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党了。其实加上云台最终全重700g。
一直在找一副合适的三脚架。满足几个基本要求之上越轻越好:
- 能撑住全副单反+超广 -- 好这口,其实走路装备轻量化就是为了背的动这坨玻璃疙瘩。
- 支脚能伸缩 -- 山坡上拍摄,不能伸缩的很不方便。t 宝上现在其实已经有铝杆甚至是碳杆的折叠杆简易架子了。不算太贵,最轻的也有400g 以下的,但上一条和这一条都不满足。
- 支撑高度60~100cm 都可接受。
- 不用登山杖搭建 -- 宿营的情况下,两根帐早早拿去扎了营,没的用。
之前用的架子,是常见的碳管的反折架,全重超过1200g。用一段之后这些完全可以砍掉:
- 中轴。基本不用。
- 下级管脚。一来山上往往风大,二来我的相机多半蹲那望天不需要很高。下级那些细了吧唧的管子完全没用。
准备这次线路的时候,看到大家都不待见的x 诺出了个奇葩东西。决定拿回来试试。
全套架子还有个中轴拧在肩膀上,没啥用就没拍。
单架子净身726g。跟口水许久的捷信0531差不多。上手发现,这货的锁紧扣很好拆,直接拧下来就行了。改起来真方便。
量了第二级管子,18.5mm 直径。大概30多公分长。
T宝随便找了一家碳管作坊,买了1米18x16碳管,要求锯成等长三节。在这里,我要为中国制造高唱颂歌,我呆过的有限地方,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随手订两根碳管加工好第三天就送到手上,最最最关键的是,一共也才几十块软妹。
剩下的问题是解决“脚”。此架另一优点是管脚直接拧下来。大概 M8的螺纹。再次 T 宝,买了几截神器,是什么,看图。
拆掉第二级和以下的管子。装好管脚。
475g 达成。
加上常用的小云台,700g 。
从轻量化的角度,这玩意比起彩云老师的20g椰壳 low 了七八十层楼。
折腾不止,自己用着合适就好,还看用下来有冇问题。
[ 本帖最后由 leonedolci 于 2013-12-5 02: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