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41|回复: 46

分手总要在雨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开一个单身证明,专门跑了趟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外面瓢泼大雨,里面人潮涌动,结婚与离婚的比例大约是1:10左右。绝大多数分手的群众都心平气和,冷静、漠然,也有极少为分赃不均当场翻脸,但因为留恋不舍而流泪的动人场面始终没出现。30 的群众办完手续出门后第一个动作是........深呼吸。
等待期间暗暗把墙上贴的快速离婚流程指南仔细研读了一遍,回去给好几个蓄谋已久的朋友参考参考

[ [  [   38861  [/   6] =       时时b     b    =  b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发表于 2007-7-10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其实比办牌照方便多了...

[ [  [  www.301 1  [/   6] =  ⊕冠⊕现⊕ ⊕ :   ⊕ . 1088  ⊕   =  _ ⊕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发表于 2007-7-10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都是快餐吃多了犯恶心

[ [  [   38519  [/   6] =       时时Φ     Φ    =  Φ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发表于 2007-7-1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出门,深呼吸,自由的新鲜空气.

[ [  [   3 06  [/   6] =       时时з     з    =  з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发表于 2007-7-10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婚9块钱,离婚8块钱……

[ [  [  www.   [/   6] =       时时♂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Passer</i> 于 2007-7-10 13:13 发表<br />
结婚9块钱,离婚8块钱……
<br />
哥们都支付过的啦?  (:

[ [  [   3 34  [/   6] =       时时ㄊ     ㄊ    =  ㄊ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发表于 2007-7-10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婚便宜些……都离婚吧……恶呵呵……

[ [  [  www.988065  [/   6] =  "冠"现" " :   " . 1088  "   =  _ "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发表于 2007-7-10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天家庭教育学老师才和我们讲中国人现在离婚是如何的凶猛,回来就看到这个。哎

[ [  [   58052  [/   6] =  ├冠├现├ ├ :   ├ . 1088  ├   =  _ ├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发表于 2007-7-1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其实一点都不传统。。。

[ [  [   38201  [/   6] =       时时‐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楼主| 发表于 2007-7-10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paul</i> 于 2007-7-10 21:00 发表<br />
中国人其实一点都不传统。。。
<br />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骨子里前卫放荡着呢

[ [  [  www.   [/   6] =  ★冠★现★ ★ :   ★ . 1088  ★   =  _ ★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发表于 2007-7-10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有些传统没有正确的传承下来,扭曲的太厉害了

[ [  [   38587  [/   6] =       时时ω     ω    =  ω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19:53 编辑 [/ ]
发表于 2007-7-10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ai ~
发表于 2007-7-10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还是希望有一段美好的感情!
发表于 2007-7-1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paul</i> 于 2007-7-10 21:00 发表<br />
中国人其实一点都不传统。。。
<br />

现在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没家教的!”

哈哈``
发表于 2007-7-11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朋友在民政局干.
他们办过一桩最快的就是上午结下午离的
80年代后的.
现在太多的人没把婚姻当回事.
发表于 2007-7-11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觉得这么神圣的事情
还没玩够之前
还没想定下来之前
是不应该考虑的

——偶的观念实在落后啦,跟不上时代了,汗
发表于 2007-7-11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一下,我转个东西来
发表于 2007-7-1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结婚---历代婚礼礼仪趣谈猪头

