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03|回复: 20

落基山之行---装备篇(附送Gear Lis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5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在Gearer发帖,庄严神圣,不敢怠慢,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教。(心脏太小,一定要轻拍啊!)


------------------------------------------------------------------------------------------------------------------------------------------------------------------------------------------------------------------------

看着眼前的Gear List,有种无从入手的感觉。Gear List 请猛击这里


这次可以说是抱着被冻崩溃的心态去准备衣服和睡眠系统的,从我的全套羽绒装备就可以看出来我是有多么的丧心病狂。
食物上面由于仓促没有很好的准备,就不多谈了,主要还是从天气,定线和细节三方面来探讨本次装备的准备。

天气:去之前一直在关注RMNP内的天气情况,考虑到我们会从Bear Lake开始本次旅程,并且要在海拔10000ft(3000米)左右的区域活动,选取了Bear Lake附近的气象站数据为基础。从近几年12月和1月的数据来看,温度差别比较大从-20到20F不等。之前从没有在-20F这样的天气下露营,心里上比较担心,所以在衣着和睡眠系统上面我保守的带了“秋衣,秋裤,毛衣,毛裤,棉衣,棉裤,两床棉被“,本着不被冻死也被热死的原则全都带上了。

实际情况是即便风雪不断,我也并没有感觉到气温非常低。可惜的是同伴的温度计在第一天就突然坏掉了,所以我们并没有准确的气温数据。通过NRCS的网站Bear Lake的气温纪录,我发现这几天的气温也确实只有20F左右,从30号到2号的最低气温是20、24、17、18F。如果考虑海拔上升的影响,我们所处的位置可能会有3-5F的降低,也就是此行最低温度大概在12F(零下11摄氏度)左右。

纵观总体而言,衣物确实偏多了,特别是腿上的装备,不过可喜的是全程腿上一直都是热的,注意我的用词,不是”暖“,是”热“。
对于睡眠系统来说,抛开粉雪融化打湿羽绒睡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只带20F的被子对我来说也是足够的,外面棉被拿掉后依然是暖和的。雪墙和Tarp的组合很好的提高了室内温度,将睡眠系统的最低温标要求大大提高。不过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拥有一个好垫子的基础上的,如果垫子不给力,后背发冷,一切都无从提及。

定线:按原计划,本来是想通过Flattop Mountain来跨过Continental Divide来完成从东至西的穿越,不过很遗憾没有完成,可以说是在心理上以及装备上都没有完全达到要求。从心理上来说,我们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Avalanche Rescue的训练,自身对于Avalanche的预判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都使我们产生了退却的心理,这样的情况自主的会趋利避害;另一方面没有Beacon,没有Probe,没有Crampon,并且雪鞋多次出现侧滑的情况下,我们果断的放弃了这条高风险的线路。

细节:本次出行最大的危险当属Avalanche,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带了两把雪铲,一把雪锯,行前读了大量的关于雪崩判断以及自救的数据资料,同时也持续关注Colorado州内雪崩预警网站。特别说下,这个网站在我们上山前进行了版本更新,现在的数据以及解释更加人性化,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虽然只是非常宏观的预测,而且不是说预测发生可能性低就是不会有雪崩,但是多少会对你的定线和装备准备具有大方向的指导。

相比雪崩,熊害在这样的冬天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你是特意去戳熊的肚皮,在Ranger那得到了证实,冬天并不需要熊罐熊袋,而夏天熊罐是必须的。

对于重量而言,我个人认为虽然Base Weight达到了可恶的15.4lbs(7kg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可以说又再一次站在Ultralight的边缘,当然这个重量只能说是冬季Ultralight重量。按照开山怪Ryan Jordan的2004年在BPL上面发表的Gear List,我的Base Weight基本合格了。不过穿在身上的”铠甲“竟然有16.2lbs(7.3kg左右),实在是太过重了。

值得谈谈的几样装备:

GG Gorilla:在负重量较大的情况下,带有铝条支撑以及宽肩带和腰带的Gorilla极大程度的解放了我的肩膀,展现了优秀的贴负性能,但是防水效果相比队友的Cuben包略差。

羽绒套装: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抛开羽绒帽和羽绒服这两个老伙计。羽绒裤让我在寒风凛冽的风雪天毫无压力,表面防泼水处理,背面加厚材料避免磨损,脚腕处为松紧绳,不会灌风。对于羽绒靴,可以说弥补了被子天生没有Foot Box的弊端,基本上每天我的脚都是伸在被子外面但是没有感到一点冷。


可以变身“米其林”的羽绒套装



手套:BD(Black Diamond)的手套采用Primaloft填充,表面GTX防水透气涂层,虽然非常重,但是最终我的手套笑到了最后,抓雪挖洞利器,不过也有湿了被冻硬的情况。冬天用GTX还是要考虑出汗问题,里面湿了基本崩溃。


