感到很舒服...跟硬尾架差别不大但最大的差别是后轮自始至终都牢牢的抓住地面...不会有摔尾的现象发生;另外在刹车时后轮的抓地很好给你的感觉是后碟刹不太灵敏,其实那是我的错觉.(以前骑NRS时一刹车后轮就在地上狂拖一气,不太好控制,还夹带摔尾)
打分的话我给ANTHEM1 9 分(小白8分;VT7分;CANNONDALE SCALPEL3000 8.5分)

对了,那个著名的顶级RACEFACE 牙盘DUES XC不太好用...说实话还是XTR好用...细腻的如丝一般,刚性好的象...无发形容.


告诉你事实你又不相信...我身高186CM,体重90+KG,力量绝对好于绝大部分车友...平路/上坡路都试过,在蹬踏时的确感受不道任何的BOBBING,也许是SPV的气压我设定的较高.但科技的进步你有时不的不相信...我相信绝大部分功劳要归属与MANITOU S-TYPE SPV 后避震.

darzui 发表于 2006-12-20 11:08

继续

从去年年底拿到这台GIANT ANTHEM-1后就一直在专心的折磨它...今早骑完30公里的XC后里程表的ODD就过1000公里了. 期间除了春节回老家停了两个多星期,基本上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在操它.周末操其他两台.
车架是大号20英寸...配置如图,自己看. 车架角度和以前的NRS完全不一样,感觉要大一点,我适应了大概两个星期才调整过来. 如果你以前骑NRS是中号,买ANTHEM的车架最好也是中号,大号就买大号. 我身高187CM,坐管大概拔出来了超过24CM,坐包后沿的垂直透影线几乎和后轴平齐了,而原配的把立很长有12CM,所以在骑行中上身就完全舒展开了,要知道ANTHEM是专门为竞赛而设计的车种.前叉配的是FOX F100RL,不是原配的MANITOU R7 SUPER LKOUT 80MM行程, 我个人感觉前叉太长导致车首太高,有一点怪怪的. R7的叉要到4月份才能补给我...到时候在作进一步的报告. 所以今后配ANTHEM的车友一定要注意前叉的长度和行程问题.
车架的做工和表面处理已不能和当年的NRS相提并论,全部是异型管,圆管很少,并且车架的重量也减轻了很多. 有人说它的造型没有NRS好看,就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ANTHEM要好看一点,线条要比NRS简单一点. 车架后叉的侧向刚性也比NRS提升了不少,尤其是高速下坡时感觉特别明显. (休息一下...)

车架后避震的行程感觉没有NRS的大,这正是我所期待的东东. 感觉象骑了一台硬尾车但后轮始终都牢牢的贴在地上,不管是平路/山路,上坡/下坡,还是高速/低速.但是后避震的灵敏度比NRS的要好,在这里所说的灵敏度并不是大家所关心的蹬踏导致的后避震的运动,而是地面的坑凹和不平而导致的后避震的正常运动.以前NRS感觉会比较迟钝,导致后轮的贴地性大打折扣,ANTHEM表现出来的真的让我很吃惊. 举个例子...我用TUBELESS的外胎,气压的改变都会导致后避震灵敏度的改变...外胎打30PSI时和打40PSI时后避震的灵敏度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骑NRS时我只敢将后轮气压打到30-35PSI,不敢太高,否则高速下坡时会颠到失控,因为后避震太迟钝. ANTHEM完全不同,不同的后轮气压不同的后避震反应,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它完全可以将真实的路感传递给你,不象我骑过的其他品牌的双避震车,后轮的路感很模糊,有时模糊到好象后轮没有贴地,由此而来的恐惧让你不得不减速...我目前OFF-ROAD下坡骑到的最快速度是67KM...这是以前骑NRS从来没有的,包括VT-1和CANNONDALE SCALPEL 3000. 真实的路感可以让你放心的去操控......
在来说说大家关心的蹬踏能量损失...我可以这样说,是我目前骑过的最好的,超过NRS和CANNONDALE SCALPEL 3000.我这1000KM的骑行有三分之一是在爬超过10度的陡坡,后避震根本就不会动,前提是路面没有坑凹和不平,不管你是站立还是安逸的坐着. 但当路面不平时后避震就立刻开始运动,但也是三四毫米的微动,除非有很大的坑洞.我没有照说明书的设定四分之一的SAG,我设定是大概3-4MM,不到五分之一. 如果把前叉的换成80MM的R7我想还会有更好的表现. 在公路上后避震完全就不动. 借给杭州赛山地组冠军的TALLAMN骑过一次,爬中山的天文台,全程4.3KM朝过10度的山路..他老人家一路站立骑行,到顶后一直蹲在那里看后避震,完全处于无语状态...我随后骑着CANNONDALE到顶,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二手卖给我吧...*&^%#!!!!好爽...比我的SPECILAIZED M5还要爽." 跟硬尾车的区别真的不太大...但要好过硬尾车,尤其是路面状况很差时. (再REST一下...)

整车重量在11KG...由于是整车进来所以无法得知车架的真实重量.据说是2.3KG...不知有没有记错. 车车的通过性十分好,骑过OFF-ROAD绕圈, 路面中等难度,起伏较大...20KM为基本量...平均速度可以在22-24之间,骑NRS时在同样的条件下只能到19-21之间,骑CANNONDALE时比ANTHEM稍稍差一点, 最主要的是我不太适应FOX RP3的后避震...路感太模糊了. ANTHEM的座管后仰角度我也十分的喜欢,让我的蹬踏/提拉的动作都很到位,上身也非常的稳定. 不过就是在上一些极限的陡坡时车首会上仰,注意下压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管你是小力量高频率蹬踏的车友,还是用绝对力量低频率蹬踏的车友,应该都可以适应ANTHEM,只需要改变后逼真主气室和SPV的气压. 其他的就交给它...

高速行进中减速刹车时后避震会运动,所以后轮的贴地性在此时会加强...我发现很少有拖尾和甩尾的现象发生,感觉后轮也不太容易抱死.不知是否年龄大了,心理上的问题导致不敢做太激烈的过弯...但后轮的胎面的确有一点惨不忍睹...没有拖但磨损又那么大,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车架很结实...下过楼梯,也做过大概40CM的腾越,躲避行人搞过急刹车,从50KM减到0KM用了不到20米还是在高速下坡行进中, OFF-ROAD极速到过67KM...没有任何发软的迹象,车架刚性好到我都不太喜欢我的CANNONDALE了.但车架的抽管又那么薄,,,用手指弹听到的声音就知道很薄...难道方型管比圆型管强?????


整台车的灵魂部位...简洁而高效的避震联接加上让我称心如意的MANITOU S-TYPE SPV后避震,要上车架的车友一定要买带SPV的后避震...我试过不带SPV的车架,有一点那个...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UploadFile/2006-3/200631715911652.jpg

受力第二大的主转点...采用异型管一体液压成型,不象NRS是用另一块铝形材焊接的.保证了最大强度和轻量化,感觉细小的部件其实强度很好.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UploadFile/2006-3/2006317165851399.jpg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UploadFile/2006-3/2006318131745566.jpg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UploadFile/2006-3/200631813186820.jpg

bluesboyt 发表于 2006-12-20 12:24

似乎都是各大论坛转来的,都好象看过。字太多,又小。肉多嫌肥``哈哈

不过这个车架有个问题,泥地的效果不好。
后上叉的交会点离轮胎太近了,泥地中轮胎上会裹上无数的泥巴。这样不管作为比赛也好娱乐也好都比较麻烦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giant anthem国内最全评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