吃饱了无事缪,发个关于古代婚礼帖子,大家一起研究一下。^_^
  古人结婚,大约是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周《礼记·昏义》,规定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后历代大体沿袭这一礼制。
  首先是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必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顾名思义,媒,指谋合二姓之人;妁,指斟酌二姓之人。媒人出来混,其实按照古代的行规,手上是要有家伙的。一是斧,二是秤。有斧是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中的诗句: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有秤,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古人在门当户对方面讲究很多,比如有良贱不婚,例如贾宝玉不能娶晴雯当正室,贾琏不能扶正尤二姐都合其中之义。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宋代有榜下择婿之风,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中进士,自然有富家小姐自动送上门。类似现在考上公务员,就不愁没有女人。
  自然,还有另一种比较特殊形态的婚姻,比如涉外婚姻。大体来说汉唐时代的和亲,不管皇室还是民间,相对是比较宽松的。唐朝中后期,控制的相对严格一些,比如规定,非常驻户口的番人原则上是不能在当地娶妻的,即便是有唐朝绿卡的胡人娶了汉女,也不能带回番地。边境就更严,自从无忧城之变后(吐蕃嫁了个女子到唐朝的维州,生了两个儿子,长大之后开关献城与吐蕃,然后吐蕃改维州为无忧城。古龙的《陆小凤》里凤舞九天一节大概就是影射这段故事),就开始严管了。宋朝,也有个典故,庆历增币。辽要和亲,宋回答,要女人没有,宁肯给钱。不要说鼻涕宋,在这方面做的比汉唐可高多了。元朝制度,以张教主为例,如果娶的是赵敏,那他就自动入蒙古籍(从蒙)。娶小昭,那色目MM就降一个等级(从夫)。娶周止若,没问题。娶殷离,那时是没问题,现在小熊就要举报他近亲结婚。娶殷杨氏,那他可就真要后悔,不管在虾米时代,都要算通奸。明朝,重八哥蔫坏,不许留在中原汉地蒙古,色目人族内自行婚配,只许与汉人通婚,看上去互不吃亏,实际上娶胡姬的不少(比如明末守宁武关的周遇吉,老婆就是蒙古人),但肯嫁女儿去放羊的,却不多。清朝,只许旗人娶汉女,不许旗女嫁汉人。这就不厚道了。
  说完几种特殊情况,继续说纳采礼仪。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奠雁。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纳征(下聘)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因为雁是侯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阴阳和顺,也象征新娘的忠贞专一。切记,一定要是活雁,事后还要放生的,不然不吉利 。当然,即便是在古代,大雁也不容易入手,所以可以用鹅,也可以是雉鸟代替。别的礼物就不多说了。
  过了纳采,接下来就是问名。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卜吉凶。庚贴里的花活可就多了。比如生肖就有讲究,例如,女性忌讳属虎,属羊。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时没有身份识别系统。女方事先请术士改庚帖,可算是家常便饭。比如虎有上山虎,下山虎之分,大体可以改作牛或兔。所以说女性年龄实在难猜。清稗类钞里有一则笑话,有个女的虚改庚帖,“。。。。。。任杭州太守时,妻受四品封。叔子卒后十余年,诸子将为母称七十觞,先期营办,恭人笑止之云:某日,非吾真生辰也。"可怕啊,娶得这么个太太,实在是人生一大不幸。抄一首生肖歌,大家欣赏,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别的还有很多说头,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煮酒里嫁不出去老姑娘们对小熊有意见。天地良心,小熊可是最尊重妇女的。
  双方合过八字,觉得可以,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纳吉。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也要行奠雁礼。也是下正式婚书。有一整套签字等等程序。现在大概算是登记以及婚前财产公正程序。
  然后是第四步,纳征 。也叫纳币。通俗一点,就是送聘礼。各代价码是不太一样的。早期,用帛淄,然后金,银,不一而足。南宋《梦梁录·嫁娶》里记载: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下户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 近代就更不用说。顺便说说大陆老电影里的一个细节,一个八路上前方,情妹妹大多会向他要一个鞋样子,代表这门亲事就算定了。 这其实和古风有点关系,古人男方会送丝线这些玩意,女方回礼就是鞋袜这些,象征和谐的意思。反过来看国军老电影,大多送一方手帕虾米的。不是小熊罗唆,这就不吉利。送鞋底,一来有好口彩,二来实用,跑的快,跳的高,还很舒适,即便是闪都比别人闪的帅。手帕呢,挥舞投诚?捂伤口?血书遗嘱?怎么看怎么不吉利。
