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2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从去年年底拿到这台GIANT ANTHEM-1后就一直在专心的折磨它...今早骑完30公里的XC后里程表的ODD就过1000公里了. 期间除了春节回老家停了两个多星期,基本上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在操它.周末操其他两台.
车架是大号20英寸...配置如图,自己看. 车架角度和以前的NRS完全不一样,感觉要大一点,我适应了大概两个星期才调整过来. 如果你以前骑NRS是中号,买ANTHEM的车架最好也是中号,大号就买大号. 我身高187CM,坐管大概拔出来了超过24CM,坐包后沿的垂直透影线几乎和后轴平齐了,而原配的把立很长有12CM,所以在骑行中上身就完全舒展开了,要知道ANTHEM是专门为竞赛而设计的车种.前叉配的是FOX F100RL,不是原配的MANITOU R7 SUPER LKOUT 80MM行程, 我个人感觉前叉太长导致车首太高,有一点怪怪的. R7的叉要到4月份才能补给我...到时候在作进一步的报告. 所以今后配ANTHEM的车友一定要注意前叉的长度和行程问题.
车架的做工和表面处理已不能和当年的NRS相提并论,全部是异型管,圆管很少,并且车架的重量也减轻了很多. 有人说它的造型没有NRS好看,就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ANTHEM要好看一点,线条要比NRS简单一点. 车架后叉的侧向刚性也比NRS提升了不少,尤其是高速下坡时感觉特别明显. (休息一下...)
车架后避震的行程感觉没有NRS的大,这正是我所期待的东东. 感觉象骑了一台硬尾车但后轮始终都牢牢的贴在地上,不管是平路/山路,上坡/下坡,还是高速/低速.但是后避震的灵敏度比NRS的要好,在这里所说的灵敏度并不是大家所关心的蹬踏导致的后避震的运动,而是地面的坑凹和不平而导致的后避震的正常运动.以前NRS感觉会比较迟钝,导致后轮的贴地性大打折扣,ANTHEM表现出来的真的让我很吃惊. 举个例子...我用TUBELESS的外胎,气压的改变都会导致后避震灵敏度的改变...外胎打30PSI时和打40PSI时后避震的灵敏度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骑NRS时我只敢将后轮气压打到30-35PSI,不敢太高,否则高速下坡时会颠到失控,因为后避震太迟钝. ANTHEM完全不同,不同的后轮气压不同的后避震反应,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它完全可以将真实的路感传递给你,不象我骑过的其他品牌的双避震车,后轮的路感很模糊,有时模糊到好象后轮没有贴地,由此而来的恐惧让你不得不减速...我目前OFF-ROAD下坡骑到的最快速度是67KM...这是以前骑NRS从来没有的,包括VT-1和CANNONDALE SCALPEL 3000. 真实的路感可以让你放心的去操控......
在来说说大家关心的蹬踏能量损失...我可以这样说,是我目前骑过的最好的,超过NRS和CANNONDALE SCALPEL 3000.我这1000KM的骑行有三分之一是在爬超过10度的陡坡,后避震根本就不会动,前提是路面没有坑凹和不平,不管你是站立还是安逸的坐着. 但当路面不平时后避震就立刻开始运动,但也是三四毫米的微动,除非有很大的坑洞.我没有照说明书的设定四分之一的SAG,我设定是大概3-4MM,不到五分之一. 如果把前叉的换成80MM的R7我想还会有更好的表现. 在公路上后避震完全就不动. 借给杭州赛山地组冠军的TALLAMN骑过一次,爬中山的天文台,全程4.3KM朝过10度的山路..他老人家一路站立骑行,到顶后一直蹲在那里看后避震,完全处于无语状态...我随后骑着CANNONDALE到顶,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二手卖给我吧...*&^%#!!!!好爽...比我的SPECILAIZED M5还要爽." 跟硬尾车的区别真的不太大...但要好过硬尾车,尤其是路面状况很差时. (再REST一下...)
整车重量在11KG...由于是整车进来所以无法得知车架的真实重量.据说是2.3KG...不知有没有记错. 车车的通过性十分好,骑过OFF-ROAD绕圈, 路面中等难度,起伏较大...20KM为基本量...平均速度可以在22-24之间,骑NRS时在同样的条件下只能到19-21之间,骑CANNONDALE时比ANTHEM稍稍差一点, 最主要的是我不太适应FOX RP3的后避震...路感太模糊了. ANTHEM的座管后仰角度我也十分的喜欢,让我的蹬踏/提拉的动作都很到位,上身也非常的稳定. 不过就是在上一些极限的陡坡时车首会上仰,注意下压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管你是小力量高频率蹬踏的车友,还是用绝对力量低频率蹬踏的车友,应该都可以适应ANTHEM,只需要改变后逼真主气室和SPV的气压. 其他的就交给它...
高速行进中减速刹车时后避震会运动,所以后轮的贴地性在此时会加强...我发现很少有拖尾和甩尾的现象发生,感觉后轮也不太容易抱死.不知是否年龄大了,心理上的问题导致不敢做太激烈的过弯...但后轮的胎面的确有一点惨不忍睹...没有拖但磨损又那么大,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车架很结实...下过楼梯,也做过大概40CM的腾越,躲避行人搞过急刹车,从50KM减到0KM用了不到20米还是在高速下坡行进中, OFF-ROAD极速到过67KM...没有任何发软的迹象,车架刚性好到我都不太喜欢我的CANNONDALE了.但车架的抽管又那么薄,,,用手指弹听到的声音就知道很薄...难道方型管比圆型管强?????
整台车的灵魂部位...简洁而高效的避震联接加上让我称心如意的MANITOU S-TYPE SPV后避震,要上车架的车友一定要买带SPV的后避震...我试过不带SPV的车架,有一点那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受力第二大的主转点...采用异型管一体液压成型,不象NRS是用另一块铝形材焊接的.保证了最大强度和轻量化,感觉细小的部件其实强度很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