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彩云指南 于 2020-9-18 00:41 编辑
参照书籍:《一个巴黎女子在拉萨的历险记》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2012年6月一版一印
第一章
P9 “别了,我的神父”——法国传教士 乌夫拉尔(p253)
此处应为茨中教堂,天主教堂原址在茨中村南约15公里的茨姑村,为清同治六年(1867)修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德钦县境内发生驱洋教运动,焚毁茨姑教堂。结束后,在茨中重建天主教堂。茨中教堂于1921年竣工,历时12年。
尼尔1923年到达此地,应该为较早见识新教堂的人。
茨中教堂位置:
28° 1'58.51"北
98°54'20.02"东
P11 “攀登大雪山的近道”:大雪山——卡瓦格博,这里的近道所指应为从永芝河前往梅里雪山的外转路的小路
远眺梅里雪山
“这座山正面对龙日村”——龙日村应该是现在的永芝村(永支村)
永芝村位置:
28°11'43.73"北
98°49'19.44"东
注:永芝村往西南方向翻孔雀垭口可通往怒江方向的迪麻洛、白汉洛(教堂)(现已修通公路)
梅里雪山外转路示意图
P13
潞子江——猜测为怒江方向的白汉洛,猜测根据见下一条引文。白汉洛教堂位于贡山县丙中洛乡白汉洛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法国传教士任安守建。为中西结合的木构建筑,占地454平方米。门为牌楼式样,用六抹格扇装置,二层明间用拱形窗,三层为钟楼。1905年当地民族举行反洋教起义,烧毁教堂,即“白汉洛教案”,现存建筑为任安守用清政府赔款重建。
白汉洛位置:
28°11'45.01"北
98°49'21.08"东
白汉洛教堂
P14-P15
“既然自己不能立即赴潞子江,那么最好是以我的名义去哪里送一封信和一个包裹…….我知道人们从潞子江完全可以返回我们出发的村庄,即通过一条与我们刚刚绕过的大山直接想通的近路……信札和包裹是送给一名正在那里创建的传教士。”——从白汉洛可翻越碧罗雪山到达茨中教堂,此线路为传教士所开辟。
永芝村-白汉洛-茨中村线路示意图
注:现永芝至迪麻洛已经修通乡村公路。
“我们即将奔赴现在标志着禁地西·藏之边境竹卡(Dokar)山口了。“——竹卡山口应为多克拉垭口(当地人发音为杜给拉)。
多克拉垭口位置
28°16'8.26"北
98°42'41.11"东
注:妮尔他们先从永支村往白汉洛方向行走一段后在夜间返回,上图阿瑟大道位于永支村对面,为一个小垭口,猜测他们攀登前往外转路的汇合位置在此地点附近。
P25
“黄昏的时候,我们到达了一个风景特别优美的地方,这是一片辽阔的林中空地,呈半圆状……几颗如同巨柱般漂亮的大树屹立在空地中……”——此地猜测为隆那附近。
隆那位置
28°14'15.53"北
98°44'51.71"东
隆那附近的牧场
“我们继续像一座似乎是山口顶峰的山脊行进,并且找到了丰富的泉水。这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何,它沿着自然形成的小平台倾泻下来。”——在沿河谷向北行至海拔3600米左右后会转向正西,然后有一段较为陡峭的爬升。泉水从山上留下,产生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小平台。
小平台位于下图黄线转角处
距我们很近的地方有一大片的巨石”—— 在海拔3900米至4000米附近山谷北侧有一片冰川遗迹。
下图上部灰色部分
P29
标注2,Dokar La,其中La意为山口。据英文地图来看,竹卡山口的海拔为5412米。——实际上多克拉垭口的海拔为4479.6米。
“山口附近的地面被用于供神。藏族朝圣者在那里建起了大批小祭坛,以三块竖起来的石头和作为顶盖的第四块石头组成,下面是供奉神的各种小供品。”——这种形式的祭坛现在任然可见,我询问其他朝圣者所得到的答案是他们为死后自己灵魂到此所搭建的房子。
P30
“我们乘着朦胧的月色继续向着山下被植被覆盖的地区走去。我们来到了一大片空地的边缘并在这里休息。这里树木已被一场大火烧毁,现已由一层茂密的草丛和矮小的荆棘丛所取代。”——翻过多克拉垭口下降至3700米左右有一片类似文中所描述的空地。
P32
“我们居于高处,可以遥望到这条河流的一个急转弯及对面一座建筑于山坡上的村庄。在那里,有几间孤零零的房屋仅靠我们的路旁。……曾在该地区作过间接调查的人从未提及过它,其建筑式样与农民住宅很不相同,这不是一般的庄园和茅屋,而是一些小型的别墅和城堡,既小又窄,却以其庄严的外表而引人注目。”——此地应为阿丙村在山上的夏季牧场,但此牧场并非作为放牧使用,主要是为了打猎以及采集蘑菇。
牧场位置
28°19'16.58"北
98°32'55.81"东
P33
“在到达通向阿本的道路必须经过的一个小山口时……”——阿本:地图标注为阿丙,根据地区口音不同发音为阿边,阿本等。此处的小山口为卢阿森拉垭口(3840)
卢阿森拉垭口位置
28°20'23.03"北
98°36'33.79"东
卢阿森拉垭口前拉满的经幡
P34
“当我们到达一个美丽的小山谷底部(那里有数条清澈得如碧玉般的小溪汇流)时……”——此地应为曲那塘(根据口音,也有发音为秋那桶,海拔2460),因为妮尔路过此地为秋冬季,夏季从梅里雪山南坡流出的冰川融水水量颇大且并不清澈。