  送过财礼,下来就是请期 。算好良辰吉日,就准备娶新媳妇过门。然后即是最重要的一步。
  亲迎。简而言之就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新郎亲迎,古代是要御车至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里头礼节一套,然后迎新娘出来上车,新郎御轮三周,先归。新娘乘后车,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注意新娘所乘之马车,一般都由女方自备,事后三月要由男方送回。谓之“反马”。 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三个月试用期过了,才能正式上岗。不是处女还可以退货,这点最符合中国文化的的核心精神。好!!!!古时还有催妆诗,障车等等说头。比如,唐朝时云阳公主出嫁,男方傧相是陆畅,作的催妆诗是:“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宫女们因为觉得陆畅操吴音,才思敏捷,都愿跟他开玩笑,宫中才女宋若兰、宋若昭作诗道:“十二层楼倚碧空,凤鸾相对立梧桐。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歈(吴地的歌曲)入汉宫。”陆酬曰:“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古代就这么风雅,傧相公然和伴娘中的TWINS调情)。现在不行,无厘头的成分居多试看。误区一,拜堂乱拜,现在说得夫妻对拜,说得是两个人头碰头,大大这可不是梁山泊上鸳鸯盗结义啊,古礼,女的先拜,男方回礼,如是者四,这才是王道,夫道,正道。此外说说拜堂地点误区,所谓青庐结拜,其实是北朝礼俗,在唐朝的时候经过变革,才改在堂上。《世说新语》里记载汉朝时,曹操与袁绍去劫了别人的青庐,搅闹婚礼,其实是劫外国人的婚礼,类似于今天中国人冲进教堂去抢个洋妞。误区二,乱穿衣服。现如今,国人习惯乱穿,中式婚礼,旗袍配唐装,(天啊,难道是红白喜事一起办?),没见过正宗的中式婚礼着装吗,凤冠霞帔,这种高级货怎么也比民国四马路的职业标准套装强的多。西式婚礼,戴错花环(一不是野战排,二不是参加奥运会,三不是至尊宝,戴错位置,形势,到底是为什么),戴错戒指(订婚,结婚都搞不清楚),穿错婚纱(明明是新媳妇,偏穿老姑娘出嫁的颜色)。误区三,新房交杯酒,又称合卺。古语有“合卺而醑”,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各执一片以醑。(由此类推,葫芦娃一定要禁播)。男方要记住,喝完之后,要把杯子倒过来,取阴阳和顺之意。不然这辈子就要被老婆欺负了。还有鞋子要放好,不能被老婆鞋子踩到。衣服也不能被压到等等。
  当然新婚之夜最重要的是,验红。先抄一首小诗,代言男人之苦。今夜盛排宴席,准拟寻芳一片.春去已多时,问甚红深红浅?不见,不见,还你一方白绢。
  至于如何验红,嘿嘿,小熊下次再说。累了,先歇会。
发表于 2007-7-11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婚礼礼仪中,入洞房之后,还有若干注意事项。
  其一,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称为“却扇”,和前面说过的催妆诗一样,男方也要做却扇诗。抄一首,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巳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当然,要是却扇之后,发现是钟无盐再世,那你也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验红了,顶好是货不对版,可以退货)。
  其二,合髻,也称作“结发”,象征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结发”的具体操作方式历代不同。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世人常用“结发”、“合髻”作为夫妻结合的代称,甚至特指为“原配”(亦称“元配”)夫妇。(还有一种辅助措施,叫做上头,指是在出嫁前一天晚上,由娘家人梳头。记得港产TVB老片里,经常有这样情节,一边梳一边唱,“一梳梳到头,牵手到白头.二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当然港剧里有这样的桥段,代表这段婚礼一定不成功,大多在第二天婚礼上,不是枪声响起,就是车祸血癌,有情人注定不能成眷属)
  此外,还有若干禁忌,比如,揭盖头,一定要用秤杆,用手不行的,龙凤花烛,一定要成双,而且终夕不能熄灭,经常看见影视剧这样的情节,新郎甲一口吹灭了蜡烛,拥新娘乙入帐中,这在古人说来,就叫野合。验红,一定要用白巾,那位说了,用红巾喜庆可不可以,小熊建议你不如用绿巾好了,省得麻烦。以下列举几种古时新娘在验红时常用的花招,NO1,瞒天过海,预先准备别的替代血液(厚道一点的用自己的手针刺之血,不厚道的用小动物血液,比如雉鸟,黄鳝或是鱼等等,虐畜欺夫,禽兽不如啊),事发当时,乘乱好李代桃僵,NO2,偷梁换柱,预先准备白巾,带血巾各一,道理同上,不过更注重偷天换日时的技巧,NO3,欲擒故纵,近现代比较常见,比如事先作出心理暗示,自己小时候酷爱骑马,骑车,受过伤啊,诸如此类话题,以上几种的大体适用范围,建立在新郎是个菜鸟的基础之上,大家只要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是不难识破的,不过对于NO4,即现代修补技术,这点看上去难以破解的科学命题,就要借助一些科学检验方法了,小熊又累了,下次再谈。
                                   
