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83|回复: 21

铁血战士 VS 冰雪美人---BD PREDATOR L40和MAMMUT ICE35对比介绍(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1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本帖最后由 半袋饼干 于 2008-11-17 12:52 编辑 ]
发表于 2006-5-3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掠食者的外挂,特别是冰镐挂件
最常见的背包冰镐挂件就是扁带环,简单可靠但是挂几何形状复杂的镐很麻烦,特别是NOMIC这样没有铲头锤头的镐,扁带环挂不牢靠。拔镐最快的挂件应该是WILD THINGS那样的直桶管子挂件,拔镐不用卸包,单手就能拔出冰镐,有点象武瞎小说里刀客出刀,但是只能方便挂登山用直柄镐,弧度大的和带指钩的不好弄,专款专用。BD和大象这种则什么镐都能挂上去,通吃。
现在挺想知道 PREDATOR 负重后感觉怎么样,呵呵。
发表于 2006-5-3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Mammut ICE45我也收了只。

感觉和BD在某些细节不是一般的相似······
具体还是留给饼干兄一步一步揭开吧

先牢骚一句:腰带也和BD一样的轻薄·····有点不舒服,明显他的设计目的不是为了负重徒步。
发表于 2006-5-3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BD的大包背负大体类似。
我用SPHYNX的感受是臀部衬垫比较硬,
负重时有明显压迫感。
这是和背部衬垫不够突起有关系。
如果背部做到有大面积接触,
会比较完美。
 楼主| 发表于 2006-5-3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侧面双压缩带。





H2O系统以及背包背部的加固提带。







双向拉链,可以在不打开顶包的情况下拿取背包深处的一些装备。







胸带采用滑轨设计,方便调节。










腰带很硬,厚度一般,上附有装备外挂,方便携带一些器械。




顶包和主包的后部连接也是用尼龙魔术贴和扣件来实现,非常方便升包。





BD的肩带相比较ICE35还是比较厚实的,背着也比较舒适,不过定位的包为1-2日的技术登山包,背负不是很强,我最多背过5双高山靴在里面,重量也就是15公斤左右,感觉不能算是很好但也还凑和,但是不能再多了,再多肩膀和腰部都吃不消。





背部的腰垫也比较厚实。




腰带的扣件属于中小型扣件,应付10来公斤的东西应该没有问题。




顶包拉链也都有防水涂层,打开有内有小挂钩,可以挂住小刀,眼睛包等一些小装备。内层有防水涂层,应付冰雪一点问题都没有。











抽出的头盔罩网通过两端的金属挂钩和顶包的两侧桔黄色带子连接,如果不携带头盔的话,也可以用来安置绳索等装备。






罩网平时不用的时候隐藏在顶包内,同过魔术贴闭合。


 楼主| 发表于 2006-6-1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包上的两个开口。








背包侧面关键部位采用估计是1000D的尼龙加固,当侧面放置冰镐等器械的时候能起到良好的保护。








侧面的压缩带和主包带扣套在一个D型环上,方便调节角度,起初有点担心这个环的强度,虐待几次后发现一点问题都没有。








背包的关键部位全部用估计是1000D的超强材料加固过,和RT25的袋鼠袋一个材料,受力部分都用双线加固过。





正面的冰爪袋也是个不错的设计,相当于一个单独的冰爪袋固定在了包的正面了。




内部也作了一定的防水处理,而且侧面的材料也是采用高D数的尼龙制成。大小刚好容纳一副冰爪的空间。












主包内部使用浅色的材料,方便弱光下寻找装备。主包的压缩带使用鲜艳的桔黄色,很容易分辨出来。关键部位都经过加固处理。







打开顶包,内部还有一个通透的小袋,可以将主包的腰带拆下来从这里面穿过去就做成了一个特殊的BD腰包了。这个设计也很出色,一物多用!







