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款rab的睡袋开始
曾经的以前,看到一个rab的睡袋,很奇怪发现这个睡袋的两面居然手感不同,仔细一看,原来分别是650和850蓬松度的羽绒,下面是650的。羽绒是靠空气层来保温,不管是650还是800,压扁了恐怕都是一样的效果。
一个睡袋,比如Marmot-9度的氦,舒适温度大概是-4度,重量800-900克,加上7或者9厘米的exped的羽绒充气垫子,很多时候都够用了。如果羽绒睡袋少充绒一半,下面做成一个口袋,然后把充气垫子塞进去,这样总共可以减轻250g的重量。
有没有哪位同学开始尝试一下?多余的鹅绒可以做一个枕头。 建议楼主用Big Agnes的睡袋 原帖由 <i>飞行的三文鱼</i> 于 2009-1-6 22:26 发表<br />
曾经的以前,看到一个rab的睡袋,很奇怪发现这个睡袋的两面居然手感不同,仔细一看,原来分别是650和850蓬松度的羽绒,下面是650的。<br />
羽绒是靠空气层来保温,不管是650还是800,压扁了恐怕都是一样的效果。 ... <br />
wm有成品 睡袋型的背部一片布 更极端是背部嘛也没得quilt型 nunatak和golite还有bmw都有出 如果你的睡袋底部面料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撑你的垫子,恐怕重量就少不了多少。如果开放式背部,个人认为始终是减少了自己的睡眠质量而达成的 原帖由 <i>飞行的三文鱼</i> 于 2009-1-6 22:26 发表<br />
如果羽绒睡袋少充绒一半,下面做成一个口袋,然后把充气垫子塞进去,这样总共可以减轻250g的重量。... <br />
这种东西是有的,warmlite早就推出这个概念了
http://www.warmlite.com/images/bag-Info.jpg 我觉得睡袋下片的羽绒完全就是浪费,如果你垫子好的话。下片用一块抓绒倒还不错。 原帖由 <i>北地烛火</i> 于 2009-1-7 09:20 发表<br />
我觉得睡袋下片的羽绒完全就是浪费,如果你垫子好的话。下片用一块抓绒倒还不错。 <br />
垫抓绒确实不错,我亲身试过好多回了 羽绒下片浪费的说法纯粹是理论上的,每个人睡觉都会翻身或侧睡,这时下片没有绒的话两边漏风会很厉害,SD的WICKERFAST后背就是一片布,还好是夏季睡袋,在能够忍受的范围内,秋冬季节我还真不敢用这样的睡袋。
我觉得解决的办法就是延长睡袋的包裹围度,或者想BA那样专用的睡垫,其初衷都是加强包裹性,减少漏风点。 原帖由 <i>新沙人家阿伟</i> 于 2009-1-6 23:06 发表<br />
如果你的睡袋底部面料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撑你的垫子,恐怕重量就少不了多少。如果开放式背部,个人认为始终是减少了自己的睡眠质量而达成的 <br />
看不懂底下要放垫子,为什么材料一定要强悍 Big Agnes的羽绒睡袋都是这路子,Golite的超轻款根本就省了低下那部分,对这种设计我一直觉得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你睡着睡着翻个身侧过来了怎么办? 原帖由 <i>柚子</i> 于 2009-1-7 12:15 发表<br />
Big Agnes的羽绒睡袋都是这路子,Golite的超轻款根本就省了低下那部分,对这种设计我一直觉得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你睡着睡着翻个身侧过来了怎么办? <br />