发表于 2007-7-1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离婚---中国古代离婚文化趣谈猪头

在开始正文之前,小熊先重申一下,偶本人是非常尊重女性的,要小熊介绍离婚制度,实在是于心不忍,古人也说过,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然而出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主旨,不得不出此违心之帖,煮酒里的各位美女阿姨见谅。
  古代主要夫妻离异方法,主要有三种——“七出”、“和离”、“义绝”。
  不过在介绍这三种之前,先看看国家强制离婚的几种情况(义绝其实也是一种国家强制离婚的制度,不过在后文单列,先不述及)。
  《唐律,户婚律》中列了以下几种婚姻形态是必须由国家强制拆离的。
  第一大类,是基于血缘,宗族关系的,比如同姓(同宗异姓也在此列)不婚,缌麻(五服之内)不婚,
  第二大类,是基于孝义,道德范畴之内的,比如为父母守丧期间不婚,已婚者不得再行婚配(古代重婚,指的是再娶一房正妻,娶妾当然可以)。
  第三大类,是基于国家公器使用,社会的公议诉求,比如地方官吏不能在管区内与当地民户结亲(上任之前既有订婚,或者三辅之内,官员之间家世婚配不在此列),不得娶逃亡妇女。
  第四大类,是基于社会地位基础上的,比如良贱不婚(杂户,奴婢,乐工不许与良户通婚,所以说杨丽娟女士要自重,因为即便是在古代,华仔的豆腐你也是吃不到的)
  以上各种情况,依照唐律以及唐以后各朝通例,若是被政府查出,一律强制判离,当然还是有时间年限的,比如基本上是以二十年为限,例如琼瑶阿姨的大作里经常有不伦之恋的情况,过了追溯期限,也就是小燕子与五阿哥,凄美的爱情故事了,用日本朋友的话说,这种纯美的爱情叫做近亲相奸。
  下面开始介绍七出之条,男同胞们注意,古代离婚的七种武器登场了。
  1,不顺父母
  正解,不顺父母因其逆德。孟子说过“娶妻为养”,就是事奉丈夫的父母。古代有这么个例子,汉代的名人鲍永孝养老母。有一天他老婆当他老母面骂狗,鲍永认为妻子不知孝道,就按不顺父母之条离了。(现在这年头是不行了,现在是狗比人亲,老婆比老母亲。)
  2,无子
  正解,无子为其绝后。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碰上这种情况,立马可以去妻,不但自己可以,而且朋友还可以代为出头。例如,汉代的何汤曾经因为他老板桓荣的老婆不能生养,替荣哥出头去妻。这才叫朋友嘛。有人要问,那还有没有别的缓和一点的法子呢?也有,比如纳妾,就是一种很合理的解决办法。还有没有呢,当然还有,向朋友借种嘛。就看你豁不豁得出去了。(现在医学有种说法,生不生得出,男女双方都要去检查,小熊告诉你,这是江湖游医的误传,播下了种子,长不出粮食,肯定是土地的问题,比如盐碱地啊,要说种子不行,哼,这就是侮辱庄稼人了)
  3,淫僻,
  正解,淫僻为其乱族,为其乱族。这就不多说了,这都要解释,不如去买只绿毛巴西龟好了。这方面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用脚指头都数不过来。
  4,恶疾
  正解,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备祭祀供品),恶疾的覆盖面有很多种啦,比如喑、聋、盲、疠、秃、跛、佝,遍身烂灼,毛发凋零,指节自解等等,小熊也纳闷,早知这样,当初就别结婚了嘛。(当然,小熊声明,偶不歧残障人士,例如哑,盲女一般来说出美女的几率,比正常人群多出数倍,是有科学统计的,大概是上天的补偿吧)
  5,嫉妒
  正解,嫉妒为其乱家,这方面的例子多的是,比如唐朝房玄龄的老婆,就是有名的悍妇,被李世民听说了,召她入宫劝诫,不听,赐以鸩酒,而她亦不畏。李太宗也不禁为之束手无策,只能对老房寄予无限的同情。(不过近来据说成龙追溯老房为他原祖,那么,以大哥的御妻之术,想来必能为老房家伸张正气了,林凤娇左看右看都是温柔娴熟型的)。还有一则,话说明朝常遇春的老婆也相当凶悍,老常不能制服,结果重八哥一出手,就把那个悍妇剁成了肉酱。这才叫跟对了大哥不吃亏,老常感动的当场就癫痫了。还有一则,也是明朝,有一个吏部杨侍郎的老婆虐待家中的姬妾,不知怎么被东厂知道了,打了报告上去,结果被判杖刑。看来厂公们也挺懂得人文关怀。吾心甚慰。