主包的升包能力相当地惊人,标称是40升,顶部的升包部分大概可以升到50升左右,而且顶包可以随着改变。当然升包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升包后,包的整体重心就升高了,原来的背负显得有点头重脚轻了,行走起来摇晃的比较厉害,这是我上次装了5双高山靴在里面后发现的,可能换上其他的装备,然后合理安排装填,可以减小这个缺点,例如把衣物,睡袋等的大体积而又轻的东西放在最上面,应该可以避免。






发表于 2006-6-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PREDATOR的设计,看着有点动心
发表于 2006-6-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LZ的猪爪在眼钱飘来飘去.....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升包后的后部外观,可以看到距离肩带已经很高了,重心不稳肯定会有的。




卸载后看看升包的部分,大概有10升的样子,刚拿到这款包的时候我也很新奇这里的部分,觉得留出来的部分有点多,不过此款定义为1-2日技术背包,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应付额外的装备的。






看看包的内部,一如既往,都是浅色设计,方便弱光下拿取装备。同时可以看到倒A字形结构的后背铝支架。







拉开背后的拉链,可以看到这里还设计有纱网隔层,可以放置头灯等的装备,而不用倒出很多装备来只为寻找一个头灯而麻烦。内有小挂钩。










从内部看H2O系统的出水口。





在关键受力部位都作了加固。






腰带可以卸下,通过魔术贴和背板连接。也可以和头包组合成一个简单的腰包。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看MAMMUT ICE35。




喜欢MAMMUT之一的原因就是这个长毛象的Logo。在比较硬的腰带上也有。






冰镐挂环采用魔术贴设计,适合所有类型的冰镐。关键部位也全部加固,采用1000D的坚硬尼龙在外部加固,防止磨损。










侧面双压缩带。







头包只有一个开口,拉链也是采用防水设计,拉链头很特殊,很像长毛象的化石骨头。






打开头包,内也有挂钩设计。








背部的H2O出水系统。




MAMMUT 特别为ICE系列设计的butterfly system,背板支撑可以跟随人体背部的活动而改变相应的形状,在后面我会详细介绍。





胸带也是采用滑轨系统,调节方便快速。






肩带上还附有魔术贴制的水管挂环。






型号标识。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MAMMUT 在ICE系列上的扣件比较特殊,都是一头固定的。








固定的扣件内部细节。





撑开头包形状半球形,装包时候好像不太容易撑起来。





打开头包,内部还有松紧压缩绳,可以捆绑一些体积比较小的衣物等。





菲利宾制造。





关键的受力部位在内部都有加固,主包内也使采用浅色设计。




内部的小袋,可以防置饮水袋。




内部H2O系统的的水管出口。







内部背板支撑结构,双层弹力海绵垫夹着蝴蝶形的铝管支架。









MAMMUT ICE35 的升包能力有限,只是在3---5升左右的样子。





腰带厚度中等,和BD PREDATOR软硬程度差不多,支撑也比较有力,应付30升的容积绰绰有余。






相比较肩带就有点软了,所以负重不能很大,要不比较受罪。




背板设计很舒适,透气性和柔软度都很好,和背部的贴合性相当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6-6-6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款 Black Diamond 的 Predator专为冰雪攀登用途设计的,背包整合了轻量,坚固耐用,多种用途的特性于一体,完全胜任阿尔卑斯世界的1-2日冰雪之旅。整体背包采用坚固的420D尼龙织物制成,再加上关键受力部位的1000D防撕防刮尼龙保护,Predator 可以在一个又一个的冰雪季节使用。
支架采用倒A字形轻量铝杆制成,可以随着人体背部在攀登过程中的活动来调整适当的形状来贴合背型。
使用。后部背负开口设计,可以简单拿取内部的装备,整合的冰爪携带袋,坚固耐用的冰镐携带系统和边挂系统提供了一个全功能全天候的阿式背包。

技术细节:
材料: 420D 浸硅尼龙
容量: [40L] 2440cu in ;[50L] 3051cu in
建议使用范围: Alpine climbing, ice climbing ,mountaineering
重量: [40L] 1700克;[50L] 1750克



