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泡脚好处多zt
人们常爱“品头论足”,其实,真正“品头”的多,“论足”的少。了解足的生理特征,并且重视足的就更少了。
足部毛细血管密集,为维护血液正常循环,足起着“第二心脏”的作用。足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容易受寒。脚掌与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粘膜有密切的神经联系,所以脚一旦受寒,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局部下降和抵抗力减弱,导致感冒等多种疾病。另外,足处于人体最低的位置,受地心引力的作用,新陈代谢的排泄物容易沉积在足部,使其组织发生异变,如:脚臭、皮肤老化、脚裂等,尤其重要的是:一:足部有涌泉、太冲、隐白、商丘、解溪等三十六处重要学位,双脚合计占了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经常中药足浴,通过热力,药性参透刺激,可达到促进人体血脉运动、调理脏腑、平衡阴阳、通经活络、祛病延年的目的。二:足部不仅有足三阴经的起始点,也是足三阴经的终止处,它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将整个机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足部全息理论表明,足部具有治疗交织的反射区有75个之多,它如同人体的一面镜子,当人体某器官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时,足中对应的反射区就会有相应的信息显示。所谓“足是人之根,足疗治全身”,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古人早就十分重视足部健康了。“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署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的命民谣就是热水泡脚强身健体的最好注明。谈到中药泡脚更是有史可考,春秋《礼记》中就详实记载了以中草药煎汤、熏、敷、浸泡的“熏蒸浸泡”疗法。当今日本流行的足心道,以及欧美的足部反射健康法就是中医中药的传播延伸。
实践证明,中药足浴不仅能保健养生,对一些疾患也有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如对脚气、脚冻、脚干裂、下肢麻木、酸痛、发凉,以及关节炎、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
、眩晕、失眠、便秘等病症也都有确实疗效。同时还能够预防一些疾病的产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中老年人,若能长期坚持中药泡脚,对其健康十分有益。
中药泡脚的最大特点就是行气活血、活经通络、培元固本、综合调理。中药配方不尽相同,其功能也各有所异。有的以黄芪、当归为主,重在安神助眠;有的以藏红花、人参为主,重在活血理气;还有的以黄莲、虎仗为主,专门杀菌抑菌。选用中药泡脚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或者是药店购买足浴液。若用通经走路、开窍透毒一类的药物时、如细辛、麻黄、艾叶等,浴盆中可适量加一些酒和生姜之类的“催化剂”以增强药物的吸收。同时也可用足浴盆按摩足底来增强渗透的物理效果,其次严格控制水温,一般水温宜在36度-50度之间,水量以盖过脚背为宜,浸泡的时间为20-40分钟之间,20分钟以下效果不佳,40分钟以上便会增加人体的内火。
卫生部曾明确指出:中药足浴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无毒无副作用的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方法,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具有现实作用。以前洗脚讲卫生,如今泡脚保健康,时值冬天,正是中老年泡脚保健的好时候,每早晚泡上半小时,关键是持之以恒,日久必见奇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