  6,多言
  正解,口多言,为其离亲也;长舌妇,多嘴妇人最招人厌。要按古代的办法,现在八卦周刊的女性娱记,人文网站的女性主管,斑竹,统统应该被老公抛弃。不过背后说人是非,是女人的天性,几千年下来,也没见多少人改过。现在也如此,煮酒的女斑竹们明显就比男斑竹强势,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7,窃盗,
  正解,为其反义也。藏小金库,贴补娘家。怪不得,现在人人都说要生女儿了,说是生女儿好,贴心,顾娘家等等。古人说,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现在可好,嫁女儿好比撒出的网,做女婿的自己老豆老母不一定管,但是丈母娘家是一定要顾牢的,男人做到这个份上,还真是悲哀。
  当然古代也有三种情况,是不能离婚的,叫做三不去。
  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三是结婚时贫穷,后来富贵的。
  那么是不是只要女人符合上述三项,男人就没办法解除这段不幸的婚姻了呢?也不是,还有最后一招,叫做“义绝”。
  小熊以宋代传说中,著名的陈世美同志为例,按理秦香莲女士是符合三不去原则的,而且在七出之条里,没有一项可以制约这位女士。但是,如果陈世美同志聘请小熊出马,而不是冒冒然派出职业杀手韩琦去杀妻灭子(由此推论,古代也没有素质教育,陈状元明显的高分低能, 不懂法啊)。那么事情完全是可以有转机的。因为根据“义绝”的条款,
  (1)殴妻之祖父母、父母,杀妻之外祖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妹妹。
  (2)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
  (3)殴詈夫之祖父母、父母,杀伤夫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4)与夫之缌麻以上亲或与妻母奸。
  (5)欲害夫者。
  依据其中的第五条,那么秦香莲女士在开封府申请司法援助,状告陈驸马,在本质上就有意欲害夫的主观愿望,熟读大宋律历的偶们,完全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反诉秦女士,要求法庭判定双方当事人为实际意义上的“义绝”,那这婚就算离了。而且依照宋律,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男方,女方只能获准带走婚前的嫁妆(最多陈驸马大方一些,补贴她一点散碎银子罢了)。如果包黑子罔顾国法,还敢胡判,不要紧,只要庞太师,公主肯出头,小熊还有最后一招。依照原告秦香莲的诉状,陈驸马抛弃她时曾写过“休书”,但是在宋代只有“离书”一说,而称离婚状为“休书”,是在元以后才出现的,由此推论,秦香莲一定是蒙古间谍,偶们完全可以状告包黑子里通外国等等大罪,掀起一场大逆案嘛。
  最后照抄一份古代的历书,各位有志男士一定要细读其中精义,领会精神,学会在离异的同时尊重女性,构筑和谐社会。
  盖说夫妻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悠远。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群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更生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于某年某月某日立此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6 02: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