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boyt 发表于 2007-3-3 22:17

实际上脚背的差异是相当大的。鞋带的很大一部分作用就在这里。

dreamerz 发表于 2007-3-3 22:42

小弟愚顿,楼上两位令我恍然大悟!

MHW 发表于 2007-3-3 23:25

呵呵,老梦:是我有些表达不清…
我说的生产难度以HBN为例,当年宣传的口号就是“锁定脚跟”。相对于脚背而言,这个脚跟的差别更大:人种差异、个体胖瘦、甚至有无伤病。 而常见的脚背无非就是三种:正常、平足、弓足。鞋带已经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鞋对脚的固定(或者叫支撑)更重要的技术难题在于内衬的硬度:当然是越硬支撑越稳定,可是相应的就要牺牲舒适性。
呵呵,有点儿跑……

彩云指南 发表于 2007-3-3 23:37

跑个题,原来读书的时候做过一道题:怎么才能让一个鸡蛋从5楼掉下来不破,其中一个答案就是做一个跟鸡蛋完全密合坚固外壳。

看了楼上几位答复,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能把力分散开,而不让其集中一点,就能实现不顶脚了?

dreamerz 发表于 2007-3-4 02:44

原帖由 <i>MHW</i> 于 2007-3-3 23:25 发表<br />
呵呵,老梦:是我有些表达不清… <br />
我说的生产难度以HBN为例,当年宣传的口号就是“锁定脚跟”。相对于脚背而言,这个脚跟的差别更大:人种差异、个体胖瘦、甚至有无伤病。 而常见的脚背无非就是三种:正常、平 ... <br />

脚跟是大问题啊!
我也有比较合脚的鞋,低帮相对算硬的,前面比较紧走路没问题,但鞋子可能比脚大了顶多半码,结果如果鞋带稍微松点一走路后跟就掉。虽然不会让脚后跟掉出来,但总是感觉到在动,也是不爽的。

bluesboyt 发表于 2007-3-4 13:28

原帖由 <i>彩云指南</i> 于 2007-3-3 23:37 发表<br />
跑个题,原来读书的时候做过一道题:怎么才能让一个鸡蛋从5楼掉下来不破,其中一个答案就是做一个跟鸡蛋完全密合坚固外壳。<br />
<br />
看了楼上几位答复,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能把力分散开,而不让其集中一点,就能 ... <br />


道理是这样的。但是你的脚不是鸡蛋,别说那么多人的脚都不同,就是你自己的脚也是变化中的。
这点就决定了完全贴合均匀受力从理论上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且实际上我们的脚在对鞋子施加的力各个部位本来就是不均匀,力的方向也是千差万别。

bluesboyt 发表于 2007-3-4 13:30

原帖由 <i>dreamerz</i> 于 2007-3-4 02:44 发表<br />
&lt;br /&gt;<br />
<br />
脚跟是大问题啊!<br />
我也有比较合脚的鞋,低帮相对算硬的,前面比较紧走路没问题,但鞋子可能比脚大了顶多半码,结果如果鞋带稍微松点一走路后跟就掉。虽然不会让脚后跟掉出来,但总是感觉到在动 ... <br />


我就是会觉得后跟在动。而且只是右脚跟...

原因在我试了许多的鞋子(各种鞋子)之后终于确定了,左右脚不一样大。呵呵,简单吧```

MHW 发表于 2007-3-4 14:12

原帖由 <i>dreamerz</i> 于 2007-3-4 02:44 发表<br />
我也有比较合脚的鞋,低帮相对算硬的,前面比较紧走路没问题,但鞋子可能比脚大了顶多半码,结果如果鞋带稍微松点一走路后跟就掉。虽然不会让脚后跟掉出来,但总是感觉到在动 ... <br />
所以说这种“锁定脚跟”的设计思想在许多制鞋品牌中都出现过,不过好像还没哪个牌子做得很好,可见其难度。印象中不知在哪儿看过:欧罗巴人种的跟骨要比蒙古人种的大。所以像攀岩鞋这种要求非常“紧”的鞋,中国人在脚跟处就会明显感到空旷,因为鞋所用的鞋楦不是国人的……

TO 彩云:这也是我前面说的问题,如何才能给足部一个完美的支撑。现在的中高帮鞋,内层普遍采用海面作为支撑(见下面的图)。包得太紧(鞋与脚贴合的非常紧密)本来就会对足部造成压力,就像骨折以后打石膏一样;包裹得不是很紧密的话,又会造成空空隙,有位移的可能。有些鱼与熊掌的感觉……呵呵。

彩云指南 发表于 2007-3-4 17:38

多谢各位同学提醒,受教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有一关于鞋的问题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