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63|回复: 26

不谈艺术,纯摄影技术探讨之Bokeh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一段时间,小DC玩多了,几乎忘了什么是Bokeh,也就是焦外成像。
焦外成像这个东东和器材关联度比较大,特别是镜头。
而好的Bokeh对器材的依赖也更大些,但不绝对。
总的来说镜头的光圈要开得大而圆,叶片多些更好,这也不是绝对。
好的焦外成像用很俗的一句话来说,就要有像奶油般花开的柔和影调,但这还不是绝对。
好的焦外从技术角度来说,要尽量避免包括色散和球差在内的各种像差,如产生明显二线性焦外就会很恶,仍然不是绝对。

下面贴几张图片,自己复习一下,也想听大家说说所谓的焦外。。。









[ 本帖最后由 爱水电 于 2010-7-10 22:47 编辑 ]
发表于 2010-7-10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时候有那么点残留像差倒也未必是坏事,所以Bokeh和光学玻璃以及设计关系很大,某种意义上说,半个世纪前很多“落后”的光学设计以及含铅或者放射元素玻璃,造就出的Bokeh现在已经没法复制了,看当年的电影就知道了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10-7-10 01:57 编辑 ]
67488b95g84e95d76bd6a&690.jpg
67488b95g8a2be788263b&690.jpg
67488b95g8af7f72b3b9f&690.jpg
67488b95g73b0fdbd7f47&690.jpg
67488b95g84e9bc6175de&690.jpg
67488b95g84e993d5cb71&690.jpg
67488b95g863ea3356535&690.jpg
67488b95g84e96006fd52&690.jpg
发表于 2010-7-1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宏村?
发表于 2010-7-1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依稀记得这里哪位大大每次的装备照片都是全景BOKEH来着 ?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AYKNIGHT 于 2010-7-10 01:50 发表
确实,有时候有那么点残留像差倒也未必是坏事,所以Bokeh和光学玻璃以及设计关系很大,某种意义上说,半个世纪前很多“落后”的光学设计以及含铅或者放射元素玻璃,造就出的Bokeh现在已经没法复制了,看当年的电 ...

灰版的第三张照片很Bokeh!原片是否右下角焦内面积更大一些呢?

有时候人们的确很怀念那些古老的东西,现代的尼康大量使用ED玻璃和纳米涂层,佳能也在使用萤石镜片与之抗衡,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数码时代特别突出的横向色差,也叫倍率色差。尽管以尼康G型高端头为代表所谓牛头从技术角度上改善了不少,分辨率也更高了,但照片看起来并不一定好看,特别是焦外。而人们总是不得不怀念起那些古老的德系镜头和老尼康手动镜头来了。
发表于 2010-7-1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爱水电 于 2010-7-10 23:12 发表

灰版的第三张照片很Bokeh!原片是否右下角焦内面积更大一些呢?

有时候人们的确很怀念那些古老的东西,现代的尼康大量使用ED玻璃和纳米涂层,佳能也在使用萤石镜片与之抗衡,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数码时代特别 ...


原片未裁剪,那张照片是Contarex的可换后背装片操作失误了,结果整卷都成了Bokeh...............
发表于 2010-7-1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技术,更不懂艺术,但从照片上来看,可不可以说灰灰片子的Bokeh,要比楼主片子的Bokeh好呢?
发表于 2010-7-11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爱水电 于 2010-7-10 23:12 发表
灰版的第三张照片很Bokeh!原片是否右下角焦内面积更大一些呢?
有时候人们的确很怀念那些古老的东西,现代的尼康大量使用ED玻璃和纳米涂层,佳能也在使用萤石镜片与之抗衡,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数码时代特别 ...

没觉得第三张照片有上好的表现,只是光斑比较漂亮而已,整体Bokeh色彩很干,过渡一般,不像是蔡司牛头牛镜所拍,是菲林数据化失误?
LZ的第三张有些意思,焦前焦后成像过渡让人震惊,莱卡乎?老蔡乎?
发表于 2010-7-12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
发表于 2010-7-1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跟移轴摄影有啥区别呀
发表于 2010-7-1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搞了半天原来就是讨论焦外效果阿。

标题好洋气阿。。。。。



上两张宾得百微的“接近圆形”光圈的焦外效果。原图缩小未P

[ 本帖最后由 stay 于 2010-7-13 00:03 编辑 ]
029.jpg
test_d.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笛依扬 于 2010-7-12 19:46 发表
学习了,跟移轴摄影有啥区别呀

玩Bokeh是用普通大光圈镜头拍摄或者较大光圈微距镜头拍摄,以获得较浅的景深并享受漂亮的焦外成像效果。在相同的景深下,优质的镜头往往比劣质的镜头焦外成像要漂亮很多。
玩移轴是依赖特殊设计的移轴镜头拍摄,通常也为大光圈设计,通过镜头平移和旋转而获得并享受特殊成焦效果。镜头平移可以获得特殊透视效果,此时前镜片组平面和相机感光平面是平行的;而当镜轴存在旋转角时可以获得某种特殊景深效果(也包括浅景深效果),此时前镜片组平面和相机感光平面是不平行的。
需要说明的是,玩移轴也同时也存在Bokeh问题,并不矛盾,因为Bokeh不是为了追求浅景深,而是为了追求焦外成像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鸡蛋 于 2010-7-11 23:40 发表

LZ的第三张有些意思,焦前焦后成像过渡让人震惊,莱卡乎?老蔡乎?


