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Gearer发帖,庄严神圣,不敢怠慢,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教。(心脏太小,一定要轻拍啊!)
------------------------------------------------------------------------------------------------------------------------------------------------------------------------------------------------------------------------
看着眼前的Gear List,有种无从入手的感觉。(Gear List 请猛击这里)
这次可以说是抱着被冻崩溃的心态去准备衣服和睡眠系统的,从我的全套羽绒装备就可以看出来我是有多么的丧心病狂。
食物上面由于仓促没有很好的准备,就不多谈了,主要还是从天气,定线和细节三方面来探讨本次装备的准备。
天气:去之前一直在关注RMNP内的天气情况,考虑到我们会从Bear Lake开始本次旅程,并且要在海拔10000ft(3000米)左右的区域活动,选取了Bear Lake附近的气象站数据为基础。从近几年12月和1月的数据来看,温度差别比较大从-20到20F不等。之前从没有在-20F这样的天气下露营,心里上比较担心,所以在衣着和睡眠系统上面我保守的带了“秋衣,秋裤,毛衣,毛裤,棉衣,棉裤,两床棉被“,本着不被冻死也被热死的原则全都带上了。
实际情况是即便风雪不断,我也并没有感觉到气温非常低。可惜的是同伴的温度计在第一天就突然坏掉了,所以我们并没有准确的气温数据。通过NRCS的网站Bear Lake的气温纪录,我发现这几天的气温也确实只有20F左右,从30号到2号的最低气温是20、24、17、18F。如果考虑海拔上升的影响,我们所处的位置可能会有3-5F的降低,也就是此行最低温度大概在12F(零下11摄氏度)左右。
纵观总体而言,衣物确实偏多了,特别是腿上的装备,不过可喜的是全程腿上一直都是热的,注意我的用词,不是”暖“,是”热“。
对于睡眠系统来说,抛开粉雪融化打湿羽绒睡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只带20F的被子对我来说也是足够的,外面棉被拿掉后依然是暖和的。雪墙和Tarp的组合很好的提高了室内温度,将睡眠系统的最低温标要求大大提高。不过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拥有一个好垫子的基础上的,如果垫子不给力,后背发冷,一切都无从提及。
定线:按原计划,本来是想通过Flattop Mountain来跨过Continental Divide来完成从东至西的穿越,不过很遗憾没有完成,可以说是在心理上以及装备上都没有完全达到要求。从心理上来说,我们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Avalanche Rescue的训练,自身对于Avalanche的预判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都使我们产生了退却的心理,这样的情况自主的会趋利避害;另一方面没有Beacon,没有Probe,没有Crampon,并且雪鞋多次出现侧滑的情况下,我们果断的放弃了这条高风险的线路。
细节:本次出行最大的危险当属Avalanche,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带了两把雪铲,一把雪锯,行前读了大量的关于雪崩判断以及自救的数据资料,同时也持续关注Colorado州内雪崩预警网站。特别说下,这个网站在我们上山前进行了版本更新,现在的数据以及解释更加人性化,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虽然只是非常宏观的预测,而且不是说预测发生可能性低就是不会有雪崩,但是多少会对你的定线和装备准备具有大方向的指导。
相比雪崩,熊害在这样的冬天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你是特意去戳熊的肚皮,在Ranger那得到了证实,冬天并不需要熊罐熊袋,而夏天熊罐是必须的。
对于重量而言,我个人认为虽然Base Weight达到了可恶的15.4lbs(7kg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可以说又再一次站在Ultralight的边缘,当然这个重量只能说是冬季Ultralight重量。按照开山怪Ryan Jordan的2004年在BPL上面发表的Gear List,我的Base Weight基本合格了。不过穿在身上的”铠甲“竟然有16.2lbs(7.3kg左右),实在是太过重了。
值得谈谈的几样装备:
GG Gorilla:在负重量较大的情况下,带有铝条支撑以及宽肩带和腰带的Gorilla极大程度的解放了我的肩膀,展现了优秀的贴负性能,但是防水效果相比队友的Cuben包略差。
羽绒套装: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抛开羽绒帽和羽绒服这两个老伙计。羽绒裤让我在寒风凛冽的风雪天毫无压力,表面防泼水处理,背面加厚材料避免磨损,脚腕处为松紧绳,不会灌风。对于羽绒靴,可以说弥补了被子天生没有Foot Box的弊端,基本上每天我的脚都是伸在被子外面但是没有感到一点冷。
可以变身“米其林”的羽绒套装
手套:BD(Black Diamond)的手套采用Primaloft填充,表面GTX防水透气涂层,虽然非常重,但是最终我的手套笑到了最后,抓雪挖洞利器,不过也有湿了被冻硬的情况。冬天用GTX还是要考虑出汗问题,里面湿了基本崩溃。
Snowshoes:尝试了队友的雪鞋,长短以及材料都会影响雪鞋的脚感和行走效率。我的雪鞋25inch还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在off-trail一段几次陷入粉雪里,证明了25inch可能略短。另外队友的MSR采用塑料板材而不是铝管结构,重量要轻了很多,但是脚感上却不如我的Atlas弹性好。
BCA雪铲&Life-link雪锯:雪铲的宽度,柄的长度,以及柄的把手形状(D型据说会更高效)都会影响铲雪效率。两把雪铲都是T型的,所以无从比较。对于宽度和长度,队友的雪铲宽度略窄,但是手柄很长,我实际使用感觉更喜欢宽的而不是长的,特别是如果能够坐下来挖洞的时候。
Warmlite垫子:Warmlite的垫子在充满气后表现不错,不过降温后气体压缩导致垫子不饱满,夜里可能需要再次打气是让人比较不爽的事情,不知道Neoair在这方面表现如何。
Camp-Tek气泵:Camp-Tek的小玩意,可以加转接头给Neoair或者Warmlite的垫子打气,打气时间10分钟左右,方便快捷,不是很费电,几天充气七八次,无压力。
Rite in the Rain小日记本:每天记录海拔气压,还有日记,随便扔到雪里面不会湿。
总体来说本次装备在穿着的选择上还是过于保守了,过热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散失,最后一天下山前口渴难耐,恨不得把头放到湖里面大口吞水。
另外一点是装备以外的题外话,雪墙和雪屋的使用应该量力而行,单人情况下还是以雪槽+天幕为主,多人行动要考虑雪屋的大小,不要像我们一样闹笑话。
就说这么多吧,期待来年再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