Snowshoes:尝试了队友的雪鞋,长短以及材料都会影响雪鞋的脚感和行走效率。我的雪鞋25inch还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在off-trail一段几次陷入粉雪里,证明了25inch可能略短。另外队友的MSR采用塑料板材而不是铝管结构,重量要轻了很多,但是脚感上却不如我的Atlas弹性好。

BCA雪铲&Life-link雪锯:雪铲的宽度,柄的长度,以及柄的把手形状(D型据说会更高效)都会影响铲雪效率。两把雪铲都是T型的,所以无从比较。对于宽度和长度,队友的雪铲宽度略窄,但是手柄很长,我实际使用感觉更喜欢宽的而不是长的,特别是如果能够坐下来挖洞的时候。

Warmlite垫子:Warmlite的垫子在充满气后表现不错,不过降温后气体压缩导致垫子不饱满,夜里可能需要再次打气是让人比较不爽的事情,不知道Neoair在这方面表现如何。

Camp-Tek气泵:Camp-Tek的小玩意,可以加转接头给Neoair或者Warmlite的垫子打气,打气时间10分钟左右,方便快捷,不是很费电,几天充气七八次,无压力。





Rite in the Rain小日记本:每天记录海拔气压,还有日记,随便扔到雪里面不会湿。





总体来说本次装备在穿着的选择上还是过于保守了,过热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散失,最后一天下山前口渴难耐,恨不得把头放到湖里面大口吞水。
另外一点是装备以外的题外话,雪墙和雪屋的使用应该量力而行,单人情况下还是以雪槽+天幕为主,多人行动要考虑雪屋的大小,不要像我们一样闹笑话。
就说这么多吧,期待来年再战。
发表于 2014-2-5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个每晚都要喂奶的垫子也叫好垫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mc鲁迅 的帖子

喂饱以后还是很暖和的,我倒是不认为是漏气,我感觉如果当时能在外面打气然后冻一会再打一次可能晚上就没问题了。
发表于 2014-2-5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套

手套戴那种防水shell和保暖衬里(或者单薄的不防水)组合比较合适。waterproof shell不厚,衬里湿了就换。
发表于 2014-2-5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及时的帖子。
明日30公分的大雪将至,正有所打算。
另外,拔草warmlite。
发表于 2014-2-5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warmlite的睡垫不值得买。

原帖由 morechance 于 2014-2-5 09:53 发表
好及时的帖子。
明日30公分的大雪将至,正有所打算。
另外,拔草warmlite。
发表于 2014-2-6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yj20003018 的帖子

气压导致垫子像慢撒气一样?
发表于 2014-2-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Camp-Tek气泵

这个有意思,高海拔不用吹的脸红心跳了。
发表于 2014-2-6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海拔就不该用吹的
发表于 2014-2-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Exped Downmat UL7也要每晚意思意思充充气,不充稍瘪一点,我觉得也不是漏气,是正常热胀冷缩
发表于 2014-2-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记号,慢慢看
发表于 2014-2-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F左右还是很暖和啊
之前的-20到20F这个预测范围也太宽了点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james-he 的帖子

应该不是气压,可能是气温下降导致气体压缩。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红军 的帖子

warmlite里面有羽绒,即便可以用嘴吹我估计几天里面就结块了,嘴里的气还是水汽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刀刀刀 的帖子

一直心水这个垫子,用的感觉怎样?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小径 的帖子

你说的没错确实预测太宽了,但是数据显示如此。去之前的几天也在关注天气变化,有的时候10-20F,有的时候-5到-10F,体感温度可能随湿度和风速更低,所以确实很难预测。毕竟要保证最低温度,所以我保守的都带上了。其实也是我们运气比较好,那几天都不是特别冷,那里一般-5到0F是比较正常的。下次遵循出行前近一个月左右的天气情况来做判断可能就准确多了,毕竟这样就不会出现那种比较畸形年月出现的极限温度了。
发表于 2014-2-14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不少,泡货挺多,看样子Gorilla很能装啊。

这次春节跟政委出去,他带的是klymit的垫子,每天晚上都要用手捏300下 ,用他的话说,手都捏麻了,哈哈
发表于 2014-2-14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彩云指南 于 2014-2-14 00:25 发表
东西不少,泡货挺多,看样子Gorilla很能装啊。

这次春节跟政委出去,他带的是klymit的垫子,每天晚上都要用手捏300下 ,用他的话说,手都捏麻了,哈哈

klymit明明是先吹到不能再吹
然后在用气泵的
(嘴吹麻了再用手的)
不过原装气泵天冷时候太硬是个很恶心的问题
发表于 2014-2-1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草船的充气袋, 加上胶管套充气垫气嘴上, 2,3次就把垫子吹起来了.
发表于 2014-2-14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c鲁迅 于 2014-2-14 04:32 发表

klymit明明是先吹到不能再吹
然后在用气泵的
(嘴吹麻了再用手的)
不过原装气泵天冷时候太硬是个很恶心的问题


之前是嘴吹的,湿气进去第二天早上会被动硬。那个小橡胶球真是鸡肋的玩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4-12-22 09: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