其实这是你想象出来的问题,实际使用下来是:这种睡袋和防潮垫是一种紧密结合,侧身的时候不会露背的,防潮垫会有点往上弯的,还是和quit组成密闭空间的。 原帖由 <i>dacong</i> 于 2009-1-7 13:10 发表<br />
<br /><br />
其实这是你想象出来的问题,实际使用下来是:这种睡袋和防潮垫是一种紧密结合,侧身的时候不会露背的,防潮垫会有点往上弯的,还是和quit组成密闭空间的。 <br />
天热上半部分打开睡 天冷放在bivy里睡 我的意思是这种设计实际上是要靠背部把下片压实了才能起到实现保暖效果,如果只靠一个侧面压着,很难保证保暖效果吧?当然也要看使用环境了 原帖由 <i>柚子</i> 于 2009-1-7 13:25 发表<br />
我的意思是这种设计实际上是要靠背部把下片压实了才能起到实现保暖效果,如果只靠一个侧面压着,很难保证保暖效果吧?当然也要看使用环境了 <br />
看来你没理解
貌似是羽绒压实了就不保暖 不保暖就干脆不要羽绒直接用垫子
[ 本帖最后由 mc鲁迅 于 2009-1-7 13:30 编辑 ] 有款Big Agnes的睡袋 标称零下18°,底部是层皮,但整个睡袋充绒却只有400多克,用上羽绒睡垫估计能支撑到-10度。关键是羽绒睡垫比较大,无法插入预留的那个睡垫洞…… 原帖由 <i>mc鲁迅</i> 于 2009-1-7 13:29 发表<br />
<br /><br />
看来你没理解<br />
貌似是羽绒压实了就不保暖 不保暖就干脆不要羽绒直接用垫子 <br />
貌似和羽绒没关系。睡袋下片没有羽绒,保暖效果就要靠睡垫和睡袋的结合程度来实现。平躺的时候整个后背压在上面,睡袋跟垫子之间不会有太大缝隙,也就是睡袋上片紧紧包裹住了睡垫;但侧身睡的时候睡垫和睡袋就肯定会有缝隙了。这个问题大概只能靠配套设计的睡垫来解决,但怀疑配套设计的睡垫为了解决结合部的问题会比普通的尺寸大,这样一来就又产生了多余的重量。而golite的设计似乎是靠扣件把睡袋和睡垫捆一块儿扎紧来解决这个问题。看国外的评论似乎有人因为扎的太紧把带子都拽断了,估计是因为不使劲扎紧还是会漏风。这种设计之所以没有普及起来大概也是因为这些问题。
[ 本帖最后由 柚子 于 2009-1-7 14:51 编辑 ] 有没有用过的?说说感觉? 原帖由 <i>柚子</i> 于 2009-1-7 14:49 发表<br />
<br /><br />
<br />
貌似和羽绒没关系。睡袋下片没有羽绒,保暖效果就要靠睡垫和睡袋的结合程度来实现。平躺的时候整个后背压在上面,睡袋跟垫子之间不会有太大缝隙,也就是睡袋上片紧紧包裹住了睡垫;但侧身睡的时 ... <br />
看来是我没理解 呵呵 我觉得裹不紧的问题在我身上不太严重用的时候也没有因为侧身导致有空隙
不知道兄弟讲的空隙具体指什么哈 按我理解就是有缝隙可以进风
如果比较在意这个问题也可以考虑jrb做的垫子和睡袋 靠魔术贴连接 因为裁剪成V型貌似反而比一般长方形的轻不少 原帖由 <i>刘浪</i> 于 2009-1-7 13:58 发表<br />
有款Big Agnes的睡袋 标称零下18°,底部是层皮,但整个睡袋充绒却只有400多克,用上羽绒睡垫估计能支撑到-10度。关键是羽绒睡垫比较大,无法插入预留的那个睡垫洞…… <br />
要这样看,普通的睡袋充绒800克,上片部分也只有400克,而只充上片的睡袋,充400多克也是很正常的……
我记得爱教主说他用400克的大红虫,把下片的绒也拍到上片里去,结果上片比600克的大红虫的上片还厚……
[ 本帖最后由 鸡肚皮 于 2009-1-7 16:40 编辑 ] 关于翻身什么的
我的世界观里,如果已经追求快速什么的,那也就不指望舒服什么的,不死,就行了,其它,死扛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