这张照片使用了尼克尔AI口135MM/2.0定焦头拍摄,这款老经典人像头光圈全开就会有优异表现,不止体现在色彩和锐度上,焦外效果也无与伦比!
发表于 2010-7-1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镜头素质决定了焦外效果,而不是能刻意去控制的;

并不是说光圈越接近圆形,焦外效果就越“好”;

“好”或者“不好”,也许100个人有100种观点,讨论没有意义;

最重要的,图片是一个整体,割裂图片本身单独去讨论焦外,更没有意义。

以上个人观点。
发表于 2010-7-1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50岁的135/2.8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10-7-13 00:25 编辑 ]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ay 于 2010-7-12 23:58 发表
镜头素质决定了焦外效果,而不是能刻意去控制的;

并不是说光圈越接近圆形,焦外效果就越“好”;

“好”或者“不好”,也许100个人有100种观点,讨论没有意义;

最重要的,图片是一个整体,割裂图片本 ...

镜头素质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焦外效果,但这个一定条件的把握和在作品上最终取得什么样的焦外效果并为作品所用却是由摄影者来人来决定的!
灰版上面一组照片并不是每一个使用135/2.8镜头的人都可以轻易拍出来的,有些人用此镜头拍出来的简直就是垃圾。
摄影在很大程度上对主题的表现决绝与用光,而利用Bokeh也是学会用光的一个课题。所以我说艺术是艺术的问题,技术是技术的问题,两者都不能回避,也不能混同,否则无益。
既然技术有助于艺术的表现,探讨Bokeh也会有意义。
好与不好,确实不好讨论,就这个问题来讲也许是个人品位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爱水电 于 2010-7-13 01:5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AYKNIGHT 于 2010-7-13 00:18 发表
50岁的135/2.8

很好的片片~
灰灰看来创作时很激情啊,而且钟情于老头!没办法,就目前摄影界传统的很多东西,现在想超越都有一定难度。
创作的东东就不上了,还是再上一张老头纯技术图片的Bokeh:

发表于 2010-7-13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爱版,Bokeh算是镜头的一个无法量化的指标,如同这论坛讨论装备的指标优劣一样,尽管未必每个人都会拿出去实战一番,也未必大家意见都能一致,但讨论一下总有能互相受益的地方

ZEISS官方出过一个关于BOKEH的PDF,挺有意思,值得一看
http://www.zeiss.com/C12567A8003 ... rn/CLN_35_Bokeh_EN/$File/CLN35_Bokeh_en.pdf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10-7-13 01:24 编辑 ]
7.jpg
发表于 2010-7-1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爱水电 于 2010-7-13 00:54 发表

镜头素质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焦外效果,但这个一定条件的把握和在作品上最终取得什么样的焦外效果并为作品所用却是由摄影者来人来决定的!
灰版上面一组照片并不是每一个使用135/2.8镜头的人都可以轻易 ...


不认同。

并不是镜头素质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决定焦外效果。而是镜头素质,或者说一个镜头的物理结构,决定了焦外效果。

相同的镜头,同样条件下,理论上是产生相同的焦外效果——之所以说理论,是不排除相同镜头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假设和用和灰版一样的机器,一样的镜头,在一样的光线环境下,用一样的光圈和一样的暴光时间来拍一样构图的照片,焦外效果,理论上和灰版是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说到最后,阁下还是下意识的说到焦外之外去了——比如焦距、景深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那就是另一话题了。

[ 本帖最后由 stay 于 2010-7-13 15:4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AYKNIGHT 于 2010-7-13 01:23 发表
赞同爱版,Bokeh算是镜头的一个无法量化的指标,如同这论坛讨论装备的指标优劣一样,尽管未必每个人都会拿出去实战一番,也未必大家意见都能一致,但讨论一下总有能互相受益的地方

ZEISS官方出过一个关于BOK ...

感谢灰版分享!这个链接MS下不了了,要的同学还可以到水电网站下:
http://chinaul.net/011/CLN35_Bokeh_en.pdf

[ 本帖最后由 爱水电 于 2010-7-13 14:5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4-12-25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