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03|回复: 1

西太白鳌山之旅---完美穿越从Google Earth地图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太白鳌山之旅
---完美穿越从Google Earth地图开始
原载: 地图MAP-杂志
作者: 酱铺/JUMPERHOME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太白、眉县、周至三县交界处,面积5632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地处秦岭山脉中段,拔仙台海拔3767米,为秦岭的主峰。秦岭山脉为我国南北气候和植物的分界线,太白山则处于华北、华中和青藏高原三区生物交汇过渡地带,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高等植物有20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星叶草、太白红杉等21种;高等动物有27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豹等20多种。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区,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该保护区是开展科学研究难得的“天然实验室”。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太白山峰岭陡峭,群峰林立,山间谷地原生自然景观保存良好,有典型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由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积雪覆盖,“太白积雪”历为“关中八景”之一。1956年中国国家登山队成立,攀登的第一座山峰就是太白山。
与东太白太白之巅拔仙台不同的是,海拔3,476米的西太白主峰鳌山却较少有人登顶。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多年深居西太白鳌山,精研医药,著书立说。从拔仙台到鳌山是一道近40公里的长岭,岭上高低起伏不大,甚至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平地”,可谓一马平川,因此古人称之为跑马梁。跑马梁的高原面是由于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所形成的冰川剥蚀面积广大,在跑马梁的北侧通常坡度峻陡,而南坡坡度相对较缓。天气晴好的时候,无论是在拔仙台还是在鳌山,顺山脊一眼就能望见对面。
就秦岭地区的长距离徒步穿越而言,攀登技术通常不是首要问题,而导航技术和相关数据就成为保证顺利徒步穿越的关键因素。相对于东太白地区,鳌山地区气候更变化多端,常有恶劣天气,全年大部分时间被浓雾笼罩,难见螯山真面目,地形复杂。鳌山地区山顶跑马梁的宽度达到200-300米,在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主梁顶常常成了“迷魂阵”,极易迷路,连药农和山民都谈之色变。
正确的装备与资料,充足的经验和准备 可以增强徒步者的信心,减少山地徒步风险,提高成功率。 在没有详细山区地形图和现成导航数据的情况下, Google-Eearth作为直观,易获得的地图软件,成为我们获得导航数据和地形资料最简便的途径。我们首先根据确定徒步行程的起点和终点:北坡塘口村的进山口和南坡俗名”23公里”的林场小屋,然后在GE地理3D山体模型中标定了登山的线路,预订的线路是从北坡海拔约1800米的山口[B12]进山,然后从山谷的左侧登上通往秦岭山脉主梁的海拔约2853米支梁顶[B8],第二天顺支梁向南前进,在海拔3343左右到达主梁顶[B4],向东转向,向鳌山顶的标志-一座木质导航塔前进,顺主梁翻过3-4个约百米高的假顶,到达导航塔[B0]。后继续东进直线距离约700米[C0],第三天向南转向,顺北坡一条支梁下山,最后抵达终点“23km”的林场小屋[C5.75],海拔约2100米。在根据坡度,距离和方向等参数进行优化后,最终确定了参考徒步线路数据。
将Google-Earth中标定好的线路计划,关键点坐标和地理信息输入GPS是正式开始导航前的最后一步,根据多次在秦岭地区徒步的经验,这次我选择了一体化GPS-PPC+OZI导航软件,相对于手持GPS而言,这样的配备界面友好,使用快捷,更适合业余徒步爱好者使用:1,自动在电子上标定当前位置,无须基于在纸质地图上的繁杂计算;2,地形图DIY简便快捷;3,多用途,可以作为移动硬盘和娱乐中心;4使用外挂电池盒解决电源问题。
在一切资料准备好以后,就等着上路了。二月19日大年初二,天气不错,我们在午后一点抵达预定山口,用4个小时拔高1000米。抵达2800米支梁顶,在距离主梁直线距离2公里海拔2 0米位置的扎营,营地积雪过膝,溪水都冻成了坚冰,我们只好凿冰取水。
第二天我们沿支梁向南进发,由于积雪很深,行进速度很慢,到达3343米主梁顶的时候竟花了3个小时,又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在下午5时抵达海拔3467米鳌山导航塔,短暂的休息了一下,天气就开始转坏了,风越来越大,雾气越来越重,我们最担心的情况发生了,能见度很低,肉眼不能分辨主梁位置,由于积雪已经完全覆盖了主梁上羚牛常年迁徙踩出的痕迹,导航完全依靠仪器,只能通过GPS确定位置,依靠指北针确定方向。根据预定计划,我们要在主梁和南侧支梁的岔口的高山草甸上扎营, Google Earth提供的坐标和地理信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很顺利的到达了预定营地,晚上风很大

第三天的天气依旧不好,但是能见度还不错,南侧的支梁地形十分复杂,我们完整的走过这条线路,路线的设计完全依靠Google Earth提供的山体模型。雪线大约在3000米左右,阴坡积雪非常厚。当我们沿着支梁顶行进至预定山谷上部,沿预定沟谷走出山口的时候,“23公里”的林场小屋就在眼前了,第三天下午五点,我们终于完成了新年第一次完美的徒步穿越。
事实证明Google Earth作为一种相对通用、简便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资料十分准确,可以信赖,但是使用Google Earth设计和评估徒步线路计划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来支持,这里简单谈一下,抛砖引玉。
1,        把Google Earth的高程放大系数从默认的1提高到1.5,坡度的视觉效果更接近实际。打开经纬线显示开关,高程放大系数减到零,经纬线的形变会消除
2,        运动中观察山体的3d模型,减少视觉错误的可能,同时应输出各个主要方向的透视图作为平面线路图的参考。这样方便与实际地形的比对。必要的时候研究设定新的路线。
3,        标 线路时应提供多种方案,在GE里尽量详尽的标 路径,关键节点的高程,里程,地貌简述。如果使用PPC-GPS,输出时直接和平面地图叠合,一起输出成jpg格式图片,直接用pocket-ozi打开,是最简便办法。如果使用手持GPS, 则应将GE的标 转成rout,waypoint文件,通过数据线输入手持GPS。
4,        地图要配合海拔表,指北针和gps使用,可以迅速和准确的查找方位。
5,        图测距离通常要乘以2-3才是实际的徒步路程。
徒步线路主要坐标数据[基于WGS 84坐标系]:
线路代号/图测里程        海拔        经度        纬度        说明
B12        1862        107°23'16.15"E        34° 1'26.02"N        塘口山口,徒步起点
B8        2853        107°24'18.02"E        33°59'44.19"N        支梁顶
.7        2 0        107°24'2.48"E        33°58'57.41"N        宿营地,水源,第一晚宿营地
B4        3343        107°23'31.57"E        33°57'46.85"N        秦岭主梁
B0        3467        107°25'19.14"E        33°56'21.42"N        鳌山导航塔
C0        3440        107°25'43.40"E        33°56'21.61"N        第二晚宿营地,主梁与支梁岔口草甸
C5.75        2245        107°25'12.43"E        33°53'39.87"N        23公里路口,林场小屋,徒步终点

[ [  [  www.301 1  [/   6] =  ゞ冠ゞ现ゞ ゞ :   ゞ . 1088  ゞ   =  _ ゞ  ゞ ゞ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0:49 编辑 [/ ]
发表于 2007-3-2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再看。

[ [  [  www.   [/   6] =  あ冠あ现あ あ :   あ . 1088  あ   =  _ あ  あ あ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0:49 编辑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4-5-6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