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25|回复: 14

大地震亲历记---来自:冰眼看日本 俞天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地震亲历记(一)
俞天任 @ 2008-5-13 22:41:00 阅读(3894) 引用通告 分类: 冰眼看日本
这个题目其实从两年前就一直想写,但一直都没有写。总是是潜意识中想忘记掉那些可怕的记忆吧。已经有人在批判老冰了,这次的汶川地震,老冰除了挂了张通告,捐了点钱之外,实在也做不了什么了,很惭愧,没什么可以辩解的。
老冰能做到的就是把老冰的地震经验写出来。现在到处呼吁向公安机关检举“传谣的阶级敌人”的有人在,在高唱“多难兴邦”的废话高调的也有人在,再要不然就是表示一些莫名其妙的感激。老冰不知道有什么好感激的,很多事仅仅是本职工作,干了是应该的,不干就是渎职或是临阵逃脱。
那些人不知道地震发生以后的抢救工作还只是抗灾的刚刚开始,真正的第一步,灾民的痛苦还在后面,不是几句漂亮的口号就完了。没有经过大地震的人绝对想象不到地震是多么可怕,地震与其说是灾难,不如说是苦难。地震带给人类的,远不只是死亡。
老冰经历过阪神大震灾,知道什么是大地震。
13年前的1995年1月17日黎明5点零7分,一次7.5级的大地震袭击了神户,震中在神户边上的淡路岛北部,震中深度16公里。死亡人数6500人,伤者上万。是日本现代史上仅次于1923年死亡人数为14万人的关东大震灾的地震灾害。
发生地震的前一天晚上九点钟左右震了一下,日本是地震国,四块板块在日本交会,在日本就像坐在摇篮上一样,一般四级以下,三级左右的地震都不会引起什么 意:“啊,又震了”,但是五级以上的地震就完全不一样了,震级相差一级,力量相差30倍,不是开玩笑的。
那天早上睡得正香,突然房子晃了起来。一开始是轻轻地左右晃了几下,把老冰晃醒了,老冰看看时间还早,翻了个身正要继续再睡,晃动一下子加剧了,从左右晃改到了上下颠。冰太也醒了,吓得嚎了起来,人在极度恐慌的时候是会自然地嚎叫的。大地震时有地啸声,床像怒海上的一叶扁舟一样的在颠簸,窗外是呼号的地啸,身下是冰太在惊嚎,老冰再也不会忘记那种惊恐,那种绝望,那种无能为力——罢罢罢,命丧与此了。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据说只有十几秒钟,但当时就像几个世纪那么长,颠簸停止了。老冰穿上衣服就想往外跑,倒不是老冰那么镇静还有工夫穿衣服,而是1月份的冬天,不穿好衣服就是出去了也会冻死,当时四岁的小冰就干脆用被子一裹抱在手里了。
可是门开不开了,门框变了型。当时老冰住的那儿治安挺好,窗子没必要装窗格,抬起一脚踹掉玻璃,人就到走廊上了。
后来才知道,老冰当时住的地方受灾其实是很轻的,但是面前的景象已经让老冰目瞪口呆了。老冰当时住的是公司的寮,两层楼的钢筋水泥房子,断层正好从正中间穿过,房子被地震震成了两截,中间高了起来,两边低了下去,房子是被撕裂的。
门前的公园里裂开了一条宽达50公分左右的缝,公园边上的一个小池塘里的水全干了:顺着那条裂缝流到山下去了。往路上一看一条条的裂缝和皱褶,和原来的平整模样已经完全不同了。
电是停了,拿起电话一听,还有拨号音,赶快往家打了个电话。冰娘睡眼朦胧地来接(当时北京时间大概只有 点),根本就没有听清楚这边在说什么就很不开心地嘟哝了一句:“知道了”就挂了电话。老冰再拨,已经不通了,从此电话不通了。
这时候电来了,一时灯火通明。但是同时,100米开外的马路上突然伸起了一股足有四五米高的火龙,这是阪神大地震最大的悲剧的开始:火灾。
日本是地震国家,潮气还重,为了吸潮,同时能防止地震带来的房屋倒塌压着人,日本的建筑物大量地使用木材。但同时也带来了火灾的危险。有一句日本话说世界上四样最可怕的东西是“地震,火灾,打雷,老爹”,而地震和火灾在日本往往连在一起。关东大震灾时也是死于火灾的人比直接死于地震的人多,这次阪神大震灾还是这样。
阪神大震灾的火灾是这样起来的:地震时电 自动跳了闸,地震以后又再次合闸。但是地震时把煤气管道全部破坏了,煤气泄漏,合闸时产生的电火花点燃了泄漏出来的煤气顿时形成了一片火海。特别是住宅特别集中,而且几乎全是木造建筑的长田区一带,从直升飞机上拍下来的镜头就是一个烈火地狱。
当时老冰一同事,自己逃出来了,他叔叔住他家边上,被压到房子下面了。几个人正在想法子扒他出来,眼看着就要救出来了,这时火灾起来了,他眼睁睁地看着他亲叔叔在眼前被火舌吞没。
从此日本电力公司多了一条规定:地震时不准二次送电,以免引起火灾这种附加灾害,这种附加灾害在日语中叫做“二次灾害”。
应该说阪神地震发生在凌晨5点是个不幸中的万幸,人们还都在睡觉,没有开始活动。日本的住宅比较轻,直接被压死还真不多。如果再晚两个小时,大家开始上班了,那死亡人数就不可想象,阪急电车的伊丹车站整个跨了下来,要是上班的时间,光那一个地方就能死上个四位数出来。
新干线也震断了,早上新干线还没有开始运行。而时速300公里的新干线光刹车距离就是一公里,如果有新干线列车在运行会出什么事故。
地震发生了,等待着人们的是什么?