曲那塘位置
28°20'26.18"北
98°36'3.40"东
曲那塘旁夏季从梅里南坡冰川流出的冰川融水
“在被森林覆盖的几条山脉组成的背景衬托下,大雪山的一堵山岩伫立在哪里,闪闪发光,蔚为壮观,高耸入云”——曲那塘出来再经过一段爬升可见梅里部分山峰
当年妮尔所见景象应该是这样的
P35
“次日,我们到达了覆盖大雪山脉的辽阔森林的边缘,这其中一座山峰上望见了位于拉康寺河畔的阿本。”——阿本:地图标注阿丙。拉康寺并不在阿丙,而在阿丙河汇入怒江的河口处。
阿丙位置
28°19'14.66"北
98°30'23.37"东
远眺阿丙
P37
标注2:“拉康”(lhakhang)之本意为神殿,指一殿堂。Lhakhangra本意为一处神殿的围墙。——lhakhangra应为拉康拉,位于阿丙河谷出来的河流与怒江汇聚之处。往返于此的当地人俗称此地为喇嘛庙。
拉康拉位置
28°21'33.63"北
98°27'56.60"东
从怒江对岸看拉康拉
P38
“我们置身一个由浅黑山岩组成的大山的一个山谷中,仅从山顶上能看到一线蓝天……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在那里绘制了无数的佛陀、菩萨和高僧像……”——快到达拉康拉的峡谷入口两侧山崖均有大量的雕刻,包括佛像、经文和六字真言。不过随着到阿丙公路的修通,已经没有多少人还会去用脚从这些雕刻旁走过了。
浅黑山岩的山体主要构成应该是石灰岩
向前的道路通向阿丙
路旁的雕刻
妮儿曾经一定从这里走过
P39
“我的旅伴则向那一片住宅走去。庸登进入的第一家恰恰是一个喇嘛家庭,这个喇嘛是拉康寺的看寺人。”——拉康拉的看寺人就住在寺庙旁边,寺庙由一个白塔和一个经堂组成。
下图的右下的平房即为拉康拉看寺人所住的房屋。
P40
“几位乡亲昨天来到这里,他们来自怒江(汉公主哭泣的河)的彼岸……”——猜测这些乡亲来自拉康拉对岸的昌西村。
昌西村位置
28°22'13.62"北
98°27'16.33"东
昌西
P44
“这里是擦绒地区的首府和一个长官的衙署”——擦绒应该为现称的察瓦龙。察瓦龙现行政归属为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
P45
“现在已近接近塔那地区了”——塔那应为扎那,为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
扎那位置
28°28'42.92"北
98°27'48.32"东
下图右侧道路抵达的第一个村庄即为扎那村
“所以我想围绕着大雪山的朝圣之路在那里应向东转了,向湄公河谷一个叫做楚拉山口的地方前进”——楚拉山口应该为说拉垭口(发音类似书拉,海拔4815米)
“事实上,湄公河畔唯一的一条路在此分叉,一条继续沿萨尔温江前进,一条是朝圣者走的小道,向北一直到瓦巴。我当时不知其情……”——这里的湄公河(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估计是笔误,应该还是怒江(文中使用萨尔温江,怒江流出中国之后被成为萨尔温江)。沿怒江继续上行的道路在往上游继续前进一段之后会跨过怒江转而向西,到达日东之后继续前往察隅。妮尔他们没有走这条线路,而是继续沿着外转路前进。
P46
“经过数小时的森林行走之后,我们翻过了一个叫做称多的的山口,其海拔约为3360米”——称多山口应为堂堆拉卡,海拔3352米
唐堆拉卡位置
28°32'33.54"北
98°27'32.01"东
唐堆拉卡前的森林
翻过唐堆拉卡后的森林
“这天晚上,我们自离开云南以来,第一次冒险在那里支起了帐篷”——翻过唐堆拉卡之后有一片非常漂亮的牧场,该牧场被当地人作为夏季种植青稞用,通常在8月份收割之后便不会有什么人在此了。此牧场再往下有一处水源,他们可能就在这附近搭建的帐篷。
翻过唐堆拉卡后看见的牧场
“次日清晨,我们发现了在深谷中极速奔腾咆哮的萨尔温江,并在一座造型十分美观而又耐用的“悬臂桥”上度过了该河”——他们看见的其实是玉曲河。玉曲河是怒江中游一级支流,发源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类乌齐县附近的瓦合山南麓,流经昌都的洛隆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以及林芝的察隅县,在察隅县察瓦龙乡目巴村附近汇入怒江。“悬臂桥”应该指的是藏式的木桥,由几层木料叠加而成。
悬臂桥
注:06年途经此地的时候此桥为翻过唐堆拉卡到达对岸的唯一桥梁,猜测妮尔就是从这里过的玉曲河。08年在此桥旁边修了一座水泥拉锁桥后此桥即被废弃,现已坍塌。
P49
“当我们到达山崖之巅时,发现在各个方向都有耕地。附近有一个村庄,我们后来知道,村名叫开村。”——按照前后文描述,此处的开村应该是格布。在通过上图的桥梁之后的确需要一段爬升,并且道路左侧的山石比较陡峭。
格布位置
28°36'34.27"北
98°27'6.68"东
回望格布村,远处v字形的山口即为唐堆拉卡
“那里确实有一座小塔,还有一座乡间喇嘛寺。”——估计当时格布村规模较小,现在格布的喇嘛庙规模不算小。
格布村的喇嘛庙
至此,大卫妮儿离开梅里外转线路
[ 本帖最后由 彩云指南 于 2017-3-15 17:3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