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论坛里面大家的帖子质量之高,让我发这个帖子很是心虚。本着暴露自己,从而在大湿的指点下暴露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还是决定发出来。
城郊的小地方,不是那么出名,也没有那么多背包的驴友,比较适合1,2个人去看看星空。呼吸新鲜空气。
2012春节,鉴于不忍看着假期白白在人情世故中流逝,和好友相约就近找个地方耍耍雪。因为好友是初次背包进山,综合各种因素以后,选择了元旦刚去过,且深有印象的重庆武隆境内,原计划是打算完全按照元旦的线路重走,将当时遗留的部分垃圾带出。结果:因为积雪太厚,害怕林子里面的辩路标示及那本来就若隐若现的线路无法分辨。加上本次未带GPS。几经权衡,在初日扎营后和好友开了个短会,最后决定原路退出山沟,然后从另外一条路经仙女山后山进入景区,然后从景区大门下山。
时间:
初二出发,宿车站旅馆
初三晨开始进山,宿山沟
初四退出,并由后山进入景区
初五由武隆乘早上的火车返渝
温度:
日间:2~8度
夜间:最低-1度
说说这次的装备吧!
这次连登山杖在内的背包重量控制在了8KG左右,目前此重量为回家以后称得,因为帐篷,地垫和背包均有不同程度的湿润,所以也包含的一部分水的重量(后来清理过程中估计有1KG左右),另外,因为疏忽,将洞洞鞋忘记了。所以,8KG左右的描述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的食物;这是我第一次没有携带任何方便食品;事实证明过于极端也不太好。其实方便面作为一种脱水食品,在户外的表现已经是有目共睹了,且热量很高,味道相对也OK。本次携带的干面,本来是作为第三天主食,结果因为第三天的行程取消后,带回了很大一部分食物。估计如果能够成功完成第三天的行程,背包重量应该能再减少1000克左右。再减去600克的登山杖,还是比较满意。
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去山间采野菜,一直觉得能够在户外采摘新鲜的野菜和一些简单的中药泡水,对相对长的线路的维生素、粗纤维以及清热等等应该会有不少的益处。这个经验很浅,认识的野菜和中药都极为有限,疑似的也不敢乱碰!
回家以后背包的样子如下,特别说一下三峰背包,关于此背包8264有很多评价,包括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懒猫看到这个会不会不爽。那就说说缺点,三峰的包实在不耐操,为此已经入了ULA;懒猫的手艺精湛,有时间也可以折腾下背包嘛!另外,你折腾的船如何了?)这次主要说说包正面用过收缩包体的黄色松紧带。以前此松紧带对我的用处主要是固定洞洞鞋、拖鞋、登山杖。这次在第一天用以固定冲锋衣,第二天将帐篷也固定在包外,因为天气不好,和对路线不太熟悉,加上一夜下来,帐篷~!~~湿了!
啰嗦几句帐钉和风绳,本次一共携带帐钉10颗;其中,LUXE原配的铝钉3根,仿DAC3根,另外特别带了4颗长螺丝和一把螺丝刀(预防冻土)事实上因为没有冻土,反而增加的重量。真正的冻土,估计水泥钉和小榔头应该是最好用滴!