[ [  [   31502  [/   6] =  {冠{现{ { :   { . 1088  {   =  _ {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震亲历记(二)
俞天任 @ 2008-5-14 22:27:20 阅读(3116) 引用通告 分类: 冰眼看日本
抢险和救灾是发生了灾害以后连在一起的两件事。首先是救人,这是控制灾害扩大的第一步。物质财产的损失将来还能够补回来,而生命财产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谓抗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保护生命——首先抢救生命,让更多的生命能够延续;接下来就是如何维持已经活下来了的人继续存活的问题。这个问题丝毫不比灾害刚开始救人时候轻松,灾民要吃要住,治疗伤病,防疫,这不是几天一星期的事,甚至不是十天个把月的!最后还有更艰难的任务就是重建家园。重建家园并不是简单地把房子盖好了,马路修起来了(就这已经够艰巨的了)就算搞定了,重建家园指的是灾民们的生活基盘恢复到了受灾前的水平,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考验各级行政当局的手腕的地方。

阪神大地震时,从当时的村山富市内阁到兵库县神户市一直是传媒攻击的对象,无论采取了什么行动,在传媒看来首先是“愚蠢”。这种攻击有些有道理,有些则根本没有道理,但这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批评。不能用“别人在流血流汗,你们却在一边指手画脚”来反击,即使是批评错了,也只是在某件具体的事错了,但对于其他地方可能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兵库县和神户市的关系是很奇怪的,中国人可能不容易弄明白里面的关系。神户市是兵库县的首府,神户市民也是兵库县民,要交县民税,能参加选县知事和选县议会,但市和县的关系仅到此为止,县里对市里没有任何行政指导权利和人事权利,大家都是独立王国,日语里管这叫“地方自治体”。

兵库县在救灾问题上受到攻击最厉害的就是在自卫队出动过迟这件事情上。

日本自卫队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没有主动出动的权力,它不能主动 入民间事务,就是抢险救灾也不行,一定要有都道府县行政首脑请求才能出动。很多国家都有这条规定,这不奇怪。但是兵库县是在灾害发生4:13分以后的9:20分才由县知事贝原俊民向防卫厅发出请求,这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扩大了伤亡人数的一个原因,特别是在对比1993年北海道奥尻岛7.8级地震时北海道在8分钟以后就向自卫队发出了出动要求的情况下。