官网:
http://www.blackdiamondequipment.com/



此款产品链接:
http://www.blackdiamondequipment.com/gear/predator.php

[ 本帖最后由 半袋饼干 于 2006-6-7 07:4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6-7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Mammut在2005年推出了他们的 ice pack line ,到今年已经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当然最初的 ICE 系列的背包也是比较有特点的。这款背包定义为用于攀冰以及冰岩混合登山运动的单隔层背包,两个超级稳固的冰镐环,Hypalon材质的外骨架,可搭配饮水系统,可拆式腰带等诸多特点。采用了革命性设计的背负支架系统,外形像蝴蝶形状的支架,采用类似帐杆中空的6063铝管制作,在轻量的同时提供强韧的支撑,因为其架构分散在背包的各处,所以“蝴蝶翅膀”的每一端都可以随着身体角度的改变而改变,S型的结构还可以顺着使用者的脊柱变化而变化,增加舒适感。有35升和45升可选。



对于这款外观相当简洁的背包来说,你尽可以塞入一日至二日冰雪活动所需要的装备,轻量化的设计使35升款的背包重量仅有1500克,但却包括了所有的要素,可以携带绳索,冰镐,滑雪板,冰爪,头盔。。。

满足狂热的阿式登山者的需要——简单但不失功能,尤其是它的重量完全可以让每一个使用它的攀登者脸上都挂着笑容的。





技术细节:

材料:Velocity 420 D 尼龙 ,加固处采用 1680 D 尼龙
背负系统:Butterfly Back System
重量: 1500克(35L) , 1600克(45升)  
可选颜色:草绿,蓝,红,灰,黑




官网:
http://www.mammut.ch/



此款产品链接:
http://www.mammut.ch/mammut/kata ... ;tid=4696&sid=2


关于 “蝴蝶背负系统”
发表于 2006-6-7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包包都有大量的细节
而我们对每个装备的了解经饼干介绍过才算是完整。
发表于 2006-6-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饼干兄弟
ICE的背负系统里面的双层海绵垫子是可以取出做防潮垫的吧。
那个蝴蝶壮的架子也可以取出。

我现在没条件上图,饼干兄弟上图给大家秀一下吧
发表于 2006-6-8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拿到了predator 50L发现两个细节与LZ的40L有所不同。
1.顶包下没有做腰包的供腰带穿过的小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拉链的小口袋。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腰包的设计。
2.背板上的双向拉链,LZ的包拉链头是向外的,而我拿到这个是向内的。向外安装容易搁到,向内安装拉开的时候却不太方便。个人感觉用睡袋上那种拉链头可以内外两面旋转的拉链比较好。
还有BD官方网站上很多信息都不准确,包括重量,容积和尺码,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这点BD应该检讨下。具体参数请以Instructions for Use为准。
发表于 2006-6-8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蜗牛 于 2006-6-8 00:09 发表
今天拿到了predator 50L发现两个细节与LZ的40L有所不同。
1.顶包下没有做腰包的供腰带穿过的小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拉链的小口袋。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腰包的设计。
2.背板上的双向拉链,LZ的包拉链头是向外的, ...


有空给我参观参观实物闹~~~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蜗牛 于 2006-6-8 00:09 发表
今天拿到了predator 50L发现两个细节与LZ的40L有所不同。
1.顶包下没有做腰包的供腰带穿过的小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拉链的小口袋。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腰包的设计。
2.背板上的双向拉链,LZ的包拉链头是向外的, ...




可能是因为我的这只是BD送来的测试包,和现在正式上市的包有所不同,还没有去看上市的的40升,下次去户外店的话一定注意看看,如果去掉那些设计的话那确实不太好。
发表于 2006-6-8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拿出来做测试的家伙和上市的有不小的差距,测试后进行调整的地方多,自然很多数据都对不上了。
发表于 2006-6-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蜗牛 于 2006-6-8 00:09 发表
今天拿到了predator 50L发现两个细节与LZ的40L有所不同。
1.顶包下没有做腰包的供腰带穿过的小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拉链的小口袋。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腰包的设计。
2.背板上的双向拉链,LZ的包拉链头是向外的, ...


拉练头隐藏在内是有理由的,
外露的话容易硌背。
方向安装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还可以全体隐藏在包内,
更加简洁安全。

至于顶包做腰包,
这样的功能实在可有可无。
问问有几个人到了地方后把背包的顶包卸下来做腰包用的。
这么麻烦弄来弄去还不如直接多带个腰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5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