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底-8月上旬走了格聂和雅拉两条路线。同伴先后有MC鲁迅,吴MM,彩云和酱铺,他们也会各自发帖做总结,按照以往风格他们会写的比较严肃,我这里就本着节省各位的脑细胞的原则,看图说话了。
2010年夏季徒步(1)——格聂,大计划成了小FB(上)
出行之前,
原本是把格聂穿越巴塘设计为主要节目,雅拉转山是甜点,可人算不如天算,种种原因,两条路线的行走强度调了个个,不过心情都是很好的,出来玩这就够了。
格聂-巴塘路线:
原定从喇嘛垭乡徒步走到巴塘,计划用一周左右时间,从老乡反馈和GE卫图来看,路线相对清晰。最终我们只是走了个常规徒步路线,即从喇嘛垭乡出发,优哉游哉地或骑马或走路地去了格聂主峰下的虎皮坝,然后返回章那乡,包车回了理塘。
有关格聂的最新路况:
从理塘到喇嘛垭乡的公路已经大大修缮(未铺柏油),包车前往只需2.5小时(我们花了400包车);
从章那乡-乃干多村-虎皮坝,这条原本的徒步路线已经通了越野车或拖拉机(价格不会便宜),并且据说简易公路还在向波密乡方向延伸。电线杆已经拉到了虎皮坝下面的村子。文明来啦,乐趣对好多人来讲也就没有了。
以后真要去徒步格聂,要么来个大转,要么中途西进巴塘。*我们的向导罗布大哥几年前陪一支大队伍走到过巴塘,据说是一人配一匹马,既然马都能走,人走更不在话下,罗布家就在喇嘛垭小学侧背后,很好一个人,这里推荐一下。
路上风景哪里好看:
喇嘛垭乡到章那乡,图快就包车走乡村公路,20分钟左右;徒步的话走的是山路,还是值得一走的。我觉得最好看的风景其实就在乃干多村对面的山梁上,时间有限的话包车从章那到乃干多然后爬上去玩半天也成,然后原路返回继续用车送到虎皮坝就得了。
看图说话:(我照相从来都是到此一游型,各位看官凑合看吧)
折多山垭口。去年夏天G318的折多山段,大事工程,尘土飞扬,寸步难行;此时修缮后的康定至新都桥段,一片通途,浑然不觉便已倏忽而过。另,据说2011年要大修G318新都桥—雅江路段。早上坐长途车从成都到康定,接着包车去理塘,当晚10点左右到达——16小时内迅速上至4000M,兄弟我开始了为期2天的高反。首日之内最好在三四千米之间过渡一天——以后不再挑战这个说法了,至少它是适合我的。
理塘—喇嘛垭路边海子。路况上文已讲,需2.5小时。路上要过一个接近4800M的垭口,路经远近三四个海子,此是刚过垭口的那个。
静等坐骑前来。这是刚从喇嘛垭出来不久,鉴于人民群众当时的身体状况,我们觉得还是再添一匹专用坐骑来的保险。在喇嘛垭乡,为了使我彻底和高反断绝,MC和吴MM英明地决定再待一天还缓慢地请来了乡里医生,1000ml的葡萄糖(含肠胃消炎药剂)在3850m的高度用一夜的时间将我彻底唤起;本想一处喜剧即将上演,谁知MC同学却杯具地接过高反的接力棒……
摆酷与沉思。Tilley白帽子既拉风又低调,不轻快不柔软不耐脏,不见得所有装备都要轻量化,玩到一定境界之后,就是玩个性和文化了。一般驴友请注意,千万不要先玩个性和文化,更不要满口装B——有个词叫做2B。
格聂藏云。下山,河边有桥,桥边有温泉,大坑太脏,过桥就有小泉眼,够洗脚的。路线就是沿河沿路往左走,前面有个村,还在耍坝子,那几天因为老喇嘛过世,耍坝子暂停,大帐篷没拆,小卖部也在,有“百事”思姆密达!当然百事是次日的事了,这第一天的营地我们就选在离桥边不远处。
黄花青石。以持相机人的方位讲,其左手沟下为桥边营地,右手边为格聂群峰。因为桥边营地看不到雪山,所以搭好营地之后,我就干脆过桥上爬到这个山梁。此处看喀麦隆峰最近,乌云已经从喀峰方向涌了上来,趁还有半边好天气,自拍一张。
虹桥。扎营时是下午2点半,本来处于让MC收集能量的考虑,后来客观上也躲过了一阵大雨,之后是一道彩虹挂在头顶。向导罗布大哥的白帐篷门前来了两个前边村里的老乡,都TM喝大了……
首日营地。Golite的香格里拉3,背景是山尖成金字塔状的喀麦隆峰,这叫“双峰”,其中间夹的是Golite老款的Poncho Tarp。晚上下了一阵大雨,我起身把Tarp调低成了Storm-frame,没带Bivy,把小阳伞放在脚那段遮挡飘雨,同样效果很好。我这把时尚小阳伞,重量轻过很多户外轻量伞(伞形小了点),颜色很摩登,遮雨,防晒,装B,泡妞,样样适用,相当幺西。
[ 本帖最后由 Mega 于 2010-12-16 13:2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