实际上自卫队中部方面集团共2万6千人在地震发生43分钟以后就已经全部进入了被称为“第三种戒备状态”的最高准备状态,随时可以出动,但是从兵库县一直没有请求出动的申请。7:12分自卫队出动侦察直升飞机调查现场,8:20自卫队主动向兵库县请战,同时自作主张派出了48人前进到全部倒塌了的阪急伊丹车站,206人到西宫市,但当然只能看着,不能行动,不能犯法。

这个四小时十三分钟后来一度发展到贝原知事的责任问题。贝原知事的说明是这样的:虽然最后在申请书上签字的是他,但是知事的决定也要经过组织程序,他不能擅自决定。当时知事办公会议的成员无法凑齐,另外他手头信息不足,不清楚灾害的具体情况,到底需不需要自卫队无法判断。

日本平时抢险有专门的队伍,叫抢险队(Rescue Team),归消防管。火灾,地震,洪水,海难全是他们出动,是一支专家队伍,但是灾害到这么大规模了就远远超过了抢险队的应付能力,出动自卫队是当然的选择。像前面所说的北海道地震,因为北海道没有上岛救灾的能力所以就毫不犹豫地请自卫队。

而兵库县知事的辩解粗一听也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但在传媒的攻击下就变成了全是在扯淡了:人没到齐?你们平时有没有防灾计划?难道从来没有想到在灾害时肯定因为交通中断而人无法到齐,甚至发生伤亡的情况?信息不全?你平时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没有构筑灾害信息收集系统?知事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可见你平日里就是在混吃等死。

传媒的攻击,确实苛刻了点,但很有效果。从那以后全国各地都建了灾害信息收集系统,用直升飞机也行,无人驾驶飞机也行,远程摄像头加无线 络也行,反正一条,再出了事的话,用“信息不全”是混不过去了,信息不全就是行政长官的罪过。再有就是有事没事有用没用先把自卫队喊来再说,起码壮个胆,现在你看日本碰到灾害自卫队出动奇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有时候从表面看来完全是外行的胡说八道也能弄出好结果来的。

前面说过,日本地震最大的死亡因素经常是地震诱发的火灾。原来就是知道这么回事,没有切身体会。但阪神大地震的时候不同了,各大媒体都有直升飞机在空中实况转播,这一下就大不一样了,内阁府的电话顿时就被人打爆了。骂爹骂娘骂什么的都有:为什么看着火灾猖獗,束手无策?

确实是束手无策,道路全垮了,消防车根本来不了。就是来了,水管也全垮了,消防水拴里出不了水,救不了火,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烧。

但这不成为理由,事实大家都知道,大家愤怒的是:为什么不用直升飞机?神户就在海边上,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生森林火灾,人进不去的时候不就是用直升飞机吗?这次为什么不用?消息灵通的传媒不失时机地又打出来一个八卦:陆上自卫队有453架直升飞机,其中187架装备有消防设备。

自卫队的回答还是:神户市没有请他们出动,要是请了他们肯定火就灭了。后来才知道这是自卫队的吹牛,说实话的倒是神户市,但神户市的实话更把人气了个半死。

神户市讲的是1995年当时的消防常识:直升飞机只能用于森林火灾,不能用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理由多得数不清楚:消防水里的添加剂对人体有害;火焰的热量影响飞机的稳定;直升飞机无法瞄准,不一定能把水浇到要浇的地方;飞机无法控制水压水量,会伤害地面的人员和建筑物,这样在二次灾害之上还会弄出一个三次灾害出来,等等等等。

这么多理由能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人们问的是,有这么多困难,问题,但是你们是不是作了努力去克服,解决?如果没有,那就是失职。因为地震时消防车无法工作是你已经知道的,为什么没有采取措施?

