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28|回复: 20

关于bivy在南方高湿气候下的一些使用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4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次使用
地点:广东汕头海边
季节:夏天,9月
湿度:没测量,室外晚上会有结露
温度:18-20左右

一开始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如果内外温差比较小,材料透气性够的情况下,那么是否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冷凝?
用爱水电的bivy搭配铝膜防潮垫和宜家的薄抓绒毯。半夜风大,冷的话盖上抓绒毯,把bivy拉链拉上,把抓绒帽戴上。热了,抓绒毯拿掉,或者bivy拉链打开。
最后情况,抓绒毯盖着肚子。bivy拉链拉到2/3处,没打开,盖着。头部没在bivy里面,直接枕在外面。早上起来,没有发现冷凝。不湿。
03.jpg
04.jpg

第三次使用
地点:广东惠东大南山斧头石
季节:大暑,7月23
湿度:没测量,晚上山顶大雾兼有较大风
温度:10-15左右

这次会选择带上bivy,其中出于几点考虑:

1.这次出行队伍人员有不确定因素,可能无法按预定计划到达预定营地。
2.预定营地或临时营地可能不适合多顶帐篷同时搭建。
3.在有其他露营安全保证的情况下,我想试试BC200在高湿环境下,能否通过调节内部温度来达到减少冷凝的情况并积累些使用方面的经验。

第一次使用BC200是10年5月鳌太穿越,在药王庙营地。
第二次使用BC200是10年9月在海边小山顶(见上)

这次也是根据第一次的使用经验,带了爱水电的羽绒被配合使用。在两个帐篷之间搭了雨披做为简易天幕,头部在队友的帐篷门厅里,其余部分靠天幕遮挡。防潮垫是Trangoworld Light-Plus 防潮垫

在海拔1200多米的斧头石上,不时有风将山下的雾气吹上来,整夜雾气很大。上半夜,DQ200当枕头用,短衣短裤,半夜醒来,感觉腿部和身体其他裸露部分有湿气,但不严重,没有明显的水形成。后半夜,感觉到冷,把DQ200拉下当被子盖,身子顿感暖和,没盖到的脚部依然有前面相同的感觉。早上起来,DQ200并没有明显感觉潮湿,翻开BC200内部也并没有明显的水凝现象,只感觉有些许潮气。
06.jpg
05.jpg


[ 本帖最后由 孤独旅者 于 2012-9-4 02:50 编辑 ]
发表于 2012-9-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严肃话题
发表于 2012-9-4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epic的bivy我在西南高湿度地区用过两次。第一次是秋季,山顶,大风,水电阁楼,早上起来bivy内壁一层水,原因归结为睡袋带的太厚;第二次是春节大年初三,山顶凝冻,山沟内无霜,宿山沟内,懒猫单人金字塔,400g红虫,微风,半夜发现bivy内壁一层水膜。

[ 本帖最后由 奥太巴 于 2012-9-4 15: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高湿地区,对于温度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
我想法是对于大概温度区间有比较大把握的情况下,应该可以通过调节保暖层从而尽量避免发生比较大冷凝的现象出现。
发表于 2012-9-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BIVY真是一个技术活,倒是一下子被防潮垫吸引了。
发表于 2012-9-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把BIVY当夏天的睡袋防水套用, 没办法福建这儿指不定就会下雨. 直接套在睡袋上, 然后就当防水被子盖了.
发表于 2012-9-4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使用中,综合起来考虑,尤其从舒适的角度,BIVY的使用还是放在高海拔攀登类运动或者紧急情况下较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9-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snake 于 2012-9-4 20:47 发表
用BIVY真是一个技术活,倒是一下子被防潮垫吸引了。

防潮垫目前还没在寒冷地区使用过,在南方这边四季使用下来是足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9-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ega 于 2012-9-4 23:22 发表
实际使用中,综合起来考虑,尤其从舒适的角度,BIVY的使用还是放在高海拔攀登类运动或者紧急情况下较好。

bivy在南方地区使用率确实是比较低,但又不想浪费,所以想通过各种尝试,扩大使用的范围。
发表于 2012-9-5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孤独旅者 的帖子

看了你的介绍,我用 6 毫米的垫子配合铝膜,唯一感觉欠一点的一次是在4600米的冰川上扎营,但是在垫子下垫了睡觉用不上的冲锋衣也没问题了。。。看你说这个垫子实心部分 6 毫米,但两面都有凸凹,厚度和重量对比来说可能是个很不错的平衡。
 楼主| 发表于 2012-9-5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psnake 的帖子

还有长度,这款是全长180cm的。卷起来体积也小很多。
发表于 2012-9-11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ega 于 2012-9-4 23:22 发表
实际使用中,综合起来考虑,尤其从舒适的角度,BIVY的使用还是放在高海拔攀登类运动或者紧急情况下较好。
这是个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低海拔不推荐使用,很不舒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我在北京延庆地区亲身体会,只睡了两个小时。。开门有蚊虫,闭门凝水严重。
Cacon 5D 1476.jpg
发表于 2012-9-1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这种类型的bivy tent我只在新疆川西用过几次,华东这边不敢用,凝水会很严重
发表于 2012-9-1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工兵pro 于 2012-9-11 11:27 发表
楼上这种类型的bivy tent我只在新疆川西用过几次,华东这边不敢用,凝水会很严重
赞同,虽然这类产品大多用了功能性面料,但是主功能附上凝水以后基本丧失。。
发表于 2012-9-1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短线 湿了又怎么样 回家晒晒嘛
发表于 2012-9-20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Staying Dry in a Bivy Sack: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the Moisture Balance Between External Precipitation and Internal Condensation
BPL的旧文新编
发表于 2012-9-20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zhujie1225 的帖子

如果是羽绒睡袋的话, 湿了会严重影响保暖的, 我就有这个经历, 越睡越冷, 最后直接不用bivy, 还比较好一点.
发表于 2012-9-2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horsefaced 的帖子

羽绒睡袋越睡越冷。
湿度大的话
还会冷。
发表于 2012-9-2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南方山区,不下雨,为啥用bivy?

担心露水沾湿面料,还是从睡袋面料上下手。

下雨天 用bivy ,皮肤蒸发的潮气总比雨水少。

周末徒步,一晚上就过去了,湿就湿呗。
发表于 2012-9-24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睡过,表示水很少
8131a06a30d9202d76e0fdca362dc7b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4 10: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