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i>半袋饼干</i> 于 2007-4-14 23:24 发表<br />
医生要求你输液,却不讲解输液的具体危害与风险,你为什么不生气?!
医生用药必须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医生临床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取笑医生业务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往往用“一瓶”来称呼——凡是病人过来,他总是给人家吊一瓶大输液。可是现在,医院里到处都能看到“一瓶”。大输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工业中五大支柱之一,医院的所有患者正是这一产业的庞大支撑。往往是病人到了医院,医生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挂水,我84岁的舅妈去年在医院抢救时死亡,她的病历显示,她进医院时就已经处于医学上所称的“无尿状态”。而在她入院后的64小时中,共输液1.9万余毫升,合计19公斤,几乎占到体重的一半,大部分用药都是通过输液方式进入她的体内。
医生肯定都能记得住。在无尿老人的静脉里,短短的时间内居然快速地注入那么大量的液体,已经严重违背了“日补液量=前一天尿量加400~1000ml”这一基本补液原则,这些没有出路的液体足以把那些缺乏弹性的血管及其每个细胞涨得绽裂。
对于一般的病人,大输液有什么不好?一是大量的一次性输液用具造成污染,二是容易造成栓塞。以前病人感冒医生都会叮嘱他们多喝开水,但是现在呢,全国人民是把生理盐水、葡萄糖水当成开水在用!(陈晓兰) “我84岁的舅妈去年在医院抢救时死亡,她的病历显示,她进医院时就已经处于医学上所称的“无尿状态”。而在她入院后的64小时中,共输液1.9万余毫升,合计19公斤,几乎占到体重的一半,大部分用药都是通过输液方式进入她的体内。
医生肯定都能记得住。在无尿老人的静脉里,短短的时间内居然快速地注入那么大量的液体,已经严重违背了“日补液量=前一天尿量加400~1000ml”这一基本补液原则,这些没有出路的液体足以把那些缺乏弹性的血管及其每个细胞涨得绽裂。”
引用这样的案例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医生水平臭?
如果是事实的话,作为当事人完全可以把这种案例点名医院、诉诸法律,赔个几十万绝对没有问题。
当年哈医大的天价医疗费案大家可以google一下。那时提到的每天输液几万ml、听上去完全可以构成“谋杀”的吸引眼球的炒作案例,为什么在数月后调查结果出来时媒体集体失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