从那次以后,各个地方自治体就开始真的和自卫队一起成天搞空中消防试验。据说现在陆上自卫队已经可以用15架CH-47大型直升飞机编队以“地毯轰炸”的方式对指定的居民区进行水压水量得到控制的消防作业。没有传媒的鸡蛋里挑骨头,到现在是怎么回事也不好随便猜想了。
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让人说话,哪怕是牢骚。那些在行家眼里不屑一顾的外行牢骚,很可能孕育着一个好主意。救灾人员当然辛苦,值得感谢,但是是不是应该起码想法子让他们以后不要这么辛苦?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出同样的事情呢?
“现在大家都在拼命,所以不应该胡说八道,有什么话等安定下来再说”,老冰不能同意这种说法。人是最健忘的动物,事过了就忘了,在大家还记得的时候就从制度上法律上加强防灾是比救灾更加重要的事情,要知道灾害是肯定会发生的,就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平时就想定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
---------------------------------------------------------------------------------------------

[ [  [  www.209 1  [/   6] =  ム冠ム现ム ム :   ム . 1088  ム   =  _ ム  ム ム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7.8级的地震到底有多大力量?老冰不敢想象,老冰知道7.5级的。7.5级的地震有多可怕,请大家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这是1998年落成的号称世界最长的海峡吊桥“明石海峡大桥”,全长3991米,中间两个桥墩的间距是1991米。会不会有人觉得这个数据有点怪里怪气?怎么出了个1米出来了?其实本来这两个数据是39 米和19 米的,多出来的一米是阪神地震拉出来的。地震的时候中间的两个桥墩已经建好了,地震以后一测量,间距宽了1米。一场7.5级的地震,能把海峡拉开一米!

阪神大地震的震中,几乎就在这座桥的底下,从这座桥到老冰当时住的地方直线距离不到2000米。现在住的离这座桥更近了,可能不到1000米,只不过换了个方位,不在那条“野田断层”上面了。所以老冰听到四川地震是7.8级的时候止不住打了个冷战,已经不敢想象那个烈度了。

同样的地震烈度,反映在日本和中国的还不一样。日本的岩层不像中国那样坚硬,里面参杂着较软的岩层,所以老冰当时所在的地方虽然离震中不到两公里,房子全震坏了,但都没有倒,表面上还矗着在,可是二十几公里之外的西宫市和芦屋市反而成了一堆废墟。甚至还能看到点状破坏的现象:明石有一个地方新干线震断了,高架桥垮了。但你要到现场去都不会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地几乎没有受害,就是房子上面掉几块瓦片,但新干线的高架桥确确实实就是垮了。因为一条比较坚硬的岩石带正好从震中把这个点结了起来。

老冰跑了出来,家具给敲了个精光,好在一家安在,手上还抱了个卷在被子里的儿子。老冰周围一带没有人员伤亡,唯一倒抽一口冷气的是住在老冰隔壁的一位从国内来的访问学者。她让老冰去看她的房间,老冰一看:“您的命真硬,愣是死里逃生”。

这位女教授每天都睡在外面房间,就那天不知怎么的睡到里面房间里去了。外面房间横倒着一个一个人都扶不起来的硬木柜子,压的地方正好就是她平时睡觉的上半身的位置!后来才知道日本家里的家具不容易倒:顶上都用杆子撑住天花板,防止地震时倒下来。电视机也有专门固定在电视机柜上的带子,这都是多次地震震出来的经验。

余震不断,后来电视里说光第一天的余震就有一千多次,最大的是5级。当时气象厅发表的消息是“不排除7级以上余震的可能性”。东面天空一片红光,后来才知道那是长田区在燃烧,真是“大地在颤抖,天空在燃烧”。

一个邻居有一个防灾应急手电筒,上面带了一个小电视。逃出来的人就围在一起看电视,实况转播已经开始了,大家这才知道和西宫,长田比起来这里就是天堂了。当时的地震信息系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现在是感觉到震了,去打开电视,震中,震级已经全部出来了。当时就是说“兵库县东南部地震”,震度七级。

也不知道是天冷还是害怕,大家都在发抖。前些时候北海道奥尻岛地震的时候在电视上见过火灾,但一来因为规模小,而来放映时间短,没留下很深的印象。但这次不一样,离自己十来公里的地方成了一片火海,人人束手无策,而且几百米远的地方就有一条冲天的火龙在燃烧。

定下神来,大家就商量起去何处安身的问题了。这寮看起来是不能住了,说是先去防灾避难所再说。老冰是从那时候在知道了防灾避难所这个东西。

日本各地都有防灾避难所。各地的公民馆(一种公立的给居民搞活动的设施),公立体育馆和公立中小学都是法律指定的“防灾避难所”,洪水,地震,火灾,不管遇上什么灾难,存身之处有问题了就可以到那儿去避难。