发一个LUXE MP II本次的实际使用图片。回家以后就收到了懒猫的五方塔了(已经入手,爽爆)。比LUXE那是直接轻了一个二分之一,所以,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使用LUXE了,之后出掉或者压箱底均有可能。(尚在纠结中)
净水器,这玩意在我的行走级别中,安心感大于实际效果,在本地论坛中很多人在看到净水器的时候会自豪自己一直喝生水,看到双杖,会自己自己负重奔跑,出发点已经不同,无法细说。在我看来户外的水到底是否干净,没有争论和论证的必要性;防范于未然;以及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有安心的饮用水,已经是最大的帮助。何况在行进中尚能有较好的补给。总之,有个净水器自然更好。这次比较悲催的是,我出发前未对其进行测试,大概看了下接口,觉得矿泉水瓶口应该OK,结果到了山里才发现,不吻合。强行试了下,喝了两口水要漏。也就作罢了!不过因为很轻量化,只有70克也便罢了!东西从美帝直接购入,因为尚未正式使用过,便不作更多评述。(目前入了个鸭嘴兽滴带子,接起来刚好,折腾)
来一个全家福。几乎是所有装备。比较失败的几样在上面list中都以红色标注了。
杂牌指南针 80克,包含了N种功能,其实也就用上了温度和湿度计和指北针,其余均不会用!对不起这重量。不过户外有个温度还是很爽滴。如果能知道气压,最好能看到持续气压变化图,对于天气的预测也有用处。最近新购入了garmin 450.好像有这2个功能,还在进一步学习中。(最近烧得肉疼)
杂牌防水袋 220克 此重量包含了内部的湿巾,面巾纸,止血贴,药品等杂物,不过本身这个袋子也很重,当时朋友店子开业,随便去买的,给他图个吉利。必须要换。我出门要带感冒药,止泻药,葡萄糖,过敏类药,夏天还有药膏一类。
筷子、勺 此2物我是放在一个密封袋里称得重量,可以说这个重量还是吓了我一条。钛的东西暂时不打算买。但是要想想这玩意怎么减肥了。
柴火炉也是吵得沸沸扬扬的一个东西,就重量和理念而言都很不错。但是实际2次使用来看,都还有很多不便之处。此次山中大雪覆盖,所有的柴火均很湿润,因为炉体大小限制,造成频繁添柴的过程中,简直是浓烟滚滚,基本上是把我当腊肉生熏了;当时要是谁能看到金字塔里面我和我朋友,那肯定能笑得腰都直不起来!后来只好使用备用的酒精炉和好友携带的气罐;当然,我那好友也基本上五成熟了。目前酱铺的烟囱柴火炉和特制版五方塔均已入手;下周就能见成效了,以后会爽死吧!吼吼~~
狗盆。。这个。。其实真的就是我家以前小狗吃饭的盆子,不锈钢的,我看着也不重,这次洗净以后也就带上山了,后来用来和面,很是给力!我想,用来煮面或者直接做二人伙食应该都会很给力。这次没发挥,下次再说!(话说,以前那种老式铝皮锅,貌似要轻很多。只是好像淡出市场了?)
List中绿色标准内容为有提升空间的玩意。
帐篷前面提过就不说了。
三峰的地布 是仿HUBBA里面带的那块,很是好用,雨衣,背包套,临时避难所等等,都是它。超级好用。就是。。。重~~~不过耐操。(这次忘记跟懒猫多订个这玩意了)
地垫 就是那种反光的野餐垫,N年前,某朋友的店子清仓,好像20元还拿了不少快挂,现在已经千疮百孔了,但是依然给力,这次防潮效果在配合P4下也是无敌给力。就是貌似有点重。之前看老湿有用到木地板下面那玩意,感觉要轻好多。
水壶 用的是原来骑车时买的保冷保暖2小时那个双层塑料壶,说实话,骑车还OK,徒步没啥用。已经购入了鸭嘴兽的水袋做替换。
特别提一下洞洞鞋,一个字:爽!觉得值得带的装备,无论春夏秋冬!夏可以溯溪过河,冬可以烤火方便。棒啊!还TM贼轻。
山里阳光照射的地方,雪大概是有2脚左右的厚度!这也是选择不进山的根本原因,山里林子太密,太阳光很有限,元旦的时候里面积雪已经不少,这次里面我估计是在小腿了。
伞兵刀 这玩意140克,我只能说无语。当年刚开始户外的时候淘宝买的,现在是又重又不好用。过安检还提心吊胆,以后也就只能放家里了。刃厚,削平果都不好用。之后准备随便买个仿瑞士军刀的玩意换掉!
关于服装,还是那个原则,在可以通用的部分直接上平日的服装;冲锋衣实际上也就在扎营后和拔营前的时间里简单的使用,行进中几乎都是下面的样子,一点都不觉得冷。上坡还冒汗!看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不过裤子不是专用不防水,这个还是有必要改进。也差不多该入条软壳之类的试试了。
这次最坑爹的就是日高的那双高帮鞋;重也就不说了。在雪地里行进了3个小时左右就开始浸水;到了下午就里外湿透,扎营后钻到淡总的睡袋里,倒是很快就暖和了。早上起来才发现啥叫坑爹,鞋子完全冻硬了,脚是死活无法插入。无奈,只好生火烤/烧鞋,然后才在一片湿漉漉中强行穿鞋。坑爹啊!看来好鞋是太有必要了。求推荐!
这是朋友同样冻硬的鞋子,做参照!
是我按照自己的要求,让三峰帮我定做的,一双 共 50克,UL是没问题了。
但是因为材质的问题,防水很OK,但是透气很垃圾。一天下来,会湿裤子!
以下均是同行朋友拍摄的PP;总结出来:出行带一个爱好摄影,且愿意背单反的人是很爽的一件事情。
最后一张,我拍的。图中有一个邪恶的地方,大家YY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