因为有这个道理,所以日本的公立中小学所落位置都是地盘坚固的高地,建筑相对来说相当坚固,而且和周围保持间距,这是为了防止火灾时的延烧。如果说连这个学区的学校都倒了,那么你就可以想象那个学区已经几乎是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阪神大震灾时,神户市内的各类中小学,幼儿园等共计345所,其中受灾总数为195所,建筑物倒毁的没有,发生天花板塌下,墙壁开裂等教室总数507间,约占教室总数的6 。日本的学校就是这么坚固。


上面这张照片是位于受害最严重地区的神户市立御影中学,楼梯和窗户受损严重。这座校舍建于1960年代,后来因为为什么没有重建而被严重追究:“要是地震在白天,学生岂不要被封在里面?”。

老冰在《冰眼看日本》中谈日本中小学教育的时候讲过日本中小学兼作灾难时的避难所这件事,当时正好东北什么地方发生了小学被洪水冲走的惨事,两年过去了,这次地震最惨不忍睹还是学校。但愿得从今以后中国能有有关学校建筑的专门法律,向日本那样结合地区社区的防灾规划来建设,再不要让孩子们先死了。

[ [  [   58053  [/   6] =  ψ冠ψ现ψ ψ :   ψ . 1088  ψ   =  _ ψ  ψ ψ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450px-Akashi-Bridge-2.jpg

海峡吊桥“明石海峡大桥”,

海峡吊桥“明石海峡大桥”,

这张照片是位于受害最严重地区的神户市立御影中学

这张照片是位于受害最严重地区的神户市立御影中学
发表于 2008-5-16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真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媒体刁难真起作用!我们平时就已经对自己太宽容了……严谨严格对一个民族来说不是坏事。
中国的摩天大楼能抗几级地震?

[ [  [   38201  [/   6] =       时时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发表于 2008-5-16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的楼号称能抗8级地震。。。但是肉眼就能看到不少墙体裂缝omg

[ [  [   58067  [/   6] =  〦冠〦现〦 〦 :   〦 . 1088  〦   =  _ 〦  〦 〦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发表于 2008-5-1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ty47</i> 于 2008-5-16 07:57 发表<br />
我们单位的楼号称能抗8级地震。。。但是肉眼就能看到不少墙体裂缝omg
<br />
抗8级地震……不倒……

[ [  [   3 09  [/   6] =       时时╝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发表于 2008-5-1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y47 于 2008-5-16 07:57 发表
我们单位的楼号称能抗8级地震。。。但是肉眼就能看到不少墙体裂缝omg

建筑抗震标准是地震烈度(度,本地地表值)而非地震规模(级,震源深处值)
这个应该8度标准:
烟囱、纪念碑、塔、墙倒塌,重型家具移动。
B类建筑物遭受某种损坏,C类建筑物毁坏,部分倒塌,D类建筑物毁坏严重损毁。
A类建筑物         工艺、材料设计良好,能抵抗外力。
B类建筑物         设计良好,但未周密考虑抵抗外力。
C类建筑物         工艺、材料一般,未加固,设计上未考虑水平方向力。
D类建筑物         建筑材料差,工艺标准低,水平方向抗力弱。

[ [  [   30 1  [/   6] =  ╂冠╂现╂ ╂ :   ╂ . 1088  ╂   =  _ ╂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发表于 2008-5-1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学校建在非地震带,要求抗8级,于是 测试,搞了三年搞出来一栋楼。

[ [  [   3    [/   6] =       时时⒀     ⒀    =  ⒀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发表于 2008-5-1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licewong444</i> 于 2008-5-16 03:38 发表<br />
日本,真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媒体刁难真起作用!我们平时就已经对自己太宽容了……严谨严格对一个民族来说不是坏事。<br />
<br />
中国的摩天大楼能抗几级地震?
<br />
是的。日本的建筑一向有独到之处,从风格到细部构造都很严谨。透露出一股朴素人文的味道。
我手头有几本日本建筑的构造图集,大多数建筑事务所里都有这书。虽然只是日本建筑资料翻译过来的冰山一角,但已经很看出日本对细部构造的重视和完善程度了。。
我国的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和设计标准图集也在完善中,虽然还不够完善,但已经比上个世纪末时好了很多了,这几年修订和更新了大量设计标准。事物总有个产生发展的过程:)

[ [  [   38 5  [/   6] =       时时匸     匸    =  匸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发表于 2008-5-1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发展吧...这些都是用鲜血人命换来的......

[ [  [   5 03  [/   6] =  C冠C现C C :   C . 1088  C   =  _ C  C C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发表于 2008-5-1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licewong444</i> 于 2008-5-16 03:38 发表<br />
……中国的摩天大楼能抗几级地震?
<br />
另外,昨天和成都的同事联系了一下,据他的观察了解。这次倒塌的房子大多数是下面乡镇,个人自己建的农民房。没有经过设计、也没有正规单位施工的那种。成都市区经过正规建设手续的楼宇似乎都没大问题。
大家如果在乡镇住过的应该很明白,一般农民自家建房是不会找设计单位设计的。都是找些乡间杂牌施工队来建设。所以造出来的建筑千律一编,而且完全没有经过结构计算,施工质量也参差不齐,天晓得能抗几度地震。。。。
一般设计院出来的图都是比较安全,甚至有富余安全量的。毕竟如果因为图纸问题而出现危险,结构师是要负责任的。倒是甲方经常会因为含钢量太高而要求我们修改设计(含钢量关系到造价)。一般我们能顶就顶回去。顶不回去的也会推敲在不降低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量考虑造价问题。总之,对于结构师来说,很少有人敢拿自己的设计生命开玩笑。

[ [  [   58053  [/   6] =   冠 现    :     . 1088      =  _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1:14 编辑 [/ ]
发表于 2008-5-1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四川绵竹5月15日电,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绵竹市包括两所幼儿园在内的七所学校(富新二小、东汽中学、东汽技校、九龙中学、汉旺武都学校等,另外还有欢欢、汉旺两个幼儿园)倒塌,1700人被埋。目前已经搜救出1600余人,其中救活300余人。

哎,为什么会倒塌这么多教学楼?!!!!!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哎。。。。
发表于 2008-5-1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绵竹那边农民盖栋房子就3-5万块,年收入基本就几千块,这方面国家担负的责任应该更大些。
发表于 2008-5-1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皓</i> 于 2008-5-16 10:23 发表<br />
&lt;br /&gt;<br />
<br />
<br />
<br />
另外,昨天和成都的同事联系了一下,据他的观察了解。这次倒塌的房子大多数是下面乡镇,个人自己建的农民房。没有经过设计、也没有正规单位施工的那种。成都市区经过正规建设手续的楼宇似乎 ...
<br />

正规设计的房子能抵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1.5度的地震。
例如汶川是7度设防,那么如果是5.5度以下的地震,房子主体结构(请注意,不包括填充墙,而大部分伤亡是被填充墙砸死的)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结构专业设计计算的时候也是把5.5度地震的力施加在房子上的。发生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汶川为7度),那么就是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房子主体结构没发生失效(按国家标准说法是中震可修,其实都已经没有维修价值了。这个概念是我们国家独有的)。象汶川发生7.7度,则完全是大震不倒,就是说房子不能大量倒塌,但这个是规范说说的,大家千万不要当真,全部按照规范来,我们的房子在世界上也算最好的了,就象按照苏联1903年代的宪法,苏联人民是全世界最自由的人民一样,还不照样在国内清洗了×××万。
也就是鸟巢这种项目做了大震不倒的分析和设计。
买房子,谁还注意安全啊。只要外观好就行。买个衣服都要挑半天,买个用一辈子的房子现在就只有10分钟而已。手快有,手慢无啊。
我们会慢慢付出代价的。不要以为我们有了城市光鲜靓丽的外表就真的是欧洲了。
城市“象”欧洲,农村是非洲!
发表于 2008-5-17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况且念了这么多年了,就要高考了,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5 15: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